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誤差
在相關國標、規程規定的參比條件下,輸出電流為50mA~120A裝置的最大允許誤差(含標準表)小于0.01%,輸出電流為1mA~50mA裝置的最大允許誤差(含標準表)小于0.015%。
可實現三只三相電能表的三相四線及三相三線的誤差測量;可測試無功電能基本誤差。
1.2.3.2 測量重復性
裝置的測量重復性用實驗標準差表征,在進行不少于10次的重復測量,其測量結果的標準偏差估計值s不超過0.001%。
1.2.3.3 輸出電量
1.2.3.3.1 電壓電流量程
輸出電壓范圍:3×(57.7V~380V);
每檔電壓輸出瞬間及相位切換時不允許有尖峰。每檔電壓輸出上限達120%Un。
輸出電流范圍:3×(0.001A~100A);
輸出電流范圍上限要求達到120A。每檔電流輸出瞬間及相位切換時不允許有尖峰。每檔電流輸出上限達120%In。
1.2.3.3.2 輸出負載容量
三表位:電壓輸出:每相≥150VA 電流輸出: 每相≥300VA
1.2.3.3.3 輸出電量調節
(1) 電壓、電流調節:
調節范圍:0%~120% 調節細度:優于0.005%。
(2) 相位調節:
調節范圍:0°~360° 調節細度:優于0.01°。
(3)
頻率調節:
調節范圍:45Hz~65Hz 調節細度:優于0.001Hz。
1.2.3.3.4 輸出功率穩定度:<0.005% / 3min . 穩定度按JJG597的5.2.3.13方法計算。
1.2.3.3.5 輸出電壓電流失真度
裝置輸出電壓電流失真度范圍:小于0.1%。
1.2.3.3.6起動電流:裝置具有起動電流調整、測量功能,能輸出0.5mA的起動電流。
起動電流的測量誤差≤ ?5%,起動功率的測量誤差
≤ ?10%。
1.2.3.3.7三相電量對稱性
任一相(或線)電壓和相(或線)電壓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1%;各相電流與其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2%;任一相電壓與對應相電流間的相位角之差不大于0.5°;任一相電壓(電流)與另一相電壓(電流)間相位角與120°之差不大于0.5°。
1.2.3.4 多路隔離輸出的裝置各路輸出負載影響應符合JJG597—2005中 3.8條的規定。
1.2.3.5 確定同名端鈕間電位差應符合JJG597—2005中3.9條的規定。
1.2.3.6 多路輸出的一致性應符合JJG597—2005中3.7條的規定。
1.2.3.7 監視示值的誤差
監視儀表應有足夠的測量范圍,電壓示值誤差限為±0.2%,電流、功率示值誤差限為±0.2%,相位示值誤差限為±0.3°,頻率示值誤差限為±0.1%,啟動電流和啟動功率的監視示值誤差不超過5%(啟動電流為1mA時的監視示值誤差也不應超過5%)。各監視示值的分辨力應不超過其對應誤差限的1/5。
1.2.3.8 具有消除自激的功能。可自動消除開機或關機時產生的尖脈沖。
1.2.3.9 裝置的磁場
由裝置產生的在被檢表位置的磁感應強度不大于下列數值:
I≤10A時,B≤0.0025mT; I=200A時,B≤0.05mT;10A到200A之間的磁感應強度極限值可按內插法求得。
1.2.3.10 電磁兼容性
(1)電磁騷擾的抗擾度
裝置的設計能保證在傳導和輻射的電磁騷擾以及靜電放電的影響下不損壞或不受實質性影響(如元器件損毀、控制系統死機、精度出現變化等影響正常檢定工作的現象),騷擾量為靜電放電、射頻電磁場。
(2)無線電干擾抑制
裝置不發生能干擾其他設備的傳導和輻射噪聲。
1.2.3.11 穩定性變差
(1)短期穩定性變差
裝置基本誤差合格的同時,在15min內的基本誤差最大變化值(連續測量7h),不大于裝置對應最大允許誤差的20%。
(2)檢定周期內變差
檢定周期內裝置基本誤差合格的同時,其最大變化值,不大于0.01%。
1.2.3.12 安全
裝置的絕緣強度試驗要求和與安全有關的結構要求符合GB 4793.1的規定。
1.2.3.13 脈沖輸出
同時檢測三路被檢脈沖:顯示當前誤差平均誤差和標準偏差;同時檢測的被檢脈沖的常數、工作方式和脈沖個數,可完全不同;誤差測量所需要的輸入參數的位數,應能覆蓋目前各種標準表和的檢測需要。對每一表位應有高頻、低頻脈沖信號的BNC接收端口,能接收≤600kHz的有/無源脈沖(5-30V脈沖幅值)。
1.2.3.14供電電源
供電電源在3×220V/380V?10?,50Hz?2Hz裝置正常工作。
標簽:
三相
電子電能表
檢定裝置
上傳時間:
2021-06-15
上傳用戶:li0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