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反激變壓器漏感的一些認識_漏感與氣隙的大小關系不大。耦合系數隨著氣隙的增大而下降。氣隙增大會引起效率降低是因為Ipk的增大,漏感能量增大。氣隙增大會引起繞組損耗增大是因為氣隙擴散損耗的增大。
上傳時間: 2014-12-23
上傳用戶:84425894
提出了一種應用于CSTN-LCD系統中低功耗、高轉換速率的跟隨器的實現方案?;贕SMC±9V的0.18 μm CMOS高壓工藝SPICE模型的仿真結果表明,在典型的轉角下,打開2個輔助模塊時,靜態功耗約為35 μA;關掉輔助模塊時,主放大器的靜態功耗為24 μA。有外接1 μF的大電容時,屏幕上的充放電時間為10 μs;沒有外接1μF的大電容時,屏幕上的充放電時間為13μs。驗證表明,該跟隨器能滿足CSTN-LCD系統低功耗、高轉換速率性能要求。
上傳時間: 2013-11-18
上傳用戶:kxyw404582151
BucK變換器在開關轉換瞬間.由于線路上存在感抗,會在主功率管和二極管上產生電壓尖峰,使之承受較大的電壓應力和電流沖擊,從而導致器件熱損壞及電擊穿 因此,為避免此現象,有必要對電壓尖峰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上傳時間: 2013-10-15
上傳用戶:youth25
德州儀器(TI)通過多種不同的處理工藝提供了寬范圍的運算放大器產品,其類型包括了高精度、微功耗、低電壓、高電壓、高速以及軌至軌。TI還開發了業界最大的低功耗及低電壓運算放大器產品選集,其設計特性可滿足寬范圍的多種應用。為使您的選擇流程更為輕松,我們提供了一個交互式的在線運算放大器參數搜索引擎——amplifier.ti.com/search,可供您鏈接至各種不同規格的運算放大器。設計考慮因素為某項應用選擇最佳的運算放大器所要考慮的因素涉及到多個相關聯的需求。為此,設計人員必須經常權衡彼此矛盾的尺寸、成本、性能等指標因素。即使是資歷最老的工程師也可能會為此而苦惱,但您大可不必如此。緊記以下的幾點,您將會發現選擇范圍將很快的縮小至可掌控的少數幾個。電源電壓(VS)——選擇表中包括了低電壓(最小值低于2.7V)及寬電壓范圍(最小值高于5V)的部分。其余運放的選擇類型(例如精密),可通過快速查驗供電范圍欄來適當選擇。當采用單電源供電時,應用可能需要具有軌至軌(rail-to-rail)性能,并考慮精度相關的參數。精度——主要與輸入偏移電壓(VOS)相關,并分別考慮隨溫度漂移、電源抑制比(PSRR)以及共模抑制比(CMRR)的變化。精密(precision)一般用于描述具有低輸入偏置電壓及低輸入偏置電壓溫度漂移的運算放大器。微小信號需要高精度的運算放大器,例如熱電偶及其它低電平的傳感器。高增益或多級電路則有可能需求低偏置電壓。
上傳時間: 2013-11-25
上傳用戶:1966649934
PCtoLCD2002字模轉換器
上傳時間: 2014-01-25
上傳用戶:元宵漢堡包
十六位模數轉換器AD7705+及其應用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refent
高速數據轉換器評估平臺(HSDCEP)是基于PC的平臺,提供評估Maxim RF數/模轉換器(RF-DAC,支持更新速率≥ 1.5Gsps)和Maxim數字上變頻器(DUC)的齊全工具。HSDCEP可以在每對數據引腳產生速率高達1.25Gbps的測試碼型,支持多達4條并行16位LVDS總線。通過USB 2.0端口將最長64兆字(Mw)、每字16位寬的數據碼型裝載至HSDCEP存儲器
上傳時間: 2013-10-25
上傳用戶:zycidjl
MP3播放器硬件電路設計實例
上傳時間: 2013-11-25
上傳用戶:13788529953
今天,電視機與視訊轉換盒應用中的大多數調諧器采用的都是傳統單變換MOPLL概念。這種調諧器既能處理模擬電視訊號也能處理數字電視訊號,或是同時處理這兩種電視訊號(即所謂的混合調諧器)。在設計這種調諧器時需考慮的關鍵因素包括低成本、低功耗、小尺寸以及對外部組件的選擇。本文將介紹如何用英飛凌的MOPLL調諧芯片TUA6039-2或其影像版TUA6037實現超低成本調諧器參考設計。這種單芯片ULC調諧器整合了射頻和中頻電路,可工作在5V或3.3V,功耗可降低34%。設計采用一塊單層PCB,進一步降低了系統成本,同時能處理DVB-T/PAL/SECAM、ISDB-T/NTSC和ATSC/NTSC等混合訊號,可支持幾乎全球所有地區標準。圖1為采用TUA6039-2/TUA6037設計單變換調諧器架構圖。該調諧器實際上不僅是一個射頻調諧器,也是一個half NIM,因為它包括了中頻模塊。射頻輸入訊號透過一個簡單的高通濾波器加上中頻與民間頻段(CB)陷波器的組合電路進行分離。該設計沒有采用PIN二極管進行頻段切換,而是采用一個非常簡單的三工電路進行頻段切換。天線阻抗透過高感抗耦合電路變換至已調諧的輸入電路。然后透過英飛凌的高增益半偏置MOSFET BF5030W對預選訊號進行放大。BG5120K雙MOSFET可以用于兩個VHF頻段。在接下來的調諧后帶通濾波器電路中,則進行信道選擇和鄰道與影像頻率等多余訊號的抑制。前級追蹤陷波器和帶通濾波器的容性影像頻率補償電路就是專門用來抑制影像頻率。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ryb
PCB 被動組件的隱藏特性解析 傳統上,EMC一直被視為「黑色魔術(black magic)」。其實,EMC是可以藉由數學公式來理解的。不過,縱使有數學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數學方程式對實際的EMC電路設計而言,仍然太過復雜了。幸運的是,在大多數的實務工作中,工程師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復雜的數學公式和存在于EMC規范中的學理依據,只要藉由簡單的數學模型,就能夠明白要如何達到EMC的要求。本文藉由簡單的數學公式和電磁理論,來說明在印刷電路板(PCB)上被動組件(passivecomponent)的隱藏行為和特性,這些都是工程師想讓所設計的電子產品通過EMC標準時,事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導線和PCB走線導線(wire)、走線(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組件,卻經常成為射頻能量的最佳發射器(亦即,EMI的來源)。每一種組件都具有電感,這包含硅芯片的焊線(bond wire)、以及電阻、電容、電感的接腳。每根導線或走線都包含有隱藏的寄生電容和電感。這些寄生性組件會影響導線的阻抗大小,而且對頻率很敏感。依據LC 的值(決定自共振頻率)和PCB走線的長度,在某組件和PCB走線之間,可以產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輻射天線。在低頻時,導線大致上只具有電阻的特性。但在高頻時,導線就具有電感的特性。因為變成高頻后,會造成阻抗大小的變化,進而改變導線或PCB 走線與接地之間的EMC 設計,這時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 plane)和接地網格(ground grid)。導線和PCB 走線的最主要差別只在于,導線是圓形的,走線是長方形的。導線或走線的阻抗包含電阻R和感抗XL = 2πfL,在高頻時,此阻抗定義為Z = R + j XL j2πfL,沒有容抗Xc = 1/2πfC存在。頻率高于100 kHz以上時,感抗大于電阻,此時導線或走線不再是低電阻的連接線,而是電感。一般而言,在音頻以上工作的導線或走線應該視為電感,不能再看成電阻,而且可以是射頻天線。
上傳時間: 2013-10-09
上傳用戶:時代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