局域網域管理
上傳時間: 2013-10-20
上傳用戶:gxy670166755
為了改善企業資產管理(EAM)系統在用戶體驗、模塊間數據傳輸效率及耦合度等方面的不足,構建了基于Silverlight與WCF技術研究與實現EAM系統中的通信模型。利用Silverlight構建客戶端提升了用戶體驗;使用WCF服務封裝業務邏輯。客戶端Silverlight應用程序通過代理調用WCF服務,提高了數據傳輸效率,降低了系統模塊間的耦合性。
上傳時間: 2013-10-26
上傳用戶:吾學吾舞
針對當前國內外網站內容管理系統(CMS)的背景以及發展的現狀,并對網站內容管理系統以及相關理論和設計思想進行了探究,在此基礎上基于J2EE架構平臺下,研究了基于Struts架構的多層web應用體系,選用目前最流行的框架組合Struts2、Spring和Hibernate分層架構技術,提出了構建一個基于JAVAEE平臺的網站后臺管理系統的方法,并給出了系統的框架設計,包括持久層、業務邏輯層和視圖層的設計。
上傳時間: 2013-10-13
上傳用戶:lty6899826
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磊子226
在云計算中,對大規模的資源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訪問是其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傳統的分布式訪問控制模型中,服務請求者將主體屬性或能力等披露給提供資源者,訪問控制決策完全取決于以資源請求者能力和安全策略為輸入的一致性證明。但是,這些主體屬性與能力等通常攜帶了大量信息,勢必給云環境中的互操作帶來許多安全隱患和風險。針對云環境的特點,提出一種針對云環境資源的安全模型,采用一種基于屬性的訪問控制技術來解決云計算環境下復雜和困難的安全問題,并且提出了一個安全管理模型來動態的決定對資源的訪問控制,通過對資源屬性的動態改變來達到對資源的安全訪問的目的。
上傳時間: 2014-12-29
上傳用戶:kbnswdifs
移動設備管理(Mobile Device Management)正是應對這種管理挑戰而產生的,確保所有連接到運營商網絡的移動設備能夠提供高質量的移動數據服務。移動設備管理提供了對2G、3G、WiMAX等移動設備的支持。OMA基于OTA(over-the-air)的設備管理框架為移動設備管理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OMA DM協議明確獨立于承載網絡,因此該協議可以用于多種網絡,包括移動蜂窩網、藍牙、以太網、Wi-Fi、WiMAX等等,它橫跨2G、3G和WiMAX技術。
上傳時間: 2013-11-15
上傳用戶:yuchunhai1990
采用云計算為基礎的遠程教育管理,極大改變了遠程教育的運作方式及理念。介紹了遠程教育的相關概念及國際上常用的遠程教育平臺,在結合傳統的遠程教育管理的現狀基礎上,提出了云計算在遠程教育管理中的實際解決方案。
上傳時間: 2013-11-18
上傳用戶:zchpr@163.com
文中探討利用操作數據存儲 (ODS)技術來彌補數據庫(DB)-數據倉庫(DW)兩層體系結構在高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利用ODS技術對高校管理系統進行了設計。形成后的DB-ODS-DW三層體系結構,為高校中層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支持。
上傳時間: 2014-12-29
上傳用戶:nem567397
關于3g無線網優的:WCDMA無線基本原理 課程目標: ? 掌握3G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 掌握3G的標準化過程 ? 掌握WCDMA的基本網絡結構以及各網元功能 ? 掌握無線通信原理 ? 掌握WCDMA的關鍵技術 參考資料: ? 《3G概述與概況》 ? 《中興通訊WCDMA基本原理》 ? 《ZXWR RNC(V3.0)技術手冊》 ? 《ZXWR NB09技術手冊》 第1章 概述 1 1.1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 1 1.1.1 移動通信系統的發展 1 1.1.2 移動通信用戶及業務的發展 1 1.2 3G移動通信的概念 2 1.3 為什么要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 2 1.4 3G的標準化過程 3 1.4.1 標準組織 3 1.4.2 3G技術標準化 3 1.4.3 第三代的核心網絡 4 1.4.4 IMT-2000的頻譜分配 6 1.4.5 2G向3G移動通信系統演進 7 1.4.6 WCDMA核心網絡結構的演進 11 第2章 WCDMA系統介紹 13 2.1 系統概述 13 2.2 R99網元和接口概述 14 2.2.1 移動交換中心MSC 16 2.2.2 拜訪位置寄存器VLR 16 2.2.3 網關GMSC 16 2.2.4 GPRS業務支持節點SGSN 16 2.2.5 網關GPRS支持節點GGSN 17 2.2.6 歸屬位置寄存器與鑒權中心HLR/AuC 17 2.2.7 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EIR 17 2.3 R4網絡結構概述 17 2.3.1 媒體網關MGW 19 2.3.2 傳輸信令網關T-SGW、漫游信令網關R-SGW 20 2.4 R5網絡結構概述 20 2.4.1 媒體網關控制器MGCF 22 2.4.2 呼叫控制網關CSCF 22 2.4.3 會議電話橋分MRF 22 2.4.4 歸屬用戶服務器HSS 22 2.5 UTRAN的一般結構 22 2.5.1 RNC子系統 23 2.5.2 Node B子系統 25 第3章 擴頻通信原理 27 3.1 擴頻通信簡介 27 3.1.1 擴頻技術簡介 27 3.1.2 擴頻技術的現狀 27 3.2 擴頻通信原理 28 3.2.1 擴頻通信的定義 29 3.2.2 擴頻通信的理論基礎 29 3.2.3 擴頻與解擴頻過程 30 3.2.4 擴頻增益和抗干擾容限 31 3.2.5 擴頻通信的主要特點 32 第4章 無線通信基礎 35 4.1 移動無線信道的特點 35 4.1.1 概述 35 4.1.2 電磁傳播的分析 37 4.2 編碼與交織 38 4.2.1 信道編碼 39 4.2.2 交織技術 42 4.3 擴頻碼與擾碼 44 4.4 調制 47 第5章 WCDMA關鍵技術 49 5.1 WCDMA系統的技術特點 49 5.2 功率控制 51 5.2.1 開環功率控制 51 5.2.2 閉環功率控制 52 5.2.3 HSDPA相關的功率控制 55 5.3 RAKE接收 57 5.4 多用戶檢測 60 5.5 智能天線 62 5.6 分集技術 64 第6章 WCDMA無線資源管理 67 6.1 切換 67 6.1.1 切換概述 67 6.1.2 切換算法 73 6.1.3 基于負荷控制原因觸發的切換 73 6.1.4 基于覆蓋原因觸發的切換 74 6.1.5 基于負荷均衡原因觸發的切換 77 6.1.6 基于移動臺移動速度的切換 79 6.2 碼資源管理 80 6.2.1 上行擾碼 80 6.2.2 上行信道化碼 83 6.2.3 下行擾碼 84 6.2.4 下行信道化碼 85 6.3 接納控制 89 6.4 負荷控制 95 第7章 信道 97 7.1 UTRAN的信道 97 7.1.1 邏輯信道 98 7.1.2 傳輸信道 99 7.1.3 物理信道 101 7.1.4 信道映射 110 7.2 初始接入過程 111 7.2.1 小區搜索過程 111 7.2.2 初始接入過程 112
上傳時間: 2013-11-21
上傳用戶:tdyoung
TMN概述 9.2 Q3網絡管理接口 9.3 SNMP網絡管理接口 9.4 CORBA網絡管理接口
上傳時間: 2013-11-03
上傳用戶:lland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