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C1700系列ARM是基于第二代ARM Cortex-M3內核的微控制器,是為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而設計的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處理器,適用于儀器儀表、工業(yè)通訊、電機控制、燈光控制、報警系統(tǒng)等領域。其操作頻率高達120MHz,采用3級流水線和哈佛結構,帶獨立的本地指令和數據總線以及用于外設的低性能的第三條總線,使得代碼執(zhí)行速度高達1.25MIPS/MHz,并包含1個支持隨機跳轉的內部預取指單元。 LPC1700系列ARM增加了一個專用的Flash存儲器加速模塊,使得在Flash中運行代碼能夠達到較理想的性能。
標簽: lpc1752
上傳時間: 2016-03-04
上傳用戶:hahaha456
該類方法主要指的是活動輪廓模型(active contour model)以及在其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使用連續(xù)曲線來表達目標邊緣,并定義一個能量泛函使得其自變量包括邊緣曲線,因此分割過程就轉變?yōu)榍蠼饽芰糠汉淖钚≈档倪^程,一般可通過求解函數對應的歐拉(Euler.Lagrange)方程來實現(xiàn),能量達到最小時的曲線位置就是目標的輪廓所在。
標簽: 圖像處理
上傳時間: 2016-03-07
上傳用戶:2009dd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誕生于60年代,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提出了交互式圖形學的研究計劃,由于當時硬件設施的昂貴,只有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美國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開發(fā)的交互式繪圖系統(tǒng)。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指利用計算機及其圖形設備幫助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 平面繪圖:能以多種方式創(chuàng)建直線、圓、橢圓、多邊形、樣條曲線等基本圖形對象。 繪圖輔助工具:提供了正交、對象捕捉、極軸追蹤、捕捉追蹤等繪圖輔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繪制水平、豎直直線,對象捕捉可 幫助拾取幾何對象上的特殊點,而追蹤功能使畫斜線及沿不同方向定位點變得更加容易。 編輯圖形:CAD具有強大的編輯功能,可以移動、復制、旋轉、陣列、拉伸、延長、修剪、縮放對象等。 標注尺寸:可以創(chuàng)建多種類型尺寸,標注外觀可以自行設定。 書寫文字:能輕易在圖形的任何位置、沿任何方向書寫文字,可設定文字字體、傾斜角度及寬度縮放比例等屬性。 圖層管理功能:圖形對象都位于某一圖層上,可設定圖層顏色、線型、線寬等特性。 三維繪圖:可創(chuàng)建3D實體及表面模型,能對實體本身進行編輯。 網絡功能:可將圖形在網絡上發(fā)布,或是通過網絡訪問AutoCAD資源。 數據交換 :提供了多種圖形圖像數據交換格式及相應命令。
上傳時間: 2016-03-29
上傳用戶:594551562
銀行柜員點鈔技巧大全,單指單張點鈔方法的介紹
標簽: 銀行
上傳時間: 2016-05-01
上傳用戶:2467796954
擁抱pdf指彈版是作為個人練習吉他最好的譜子對于個人初學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和指路譜子
上傳時間: 2016-05-02
上傳用戶:粑粑凱斯
串行數據轉換器接口,你需要的資源,你指的用歐
上傳時間: 2016-05-19
上傳用戶:胡文俊12
組態(tài)軟件,又稱組態(tài)監(jiān)控軟件系統(tǒng)軟件。譯自英文SCADA,即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數據采集與監(jiān)視控制)。它是指一些數據采集與過程控制的專用軟件。它們處在自動控制系統(tǒng)監(jiān)控層一級的軟件平臺和開發(fā)環(huán)境,使用靈活的組態(tài)方式,為用戶提供快速構建工業(yè)自動控制系統(tǒng)監(jiān)控功能的、通用層次的軟件工具。組態(tài)軟件的應用領域很廣,可以應用于電力系統(tǒng)、給水系統(tǒng)、石油、化工等領域的數據采集與監(jiān)視控制以及過程控制等諸多領域。在電力系統(tǒng)以及電氣化鐵道上又稱遠動系統(tǒng)(RTU System,Remote Terminal Unit)。
上傳時間: 2016-06-13
上傳用戶:ypeminem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K1=P3^4; sbit K2=P3^5; sbit ledr=P1^0; sbit ledg=P1^1; sbit ledb=P1^2; bit LEDDirection=0;//LED控制方向0:漸亮1:漸滅 char pwm=0; char pwmr=0; char scw=0;//中斷記數 char tt=0; char n; void dealy(uint z); void Timer0Init(void) { TMOD=0x01; TH0=0xff; TL0=0x47; EX0=1; IT0=0; PX0=1; ET0=1; TR0=1; EA=1; } void main() { Timer0Init(); while(1){ if(K1==0) { dealy (1); if(K1==0) {TR0=1; ledr=0; dealy(5); TR0=0; } } if(K2==0) { dealy (1); if(K2==0) { while(1) { ledr=0; //亮 dealy(100-n*10); ledr=1; //熄 dealy(n*10); } } } } } void Time0Isr(void) interrupt 1 { // pwm=0; TH0=0xff; TL0=0x47; scw++; }*/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bit LEDDirection=0; sbit P2_0=P1^0; sbit key1=P3^4; sbit key2=P3^5; sbit key3=P3^6; uchar zkb,i,t;// zkb指占空比 uchar pwm; void delay(uchar z) { uchar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init() //初始化函數 { TMOD=0X01; TH0=(65536-1000)/256; TL0=(65536-1000)%256; EA=1; ET0=1; TR0=1; } void keyscan() //鍵盤掃描 { P3=0XFF; if(key1==0) { delay(5); if(key1==0) { while(!key1); if(zkb<9) { zkb++; } } } if(key2==0) { delay(5); if(key2==0) { while(!key2); if(zkb>0) { zkb--; } } } if(key3==0) {TR0=1; delay(5); if(key3==0) {while(!key3); if((zkb<=9)&&(0==LEDDirection)) { zkb++; if(zkb>9) { LEDDirection=1; zkb=9; } } if((zkb>=0 )&&(1==LEDDirection)) { zkb--; if(zkb<0 ) { LEDDirection=0; zkb=0 ; //dealy(3000); } } } //pwm=pwmr; } } void main() //主函數 { zkb=2; init(); while(1) { keyscan(); }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中斷函數 { TH0=(65536-200)/256; TL0=(65536-200)%256; ++i; if(i>10) { i=0; }; if(i<=zkb) { P2_0=1; } else P2_0=0;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0 //中斷函數 { TH0=(65536-1000)/256; TL0=(65536-1000)%256; ++i; if(i>10) { i=0; }; if(i<=zkb) { P2_0=1; } else P2_0=0; }*/
標簽: 調光
上傳時間: 2016-07-02
上傳用戶:184890962
ADS在電源完整性分析中的應用 電源完整性這一概念是以信號完整性為基礎的,兩者的出現(xiàn)都源自電路開關速度的提高。當高速信號的翻轉時間和系統(tǒng)的時鐘周期可以相比時,具有分布參數的信號傳輸線、電源和地就和低速系統(tǒng)中的情況完全不同了。 與信號完整性是指信號在傳輸線上的質量相對應,電源完整性是指高速電路系統(tǒng)中電源和地的質量。它在對高速電路進行仿真時,往往會因信號參考層的不完整造成信號回流路徑變化多端,從而引起信號質量變差和產品的EMI性能變差,并直接影響信號完整性。為了提高信號質量、產品的EMI性能,人們開始研究怎樣為信號提供一個穩(wěn)定、完整的參考平面,并隨之提出了電源完整性的概念。
上傳時間: 2016-07-14
上傳用戶:煙草圈兒
智能控制指,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能自主地驅動智能機器實現(xiàn)控制目標的自動控制技術。 控制理論發(fā)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經典控制理論”和“現(xiàn)代控制理論”的發(fā)展階段,已進入“大系統(tǒng)理論”和“智能控制理論”階段。智能控制理論的研究和應用是現(xiàn)代控制理論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計算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發(fā)展和相互滲透,也推動了控制科學與工程研究的不斷深入,控制系統(tǒng)向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展已成為一種趨勢。
標簽: 智能控制教程
上傳時間: 2016-07-17
上傳用戶:三哥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