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件資源的不斷成熟和完善,使得嵌入式系統應用得到了十分迅猛的發展。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Internet逐漸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嵌入式控制網絡與信息網絡的互聯不僅拓寬了控制系統的控制范圍,而且豐富了信息系統的內容。因此,嵌入式系統與Internet相結合將成為嵌入式系統和互聯網絡發展的重要方向。 現階段,Internet規模的日益擴大與IPv4地址匱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為解決IPv4網絡存在的各種問題而出現的IPv6協議具有海量的地址空間、優化的路由算法、自動化的地址配置等;同時還增加了對安全性、QoS等的良好支持。因此,Internet從IPv4過渡到IPv6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綜上,對IPv6協議進行研究并將其引入嵌入式系統,實現嵌入式設備接入網絡的功能,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文在對嵌入式系統相關概念和嵌入式IPv6協議棧進行介紹的基礎上,闡述了IPv6協議簇中核心協議的原理、報頭結構和參數等。接著根據嵌入式TCP/IP協議棧的設計要點,提出嵌入式IPv6協議棧的總體設計,進一步對協議棧的進程模型、內存管理、平臺無關性和通訊機制進行了研究。然后對協議棧的裁剪和數據包的處理流程進行分析,給出各模塊的詳細設計與實現,主要有IPv6模塊、ICMPv6模塊、鄰居發現(ND)模塊和UDP模塊。最后將協議棧嵌入到uC/OS-II操作系統中并搭建測試環境對IPv6協議棧進行功能性測試,結果表明協議棧功能正常,可以完成基本的通訊功能。 協議棧根據嵌入式系統資源有限和應用相對單一的情況進行裁剪,采用分層結構實現;同時在實現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為功能的擴展提供了接口;另外,將協議棧與硬件、編譯器和操作系統相關的代碼獨立開來,實現了協議棧在不同平臺的良好移植。關鍵詞:嵌入式系統,因特網,ARM,IPv6,ICMPv6,鄰居發現協議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o25643
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數字頻率合成技術)是廣泛應用的信號生成方法,其優點是易于程控,輸出頻率分辨率高,同時芯片的集成度高,適合于嵌入式系統設計。針對現有的壓電陶瓷電源輸出波形頻率、相位等不能程控、電路集成度不高、體積和功耗較大等問題,本文以ARM作為控制電路核心,引入DDS技術產生輸出的波形信號,并由集成高壓運放將波形信號提高至輸出級的電壓和功率。 在壓電陶瓷電源硬件電路中采用了模塊化設計,主要分為ARM控制電路、DDS系統驅動電路和波形調理電路、高壓運放電路等幾個部分。電源控制電路以三星公司的S3C2440控制器為核心,以觸摸屏作為人機輸入界面;DDS芯片選用ADI公司的AD9851,設計了DDS系統外圍驅動電路,濾波和信號調理電路,并應用了將DDS與鎖相環技術相結合的雜散問題解決方案;高壓運放電路由兩級運放電路組成,采用了電壓控制型驅動原理,放大電路的核心是PA92集成高壓運放,加入了補償電路以提高系統的響應帶寬,并在電源輸出設置了過電流保護和快速放電的放電回路。 電源軟件部分采用WINCE嵌入式系統,根據WINCE系統驅動架構設計DDS芯片的流接口程序,編寫了流接口函數和配置文件,并將流驅動程序集成入WINCE系統;編寫了基于EVC的觸摸屏人機界面主程序,由主程序將用戶輸入參數轉換為DDS芯片的控制字,并采用動態加載流驅動方式將控制字送入DDS芯片實現了對其輸出的控制。 對電源進行了不同典型波形輸出的測試實驗。在實驗中,測試了DDS信號波形輸出的精度和分辨率、電源動態輸出精度和對信號波形的跟隨性和響應性能。實驗表明,壓電陶瓷電源輸出信號波形精度較高,對波形、頻率等參數改變的響應速度快,達到電源輸出穩定性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haoxiyizhong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得到不斷的發展,隨之也帶來了監控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監控技術的含義已不僅僅是局限于某種單一的或獨立的傳感器測量或數據處理,而是多種技術的集成融合。針對與風蝕風沙與小氣候環境的監測技術的實際需要,本選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嵌入式ARM-Linux技術、Zigbee技術、GPRS網絡技術與現代傳感器技術的風蝕風沙與小氣候環境的監控系統。 針對風蝕風沙以及小氣候環境監測的各種傳感器的種類以及型號的差別性與環境因子的需要,本選題選擇了功能強大的ARM9處理器AT91RM9200為硬件平臺,以開源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為軟件平臺的設計方案。考慮到野外監測中傳感器的分布問題,選擇了無線自主路由的Zigbee技術進行各種模擬傳感器的連接,Zigbee主模塊與AT91RM9200處理器之間的通信采用RS-232總線進行連接的設計思路。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方法的選擇上,本選題進行了數據的本地存儲與GPRS網絡無線遠程發送相結合的設計方法。本地存儲可以利用具有USB接口的現場存儲設備如U盤、SD卡等。在進行GPRS網絡傳輸時,本課題選擇了西門子公司的MC39i模塊實現GPRS網絡與Internet網絡的無縫對接,以進行終端設備與遠端服務器的通信。軟件設計上,采用了模塊化設計,使用多線程編程,提高了軟件運行的能力,在網絡編程上使用了Socket編程技術,保證了多通道數據的網絡傳輸。 本系統已經實現了硬件設計、軟件設計的全部過程,并且已經在吉林白城中國農業大學實驗站安裝使用。實踐表明,該系統具有可靠性高、體積小、安裝方便,數據采集及時、準確、可靠等特點,適合大部分野外環境的監測應用。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tzl1975
增強現實是一種將虛擬世界和真實環境相結合的技術。它將計算機繪制的虛擬模型疊加到使用者所看到的真實世界景象中,使用戶可以從虛擬模型中獲得額外的信息,增強了對現實的感知。涉及到的技術有圖像處理、位置跟蹤、三維注冊等。增強現實技術廣泛應用于裝配維修、醫療研究、軍事領域和商業應用。 第一部分,增強現實技術介紹。該部分首先闡述了增強現實的定義,接著介紹了該項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狀況,以及在工業領域、醫療領域、建筑領域等的應用,最后分析了目前AR系統的缺點和不足,得出了在嵌入式增強現實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嵌入式硬件環境的設計。硬件電路由以下幾部分構成:USB控制器用于連接USB攝像頭設備,液晶顯示驅動用于控制顯示屏輸出,外圍電路主要有內存電路、Flash電路、時鐘電路和RS-232電路等。 第三部分,嵌入式軟件方案的設計。首先,選用U-boot1.2.0作為Bootloder,特點是U-boot的網絡功能較強,支持平臺較多。其次,移植Linux2.6.22內核作為系統核心,該版本內核具有實時性強等特點。再次,用busybox1.9.1構建基礎命令環境,并將轉為NandFlash設計的YAFFS文件系統安裝到開發板上。最后,在以上的軟件環境基礎上,開發了基于OV511芯片的USB設備驅動和FrameBuffer顯示驅動程序。 第四部分,開源視覺處理庫OpenCV的移植。該部分介紹了OpenCV的特性,常用的數據結構,在嵌入式Linux下的編譯選項配置,庫依賴文件安裝,底層文件修改,以及如何編譯、安裝OpenCV。 第五部分,基于OpenCV的攝像頭標定程序。該攝像頭標定程序是基于張氏標定算法的開發,本文首先闡述了攝像頭標定算法的核心內容,以及對應的OpenCV實現方案,然后給出了攝像頭標定程序在平臺運行的細節和結果。
上傳時間: 2013-07-06
上傳用戶:阿四AIR
由于集成電路產業在中國的飛速發展,FPGA設計技術,作為一種靈活性很強的芯片設計技術,在國內得到廣泛的應用.由于芯片的可升級性和開發自主知識產權芯片的必要性,在北京郵電大學寬帶通信網絡實驗室開發的三層以太網交換機項目中,以太網口和ATM口之間的數據通道的實現上采用了FPGA設計方法.該文主要集中在ATM口之間的數據通道的HEC頭校驗的FPGA實現.并完成了硬件設計、配置、硬件測試聯調工作以及論文撰寫工作.硬件的設計和開發基于Protel99和Tornado/VxWorks,軟件的設計和開發采用了標準的VHDL語言,開發環境是WINDOWS,開發工具是Xilinx公司的iSE4.1i集成開發環境.隨著網絡設備的發展,位于網絡邊緣的設備將會變得更加靈巧,更加迎合網絡發展的需要,在網絡設備上越來越多地引入了網絡處理器.我們實驗室和Intel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把網絡處理器評估板硬件上,運行軟件,使其成為路由器,首先要加載的就是網絡路由協議.由于Linux的開放源代碼,所以我們決定采用Linux做嵌入式系統,在上面運行zebra的路由協議.Zebra是linux上面的開放源代碼的路由軟件.
上傳時間: 2013-07-08
上傳用戶:yhm_all
I2C(Inter Integrated Circuits)是Philips公司開發的用于芯片之間連接的串行總線,以其嚴格的規范、卓越的性能、簡便的操作和眾多帶I2C接口的外圍器件而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受到普遍的歡迎。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設計靈活、速度快,在數字專用集成電路的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論文主要討論了如何利用Verilog/FPGA來實現一個隨機讀/寫的I2C接口電路,實現與外圍I2C接口器件E2PROM進行數據通信,實現讀、寫等功能,傳輸速率實現為100KBps。在Modelsim6.0仿真軟件環境中進行仿真,在Xilinx公司的ISE9.li開發平臺上進行了下載,搭建外圍電路,用Agilem邏輯分析儀進行數據采集,分析測試結果。 首先,介紹了微電子設計的發展概況以及設計流程,重點介紹了HDL/FPGA的設計流程。其次,對I2C串行總線進行了介紹,重點說明了總線上的數據傳輸格式并對所使用的AT24C02 E2PROM存儲器的讀/寫時序作了介紹。第三,基于Verilog _HDL設計了隨機讀/寫的I2C接口電路、測試模塊和顯示電路;接口電路由同步有限狀態機(FSM)來實現;測試模塊首先將數據寫入到AT24C02的指定地址,接著將寫入的數據讀出,并將兩個數據顯示在外圍LED數碼管和發光二極管上,從而直觀地比較寫入和輸出的數據的正確性。FPGA下載芯片為Xilinx SPARTAN Ⅲ XC3S200。第四,用Agilent邏輯分析儀進行傳輸數據的采集,分析數據傳輸的時序,從而驗證電路設計的正確性。最后,論文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
上傳時間: 2013-06-08
上傳用戶:再見大盤雞
隨著現代互聯網規模的不斷擴大,網絡數據流量迅速增長,傳統的路由器已經無法滿足網絡的交換和路由需求。當前,新一代路由器普遍利用了交換式路由技術,通過使用交換背板以充分利用公共通信鏈路,有效的提高了鏈路的利用率,并使各通信節點的并行通信成為可能。硬件系統設計中結合了專用網絡處理器,可編程器件各自的特點,采用了基于ASIC,FPGA,CPLD硬件結構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基于ASIC技術體系的GSR的出現,使得路由器的性能大大提高。但是,這種路由器主要滿足數據業務(文字,圖象)的傳送要求,不能解決全業務(語音,數據,視頻)數據傳送的需要。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矛盾越來越突出,而基于網絡處理器技術的新一代路由器,從理論上提出了解決GSR所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基于網絡路由器技術實現的路由器,采用交換FPGA芯片硬件實現的方式,對路由器內部各種單播、多播數據包進行路由轉發,實現網絡路由器與外部數據收發芯片的數據通信。本文主要針對路由器內部交換FPGA芯片數據轉發流程的特點,分析研究了傳統交換FPGA所采用的交換算法,針對簡單FIFO算法所產生的線頭阻塞現象,結合虛擬輸出隊列(VOQ)機制及隊列仲裁算法(RRM)的特點,并根據實際設計中各外圍接口芯片,給出了一種消除數據轉發過程中出現的線頭阻塞的iSLIP改進算法。針對實際網絡單播、多播數據包在數據轉發處理過程的不同,給出了實際的解決方案。并對FPGA外部SSRAM包緩存帶寬的利用,數據轉發的包亂序現象及FPGA內部環回數據包的處理流程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方案,有效的提高了路由器數據交換性能。 根據設計方案所采用的算法的實現方式,結合FPGA內部部分關鍵模塊的功能特點及性能要求,給出了交換FPGA內部可用BlockRam資源合理的分配方案及部分模塊的設計實現,滿足了實際的設計要求。所有處理模塊均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中實現。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牛布牛
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電子技術已經普及到我們生活,工作,科研,各個領域,此文將介紹一種直流電機,詳細闡述了用單片機輸出口所給占空比的不同實現電機的調速的設計方法;著重討論L298用于電機驅動時特有的優勢。直流電機調速具有相當的實際意義。依據其調速的基本理論,本電路由模擬電源、控制電路、顯示電路、驅動電路四部分組成。準確說就是模擬電源提供各個芯片電源、數碼管、驅動L298所需電壓;顯示電路用于顯示電動機轉動時的速度大小及正反轉所表示的代碼。與傳統的電動機調速相比具有操作方便,以及其輸出速度大小采用數碼顯示的特點。文章中介紹了Protel 99發展及特點。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組成環節,電路分析、特殊元器件簡介,設計方案的提出,更進一步說明了這類電機的好處。著重利用軟件Protel繪制出電路原理圖。討論了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發展的方向進行了展望,給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上傳時間: 2013-06-30
上傳用戶:change0329
nRF24L01無線模塊6個接收通道,nRF24L01無線模塊可以參考此文件調試 nRF24L01無線模塊,如需要建立一個小型的無線網絡,一個無線模塊作為路由節點,六個作為傳感器節點。
上傳時間: 2013-05-15
上傳用戶:來茴
·文件列表: 50篇嵌入式及VxWorks應用論文下載 ..........\1700mm精軋機組液壓AGC程序包變量監控.pdf ..........\4種實時操作系統實時性的分析對比.pdf ..........\CDN網絡路由技術.pdf ..........\CMTS3212的設計及實現.pdf ..........\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inci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