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習題參考答案
1. 問題定義的任務和主要工作?
問題定義的任務:將用戶提出的要求具體化、定量化;確定研制系統的范圍,明確研制的邊
界。問題定義階段的工作:
(1) 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系統需求;
(2) 確定系統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及保密性、資源、開發費用及開發進度等的需求;
(3) 問題定義階段的產品——系統目標與范圍說明書。
2.可行性研究目的?
確定在問題定義中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去解,在限制條件下,問題能否解決。
3.可行性研究的任務?
(1) 進一步分析和澄清問題的定義,在澄清問題的基礎上,導出系統的邏輯模型;
(2) 從系統邏輯模型中,選擇問題的若干種主要解法,研究每一種解法的可行性,為以后的行動提出建議;
(3) 如果問題沒有可行的解,建議停止系統開發;如果問題有可行的解,應該推薦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并為工程制定一個初步的計劃。
4.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
(1)技術可行性:現有技術能否實現本系統,現有技術人員能否勝任,開發系統的資源能否滿足;
(2)經濟可行性:經濟效益是否超出開發成本;
(3)操作可行性:系統操作在用戶內部行得通嗎?
(4)法律可行性:新系統開發是否會侵犯他人、集體或國家利益,是否違反國家法律。
5.可行性研究的步驟?
(1)復查系統的規模和目標;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統,總結現有系統的優劣,提出新系統的雛形;
(3)導出新系統的高層邏輯模型;
(4)推薦建議方案;
(5)推薦行動方針;
(6)書寫計劃任務書(可行性報告);
(7)提交審查。
6.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
可行性分析的結果是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包括:
(1) 系統概述:說明開發的系統名稱,提出單位和開發單位。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系統目標;要求;約束和限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準則等。
(3) 對現有系統的分析:處理流程,圖示說明現有系統的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現有系統存在的問題。
(4) 系統需求: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及其要求;操作要求;信息要求;限制性要求。
(5) 建議系統:系統目標;處理流程;系統結構,功能,性能;系統技術可行性;投資和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6) 其它可選方案:與國內外同類型方案的比較;提出一兩個可行性方案供論證和探討。
(7) 制定下一階段的預算。
(8) 結論性意見:由用戶方、設計方和投資方共同簽署意見。
標簽:
計算機圖形學
上傳時間:
2017-11-05
上傳用戶:小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