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于C++的數字圖像處理的灰度處理源代碼,方便大家分享
上傳時間: 2013-07-22
上傳用戶:sc965382896
本文以電機控制DSPTMS320LF2407為核心,結合相關外圍電路,運用新型SVPWM控制方法,設計電梯專用變頻器。為了達到電梯專用變頻器大轉矩、高性能的要求,在硬件上提高系統的實時性、抗干擾性和高精度性;在軟件上采用新型SVPWM控制方法,以消除死區的負面影響,另外單神經元PID控制器應用于速度環,對速度的調節作用有明顯改善。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改善電機輸出轉矩,使電梯控制系統的性能得到提高。 系統主電路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整流部分、中間濾波部分和逆變部分,分別用6RI75G-160整流橋模塊、電解電容電路和7MBP50RA120IPM模塊實現。并設計有起動時防止沖擊電流的保護電路,以及防止過壓、欠壓的保護電路。其中,對逆變模塊IPM的驅動控制是控制電路的核心,也是系統實現的主要部分。控制電路以DSP為核心,由IPM驅動隔離控制電路、轉速位置檢測電路、電流檢測電路、電源電路、顯示電路和鍵盤電路組成。對IPM驅動、隔離、控制的效果,直接影響系統的性能,反映了變頻器的性能,所以這部分是改善變頻器性能的關鍵部分。另外,本課題擬定的被控對象是永磁同步電動機(PMSM),要對系統實現SVPWM控制,依賴于轉子位置的準確、實時檢測,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正確的矢量變換,準確的輸出PWM脈沖,使合成矢量的方向與磁場方向保持實時的垂直,達到良好的控制性能,因此,轉子位置檢測是提高變頻器性能的一個重要環節。 系統采用的控制方式是SVPWM控制。本文從SVPWM原理入手,分析了死區時間對SVPWM控制的負面作用,采用了一種新型SVPWM控制方法,它將SVPWM的180度導通型和120度導通型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既可以消除死區影響,又可以提高電源利用率的目的。另外,在速度調節環節,采用單神經元PID控制器,通過反復的仿真證明,在調速比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其對速度環的調節作用明顯優于傳統PID控制器。 通過實驗證明,系統基本上達到高性能的控制要求,適合于電梯控制系統。
上傳時間: 2013-05-21
上傳用戶:trepb001
上海交通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 本文首先對視頻監控系統的現狀做了簡單分析, 并介紹了本系統 中主要涉及到的相關技術,包括嵌入式技術、圖像壓縮技術、視頻壓 縮技術和移動數據通信技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后,提出本系統 的總體設計方案,明確需要實現的目標功能。然后,圍繞目標方案詳 細介紹了具體實現方法,包括硬件總體結構、嵌入式 Linux的移植、 USB 攝像頭驅動移植、Video4Linux 編程方法、網絡傳輸模塊的開發、 流媒體系統建立、WAP 程序的開發等。最后給出了在現網測試環境中 調測結果。 本系統通過嵌入式芯片實現靜態圖像及視頻的采集、編碼,并將 采集壓縮編碼后的數據傳送到視頻中心服務器, 在2G/3G 移動終端中 以 WAP 或流媒體客戶端方式直接查看遠程圖像。 系統最大的特點是采 用了分布式架構的 C/S(采集端至視頻中心服務器)和 B/S(WAP 服 務器至移動終端)結構便于系統的動態擴展;同時也借助了 WAP 技術 實現了傳統視頻監控的無線化。
上傳時間: 2013-07-05
上傳用戶:cuibaigao
本文在分析了嵌入式技術及控制系統的發展概況后,首先對現場總線,主要是CAN總線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并重點對CAN總線網絡中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問題及改善的方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之后利用嵌入式技術實現了基于CAN總線的網絡測控系統。該系統的主控節點,即ARM平臺采用32位的嵌入式處理器AR2M和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μC/OS-Ⅱ來實現,并在該平臺上完成了系統多任務的建立,包括與底層CAN網絡的通信、液晶顯示輸出和嵌入式Web服務器等。 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紹了控制系統的發展過程、嵌入式技術及其發展現狀,并引出了課題的背景和研究意義,給出了主要研究內容。第二章著重介紹了CAN現場總線技術,并對其工作原理和CAN總線系統的實時性進行了分析。第三章論述了CAN總線測控網絡的實現以及CAN測控網絡與Internet集成的必要性,并給出了本文的系統設計方案、工作原理和組成。第四章論述了基于CAN總線的嵌入式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詳細闡述了系統的硬件、軟件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硬件方面,介紹了硬件平臺中的主處理器LPC2292和整個硬件邏輯模塊。軟件設計上實現了μC/OS-Ⅱ實時操作系統在ARM7上的移植,并完成了嵌入式系統下多任務的建立。第五章介紹了以QXLPC-Ⅲ過程控制系統為應用對象,進行的實際應用實驗,該實驗對被控過程的部分物理量進行了檢測,驗證了本方案的可行性。第六章對全文進行了總結,給出了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并對后續工作進行了展望。
上傳時間: 2013-06-03
上傳用戶:zttztt2005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以太網接口芯片RTL8019AS和TCP/IP協議實現嵌入式WEB服務器,此服務器可以使各種帶串口的工控設備和數據采集設備很容易地連接到Internet,這樣就能夠利用Internet實現對各種嵌入式設備的低成本遠程訪問和資源共享。 本研究實現的嵌入式WEB服務器以STC89C51系列單片機為核心,用其串口作為與嵌入式設備的接口,用RTL8019AS芯片和RJ-45作為以太網接口,并通過軟件實現RS-232與TCP/IP協議的轉換,通過以太網實現嵌入式設備與遠程計算機之間的雙向數據通信,給出了硬件設計和軟件實現方案。硬件主要研究微控制器和以太網控制芯片之間的接口設計和以太網控制芯片RTL8019AS的驅動。軟件部分研究實現了TCP/IP的各層協議,包含了ARP、IP、ICMP、UDP、TCP、HTTP等,在實際中得以應用,如對于蓄電池電壓的遠程檢測等。 研究結果表明,利用嵌入式WEB服務器將嵌入式設備連入Internet網絡是切實可行的。經實驗測試整個系統占用資源少,成本較低、移植性較好,能夠完成常用的相關網絡通訊功能,網絡數據傳輸可靠性較好。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iucf
對一些信號的監測尤其是對電壓、電流、溫度等模擬量的監測有著很廣泛的應用,通過監測到的數據,可以對系統相關設置進行及時調整,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與保證。 系統采用Actel公司先進的模數混合FPGA以及Actel公司的SOPC設計解決方案,單芯片實現以CortexMI處理器為核心的片上監測系統。它可以完成對電壓、電流、溫度等模擬量的監測,系統模擬模塊將采集到的數據ADC后送給處理器Cortex-MI進行處理,通過串行口,以太網口和OLED,實現與PC主機交互,板上實時顯示以及遠程主機檢測功能。借助于Actel的先進的新型fusion模數混合FPGA器件,單芯片實現可直接對外部模擬信號進行處理的數模混合系統,簡化了設計;對電壓,電流,溫度等模擬量的測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義,該系統在智能家電,電源監控以及微控制器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1.對現有嵌入式設計方法進行比較,確定系統設計目標并選擇SOPC方案設計系統; 2.系統硬件平臺設計; 3.系統軟件設計。
上傳時間: 2013-06-14
上傳用戶:tuilp1a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數據采集系統的廣泛應用,人們對數據采集系統的速度、精度、易操作性以及實時性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通用串行總線USB作為一種新型的微機總線接口規范,以其使用方便、易于擴展、速度快等優點而被廣泛地應用于數據采集系統中。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最大的特點是結構靈活,開發周期較短,適合于實時信號處理,已被廣泛應用于通信、數據采集、圖像處理等諸多領域。 @@ 本文充分利用USB和FPGA的上述優點,設計了一種基于USB2.0技術和FPGA技術相結合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 @@ 首先,對數據采集基本理論及系統相關技術進行了簡單地介紹。 @@ 其次,對以ADC轉換器(TLC5510)、FPGA芯片(EP1C6Q240C8)為控制器和USB接口芯片(CY7C68013A-56,簡稱FX2)為主的數據采集系統進行了硬件設計和分析,并在此設計的基礎上給出相應的原理圖、PCB。硬件設計主要包括FPGA與ADC和FX2之間的接口電路設計以及硬件邏輯設計。 @@ 再次,根據系統需求,對系統軟件部分進行了設計,分三部分:一是為滿足FX2在USB上的最大傳輸速率而編寫的固件程序;二是在PC機中的WindowsXP系統下利用GPD編寫USB設備驅動程序;三是充分了解FX2的主要功能特點,并編寫出應用程序。 @@ 最后,對系統的軟硬件進行了調試,給出了調試結果和分析,對出現的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案。結果表明,系統符合設計要求。 @@關鍵詞:USB2.0;FPGA;SOPC;數據采集;固件;
上傳時間: 2013-06-21
上傳用戶:cath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實時圖像處理在多媒體、圖像通信等領域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FPGA就是硬件處理實時圖像數據的理想選擇,基于FPGA的圖像處理專用系統的研究將成為信息產業的新熱點。 @@ 本文詳細介紹了一種基于FPGA開發板的實時圖像采集與顯示系統,該系統由前端視頻采集單元、圖像存儲單元、圖像顯示單元三部分組成。它的主要功能有:對攝像頭送來的視頻數據進行采集,并采用PHILIPS公司的專用視頻解碼芯片SAA7113將模擬視頻轉化成數字視頻;將采集進來的數據存儲到FPGA開發板內嵌的SDRAM中;采用PHILIPS公司的專用視頻編碼芯片SAA7121將數字視頻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送顯示器輸出。 @@ 系統在Quartus II 5.0、Model Sim6.0軟件平臺下開發并在硬件上得到實現,達到預期效果。FPGA實現圖像采集顯示是一種有效,簡便、經濟的方法,因此該課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價值。 @@關鍵詞:FPGA,I2C總線,視頻采集,SDRAM,視頻顯示
上傳時間: 2013-06-06
上傳用戶:rhl123
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電子設備對時間精度的要求日益提升。在衛星發射、導航、導彈控制、潛艇定位、各種觀測、通信等方面,時鐘同步技術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對于分布式采集系統來說,中心主站需要對來自于不同采集設備的采集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得到各個采集點對同一事件的采集時間差異,通過對該時間差異的分析,最終做出對事件的準確判斷。如果分布式采集系統中的各個采集設備不具有統一的時鐘基準,那么得到的各個采集時間差異就不能反映出實際情況,中心主站也無法準確地對事件進行分析和判斷,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時鐘同步是分布式采集系統正常運作的必要前提。 目前國內外時鐘同步領域常用的技術有GPS授時技術,鎖相環技術和IRIG-B 碼等。GPS授時技術雖然精度高,抗干擾性強,但是由于需要專用的GPS接收機,若單純使用GPS 授時技術做時鐘同步,就需要在每個采集點安裝接收機,成本較高。鎖相環是一種讓輸出信號在頻率和相位上與輸入參考信號同步的技術,輸出信號的時鐘準確度和穩定性直接依賴于輸入參考信號。IRIG-B 碼是一種信息量大,適合傳輸的時間碼,但是由于其時間精度低,不適合應用于高精度時鐘同步的系統。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結合這三種常用技術,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的分布式采集系統時鐘同步控制技術。該技術既保留了GPS 授時的高精確度和高穩定性,又具備IRIG-B時間碼易傳輸和低成本的特性,為分布式采集系統中的時鐘同步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本文中的設計采用了Ublox公司的精確授時GPS芯片LEA-5T,通過對GPS芯片串行時間信息解碼,獲得準確的UTC時間,并實現了分布式采集系統中各個采集設備的精確時間打碼。為了能夠使整個分布式采集系統具有統一的高精度數據采集時鐘,本論文采用了數模混合的鎖相環技術,將GPS 接收芯片輸出的高精度秒信號作為參考基準,生成了與秒信號高精度同步的100MHZ 高頻時鐘。本文在FPGA 中完成了IRIG-B 碼的編碼部分,將B 碼的準時標志與GPS 秒信號同步,提高了IRIG-B 碼的時間精度。在分布式采集系統中,IRIG-B時間碼能直接通過串口或光纖將各個采集點時間與UTC時間統一,節約了各點布設GPS 接收機的高昂成本。最后,通過PC104總線對時鐘同步控制卡進行了數據讀取和測試,通過實驗結果的分析,提出了改進方案。實驗表明,改進后的時鐘同步控制方案具有很高的時鐘同步精度,對時鐘同步技術有著重大的推進意義!
上傳時間: 2013-08-05
上傳用戶:lz4v4
圖像顯示器是人類接受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立體顯示則能再現場景的三維信息,提供場景更為全面、詳實的信息,在醫學、軍事、娛樂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而現有的3D立體顯示設備價格都比較貴,基于此,本人研究了基于SDRAM存儲器和FPGA處理器的3D頭盔顯示設備并且設計出硬件和軟件系統。該系統圖像效果好,并且價格成本便宜,從而具有更大的實用性。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三點: 1.設計了基于FPGA處理器和SDRAM存儲器的3D頭盔顯示器。該方案有別于現有的基于MCU、DSP和其它處理芯片的方案。本方案能通過線性插值算法把1024×768的分辨率變成800×600的分辨率,并能實現120HZ圖像刷新率,采用SDRAM作為高速存儲器,并且采用乒乓操作,有別于其它的開關左右眼視頻實現立體圖像。在本方案中每時每刻都是左右眼視頻同時輸出,使得使用者感覺不到視頻圖像有任何閃爍,減輕眼睛疲勞。本方案還實現了圖像對比對度調節,液晶前照光調節(調節輸出脈沖的占空比),立體圖像源自動識別,還有人性化的操作界面(OSD)功能。 2.完成了該系統的硬件平臺設計和軟件設計。從便攜性角度考慮,盡量減小PCB板面積,給出了它們詳細的硬件設計電路圖。完成了FPGA系統的設計,包括系統整體分析,各個模塊的實現原理和具體實現的方法。完成了單片機對AD9883的配置設計。 3.完成了本方案的各項測試和調試工作,主要包括:數據采集部分測試、數據存儲部分測試、FPGA器件工作狀態測試、以電腦顯示器作為顯示器的聯機調試和以HX7015A作為顯示器的聯機調試,并且最終調試通過,各項功能都滿足預期設計的要求。實驗和分析結果論證了系統設計的合理性和使用價值。 本文的研究與實現工作通過實驗和分析得到了驗證。結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由FPGA和SDRAM組成的3D頭盔顯示系統完全可以實現高質量的立體視覺效果,從而可以將該廉價的3D頭盔顯示系統用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所需要的領域。
上傳時間: 2013-07-16
上傳用戶:xiao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