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召喚、指令信號的傳輸大致有以下三種方法。 1 一一對應連線方法,即每只召喚或指令的傳輸單獨占據一路線。2.矩陣掃描傳輸方式,這種方式的傳輸將召喚或指令按鈕分為n行和n列排列,在行列的各個交點處串入一只召喚或指令按鈕。
上傳時間: 2014-12-27
上傳用戶:maizezhen
□基于來電顯示技術,識別主人,利用手機或固定電話實現免接通,免費用的絕密遙控關及撤防?!鯁涡酒喙δ芸删幊淘O計,MCU內核,有著十分靈活廣泛的應用(可定制特殊功能)。自動撥號的電話報警器方面:室內手動延時布防,手機或固定電話免接通遙控撤防;撥號報警+現場報警(可選)。電話遙控開關方面:用于開啟電控門鎖,保險柜電控鎖,車庫電動門,電器開關...等。更多應用......。□單芯片最多可存入6組電話號碼(6個主人)不重碼,最后一組號碼可刷新,掉電不丟失,可保100年?!醴侵魅藫苋霟o效,主人需20秒內連續撥通兩次遙控才有效(撤防或開關),操縱成功后會自動回撥遙控者電話一次,以表示遙控成功。絕不影響電話的正常使用?!跹h撥打1-6組主人電話號碼報警15次,接聽報警時警聲提示,可同時選擇現場報警。無注冊用戶時,觸發報警將自動轉入連續現場報警1分鐘?!踅泳幚砉δ?,接聽報警期間,手機或固定電話按"#"鍵退出報警。未接警的號碼繼續打報警。□僅設計兩按鈕實現用戶注冊、信息刪除、室那手動布防撤防、輸出開關控制、報警模式設定,報警期間無法手動撤防?!鮾煞N反復可編程報警模式。掉電不丟失。模式1:報警完畢自動撤防;模式2:報警完畢保持布防?!鮾煞N自適應電路模式:DTMF解碼器接入模式和DTMF解碼器不接入模式。自動實現不同的電路設計實現不同的輸出控制功能。同一電路設計,通過增減硬部件即可實現不同的輸出功能,QL310上電時自動識別DTMF解碼器是否存在?!鮾陕肪曒敵觯浩渲幸宦份敵鲇糜诓僮饕籼崾炯皥缶瘯r加載到電話線路中供監聽用。另一路為現場報警使用(可根據需要選用,這路只有在報警時才有輸出,設計時可通過加大功率提高警聲)?!鯛顟B記憶功能:布撤防狀態都有記憶功能(掉電不丟失)??杀苊獠汲贩榔陂g的偶然的停電再上電是狀態發生變化。比如,當前為布防狀態,掉電再上電后還是保持布防狀態。□手動布撤防提示音,布撤防LED指示燈。□上電開機報警模式提示音,模式1發一聲提示音;模式2發兩聲提示音。□觸發端的信號智能檢測,因此可適應任何觸發信號:或高電平,或低電平,或高/低脈沖信號;無源的開關信號,如繼電器,干簧管或門磁開關等(由于觸發端內部有上拉電阻)。標準的TTL電平,通過外接簡單的限幅電路可實現更高電平或脈沖的輸入(紅外探頭,防火探頭等)。特強抗干擾處理,長距離布線可抗強電磁干擾?!?0腳PDIP封裝及20腳SOP封裝?!?V低功耗。使用3.58M晶振。□工業級設計,工作溫度:-40℃~+85℃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lacsx
目錄 第一章 偉福仿真系統說明第一節 偉福仿真系統的使用說明快速入門第一節 分析功能使用第二章 仿真系統構成概述第三章 板上仿真器使用方法第一節 鍵盤使用說明第二節 脫機仿真第四章 偉福系列實驗說明第五章 實驗項目軟件實驗一 存儲器塊清零軟件實驗二 二進制到BCD轉換軟件實驗三 二進制到ASCII碼轉換軟件實驗四 內存塊移動軟件實驗五 程序跳轉表軟件實驗六 數據排序硬件實驗一 P1口輸入、輸出實驗硬件實驗二 繼電器控制實驗硬件實驗三 用74LS245讀入數據硬件實驗四 用74LS273輸出數據硬件實驗五 音頻控制實驗硬件實驗六 8255輸入、輸出實驗硬件實驗七 計數器實驗硬件實驗八 外部中斷實驗硬件實驗九 定時器實驗硬件實驗十 外部中斷(急救車與交通燈)硬件實驗十一 八段數碼管顯示硬件實驗十二 鍵盤掃描顯示實驗硬件實驗十三 單片機串行口通訊實驗硬件實驗十四 直流電機控制實驗硬件實驗十五 步進電機控制實驗硬件實驗十六 8253計數器實驗硬件實驗十七 8259外部中斷實驗硬件實驗十八 8253定時器實驗硬件實驗十九 8251A串行通訊實驗附錄一 8086實驗程序及說明附錄二 MCS51實驗程序及說明參考書目
上傳時間: 2014-11-23
上傳用戶:GHF
常用三星單片機燒寫電壓設置參考表 燒寫電壓說明:Vdd 電壓指燒寫時加載到芯片Vdd 端子的邏輯電壓,Vpp 電壓指燒寫時加載到芯片Vpp(Test)端子的編程電壓, Vpp=12V 是編程器的默認燒寫電壓,無須特別設置. 由于編程器的默認輸出Vpp 電壓均為12V,因此在燒寫Vpp=3.3V/5.0V 的芯片時,需要對燒寫轉換適配器作以下改動:將燒寫器燒寫座引出的Vpp 端子完全空置不用, 并在適配器上將Vdd端子直接連接Vpp 端即可.當用戶采用在PCB板上燒寫方式時,建議最好能在PCB芯片端的Vpp腳并接一個104 的電容入地,可有效保護在燒寫電壓加載時板子電路共同作用產生的瞬間過壓脈沖不會輸入到Vpp 腳而造成Vpp 擊穿.S3F84K4 燒寫特別說明,由于三星半導體DATA SHEET 要求在對該芯片進行燒寫時,須在Vpp 腳加接一個101 的電容到地,因此在使用我站各款燒寫器燒寫84K4 時,須將燒寫器主板上的Vpp 端原來并接的10uf/50V-電解電容和104 電容去掉,另行并接一個101 電容入地即可.不過,據本人特別測試結果,其實不做以上處理對燒寫過程沒有任何影響, 估計可能是三星半導體對芯片有做過改版,老版本的84K4 才會有以上特別要求,新版本是沒有這個要求的.
上傳時間: 2013-10-10
上傳用戶:wcl168881111111
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 我所做的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主要在實驗室完成,參考有關的書籍和資料,個人完成電路的設計、焊接、檢查、調試,再根據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協議用匯編語言編寫發射和顯示程序,然后加電調試,最終達到準確無誤的發射和顯示。在這過程中需要選擇適當的元件,合理的電路圖扎實的焊接技術,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糾正能力,會使用基本的儀器對硬件進行調試,會熟練的運用匯編語言編寫程序,會用相關的軟件對自己的程序進行翻譯,并燒進芯片中,要與對方接收機統一通信協議,要耐心的反復檢查、修改和調試,直到達到預期目的。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采用串行工作方式,發射并顯示兩位數字信息,既顯示00-99,使數據能夠在不同地方傳遞。硬件部分主要分兩大塊,由AT89C51和多個按鍵組成的控制模塊,包括時鐘電路、控制信號電路,時鐘采用6MHZ晶振和30pF的電容來組成內部時鐘方式,控制信號用手動開關來控制,P1口來控制,P2、P3口產生信號并通過共陽極數碼管來顯示,軟件采用匯編語言來編寫,發射程序在通信協議一致的情況下完成數據的發射,同時顯示程序對發射的數據加以顯示。畢業設計的目的是了解基本電路設計的流程,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理論,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從而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我做得的畢業設計注重于對單片機串行發射的理論的理解,明白發射機的工作原理,以便以后單片機領域的開發和研制打下基礎,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培養創新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理論,做到理論和實際結合。本課題的重要意義還在于能在進一步層次了解單片機的工作原理,內部結構和工作狀態。理解單片機的接口技術,中斷技術,存儲方式,時鐘方式和控制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利用單片機來做有效的設計。我的畢業設計分為兩個部分,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硬件部分介紹:單片機串行通信發射機電路的設計,單片機AT89C51的功能和其在電路的作用。介紹了AT89C51的管腳結構和每個管腳的作用及各自的連接方法。AT89C51 與MCS-51 兼容,4K字節可編程閃爍存儲器,壽命:1000次可擦,數據保存10年,全靜態工作:0HZ-24HZ,三級程序存儲器鎖定,128*8 位內部RAM,32 跟可編程I/O 線,兩個16 位定時/計數器,5 個中斷源,5 個可編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閑置和掉電模式,片內震蕩和時鐘電路,P0和P1 可作為串行輸入口,P3口因為其管腳有特殊功能,可連接其他電路。例如P3.0RXD 作為串行輸出口,其中時鐘電路采用內時鐘工作方式,控制信號采用手動控制。數據的傳輸方式分為單工、半雙工、全雙工和多工工作方式;串行通信有兩種形式,異步和同步通信。介紹了串行串行口控制寄存器,電源管理寄存器PCON,中斷允許寄存器IE,還介紹了數碼顯示管的工作方式、組成,共陽極和共陰極數碼顯示管的電路組成,有動態和靜態顯示兩種方式,說明了不同顯示方法與單片機的連接。再后來還介紹了硬件的焊接過程,及在焊接時遇到的問題和應該注意的方面。硬件焊接好后的檢查電路、不裝芯片上電檢查及上電裝芯片檢查。軟件部分:在了解電路設計原理后,根據原理和目的畫出電路流程圖,列出數碼顯示的斷碼表,計算波特率,設置串行口,在與接受機設置相同的通信協議的基礎上編寫顯示和發射程序。編寫完程序還要進行編譯,這就必須會使用編譯軟件。介紹了編譯軟件的使用和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在編譯后燒入芯片使用的軟件PLDA,后來的加電調試,及遇到的問題,在沒問題后與接受機連接,發射數據,直到對方準確接收到。在軟件調試過程中將詳細介紹調試遇到的問題,例如:通信協議是否相同,數碼管是否與芯片連接對應,計數器是否開始計數等。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uuuuuuu
單片機入門知識手冊 說到單片機,首先想到的是中央處理器(CPU),學過微型計算機的人都知道,CPU是計算機最核心的部分,它可以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CPU再配上外部存儲器,輸入輸出單元就構成一臺微型計算機。其實單片機可以看成一臺微型計算機,它具有CPU的功能,并且自身帶有存儲器,帶有輸入輸出接口(如串行UART、AD轉化、PWM控制),單片機配上一些簡單的外圍電路,就可以完成智能控制或數據采集等。所以,單片機的英文名叫MCU(Micro Chip Uint),翻譯成中文是微控制單元。 單片機能干什么?通俗一點講,單片機只有兩個功能:一個是數據采集,另一個是控制。其實都很好理解,數據采集實際上是從外間輸入,如從AD(模數轉化)口讀入一個電壓值,從串口接收一個數據等等。控制實際上是輸出,51單片機有32個IO口,每個IO口可以驅高或驅低,單片機以此來實現對外間的控制。一個單片機系統都可以用下面這個框圖來說明:
上傳時間: 2013-10-26
上傳用戶:zhaoman32
Keil C51使用詳解Keil C51 是美國Keil Software 公司出品的51 系列兼容單片機C 語言軟件開發系統,與匯編相比,C 語言在功能上、結構性、可讀性、可維護性上有明顯的優勢,因而易學易用。用過匯編語言后再使用C 來開發,體會更加深刻。Keil C51 軟件提供豐富的庫函數和功能強大的集成開發調試工具,全Windows界面。另外重要的一點,只要看一下編譯后生成的匯編代碼,就能體會到Keil C51生成的目標代碼效率非常之高,多數語句生成的匯編代碼很緊湊,容易理解。在開發大型軟件時更能體現高級語言的優勢。下面詳細介紹 Keil C51 開發系統各部分功能和使用。第二節 Keil C51 單片機軟件開發系統的整體結構C51 工具包的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uVision 與Ishell 分別是C51 forWindows 和for Dos 的集成開發環境(IDE),可以完成編輯、編譯、連接、調試、仿真等整個開發流程。開發人員可用IDE 本身或其它編輯器編輯C 或匯編源文件。然后分別由C51 及A51 編譯器編譯生成目標文件(.OBJ)。目標文件可由LIB51 創建生成庫文件,也可以與庫文件一起經L51 連接定位生成絕對目標文件(.ABS)。ABS 文件由OH51 轉換成標準的Hex 文件,以供調試器dScope51 或tScope51 使用進行源代碼級調試,也可由仿真器使用直接對目標板進行調試,也可以直接寫入程序存貯器如EPROM 中。圖(1) C51 工具包整體結構圖第三節 Keil C51 工具包的安裝81. C51 for Dos在 Windows 下直接運行軟件包中DOS\C51DOS.exe 然后選擇安裝目錄即可。完畢后欲使系統正常工作須進行以下操作(設C:\C51 為安裝目錄):修改 Autoexec.bat,加入path=C:\C51\BinSet C51LIB=C:\C51\LIBSet C51INC=C:\C51\INC然后運行Autoexec.bat2. C51 for Windows 的安裝及注意事項:在 Windows 下運行軟件包中WIN\Setup.exe,最好選擇安裝目錄與C51 for Dos相同,這樣設置最簡單(設安裝于C:\C51 目錄下)。然后將軟件包中crack 目錄中的文件拷入C:\C51\Bin 目錄下。第四節 Keil C51 工具包各部分功能及使用簡介1. C51 與A51(1) C51C51 是C 語言編譯器,其使用方法為:C51 sourcefile[編譯控制指令]或者 C51 @ commandfile其中 sourcefile 為C 源文件(.C)。大量的編譯控制指令完成C51 編譯器的全部功能。包控C51 輸出文件C.LST,.OBJ,.I 和.SRC 文件的控制。源文件(.C)的控制等,詳見第五部分的具體介紹。而 Commandfile 為一個連接控制文件其內容包括:.C 源文件及各編譯控制指令,它沒有固定的名字,開發人員可根據自己的習慣指定,它適于用控制指令較多的場合。(2) A51A51 是匯編語言編譯器,使用方法為:9A51 sourcefile[編譯控制指令]或 A51 @ commandfile其中sourcefile 為匯編源文件(.asm或.a51),而編譯控制指令的使用與其它匯編如ASM語言類似,可參考其他匯編語言材料。Commandfile 同C51 中的Commandfile 類似,它使A51 使用和修改方便。2. L51 和BL51(1) L51L51 是Keil C51 軟件包提供的連接/定位器,其功能是將編譯生成的OBJ 文件與庫文件連接定位生成絕對目標文件(.ABS),其使用方法為:L51 目標文件列表[庫文件列表] [to outputfile] [連接控制指令]或 L51 @Commandfile源程序的多個模塊分別經 C51 與A51 編譯后生成多個OBJ 文件,連接時,這些文件全列于目標文件列表中,作為輸入文件,如果還需與庫文件(.LiB)相連接,則庫文件也必須列在其后。outputfile 為輸文件名,缺少時為第一模塊名,后綴為.ABS。連接控制指令提供了連接定位時的所有控制功能。Commandfile 為連接控制文件,其具體內容是包括了目標文件列表,庫文件列表及輸出文件、連接控制命令,以取代第一種繁瑣的格式,由于目標模塊庫文件大多不止1 個,因而第2 種方法較多見,這個文件名字也可由使用者隨意指定。(2) Bl51BL51 也是C51 軟件包的連接/定位器,其具有L51 的所有功能,此外它還具有以下3 點特別之處:a. 可以連接定位大于64kBytes 的程序。b. 具有代碼域及域切換功能(CodeBanking & Bank Switching)c. 可用于RTX51 操作系統RTX51 是一個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它改變了傳統的編程模式,甚至不必用main( )函數,單片機系統軟件向RTOS 發展是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對于186 和38610及68K 系列CPU 更為明顯和必須,對8051 因CPU 較為簡單,程序結構等都不太復雜,RTX51 作用顯得不太突出,其專業版軟件PK51 軟件包甚至不包括RTX51Full,而只有一個RTX51TINY 版本的RTOS。RTX51 TINY 適用于無外部RAM 的單片機系統,因而可用面很窄,在本文中不作介紹。Bank switching 技術因使用很少也不作介紹。3. DScope51,Tscope51 及Monitor51(1) dScope51dScope51 是一個源級調試器和模擬器,它可以調試由C51 編譯器、A51 匯編器、PL/M-51 編譯器及ASM-51 匯編器產生的程序。它不需目標板(for windows 也可通過mon51 接目標板),只能進行軟件模擬,但其功能強大,可模擬CPU 及其外圍器件,如內部串口,外部I/O 及定時器等,能對嵌入式軟件功能進行有效測試。
上傳時間: 2013-11-01
上傳用戶:zhouxuepeng1
ARM處理器的工作模式 ARM處理器狀態 ARM微處理器的工作狀態一般有兩種,并可在兩種狀態之間切換:第一種為ARM狀態,此時處理器執行32位的字對齊的ARM指令;第二種為Thumb狀態,此時處理器執行16位的、半字對齊的Thumb指令。在程序的執行過程中,微處理器可以隨時在兩種工作狀態之間切換,并且,處理器工作狀態的轉變并不影響處理器的工作模式和相應寄存器中的內容。但ARM微處理器在開始執行代碼時,應該處于ARM狀態。 ARM處理器狀態 進入Thumb狀態:當操作數寄存器的狀態位(位0)為1時,可以采用執行BX指令的方法,使微處理器從ARM狀態切換到Thumb狀態。此外,當處理器處于Thumb狀態時發生異常(如IRQ、FIQ、Undef、Abort、SWI等),則異常處理返回時,自動切換到Thumb狀態。 進入ARM狀態:當操作數寄存器的狀態位為0時,執行BX指令時可以使微處理器從Thumb狀態切換到ARM狀態。此外,在處理器進行異常處理時,把PC指針放入異常模式鏈接寄存器中,并從異常向量地址開始執行程序,也可以使處理器切換到ARM狀態。ARM處理器模式 ARM微處理器支持7種運行模式,分別為:用戶模式(usr):ARM處理器正常的程序執行狀態??焖僦袛嗄J?fiq):用于高速數據傳輸或通道處理。外部中斷模式(irq):用于通用的中斷處理。管理模式(svc):操作系統使用的保護模式。數據訪問終止模式(abt):當數據或指令預取終止時進入該模式,可用于虛擬存儲及存儲保護。系統模式(sys):運行具有特權的操作系統任務。定義指令中止模式(und):當未定義的指令執行時進入該模式,可用于支持硬件協處理器的軟件仿真。ARM處理器模式 ARM微處理器的運行模式可以通過軟件改變,也可以通過外部中斷或異常處理改變。大多數的應用程序運行在用戶模式下,當處理器運行在用戶模式下時,某些被保護的系統資源是不能被訪問的。 除用戶模式以外,其余的所有6種模式稱之為非用戶模式,或特權模式;其中除去用戶模式和系統模式以外的5種又稱為異常模式,常用于處理中斷或異常,以及需要訪問受保護的系統資源等情況。ARM寄存器 ARM處理器共有37個寄存器。其中包括:31個通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計數器(PC)在內。這些寄存器都是32位寄存器。以及6個32位狀態寄存器。 關于寄存器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找找,很多這方面的資料。異常處理 當正常的程序執行流程發生暫時的停止時,稱之為異常,例如處理一個外部的中斷請求。在處理異常之前,當前處理器的狀態必須保留,這樣當異常處理完成之后,當前程序可以繼續執行。處理器允許多個異常同時發生,它們將會按固定的優先級進行處理。當一個異常出現以后,ARM微處理器會執行以下幾步操作:進入異常處理的基本步驟:將下一條指令的地址存入相應連接寄存器LR,以便程序在處理異常返回時能從正確的位置重新開始執行。將CPSR復制到相應的SPSR中。根據異常類型,強制設置CPSR的運行模式位。強制PC從相關的異常向量地址取下一條指令執行,從而跳轉到相應的異常處理程序處。如果異常發生時,處理器處于Thumb狀態,則當異常向量地址加載入PC時,處理器自動切換到ARM狀態。 ARM微處理器對異常的響應過程用偽碼可以描述為: R14_ = Return LinkSPSR_= CPSRCPSR[4:0] = Exception Mode NumberCPSR[5] = 0 ;當運行于 ARM 工作狀態時If == Reset or FIQ then;當響應 FIQ 異常時,禁止新的 FIQ 異常CPSR[6] = 1PSR[7] = 1PC = Exception Vector Address異常處理完畢之后,ARM微處理器會執行以下幾步操作從異常返回:將連接寄存器LR的值減去相應的偏移量后送到PC中。將SPSR復制回CPSR中。若在進入異常處理時設置了中斷禁止位,要在此清除。
上傳時間: 2013-11-15
上傳用戶:hanbeidang
本實驗要求設計一個簡易的頻率計,實現對標準的方波信號進行頻率測量,并把測量的結果送到8 位的數碼管顯示,所要求測量范圍是1Hz~99999999Hz。整個設計的基本原理就是對1 秒鐘之內輸入的方波進行計數,把所得數據保存在計數器里,經過譯碼器處理之后,然后送往數碼管顯示。這里采用的方案是在采樣時鐘的上升沿開始計數,然后在下一個上升沿把計數器里的數據送往數碼管,并且把計數器清零,讓其重新計數。整個方案的實現主要分為四個模塊:時鐘分頻(clk_div)模塊、計數器模塊(counter)、譯碼器模塊(seg8)、掃描輸出(saomiao)模塊
標簽: 頻率計設
上傳時間: 2013-11-20
上傳用戶:avensy
S51下載線的制作-單片機實用技術探討:在微電腦技術發展的今天,人們整天都在和單片機打交道,但作為一個電子愛好者,盡管我對微電腦非常感興趣,但我卻怎末也入不了門。在此,我將自己的學習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賞,希望大家能更好的了解單片機,了解單片機或微電腦的工作方式,了解單片機周圍元件的作用和接口電路,為以后的維修之路打好基礎,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編寫一些符合自己要求的程序,要它根據要求做一些事情。因為它無處不在,手機,電視,VC D ,D VD ,M P3,空調,冰箱,全自動洗衣機,電扇等,我們都可以在其電路板上看到C PU ,當然,我不會在此講述所有的C PU ,只介紹S52的簡單電路,希望大家對C PU 有一個初步的解。為了便于初學者學習,我盡量講的詳細些。便于理解,依實用為目的,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單片機,應用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3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