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Xilinx最新的EDK9.1i和ISE9.1i等工具的設計使用流程,最終在采用65nm工藝級別的Xilinx Virtex-5 開發(fā)板ML505 上同時設計實現(xiàn)了支持TCP/IP 協(xié)議的10M/100M/1000M 的三態(tài)以太網(wǎng)和千兆光以太網(wǎng)的SOPC 系統(tǒng),并對涉及的關鍵技術進行了說明。關鍵詞:FPGA;EDK;SOPC;嵌入式開發(fā);EMAC;MicroBlaze 本研究采用業(yè)界最新的Xilinx 65ns工藝級別的Virtex-5LXT FPGA 高級開發(fā)平臺,滿足了對于建造具有更高性能、更高密度、更低功耗和更低成本的可編程片上系統(tǒng)的需求。Virtex-5以太網(wǎng)媒體接入控制器(EMAC)模塊提供了專用的以太網(wǎng)功能,它和10/100/1000Base-T外部物理層芯片或RocketIOGTP收發(fā)器、SelectIO技術相結合,能夠分別實現(xiàn)10M/100M/1000M的三態(tài)以太網(wǎng)和千兆光以太網(wǎng)的SOPC 系統(tǒng)。
標簽: FPGA 千兆以太網(wǎng)
上傳時間: 2013-10-28
上傳用戶:DE2542
盡量朝“單片”方向設計硬件系統(tǒng)。系統(tǒng)器件越多,器件之間相互干擾也越強,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隨著單片機片內(nèi)集成的功能越來越強,真正的片上系統(tǒng)SoC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如ST公司新近推出的μPSD32××系列產(chǎn)品在一塊芯片上集成了80C32核、大容量FLASH存儲器、SRAM、A/D、I/O、兩個串口、看門狗、上電復位電路等等。
標簽: 方向 器件 硬件系統(tǒng)
上傳時間: 2014-12-04
上傳用戶:asasasas
本章將介紹Windows CE 的儲存管理。我們將本章內(nèi)容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會依序介紹 Windows CE的檔案系統(tǒng)類型、 Windows CE儲存管理結構和每一個層次、以及如何自行開發(fā)檔案系統(tǒng)並載入之,後半部則以Ramdisk上的檔案系統(tǒng)為例,實際分析儲存管理相關的原始程式碼與資料型態(tài)。
上傳時間: 2015-07-01
上傳用戶:685
用C51實現(xiàn)的拼音輸入法,這是改寫的網(wǎng)友 embuffalo、獨步上載在www.21ic.com自由發(fā)布區(qū)的由張凱原作的51上的拼音輸入法程序。 原作使用了一個二維數(shù)組用以查表,我認為這樣比較的浪費空間,而且每個字表的索引地址要手工輸入,效率不高。所以我用結構體將其改寫了一下。就是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 因為代碼比較的大,共有6,000多漢字,這樣就得要12,000 byte來存放GB內(nèi)碼,所以也是沒辦法的 :-( 編譯結果約為3000h,因為大部分是索引表,代碼優(yōu)化幾乎無效。 在Keil C里仿真芯片選用的是華邦的W77E58,它有32k ROM, 256B on-chip RAM, 1K on-chip SRAM (用DPTR1指針尋址,相當于有1K的片上xdata)。條件有限,沒有上片試驗,仿真而已。 打算將其移植到AVR上,但CodeAVRC與IAR EC++在結構體、指針的定義使用上似乎與C51不太一樣,現(xiàn)在還未搞定。還希望在這方面有經(jīng)驗的網(wǎng)友能給予指導。
上傳時間: 2014-01-26
上傳用戶:semi1981
硬盤FAT文件系統(tǒng)原理的詳細分析 硬盤由很多盤片(platter)組成,每個盤片的每個面都有一個讀寫磁頭。如果有N個盤片。 就有2N個面,對應2N個磁頭(Heads),從0、1、2開始編號。每個盤片被劃分成若干個同心圓磁道(邏輯上的,是不可見的。)每個盤片的劃分規(guī)則通常是一樣的。這樣每個盤片的半徑均為固定值R的同心圓再邏輯上形成了一個以電機主軸為軸的柱面(Cylinders),從外至里編號為0、1、2⋯ ⋯ 每個盤片上的每個磁道又被劃分為幾十個扇區(qū)(Sector),通常的容量是512byte,并按照一定規(guī)則編號為1、2、3⋯ ⋯ 形成Cylinders×Heads×Sector個扇區(qū)。這三個參數(shù)即是硬盤的物理參數(shù)。我們下面的很多實踐需要深刻理解這三個參數(shù)的意義。
標簽: platter FAT 硬盤 文件系統(tǒng)
上傳時間: 2013-12-05
上傳用戶:集美慧
qemu性能直逼VMware的仿真器QEMU 的模擬速度約為實機的 25%;約為 Bochs 的 60 倍。Plex86、User-Mode-Linux、VMware 和 Virtual PC 則比 QEMU 快一點,但 Bochs 需要特定的 Kernel Patch;User-Mode-Linux 的 Guest System 必須為 Linux;VMware 和 Virtual PC 則需要在 Guest System 上安裝特定的 Driver,且它們是針對作業(yè)系統(tǒng)而進行模擬,並不能說是完整的模擬器。所以 QEMU 仍不失為極優(yōu)秀的 x86 模擬器。
標簽: VMware User-Mode-Linux Virtual Bochs
上傳時間: 2014-06-04
上傳用戶:bakdesec
長高44b0xi BIOS源碼 FS44B0II BIOS具有啟動、引導,下載、燒寫,設置日期、時間,設置工作頻率等多種功能,並且支持各種參數(shù)的存儲和自動調用。 可以用flashpgm等軟件將BIOS燒寫到Flash中去,BIOS的自身駐留地址位于NOR FLASH的0x1f0000處,系統(tǒng)參數(shù)保存在0x1ff000以上區(qū)域中。所以在燒寫完BIOS,上電復位后先要執(zhí)一定要執(zhí)行backup命令把BIOS本身拷貝到NOR FLASH的高端1f0000去。
上傳時間: 2013-12-25
上傳用戶:ainimao
Yacc說明及使用文檔 yacc(Yet Another Compiler Compiler),是Unix/Linux上一個用來生成編譯器的編譯器(編譯器代碼生成器)。yacc生成的編譯器主要是用C語言寫成的語法解析器(Parser),需要與詞法解析器Lex一起使用,再把兩部份產(chǎn)生出來的C程序一併編譯。yacc本來只在Unix系統(tǒng)上才有,但現(xiàn)時已普遍移植往Windows及其他平臺。
標簽: Compiler Another Yacc yacc
上傳時間: 2016-01-26
上傳用戶:希醬大魔王
uC/OS-II是源碼公開的實時嵌入式內(nèi)核,其性能完全可以與商業(yè)產(chǎn)品競爭。自1992年以來,全世界成千上萬的開發(fā)者已經(jīng)成功地將uC/OS-II應用於各種系統(tǒng)。此份即為 uCOS-II 2.8源碼
上傳時間: 2013-11-25
上傳用戶:2404
linux下的BBS,使用BBS CACHE,使得mem消耗很低。 天火系統(tǒng)的特點: 1. 統(tǒng)一物件型態(tài)設計,讓各種東西都可以在我的最愛出現(xiàn)。 2. 統(tǒng)一各狀態(tài)間的功能鍵。( 程式執(zhí)行過程只 "程式狀態(tài)" "物件型態(tài)" 來判定動作 )。 3. 內(nèi)建各種系統(tǒng)(POP3/SMTP/NNTP/..),未來只需要執(zhí)行單一程式,就會擁有各種功能。 4. 每個人都可以簡單設定個人板。 5. 未來任兩個 BBS 間都可以透過帳號作某一種程度的同步(Sync)。 6. 使用 pthread 設計,並且儘量遵守 POSIX ,達到簡單移植到任何系統(tǒng)的目的。 7. 速度快 不使用 signal/shm/sem ,每個 client 上來只吃 50k 不到的記憶體。 8. 朝無站長系統(tǒng)目標設計。
上傳時間: 2014-01-24
上傳用戶:51541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