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超聲波探傷檢測的實時性需求,通過研究超聲波探傷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FPGA芯片的實時信號處理系統實現方案及硬件結構設計,并根據FPGA邏輯結構模型實現了軟件系統的模塊化設計。根據實驗測試及統計數據得出,基于FPGA芯片的信號處理系統提高了探傷檢測的準確性與穩定性,滿足了探傷過程中B超顯示的實時性要求。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909000580
對CC1100無線模塊的高效使用和安全穩定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構建基于ARM的CC1100無線服務器的解決方案。建立了服務器架構模型,采用了將CC1100模塊作為嵌入式Linux內核級模塊的高級策略,開發了CC1100模塊的底層內核驅動程序模塊,完整實現了服務器的業務邏輯功能,并提供了B/S模式和C/S模式兩種友好的上層用戶接口。實際應用結果表明,該方案有效地解決了CC1100模塊通信過程中的實時性和穩定性等問題,性能優越,用戶操作方便。
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emhx1990
作者RICHARD CHI-HSI LI,結合自己20年RF設計經驗,整理的RF設計技術與經驗,工程性很強,從最基本的LNA、MIXERS、差分對等講起,涉及到阻抗匹配,接地,天線設計,RF系統分析,是一本很不錯的書。英文版
上傳時間: 2013-10-30
上傳用戶:ve3344
一、傳感器的定義信息處理技術取得的進展以及微處理器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都需要在傳感器的開發方面有相應的進展。微處理器現在已經在測量和控制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這些系統能力的增強,作為信息采集系統的前端單元,傳感器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傳感器已成為自動化系統和機器人技術中的關鍵部件,作為系統中的一個結構組成,其重要性變得越來越明顯。最廣義地來說,傳感器是一種能把物理量或化學量轉變成便于利用的電信號的器件。國際電工委員會(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義為:“傳感器是測量系統中的一種前置部件,它將輸入變量轉換成可供測量的信號”。按照Gopel等的說法是:“傳感器是包括承載體和電路連接的敏感元件”,而“傳感器系統則是組合有某種信息處理(模擬或數字)能力的傳感器”。傳感器是傳感器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被測量信號輸入的第一道關口。傳感器系統的原則框圖示于圖1-1,進入傳感器的信號幅度是很小的,而且混雜有干擾信號和噪聲。為了方便隨后的處理過程,首先要將信號整形成具有最佳特性的波形,有時還需要將信號線性化,該工作是由放大器、濾波器以及其他一些模擬電路完成的。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電路的一部分是和傳感器部件直接相鄰的。成形后的信號隨后轉換成數字信號,并輸入到微處理器。德國和俄羅斯學者認為傳感器應是由二部分組成的,即直接感知被測量信號的敏感元件部分和初始處理信號的電路部分。按這種理解,傳感器還包含了信號成形器的電路部分。傳感器系統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傳感器,傳感器把某種形式的能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有兩類傳感器:有源的和無源的。有源傳感器能將一種能量形式直接轉變成另一種,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勵源(參閱圖1-2(a))。有源(a)和無源(b)傳感器的信號流程無源傳感器不能直接轉換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從另一輸入端輸入的能量或激勵能傳感器承擔將某個對象或過程的特定特性轉換成數量的工作。其“對象”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而它們的狀態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即過程)的。對象特性被轉換量化后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檢測。對象的特性可以是物理性質的,也可以是化學性質的。按照其工作原理,傳感器將對象特性或狀態參數轉換成可測定的電學量,然后將此電信號分離出來,送入傳感器系統加以評測或標示。各種物理效應和工作機理被用于制作不同功能的傳感器。傳感器可以直接接觸被測量對象,也可以不接觸。用于傳感器的工作機制和效應類型不斷增加,其包含的處理過程日益完善。常將傳感器的功能與人類5大感覺器官相比擬: 光敏傳感器——視覺;聲敏傳感器——聽覺;氣敏傳感器——嗅覺;化學傳感器——味覺;壓敏、溫敏、流體傳感器——觸覺。與當代的傳感器相比,人類的感覺能力好得多,但也有一些傳感器比人的感覺功能優越,例如人類沒有能力感知紫外或紅外線輻射,感覺不到電磁場、無色無味的氣體等。對傳感器設定了許多技術要求,有一些是對所有類型傳感器都適用的,也有只對特定類型傳感器適用的特殊要求。針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在不同場合均需要的基本要求是: 高靈敏度,抗干擾的穩定性(對噪聲不敏感),線性,容易調節(校準簡易),高精度,高可靠性,無遲滯性,工作壽命長(耐用性) ,可重復性,抗老化,高響應速率,抗環境影響(熱、振動、酸、堿、空氣、水、塵埃)的能力 ,選擇性,安全性(傳感器應是無污染的),互換性 低成本 ,寬測量范圍,小尺寸、重量輕和高強度,寬工作溫度范圍 。二、傳感器的分類可以用不同的觀點對傳感器進行分類:它們的轉換原理(傳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學效應);它們的用途;它們的輸出信號類型以及制作它們的材料和工藝等。根據傳感器工作原理,可分為物理傳感器和化學傳感器二大類:傳感器工作原理的分類物理傳感器應用的是物理效應,諸如壓電效應,磁致伸縮現象,離化、極化、熱電、光電、磁電等效應。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都將轉換成電信號。化學傳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學吸附、電化學反應等現象為因果關系的傳感器,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也將轉換成電信號。有些傳感器既不能劃分到物理類,也不能劃分為化學類。大多數傳感器是以物理原理為基礎運作的。化學傳感器技術問題較多,例如可靠性問題,規模生產的可能性,價格問題等,解決了這類難題,化學傳感器的應用將會有巨大增長。常見傳感器的應用領域和工作原理列于表1.1。按照其用途,傳感器可分類為: 壓力敏和力敏傳感器 ,位置傳感器 , 液面傳感器 能耗傳感器 ,速度傳感器 ,熱敏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射線輻射傳感器 ,振動傳感器,濕敏傳感器 ,磁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真空度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以其輸出信號為標準可將傳感器分為: 模擬傳感器——將被測量的非電學量轉換成模擬電信號。數字傳感器——將被測量的非電學量轉換成數字輸出信號(包括直接和間接轉換)。膺數字傳感器——將被測量的信號量轉換成頻率信號或短周期信號的輸出(包括直接或間接轉換)。開關傳感器——當一個被測量的信號達到某個特定的閾值時,傳感器相應地輸出一個設定的低電平或高電平信號。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zhangdebiao
Fastwel是一款基于AMD Geode LX800(500MHz)處理器的單板計算機,PC\104支持PCI(32位和16位ISA)。支持Linux,嵌入式Windows XP,QNX。CPB905的所有組件,包括CPU和板載內存均使用焊接從而提供高抗振性。并有一組豐富的接口:2個快速以太網端口,7個COM端口,4個USB2.0端口,支持視頻輸出(CRT,TFT,LVDS),分辨率高達1920×1440像素。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dengzb84
嵌入式系統是一種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的系統。可以說除了桌面計算機和服務器外所有計算設備都屬于嵌入式系統,例如從便攜式音樂播放器到航天飛機上的實時系統控制都屬于嵌入式系統。 大多數商用的嵌入式系統都設計成專用任務的低成本的產品。大多數的嵌入式系統都具有實時性的要求。有些功能需要非常快的主頻,但其他大多數功能并不需要高速的處理能力。這些系統通過特定的器件和軟件來滿足實時性的要求。 簡單地通過速度和成本來定義嵌入式系統是困難的,但對于大批量的產品而言,成本常常對系統設計起決定作用。通常,一個嵌入式系統的很多部分相對系統主要功能來說需要較低的性能,因此嵌入式系統和通用PC相比,能夠使用一個滿足輔助功能的合適的CPU,從而簡化了系統設計,降低了成本。例如,數字電視的機頂盒需要處理每秒以百萬兆位計的連續數據,但這些數據處理大部分是由定制的硬件來實現的,如解析、管理和編解碼多個頻道的數字影像。 對于大批量生產的嵌入式系統,如便攜式音樂播放器或手機等,降低成本就成為最主要的問題。這些系統通常只具有幾個芯片:一個高度集成的CPU,一個定制的芯片用于控制其他所有的功能,還有一個存儲芯片。在這種設計中,每部分都設計成使用最小的系統功耗。 對于小批量的嵌入式應用,為了降低開發成本,常常使用PC體系結構,通過限制程序的執行時間或用一個實時操作系統來替換原先的操作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高性能的CPU來替換特殊用途的硬件。 嵌入式系統的軟件通常運行在有限的硬件資源上:沒有硬盤、操作系統、鍵盤或屏幕。軟件一般都沒有文件系統,如果有的話,也會采用Flash驅動器。如果有人機交互接口的話,也是一個小鍵盤或液晶顯示器。硬件是計算機的物理部分,和存儲在硬件中的計算機軟件程序和數據區分開來。 嵌入到機械中的嵌入式系統需要長期無故障連續運行,因此它的軟件需要比PC中的軟件更加仔細地開發和更加嚴格地測試。 那么,到底什么是嵌入式系統呢? 根據IEEE(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的定義,嵌入式系統是“控制、監視或者輔助設備、機器和車間運行的裝置”(原文為devices used to control,monitor,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machinery or plants)。這主要是從應用上加以定義的,從中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統是軟件和硬件的綜合體,還可以涵蓋機械等附屬裝置。 目前國內一個普遍被認同的定義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件 硬件可裁剪,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 可以這樣認為,嵌入式系統是一種專用的計算機系統,作為裝置或設備的一部分。通常,嵌入式系統是一個控制程序存儲在ROM中的嵌入式處理器控制板。事實上,所有帶有數字接口的設備,如手表、微波爐、錄像機、汽車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統,有些嵌入式系統還包含操作系統,但大多數嵌入式系統都是由單個程序實現整個控制邏輯。 本書是按照人事部、信息產業部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要求編寫,內容緊扣《嵌入式系統設計考試大鋼》。全書共六章,分別對嵌入式系統基礎知識、嵌入式微處理器與接口設計、嵌入式軟件與操作系統、嵌入式軟件程序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與維護等知識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最后介紹了一個典型的嵌入式系統設計案例。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合理,概念清晰。既可作為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中嵌入式系統設計師級別的考試用書,供有關考生學習使用,也可作為本科生嵌入式系統相關課程教材或培訓書使用。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dongqiangqiang
智能手機以及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崛起,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在此同時,旅游行業對于智能導游的服務也變得越來越重視,游客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在此背景下,對智能導游服務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結合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和B/S架構模式,提出了一套基于Android平臺的智能云導游系統,內容新穎,實用可靠,有一定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13-10-28
上傳用戶:xcsx1945
致力于提供高速信號處理解決方案的北京拓目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Topmoo Tech Co. Ltd)在2011年推出基于FLASH陣列存儲的高端固態存儲產品TMS-F231-160G之后,近日宣布推出其入門級固態存儲產品TMS-S231-512G。 在容量選擇上,TMS-F231-160G可以通過更換PIN2PIN的FLASH芯片而達到擴容目的,但是SLC FLASH成本高居不下,在目前高速發展的工業相機領域,難以推廣普及。為了推動高速工業相機存儲市場的發展,拓目科技發布了基于SATA接口的SSD盤存儲系統TMS-S231-512G,隨著消費電子的發展,SSD的單盤容量不斷的擴大,價格不斷的降低,必然能使TMS-S231-512G得到廣泛的應用。 “TMS-S231-512G是一款專門針對航空拍攝、工業照相、汽車碰撞實驗等需要高速圖像采集、存儲的場合而開發的固態存儲設備”拓目科技產品經理Lemon Chan介紹道,“該產品的單盤存儲容量最高可達512GB,單盤存儲帶寬則最高可達250MB/s,在該帶寬支持條件下,TMS-S231-512G最高能支持1280x1024@200fps的連續拍照模式,幾乎適用于所有需要高速圖像采集的場合”。 “目前,Camera Link接口在航空相機、工業相機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TMS-S231-512G板載兩個SFP光纖接口,最高可支持5Gbps的有效數據吞吐率。”拓目科技研發總監Steven Wu介紹道,“除了硬件板卡以外,拓目科技還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客戶端解決方案,以方便客戶能夠輕易地對設備進行管控,同時方便客戶對記錄下來的數據進行預覽、下載等操作”。 “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TMS-S231-512G除了大容量、高帶寬等優點以外,另一大優勢在于其極強的可定制性。TMS-S231-512G從硬件設計到軟件開發,所有的核心技術都由拓目科技研發團隊自主開發,相比于國外同類產品,拓目科技無論在產品的可定制性還是售后技術支持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勢”Steven Wu補充道。 同時,該款產品所有器件均采用工業級寬溫芯片,溫度、振動等環境適應性試驗均已順利通過,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產品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 TMS-S231系列產品特點 1, 采用業界領先的掉電保護技術,令您的數據安全無憂 2, 性能卓越,擁有單盤高達250MB/s的寫帶寬 3, 單盤64GB~512GB大容量可選,存儲容量大小也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定制 4, 支持Camera Link視頻輸入接口 5, 支持DVI顯示接口 6, 支持SFP光纖接口 7, 支持2個SSD盤 8, 支持1個千兆以太網口 9, 滿足各種惡劣環境應用要求,能在高溫度、多灰塵、高海拔、強振動等應用場合下正常使用 TMS-S231采用12V電源適配器供電,功耗小于10W,TMS-S231集成度非常高,產品體積僅為260mm x 180mm x 45mm,如上圖所示。TMS-S231現已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并隨時接受客戶試用申請與訂貨。
上傳時間: 2013-11-12
上傳用戶:a155166
Cortex-M3 是ARM 公司為要求高性能(1.25 Dhrystone MIPS/MHz)、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應用專門設計的內核。STM32 系列產品得益于Cortex-M3 在架構上進行的多項改進,包括提升性能的同時又提高了代碼密度的Thumb-2 指令集和大幅度提高中斷響應的緊耦合嵌套向量中斷控制器,所有新功能都同時具有業界最優的功耗水平。本系統是基于Cortex-M3 內核的STM32 微控制器的mp3 播放器,在硬件方面主要有VS1053硬件音頻解碼器和12864 點陣液晶屏,在軟件方面主要有VS1053 的驅動,SD 卡工作在SPI 模式下的讀寫驅動,FAT 文件系統的移植,12864 液晶的驅動,嵌入式操作系統ucOSii 的移植以及嵌入式圖形管理器ucGUI 的移植。整個設計過程包括電子系統的設計技術及調試技術,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圖的繪制,pcb 板的繪制,制版,器件采購,安裝,焊接,硬件調試,軟件模塊編寫,軟件模塊測試,系統整體測試等整個開發調試過程。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shaoyun666
UPS電源的簡介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即不間斷電源,是一種含有儲能裝置,以逆變器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恒壓恒頻的不間斷電源。主要用于給單臺計算機、計算機網絡系統或其它電力電子設備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供應。當市電輸入正常時,UPS 將市電穩壓后供應給負載使用,此時的UPS就是一臺交流市電穩壓器,同時它還向機內電池充電;當市電中斷(事故停電)時, UPS 立即將機內電池的電能,通過逆變轉換的方法向負載繼續供應220V交流電,使負載維持正常工作并保護負載軟、硬件不受損壞。UPS 設備通常對電壓過大和電壓太低都提供保護。 UPS電源的發展過程與現狀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電力已經成為現代工業最重要的能源基礎。隨著工業文明的不斷進步,現代工業對電力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保障工業過程以及日常工作的連續性,UPS應運而生,成功的解決了電力中斷以及電力質量差的問題,廣泛地應用于工業控制、通信、醫療、計算機、交通、銀行、證券等。經過幾十年的發展,UPS技術El新月異,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功能更加強大,應用范圍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不斷的擴大。 UPS電源的未來發展趨勢 市場需求促進了UPS性能的不斷提高,科技的進步則推動了UPS技術了不斷的向前發展,使UPS向高頻化、冗余并聯化、數字化、可靠化、智能化、綠色化、經濟化發展。
上傳時間: 2013-10-18
上傳用戶:zhisheng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