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種用于光伏發電系統與公用電網并網的逆變器定頻滯環電流控制新方法, 該方法首先基于電網線電壓空間矢量將復平面分為6 個扇區, 在每個扇區內實現兩相開關解耦分別控制相應的線電流; 然后, 在控制相的下一個線電流誤差周期到來時, 計算并調節下一周期的滯環寬度以達到定頻滯環電流跟蹤, 改善輸出電流波形, 提高控制精度。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不需要額外的模擬電路便可以實現開關頻率的穩定。利用Matlab 進行建模, 仿真結果證明了該方法對穩定滯環開關頻率是有效的, 同時也表明該方法應用于光伏并網逆變器是可行的。
上傳時間: 2013-10-28
上傳用戶:123312
輸入電壓范圍,輸出電壓范圍,恒流精度,輸入電壓調整率,負載調整率,過沖幅值,電流紋波,瞬態恢復時間,功率因數,效率,待機功耗,開(關)機過沖,短路保護,過流過壓保護,過熱保護。
上傳時間: 2013-11-09
上傳用戶:黑漆漆
概述: MXT2576是降壓型開關電源穩壓器,有很好的電壓調整率和負載調整率,能夠提供5V的輸出電壓和3A的驅動電流。 MXT2576應用簡單,需要的外圍器件少,內置頻率補償電路和固定頻率振蕩器。外圍器件可以采用不同廠家生產的標準系列的電感,從而簡化了開關電源的設計。 在規定的輸入電壓和輸出負載的條件下,MXT2576輸出電壓的容差為±4%,振蕩器振蕩頻率的容差為±10%。 提供外部關斷信號,待機電流小于200uA(典型值50uA)。內置電流保護電路和溫度保護電路對芯片進行保護。 MXT2576能夠很好的代替通常的三端線形穩壓器,有效地減小散熱片的面積,在一些情況下即使不需要散熱片芯片仍可以正常工作。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xiehao13
摘要:開關電源由于采用二極管整流,導致輸入功率因數低且總諧波畸變率高。將矩陣變換器理論引入到開關電源設計中,對3Φ21Φ矩陣變換器控制原理進行分析,采用PWM技術合成開關函數,并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結果表明:該電源不僅具有良好的輸出特性,而且功率因數可達到1,從而可以預見矩陣變換器在開關電源領域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關鍵詞:開關電源 矩陣變換器 脈寬調制
上傳時間: 2013-10-26
上傳用戶:zhangdebiao
今天的電子電路(比如手機、服務器等領域)的切換速度、信號擺率比以前更高,同時芯片的封裝和信號擺幅卻越來越小,對噪聲更加敏感。因此,今天的電路設計者們比以前會更關心電源噪聲的影響。實時示波器是用來進行電源噪聲測量的一種常用工具,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對可能會帶來完全錯誤的測量結果,筆者在和用戶交流過程中發現很多用戶的測試方法不盡正確,所以把電源紋波噪聲測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做一下總結,供大家參考。 由于電源噪聲帶寬很寬,所以很多人會選擇示波器做電源噪聲測量。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實時寬帶數字示波器以及其探頭都有其固有的噪聲。如果要測量的噪聲與示波器和探頭的噪聲在相同數量級,那么要進行精確測量將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zq70996813
在通訊電源的應用中,電源的容量都大于實際負載的用量,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容量用于電池充電,另一方面也是考慮擴容的需要。這樣的話,往往電源系統由于帶載率低而低于最佳效率點運行。艾默生公司發明的電源休眠節能技術可以控制實際工作的整流模塊容量,從而使電源系統接近最佳效率點運行。其主要優點是:
上傳時間: 2013-10-21
上傳用戶:朗朗乾坤
摘要:在BEPC電子直線加速器上建立起了E1,E2,E3試驗束,其中E1初級束專門提供給強流慢正電子裝置應用,E2束是初級正/負電子束,E3為次級高能e±,π±和質子等單粒子試驗束,其動量連續可調。粒子定位誤差0.2-0.4毫米,混合負粒子計數率3-4赫茲。已成功地為BESⅢ的TOF探測器模型測試提供試驗束流。 關鍵詞:試驗束 試驗束流線 刻度 單粒子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windwolf2000
為分析基于LCL濾波器的雙饋風電網側變換器在不同電流反饋控制結構情況下的工作性能, 采取PI控制器對網側變換器網側電流反饋控制結構和變換器側電流反饋控制結構的電流閉環根軌跡進行分析,對其在理想電網無阻尼電阻和有阻尼電阻、非理想電網無阻尼電阻3種情況下的特性進行了比較。分析及仿真結果表明變換器側電流反饋控制結構控制算法相對較復雜,但是系統穩定性好,電網電流的諧波畸變率較低;而電網側電流反饋控制結構較易實現網側單位功率因數控制,但穩定性較差。
上傳時間: 2013-10-26
上傳用戶:huql11633
軟件名稱: AVR_fighter 用 途: AVR單片機ISP下載編程軟件 版 本: 1.0 (LICENSE) 操作系統: Win98,Win2000,WinMe,WinXP,win2003 (注:Windows Vista未測試) 建議設置: 屏幕分辯率 1024 X 768 以上
標簽: avr_fighter 驅動
上傳時間: 2013-11-22
上傳用戶:defghi010
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數轉換器,使用開關電容逐次逼近技術完成A/D轉換過程。由于是串行輸入結構,能夠節省51系列單片機I/O資源;且價格適中,分辨率較高,因此在儀器儀表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TLC2543的特點 (1)12位分辯率A/D轉換器; (2)在工作溫度范圍內10μs轉換時間; (3)11個模擬輸入通道; (4)3路內置自測試方式; (5)采樣率為66kbps; (6)線性誤差±1LSBmax; (7)有轉換結束輸出EOC; (8)具有單、雙極性輸出; (9)可編程的MSB或LSB前導; (10)可編程輸出數據長度。 TLC2543的引腳排列及說明 TLC2543有兩種封裝形式:DB、DW或N封裝以及FN封裝,這兩種封裝的引腳排列如圖1,引腳說明見表1 TLC2543電路圖和程序欣賞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clock=P1^0; sbit d_in=P1^1; sbit d_out=P1^2; sbit _cs=P1^3; uchar a1,b1,c1,d1; float sum,sum1; double sum_final1; double sum_final; uchar duan[]={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wei[]={0xf7,0xfb,0xfd,0xfe};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b) //50us { unsigned char a; for(;b>0;b--) for(a=22;a>0;a--); } void display(uchar a,uchar b,uchar c,uchar d) { P0=duan[a]|0x80; P2=wei[0]; delay(5); P2=0xff; P0=duan[b]; P2=wei[1]; delay(5); P2=0xff; P0=duan[c]; P2=wei[2]; delay(5); P2=0xff; P0=duan[d]; P2=wei[3]; delay(5); P2=0xff; } uint read(uchar port) { uchar i,al=0,ah=0; unsigned long ad; clock=0; _cs=0; port<<=4; for(i=0;i<4;i++) { d_in=port&0x80; clock=1; clock=0; port<<=1; } d_in=0; for(i=0;i<8;i++) { clock=1; clock=0; } _cs=1; delay(5); _cs=0; for(i=0;i<4;i++) { clock=1; ah<<=1; if(d_out)ah|=0x01; clock=0; } for(i=0;i<8;i++) { clock=1; al<<=1; if(d_out) al|=0x01; clock=0; } _cs=1; ad=(uint)ah; ad<<=8; ad|=al; return(ad); } void main() { uchar j; sum=0;sum1=0; sum_final=0; sum_final1=0; while(1) { for(j=0;j<128;j++) { sum1+=read(1); display(a1,b1,c1,d1); } sum=sum1/128; sum1=0; sum_final1=(sum/4095)*5; sum_final=sum_final1*1000; a1=(int)sum_final/1000; b1=(int)sum_final%1000/100; c1=(int)sum_final%1000%100/10; d1=(int)sum_final%10; display(a1,b1,c1,d1); } }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shen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