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類-傳感器專輯-87冊-901M 傳感器變送器測控儀表大全-426頁-10.3M.pdf
上傳時間: 2013-07-23
上傳用戶:hullow
專輯類-測試技術專輯-134冊-1.93G -測控電路及裝置-312頁-8.2M.pdf
上傳時間: 2013-06-06
上傳用戶:wab1981
專輯類-測試技術專輯-134冊-1.93G 測控電路-319頁-7.2M.pdf
上傳時間: 2013-07-30
上傳用戶:luopoguixiong
專輯類-數字處理及顯示技術專輯-106冊-9138M 點陣LCD的驅動顯控原理-84頁-1.2M.pdf
上傳時間: 2013-07-09
上傳用戶:皇族傳媒
本文對直驅式變速恒頻風力發電領域的關鍵技術從理論到仿真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研究,在詳細分析直驅式風力發電系統的特點和已有最大功率跟蹤算法的基礎上,確立了由梯形波永磁同步發電機、三相不可控整流橋、直流升壓電路、全橋逆變器構成的并網主電路拓撲結構,提出了通過控制直流升壓電路的占空比,以使風機獲得最大功率的跟蹤算法,同時增加速度估算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統的響應速度。 由直流升壓電路中儲能大電感的存在,迫使發電機的各相電流為梯形波,為了發電機輸出功率平穩,減小系統的轉矩脈動,則發電機的電動勢最好是梯形波。梯形波永磁同步發電機發出的三相電壓為梯形波,通過整流橋整流之后,獲得脈動較小的整流直流電壓,特別適合于大電感濾波,同時電磁轉矩脈動小,系統振動噪聲低。該電機可以和風力機直接耦合,適用于大型低速風力發電系統。三相不可控整流具有可靠性高,簡化硬件電路;直流變換電路可將整流后的直流電壓提升到逆變器所需的幅值基本恒定的直流電壓,經逆變器逆變后并網。最大功率跟蹤算法的提出能夠使風電系統快速跟蹤風速的變化,維持最佳葉尖速比,捕獲最大風能。 本文還利用仿真軟件MATLAB/Simulink平臺搭建了仿真模塊并進行了動態仿真,對所設計的最大功率跟蹤算法進行仿真分析。結果表明,該算法具有較快的系統響應,速度估算器也能較快的跟蹤變化的實際轉速。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libinxny
該篇論文結合河北工業大學電工廠跨世紀產品--WLZ工控PC104微機勵磁裝置的開發過程,從勵磁調節器的硬件構造、軟件組態、勵磁裝置的技術發展等諸多方面論述了國內外勵磁調節裝置的發展趨勢.從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陽極采保整形技術、異步中斷技術、勵磁調節策略、可靠性等方面論述了當代先進技術和思想在勵磁調節裝置中的應用.在國內開創性的提出了運用32位工業控制微機PC104于勵樣調節裝置中,成功地解決了微機系統資源和工業實時應用程序的兼容問題.另外,針對國內微機勵磁裝置近年來存在的問題和盲點,在論文中也分別做了論述,并提出了解決策略.作為一個實際的工程課題,該論文所述大部分思想已在實施工程項目中得以實現且獲得成功.第一臺產品樣機已于1999年12月8日成功投運于遼寧清河發電廠100MW兩機交流汽輪發電機組,第二臺產品也于2000年3月20日成功投運于安徽國安發電力公司300MW無刷高起始汽輪發電機組,其優良的性能在現場實時運行中獲得了印證且得到了用戶的好評.
上傳時間: 2013-06-02
上傳用戶:佳期如夢
該文主要研究的是感應電動機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變頻調速及參數辨識.首先,利用坐標變換的方法推導出感應電動機在兩相殂止和兩相同步旋轉坐標系中的數學模型,并對電機動態特性進行了仿真.用矢量控制理論和電壓解耦的方法建立了轉差型電壓喬量解耦控制系統.利用神經網絡的方法和模型參考自適應(MRAS)的方法實現轉速辨識,仿真結果驗證了辨識方法是可行的.利用系統固有了硬件資源(如PWM逆變器、微機控制系統)發出一定規則的脈沖實現電動機參數的靜態測試,仿真結果表明它能為矢量控制系統提供較高精度的電機參數,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為了實現電機轉速高速響應的目標,用大規模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產現系統控制,文中給出了控制思想.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84425894
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高度發展及其在電子測控技術與儀器上的應用,新的測控理論、方法、測控領域以及新的儀器結構不斷的出現,在許多方面已經沖破儀器的概念,電子測控儀器的功能和作用發生了質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八十年代末美國成功開發了圖形化的計算機語言LabVIEW。 LabVIEW是美國NI公司實現虛擬儀器(VirtualInstrument-Ⅵ)技術的G語言。圖形化編程開發平臺的特點是基于通用計算機等標準軟硬件資源平臺,實現構建靈活、層次體系明晰、功能強大且人機界面友好的測控系統,因此在國內外許多測控應用中被廣泛采用,但目前用LabVIEW實現的應用大多是基于單機運行的LabVIEW虛擬儀器程序。 本論文介紹了小型電站中多個任務的實時測控系統。系統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統結構,將人機交互、數據采集等任務和控制任務分別交由測試計算機和控制計算機完成。該測控系統計算機應用軟件是在LabVIEW平臺上開發,實現了友好的人機交互,簡單直觀的現場數據監控,安全可靠的故障處理措施等功能。這個實時系統對電機的多個開關量、模擬量、溫度信號、直流電動機和步進電動機等進行實時的數據采集和控制。 本設計通過基于優先級的設置和執行系統的選擇,結合固定時間間隔調度和事件驅動機制,提出了基于LabVIEW平臺測控系統的兩級多任務調度策略。這些設計方案大大提高了測控系統的性能。按照軟件工程學的觀點對實時多任務測控系統進行了方案設計;開發了操作簡單、界面友好、通用化程度高的測控系統。 本論文較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了LabVIEW的網絡化功能。系統分析了LabVIEW的TCP/IP、DataSocket和RemotePanels三種網絡通信機制,詳細討論了每種機制的原理及功能特點,并設計了相應的LabVIEW程序。實現了基于局域網的實時數據通信和遠程控制。 此外,為了結果查詢和數據分析,本課題還設計了用LabVIEW開發的數據庫。
上傳時間: 2013-05-15
上傳用戶:zukfu
隨著采煤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對煤礦井下供電系統可靠性、安全性和連續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對礦用隔爆型高壓開關智能綜合保護系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隨著微機保護的發展,一些新的保護原理和方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并逐步得到實際應用。然而這些新方法在改善保護性能的同時也對微機保護裝置的計算精度、速度和尋址空間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也對構成微機保護裝置的硬件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微機保護設計方案,設計了一種基于DSP 和單片機雙CPU 結構的微機保護系統,并應用于高壓開關裝置當中DSP 作為主CPU 芯片主要完成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和保護等功能,8051 作為從CPU 主要完成鍵盤處理、液晶顯示處理和通訊等人機對話功能。此雙核結構具有并行工作,分工明確的優點,既保證了繼電保護的速動性,選擇性、靈敏性和可靠性,又實現了實施測量的高精度。 本文首先根據礦井高壓電網的實際情況,從理論上分析了礦井高壓電網常見故障的電氣特征,并參照相關標準制定了相應的保護原理和動作指標,尤其是針對礦井供電系統中普遍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情況,采用了“基于零序功率方向型”的選擇性漏電保護原理。然后分析了交流采樣、直流采樣方法的優缺點,確定了高壓防爆開關保護系統的采樣方式。 保護系統的硬件是實現保護原理的平臺,其穩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響到保護功能的實現。本微機保護系統是基于DSP 和單片機的雙CPU 微機線路綜合保護測控裝置,DSP 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保護裝置的數據處理速度,雙CPU 結構大大提高了裝置的可靠性。另外,該裝置不僅可以完成繼電保護功能,而且緊隨當前電力系統自動化發展的需要,還可以完成測量、控制、數據通訊的功能,亦即實現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訊一體化。
上傳時間: 2013-05-17
上傳用戶:2007yqing
傳統污水系統采用繼電器調節控制,容易漂移,且不能智能化,無法保證泵站及時可靠運行。而以單片機為基礎的微型控制機抗干擾能力差,工作期間調整點不穩定,系統容易死機,需要經常到現場服務調節,無法及時準確掌握污水泵站的運行狀態。采用可編程控制器控制,系統運行可靠,基本可以做到免維護調整。 本文針對污水泵站的性能要求和PLC的技術特點,研究了基于DCS測控系統的控制與管理。該系統是以SIEMENS公司的S7-200系列小型PLC作遠程終端,以工業PC機作上位機的主從式一點對多點監控網絡。工業PC機安裝在污水處理廠的中央控制室,既是泵站PLC的上位機,又是處理廠微機局域網的一個工作站,通過自定義無線通訊模塊與各泵站實現數據通信,并通過時間和事件觸發,計算出最佳的平衡水量和各泵站調度水量。下位機PLC安裝在泵站,根據上位機的指令控制泵站的水泵和閥門,組成本地數據采集系統。根據給定的調度水量,調整開啟的水泵臺數和工作時間,達到調度水量的目的。 污水泵站管理系統中泵站地理位置分散,處理廠集中進行數據處理、監視。這一特點與DCS系統功能相吻合。從這一意義上來講,集散控制系統能較好地適應本系統,同時還可以滿足在中心控制室集中顯示、打印、控制各系統的運行狀態和參數的要求。系統統一設計,使其功能合理分配到各子系統中。避免了功能重復及各系統間的不兼容,這樣使得系統維護方便,減少了備品備件。給整個泵站運行管理帶來了方便,提高了運行效率,同時也提高了管理效率,減少了泵站現場管理人員,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因為人工管理造成的疏漏,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上傳時間: 2013-08-05
上傳用戶:kgy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