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面的基礎算法,關于相空間分析,小波標架,時頻分析等的一些matlab源代碼
標簽: 通信 方面 算法
上傳時間: 2016-03-27
上傳用戶:zyt
本課題研制了一種用于記錄雷達實驗數據多通道的高速數據錄取系統。系統采用USB2.0 總線作為數據錄取系統與計算機通信的總線,并且使用IDE 硬盤存儲實驗數據。本系統提供了雷達數據錄取的同步觸發和波門觸發兩種觸發模式。
標簽: USB 2.0 總線
上傳時間: 2016-05-28
上傳用戶:561596
移動通信的發展當前正處于一個關鍵時期,新的業務和技術不斷涌現,客戶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同時,因特網迅速發展 成為真正的超級高速公路,數據多媒體通信發展迅猛,所以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目標是寬帶通信,也就是擴頻通信。本文討論 了多相正交序列波應用于擴頻通信系統的可能性。構造了基于多相正交序列波的擴頻通信系統模型,并用Simulink 軟件對 其通信過程進行仿真
標簽: 發展 移動通信 正 因特網
上傳時間: 2014-01-05
上傳用戶:星仔
電子通信系統的建模與仿真 第4章 電子線路仿真試驗 4.1 信號合并 4.2 微積分 4.3 觸發器 4.4 分頻器 4.5 使能開關 4.6 編程開關 4.7 移位寄存器 4.8 整流電路 4.9 駐波演示 4.10 超外差式接收機
標簽: 4.1 4.2 4.3 4.4
上傳時間: 2016-09-06
上傳用戶:zwei41
-- 本模塊的功能是驗證實現和PC機進行基本的串口通信的功能。需要在 --PC機上安裝一個串口調試工具來驗證程序的功能。 -- 程序實現了一個收發一幀10個bit(即無奇偶校驗位)的串口控 --制器,10個bit是1位起始位,8個數據位,1個結束 --位。串口的波特律由程序中定義的div_par參數決定,更改該參數可以實 --現相應的波特率。程序當前設定的div_par 的值是0x104,對應的波特率是 --9600。用一個8倍波特率的時鐘將發送或接受每一位bit的周期時間 --劃分為8個時隙以使通信同步. --程序的工作過程是:串口處于全雙工工作狀態,按動SW0,CPLD向PC發送“welcome" --字符串(串口調試工具設成按ASCII碼接受方式);PC可隨時向CPLD發送0-F的十六進制 --數據,CPLD接受后顯示在7段數碼管上。
標簽: bit 程序 PC 模塊
上傳時間: 2017-04-12
上傳用戶:lgnf
基于圖像識別算法的森林防火系統設計 傳統的森林火災監測技術包括人工護林監測、飛機航測、衛星監測等。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普通CCD 攝像頭和瞭望塔上現有 的短波無線通信設備的森林防火監測系統, 根據實時圖像與參考圖像的差分及小波分解結果, 當有異常情況發生時, 提取出火焰及 煙霧區域, 判斷提取區域是否具有煙霧和火焰的動態特征。若判定發生火災, 即將壓縮后的圖像通過短波通信設備傳回指揮中心。
標簽: CCD 監測 防火 圖像識別
上傳時間: 2017-06-12
上傳用戶:372825274
通信系統仿真原理與無線應用是非常經典的介紹通信系統仿真的書籍,原版是英文,中文版是廈門大學肖明波老師等翻譯,已經絕版多年,目前只有電子版。
標簽: 通信系統 仿真 無線應用
上傳時間: 2018-03-17
上傳用戶:herrqh
內容簡介:《通信電路原理》是198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信電路原理”的修訂版。隨著通信系統的集成化、數字化,移動化和多媒體化,對組成通信系統的電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反映這些變化,對第一版的內容進行了整合和增刪。全書共八章,包括緒論、濾波器、高頻放大器、非線性電路及其分析方法、正弦波振蕩器、調制與解調、鎖相環路和頻率合成技術。作者簡介:董在望,1937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1960年7月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現為電子工程系)通信專業本科畢業,遂留校工作至今。現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教育部電工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電子技術與線路課程教學指導小組組長。目錄:第1章緒論1.1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1.1.1通信系統的組成1.1.2通信系統的基本特性1.1.3通信系統的信道1.1.4通信系統中的信號1.1.5通信系統中的發送與接收設備1.2信號傳輸的基本問題1.2.1信號通過線性系統1.2.2信號通過非線性系統1.2.3干擾1.3通信電路的基本形式1.4關于本書的內容1.4.1關于信號變換的理論和技術1.4.2關于電路第2章濾波器2.1引言2.2濾波器的特性和分類2.2.1濾波器的特性2.2.2濾波器的分類2.3LC濾波器2.3.1LC串、并聯諧振回路2.3.2般LC濾波器2.4聲表面波濾波器2.5有源RC濾波器2.5.1構成有源RC濾波器的單元電路2.5.2運算仿真法實現有源RC濾波器2.5.3級聯法實現有源RC濾波器(x)2.5.4自動校正有源RC濾波器(x)2.6抽樣數據濾波器(x)2.6.1抽樣數據單元電路2.6.2抽樣數據濾波器2.6.3連續域到離散域的映射2.7小結習題第3章高頻放大器第4章非線性電路及其分析方法第5章正弦波振蕩器第6章調制與解調第7章鎖相環路
標簽: 通信電路
上傳時間: 2022-06-06
上傳用戶:jiabin
研究了視線環境下毫米波降雨衰減和信號起伏效應,為分析多徑環境對雨衰和雨致信號起伏效應的影響提供了“比較標準”。基于粒子散射吸收理論,簡述了雨衰機理,并通過仿真分析了現有雨哀工程模型的局限性,進而提出了一種修正特征衰減模型參數的方法,基于ITU-R給出的35GHz模型參數對該修正方法進行了驗證:根據隨機介質波傳播理論,研究了雨粒子散射引起的信號起伏效應。基于自主搭建的Ka波段信道哀落特性和降雨物理特征測量系統,分別在視線環境和多徑環境下,開展了關于雨哀和雨致信號起伏特性的測量實驗,根據儀器的測量原理,優化了實測雨滴譜的提取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實測雨滴譜修正weibul模型參數的方法,建立了適用于西安地區精確的南滴尺寸分布模型,進而結合等效介電常數理論修正了指數雨衰模型參數,比較了視線環境下修正模型的雨哀計算結果與實驗測量結果,以驗證所提出的模型參數修正方法的正確性和可行性。然而,將多徑環境下降雨特征代入修正模型中,其計算和實驗結果表明地形地物多徑環境會“放大”雨衰和信號起伏深度。基于電波傳播理論和等效均勻介質理論,建立了復合環境下的電波傳播模型;在該模型基礎上,推導出了地形地物多徑傳播環境影響下的降雨衰減模型和信號起伏統計特性模型:仿真和討論了在典型地形地物多徑環境下,典型降雨時間序列下的衰減和信號起伏效應,揭示了多徑環境“放大”大氣傳輸效應的機理,并與實驗結果進行了比較,驗證了該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研究方法對降雪、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環境和地形地物多徑傳播環境綜合作用下毫米波傳播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其研究成果對5G應用場景下亳米被信道建模,以及提高5G毫米波移動通信系統性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標簽: 5g 移動通信 毫米波
上傳時間: 2022-06-20
上傳用戶:
這是一個衡量通信速度的參數。它表示每秒鐘傳送的bit的個數。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鐘發送300個bit,當我們提到時鐘周期時,我們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協議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時鐘是4800Hz,這意味著串口通信在數據線上的采樣率為4800Hz,通常電話線的波特率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遠遠大于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離成反比。串行口每秒發送或接收數據的碼元數為傳碼,單位為波特,也叫波特率,若發送或接收一位數據所需時間為T,則波特率為1/T,相應的發送或接收時鐘為1/T Hz。發送和接收設備的波特率應一致。位同步是實現收發雙方的碼元同步,由數據傳輸系統的同步控制電路實現。發送端由發送時鐘的定時脈沖對數據序列取樣再生,接收端由接收時鐘的定時脈沖對接收數據序列取樣判斷,恢復原來的數據序列。因此,接收時鐘和發送時鐘必須同頻同相,這是由接收端的定時提取和鎖相環電路實現的。傳碼率與位同步必須同時滿足。否則,接收設備接收不到有效信息
標簽: vhdl 串行同步通信 spi
上傳時間: 2022-06-22
蟲蟲下載站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