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開拓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在高技術層次的應用,對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在涉量、涉圖測量方面的技術開發進展做了研究,這些技術包括人員計數技術、測溫技術、人身跟蹤定位技術和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其中基于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更是一項新興的、且極具發展潛力的技術。
上傳時間: 2015-01-02
上傳用戶:lliuhhui
自回歸功率譜密度(AR-PSD)方法的基礎是生物組織的離散散射體模型〔超聲體模〕理論,該模型認為生物組織為半規則的散射體分布的,這種方法是基于溫度和頻移的相關特性。本文介紹超聲回波信號對HIFU(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治療的測溫技術,從測溫模型和算法,實驗儀器的設計和構建,仿真和離體實驗中獲取了一套有效的測溫方法,利用Matlab7.1和VC++6.0作為工具對超聲回波信號進行計算機仿真,并從實驗獲得的超聲回波信號中分析出具體的溫度變化,驗證了算法的可行性。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eastimage
人臉特征是最自然直接的生物特征,它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的特點,易于為用戶接受。人臉識別由于其在監控、罪犯識別、人機交互等方面廣泛潛在的應用,已成為圖像處理、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等學科最活躍的研究領域。線性鑒別分析是特征抽取中最為經典和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近年來,在小樣本情況下如何抽取Fisher最優鑒別特征一直是許多研究者關心的問題。文中闡述了應用Fisher 判別法在人臉圖像樣本分類方面的運用。在標準數據庫ORL人臉庫和Yale人臉數據庫上仿真的試驗結果證實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穩定性。
上傳時間: 2013-12-04
上傳用戶:qq527891923
UL標準的燃燒試驗
標簽: 性能測試
上傳時間: 2013-12-02
上傳用戶:mengmeng444425
電容器及介質種類: ※高頻類: 此類介質材料的電容器為Ⅰ類電容器,包括通用型高頻COG、COH電容器和溫度補償型高頻HG、LG、PH、RH、SH、TH、UJ、SL電容器。其中COG、COH電容器電性能最穩定,幾乎不隨溫度、電壓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適用于低損耗,穩定性要求高的高頻電路,HG、LG、PH、RH、SH、TH、UJ、SL電容器容量隨溫度變化而相應變化,適用于低損耗、溫度補償型電路中。 ※ X7R、X5R:此類介質材料的電容器為Ⅱ類電容器,具有較高的介電常數,容量比Ⅰ類電容器高,具有較穩定的溫度特性,適用于容量范圍廣,穩定性要求不高的電路中,如隔直、耦合、旁路、鑒頻等電路中。 ※Y5V:此類介質材料的電容器為Ⅱ類電容器,是所有電容器中介電常數最大的電容器,但其容量穩定性較差,對溫度、電壓等條件較敏感,適用于要求大容量,溫度變化不大的電路中。 ※Z5U:此類介質材料的電容器為Ⅱ類電容器,其溫度特性介于X7R和Y5V之間,容量穩定性較差,對溫度、電壓等條件較敏感,適用于要求大容量,使用溫度范圍接近于室溫的旁路,耦合等,低直流偏壓的電路中。
上傳時間: 2013-11-05
上傳用戶:后時代明明
ERWIN絕好的數據庫建模工具,可以把數據模型導入數據庫如sql server foxpro等這里是方法指南更多內容可以去http://erwin.softwarechn.com/_script/showfull.asp?Board=method&Tabname=erwin
標簽: softwarechn server foxpro script
上傳時間: 2013-12-06
上傳用戶:c12228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通過基因組測序,蛋白質序列測定結構解析等實驗,分子生物學家提供了大量的有關生物分子的原始數據,需要利用現代計算技術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收集、整理、管理以便于檢索使用。而為了解釋和理解這些數據,還需要對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建立計算模型,進行仿真、預測與驗證,因而出現生物信息學,它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
標簽: 基因組
上傳時間: 2015-03-11
上傳用戶:894898248
蟻群算法上傳一個文件這么復雜啊?生命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新奇的功能,人類很早就從中得到啟發而改進自己的工具,如史書中記戴“見蓬轉而做車輯”,傳說魯班被茅葦劃破,而發明鋸子……也許早先的發明,只是偶然的模仿和發現,后來人們已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的研究,這就是“仿生學”。仿生學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生物的某些功能的學問。有名的例子很多,如模仿海豚皮而構造的“海豚皮游泳衣”、科學家研究鯨魚的皮膚時,發現其上有溝漕的結構,于是有個科學家就依照鯨魚皮構造,造成一個薄膜蒙在飛機的表面,據實驗可節約能源3%,若全國的飛機都蒙上這樣的表面,每年可節約幾十億。又如有科學家研究蜘蛛,發現蜘蛛的腿上沒有肌肉,有腳的動物會走,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縮,現在蜘蛛沒有肌肉為什么會走路?經研究蜘蛛不是靠肌肉的收縮進行走路的,而是靠其中的“液壓”的結構進行走路,據此人們發明了液壓步行機……總之,從自然界得到啟迪, 模仿其結構進行發明創造.這就是仿生學. 這是我們向自然界學習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從自然的規律中得到啟迪,利用其原理進行設計(包括設計算法),這就是智能計算的思想.
上傳時間: 2014-01-21
上傳用戶:kernaling
Autolife模型是一個能夠進行“開放式進化”的人工生命系統。每個Agent模型采用可以變化規則表長度的有限自動機模型建模。一方面Agent可以進行自我繁殖,同時模型中的選擇機制沒有采用顯式的適應度函數而是采用能量消耗的簡單模型而自發涌現出來,所以可以認為Agent模型是一個類Tierra系統。然而與Tierra、Avida等數字生命模型不同的是,Autolife模型進行了大大的簡化,它界面友好,操作直接。雖然沒有給每個Agent裝配一個虛擬計算機,但是Agent與環境的耦合則可以看成一個圖靈機模型,因此Agent可以通過變異而“任意”的編程序。通過Autolife模型,首先人們可以看到一般的生態系統中共存的現象:生物的大爆炸、大滅絕,Agent進化得越來越聰明;其次,用戶可以通過變化不同的食物添加規則探索Agent與環境的關系;最后,如果允許Agent通過播種改變環境自動產生食物,那么組織的涌現就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結果。Agent構成的組織具有自主運動的特性,還可以進行自我修復,可以說Autolife中的組織是一些真正的“活體”。
上傳時間: 2015-03-14
上傳用戶:a6697238
自組織系統Kohonen網絡模型。對于Kohonen神經網絡,競爭是這樣進行的:對于“贏”的那個神經元c,在其周圍Nc的區域內神經元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興奮,而在Nc以外的神經元都被抑制。網絡的學習過程就是網絡的連接權根據訓練樣本進行自適應、自組織的過程,經過一定次數的訓練以后,網絡能夠把拓撲意義下相似的輸入樣本映射到相近的輸出節點上。網絡能夠實現從輸入到輸出的非線性降維映射結構:它是受視網膜皮層的生物功能的啟發而提出的。~..~
上傳時間: 2014-01-06
上傳用戶:ghost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