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信號x(t)=0.15sin(2*pi*f1*t)+sin(2*pi*f2*t)-0.1sin(2*pi*f3*t),其中,f1=1Hz,f2=2Hz,f3=3Hz。采樣頻率為32Hz。(1)做32點FFT,求出其幅度譜;(2)做64點FFT,求出其幅度譜。
上傳時間: 2019-01-04
上傳用戶:知復何言
#include<stdio.h> #define TREEMAX 100 typedef struct BT { char data; BT *lchild; BT *rchild; }BT; BT *CreateTree(); void Preorder(BT *T); void Postorder(BT *T); void Inorder(BT *T); void Leafnum(BT *T); void Nodenum(BT *T); int TreeDepth(BT *T); int count=0; void main() { BT *T=NULL; char ch1,ch2,a; ch1='y'; while(ch1=='y'||ch1=='y') { printf("\n"); printf("\n\t\t 二叉樹子系統"); printf("\n\t\t*****************************************"); printf("\n\t\t 1---------建二叉樹 "); printf("\n\t\t 2---------先序遍歷 "); printf("\n\t\t 3---------中序遍歷 "); printf("\n\t\t 4---------后序遍歷 "); printf("\n\t\t 5---------求葉子數 "); printf("\n\t\t 6---------求結點數 "); printf("\n\t\t 7---------求樹深度 "); printf("\n\t\t 0---------返 回 "); printf("\n\t\t*****************************************"); printf("\n\t\t 請選擇菜單號 (0--7)"); scanf("%c",&ch2); getchar(); printf("\n"); switch(ch2) { case'1': printf("\n\t\t請按先序序列輸入二叉樹的結點:\n"); printf("\n\t\t說明:輸入結點(‘0’代表后繼結點為空)后按回車。\n"); printf("\n\t\t請輸入根結點:"); T=CreateTree(); printf("\n\t\t二叉樹成功建立!\n");break; case'2': printf("\n\t\t該二叉樹的先序遍歷序列為:"); Preorder(T);break; case'3': printf("\n\t\t該二叉樹的中序遍歷序列為:"); Inorder(T);break; case'4': printf("\n\t\t該二叉樹的后序遍歷序列為:"); Postorder(T);break; case'5': count=0;Leafnum(T); printf("\n\t\t該二叉樹有%d個葉子。\n",count);break; case'6': count=0;Nodenum(T); printf("\n\t\t該二叉樹總共有%d個結點。\n",count);break; case'7': printf("\n\t\t該樹的深度為:%d",TreeDepth(T)); break; case'0': ch1='n';break; default: printf("\n\t\t***請注意:輸入有誤!***"); } if(ch2!='0') { printf("\n\n\t\t按【Enter】鍵繼續,按任意鍵返回主菜單!\n"); a=getchar(); if(a!='\xA') { getchar(); ch1='n'; } } } } BT *CreateTree() { BT *t; char x; scanf("%c",&x); getchar(); if(x=='0') t=NULL; else { t=new BT; t->data=x; printf("\n\t\t請輸入%c結點的左子結點:",t->data); t->lchild=CreateTree(); printf("\n\t\t請輸入%c結點的右子結點:",t->data); t->rchild=CreateTree(); } return t; } void Preorder(BT *T) { if(T) { printf("%3c",T->data); Preorder(T->lchild); Preorder(T->rchild); } } void Inorder(BT *T) { if(T) { Inorder(T->lchild); printf("%3c",T->data); Inorder(T->rchild); } } void Postorder(BT *T) { if(T) { Postorder(T->lchild); Postorder(T->rchild); printf("%3c",T->data); } } void Leafnum(BT *T) { if(T) { if(T->lchild==NULL&&T->rchild==NULL) count++; Leafnum(T->lchild); Leafnum(T->rchild); } } void Nodenum(BT *T) { if(T) { count++; Nodenum(T->lchild); Nodenum(T->rchild); } } int TreeDepth(BT *T) { int ldep,rdep; if(T==NULL) return 0; else { ldep=TreeDepth(T->lchild); rdep=TreeDepth(T->rchild); if(ldep>rdep) return ldep+1; else return rdep+1; } }
上傳時間: 2020-06-11
上傳用戶:ccccy
Extensively rewritten to present the C++11 language, standard library, and key design techniques as an integrated whole, Stroustrup thoroughly addresses changes that make C++11 feel like a whole new language, offering definitive guidance for leveraging its improvements in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clarity. C++ programmers around the world recognize Bjarne Stoustrup as the go-to expert for the absolutely authoritative and exceptionally useful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write outstanding C++ programs. Now, as C++11 compilers arrive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migrate to the new standard, they know exactly where to turn once more: Stoustrup's C++ Programming Language, Fourth Edition.Bjarne Stroustrup是C++的設計師和最早的實現者,也是《C++程序設計語言》、《帶標注的C++參考手冊》和《C++語言的設計與演化》的作者。他從丹麥Aarhus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畢業,現在是AT&T大規模程序設計研究部的負責人,AT&T特別成員,AT&T貝爾實驗室特別成員,以及ACM特別成員。Stroustrup的研究興趣包括分布式系統、操作系統、模擬、設計和程序設計。他也是Addison·Wesley的C++In-Depth系列書籍的編輯。
標簽: C++
上傳時間: 2022-02-01
上傳用戶:
這是一個衡量通信速度的參數。它表示每秒鐘傳送的bit的個數。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鐘發送300個bit,當我們提到時鐘周期時,我們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協議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時鐘是4800Hz,這意味著串口通信在數據線上的采樣率為4800Hz,通常電話線的波特率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遠遠大于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離成反比。串行口每秒發送或接收數據的碼元數為傳碼,單位為波特,也叫波特率,若發送或接收一位數據所需時間為T,則波特率為1/T,相應的發送或接收時鐘為1/T Hz。發送和接收設備的波特率應一致。位同步是實現收發雙方的碼元同步,由數據傳輸系統的同步控制電路實現。發送端由發送時鐘的定時脈沖對數據序列取樣再生,接收端由接收時鐘的定時脈沖對接收數據序列取樣判斷,恢復原來的數據序列。因此,接收時鐘和發送時鐘必須同頻同相,這是由接收端的定時提取和鎖相環電路實現的。傳碼率與位同步必須同時滿足。否則,接收設備接收不到有效信息
上傳時間: 2022-06-22
上傳用戶:
1.1 概述本章首先介紹客戶-服務器事務概念。我們從使用 U D P的客戶-服務器應用開始,這是最簡單的情形。接著我們編寫使用 T C P的客戶和服務器程序,并由此考察兩臺主機間交互的T C P / I P分組。然后我們使用T / T C P,證明利用T / T C P可以減少分組數,并給出為利用 T / T C P需要對兩端的源代碼所做的最少改動。接下來介紹了運行書中示例程序的測試網絡,并對分別使用 U D P、T C P和T / T C P的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進行了簡單的時間耗費比較。我們考察了一些使用 T C P的典型I n t e r n e t應用程序,看看如果兩端都支持 T / T C P,將需要做哪些修改。緊接著,簡要介紹了 I n t e r n e t協議族中事務協議的發展歷史,概略敘述了現有的 T / T C P實現。本書全文以及有關T / T C P的文獻中,事務一詞的含義都是指客戶向服務器發出一個請求,然后服務器對該請求作出應答。 I n t e r n e t中最常見的一個例子是,客戶向域名服務器 ( D N S )發出請求,查詢域名對應的 I P地址,然后域名服務器給出響應。本書中的事務這個術語并沒有數據庫中的事務那樣的含義:加鎖、兩步提交、回退,等等。TCP IP詳解 卷1協議 :http://dl.21ic.com/download/tcpip-288223.html TCP IP詳解 卷2實現 :http://dl.21ic.com/download/tcpip-288224.html TCPIP詳解卷三:TCP事務協議,HTTP,NNTP和UNIX域協議 :http://dl.21ic.com/download/tcpip-288225.html
上傳時間: 2022-07-27
上傳用戶:
第1章 引 言產業界人士和觀察家(甚至包括那些經過多年外層空間旅行剛剛返回這個世界的人)都已經很清楚,因特網( I n t e r n e t)發展所達到的地位和其所產生的現象都不同于本世紀或上世紀所提出的任何一種技術。 I n t e r n e t的延伸和影響范圍、有關 I n t e r n e t 出版物、以及包括美國在線(A O L)、美國電報電話公司( AT & T)和微軟公司等I n t e r n e t產業界的大量風險投資者,這一切都會使我們有一種紛繁迷亂的感覺。所有這些都是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 I n t e r n e t連接起來。I n t e r n e t也是Joe Sixpack和Fortune 1000這樣的網站每天都關心、考慮和使用的唯一技術?;蛟SI n t e r n e t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能夠以相同的平等程度來對待每一個用戶的實體組織之一。一個企業的首席執行官( C E O)如果想給公司提供更好的網絡服務保證,他必須建立一個專用網絡。而在I n t e r n e t中,每一個人對網絡的訪問都是平等的。I n t e r n e t的發展并沒有損害到那些在過去 1 5 0年中所發展起來的其他技術。的確,電話技術是相當重要的,它可以使我們能夠在雙方不見面的情況下通過聲音與線路另一端的人通話。同樣,汽車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汽車的出現能夠使我們在一天之內跨越更大的距離,而這個距離要比任何其他動物多出一個數量級。電燈、無線電和電視都曾經是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十分重要的技術,擴展了我們在非睡眠狀態的時間,向我們傳播各種信息,使我們享受更多的娛樂。我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生存問題。大多數人的飯桌上有足夠的食品、有溫暖的住所,并且都有一個工作場所,可以每天早出晚歸地工作。我們也可以不必被動地接收各種電視節目,而可以輕松地使用遙控器選擇欣賞自己喜愛的頻道。I n t e r n e t除了有把事情變得更好的能力外,也可能會把事情搞得更糟。在好的一方面,I n t e r n e t能夠使我們在世界范圍同人們進行對等通信;使我們能夠訪問那些存儲在數以百萬計的網絡計算機上的幾乎無限的大量信息。一些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能夠使我們更加簡單和迅速地實現對有用、有意義的信息資源的定位。不同階段的商務活動,包括從最初的偶然興趣直到成熟的采購定單等,都可以在 I n t e r n e t上完成。甚至于許多人已經開始幻想在將來的某天,I n t e r n e t能使我們不再需要每天早起去上班了。人們可以靠在枕頭上使用一臺膝上型計算機(或許將來可能出現的任何先進的計算機)通過撥接 I n t e r n e t對所有的商務活動和某些消遣娛樂進行管理和維護。在不利的一方面,I n t e r n e t也可能使我們成為有電子怪癖的人,使我們缺乏與其他人進行直接交流的能力。人們僅有的非睡眠時間都將被耗費在計算機的熒光屏前,不停地鍵入I n t e r n e t地址(U R L)或指向其他的超級鏈接。最令人不安的是,由于“等待回應( W F R E,waiting for reply)”而浪費的時間是不可挽回的。 W F R E現象的出現是由于I n t e r n e t上太擁塞、太慢,以至于你的瀏覽器似乎進入了一個永久“等待回應”的狀態。有時候它只是幾秒鐘的問題;另一些情況下可能是幾分鐘。你在 W F R E狀態下盯著計算機熒光屏等待所花費的時間第一部分 概 述是相當大的,這些時間的總和可能會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其數量級或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我們所討論的要點在于:1) Internet已經經歷了巨大的增長過程,并且這種增長將會繼續。2) 不論是居民用戶或者是團體用戶, I n t e r n e t都受到了同等的歡迎。對于后者, I n t e r n e t還意味著新的收入增長點。3) 一些實力很強并且有創造力的產業巨頭正在致力于 I n t e r n e t的應用,以便為其企業自身及其消費者提供有利條件。無庸置疑,不論是偶爾對 I n t e r n e t的臨時使用還是正式規范地應用I n t e r n e t,都將導致對I n t e r n e t更多的興趣和廣告宣傳。與此同時,也將伴隨著 I n t e r n e t應用和及其流量的成比例的增長。4) 目前I n t e r n e t的帶寬和容量還是缺乏的,這導致了 I n t e r n e t上不穩定的響應時間和不可預知的性能。同時產生的問題是, I n t e r n e t是否有能力支持未來的、高帶寬需求的、時延敏感的應用?或者說I n t e r n e t是否有能力支持居民對帶寬容量的適度增長的需求?我們是如何進入了這樣一個不穩定的狀態呢?這個問題有若干答案,但其中沒有一個是真正有權威性的解釋,或許還有一些是可以根本不考慮的。首先, I n t e r n e t是其自身成功的一個受害者。每一天都有新的用戶加入到 I n t e r n e t中,越來越多的人不停地使用瀏覽器通過一個We b站點搜尋他們所感興趣的下一個 We b站點。由于訪問 I n t e r n e t的價格僅是電話的市話費用附加一個適度的費率,因此并沒有一個價格上的保護手段來防止某些瀏覽者對 I n t e r n e t資源的長時間占用。另一種資源的缺乏不一定是由于網絡資源的不足引起的,而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服務器的資源不足造成的。對某些服務器或服務器陣列來說,突發性的連接請求所引起的負荷和突發的頻度可能大大超過了這些服務器的處理能力。這種突發的大量的連接請求一般發生在大量的客戶試圖同時訪問同一個 We b服務器的時候。這個問題可以被認為是一個臨時性的問題,因為服務器的供應商通常會不斷地提供新型的內容服務器主機、負載平衡器、 We b緩存器等來使該問題得到緩解 。另一個問題是某些鏈路可能正好沒有足夠的帶寬來支持業務所提供的流量負荷。這個問題的部分解決方案當然是增加更多的帶寬;一些新的技術,如波分復用( W D M)技術,似乎可以為用戶提供幾乎無限的帶寬。所有這些我們上述所討論的問題都是造成 I n t e r n e t及I n t r a n e t(I n t r a n e t是I n t e r n e t在企業范圍內的一個著名的復制品)性能極其不穩定的重要因素。在這些問題中,有很多都已經被研究清楚了;雖然其中有些諸如價格等問題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得到解決的,但是我們至少已經知道解決方案是存在的,并且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應用。然而,有關I n t e r n e t性能和基于I P協議進行網絡互連的最基本問題,很大程度上還在于基本 I P路由轉發處理過程和該功能的實現平臺。
標簽: ip交換技術
上傳時間: 2022-07-27
上傳用戶:fliang
GB-T 2471-1995 電阻器和電容器優先數系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自己做的一個普通詞法分析程序c語言環境終結符:e c j t u可擴展
上傳時間: 2013-12-10
上傳用戶:SimonQQ
災色統計聚類的matlab源碼,可用來進行統計分析,計算白化與灰化的情況
標簽: matlab
上傳時間: 2015-10-27
上傳用戶:1583060504
A salient-boundary extraction software package based on the paper: S. Wang, T. Kubota, J. M. Siskind, J. Wang. Salient Closed Boundary Extraction with Ratio Contour,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7(4):546-561, 2005
上傳時間: 2014-01-23
上傳用戶:gonui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