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電信設備、存儲模塊、光學繫統、網絡設備、服務器和基站等許多復雜繫統都采用了 FPGA 和其他需要多個電壓軌的數字 IC,這些電壓軌必須以一個特定的順序進行啟動和停機操作,否則 IC 就會遭到損壞。
上傳時間: 2014-12-24
上傳用戶:packlj
英飛凌IGBT驅動保護培訓資料,非常經典的培圳資料,免費供大家分享。
上傳時間: 2014-12-24
上傳用戶:zhaoke2005
議程•概述•UPS的組成和功能•UPS的發展趨勢•UPS解決方案•品牌、產品及購買要點•問答(Q&A)
上傳時間: 2013-11-25
上傳用戶:qq1604324866
前言為使公司技術文件的管理能符合ISO9001的要求及適應公司ERP系統的要求,確保產品信息暢通,滿足用戶要求,特制定本規范。 本規范在原《Q/DC1004-1997:產品型號命名規范》和《關于電源及其應用產品型號命名規范(1998)》上修訂并合并,本規定批準實施后,原版文件同時作廢。 本規范適用于本公司電源產品的規范標注和使用。鑒于本標準在實施過程中,顧客指定型號不在內部流通引起相關問題,本次修改從新將顧客指定型號作為公司型號使用,并補充了相關規定。 本規范實施以前并以在使用的產品型號,自本規范實施之日起,作為“顧客型號”使用。 本規范(除供應商)原則上不在公司以外流通。 本規范由上海德創電器電子有限公司總工辦提出并由資料中心歸口。 本規范起草部門:總工辦 本規范主要起草人:鄭可京、范初生、陳百雄 本規范審核:范初生 本規范批準:陶敬恒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1966649934
半導體激光器是一種高功率密度并具有極高量子效率的器件,微小的電流變化將導致光功率輸出的極大變化和器件參數(如激射波長、噪聲性能、模式跳動)的變化,這些變化直接影響器件的安全工作和應用要求。 本公司設計和生產的半導體激光電源LDD-AAVV-T是連續可調恒流電源,采用了目前國際先進的半導體激光電源方案,選用優質元器件生產。具有輸出噪聲小、恒流特性好、電流穩定、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并具有防過沖、反沖和反浪涌的穩壓、恒流雙重保護電路,保證激光器的穩定工作和使用壽命。LDD-AAVV型半導體激光電源采用單片機管理和控制,是一種智能化高精度恒流型開關電源,可作為半導體激光打標機的配套電源。針對激光打標設備的特點,電源還可管理水泵、指示光、振鏡和Q開關幾部分的開關。電源有LCD液晶顯示,能提供電源工作的各個參數及其工作狀態的顯示,具備過壓、過流、水溫和水壓報警功能,實為半導體激光器的理想電源。本電源還可以作為其它高精度恒流源,供設備使用。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lifangyuan12
該16*16點陣模塊為本人設計,并已經在銷售,功能強大,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特別適合于STC15F104E的8個引腳單片機開發,當然了,也適合于40個引腳的STC系列單片機,有興趣的聯系本人Q:984966845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jisujeke
內容一覽 ?如何保證ADC精度 ? VDD與VDDA的處理 ?如何達到最優功耗水準 ?如何保證RTC精度 ?復位電路 ? SWJ調試電路 ? Q & A
上傳時間: 2013-10-21
上傳用戶:ljj722
q
上傳時間: 2013-11-14
上傳用戶:silenthink
包括了單片機所學前期的64個實驗,總有一個是你要尋找的,全部匯編語言,由小弟編寫,望高手請指點一二,私下交流聯系Q:844426789,
上傳時間: 2013-10-22
上傳用戶:非衣2016
第一章 序論……………………………………………………………6 1- 1 研究動機…………………………………………………………..7 1- 2 專題目標…………………………………………………………..8 1- 3 工作流程…………………………………………………………..9 1- 4 開發環境與設備…………………………………………………10 第二章 德州儀器OMAP 開發套件…………………………………10 2- 1 OMAP介紹………………………………………………………10 2-1.1 OMAP是什麼?…….………………………………….…10 2-1.2 DSP的優點……………………………………………....11 2- 2 OMAP Architecture介紹………………………………………...12 2-2-1 OMAP1510 硬體架構………………………………….…12 2-2.2 OMAP1510軟體架構……………………………………...12 2-2.3 DSP / BIOS Bridge簡述…………………………………...13 2- 3 TI Innovator套件 -- OMAP1510 ……………………………..14 2-2.1 General Purpose processor -- ARM925T………………...14 2-2.2 DSP processor -- TMS320C55x …………………………15 2-2.3 IDE Tool – CCS …………………………………………15 2-2.4 Peripheral ………………………………………………..16 第三章 在OMAP1510上建構Embedded Linux System…………….17 3- 1 嵌入式工具………………………………………………………17 3-1.1 嵌入式程式開發與一般程式開發之不同………….….17 3-1.2 Cross Compiling的GNU工具程式……………………18 3-1.3 建立ARM-Linux Cross-Compiling 工具程式………...19 3-1.4 Serial Communication Program………………………...20 3- 2 Porting kernel………………………………………………….…21 3-2.1 Setup CCS ………………………………………….…..21 3-2.2 編譯及上傳Loader…………………………………..…23 3-2.3 編譯及上傳Kernel…………………………………..…24 3- 3 建構Root File System………………………………………..…..26 3-3.1 Flash ROM……………………………………………...26 3-3.2 NFS mounting…………………………………………..27 3-3.3 支援NFS Mounting 的kernel…………………………..27 3-3.4 提供NFS Mounting Service……………………………29 3-3.5 DHCP Server……………………………………………31 3-3.6 Linux root 檔案系統……………………………….…..32 3- 4 啟動及測試Innovator音效裝置…………………………..…….33 3- 5 建構支援DSP processor的環境…………………………...……34 3-5.1 Solution -- DSP Gateway簡介……………………..…34 3-5.2 DSP Gateway運作架構…………………………..…..35 3- 6 架設DSP Gateway………………………………………….…36 3-6.1 重編kernel……………………………………………...36 3-6.2 DEVFS driver…………………………………….……..36 3-6.3 編譯DSP tool和API……………………………..…….37 3-6.4 測試……………………………………………….…….37 第四章 MP3 Player……………………………………………….…..38 4- 1 MP3 介紹………………………………………………….…….38 4- 2 MP3 壓縮原理……………………………………………….….39 4- 3 Linux MP3 player – splay………………………………….…….41 4.3-1 splay介紹…………………………………………….…..41 4.3-2 splay 編譯………………………………………….…….41 4.3-3 splay 的使用說明………………………………….……41 第五章 程式改寫………………………………………………...…...42 5-1 程式評估與改寫………………………………………………...…42 5-1.1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Scheme…………….....42 5-1.2 ARM part programming……………………………..…42 5-1.3 DSP part programming………………………………....42 5-2 程式碼………………………………………………………..……43 5-3 雙處理器程式開發注意事項…………………………………...…47 第六章 效能評估與討論……………………………………………48 6-1 速度……………………………………………………………...48 6-2 CPU負載………………………………………………………..49 6-3 討論……………………………………………………………...49 6-3.1分工處理的經濟效益………………………………...49 6-3.2音質v.s 浮點與定點運算………………………..…..49 6-3.3 DSP Gateway架構的限制………………………….…50 6-3.4減少IO溝通……………….………………………….50 6-3.5網路掛載File System的Delay…………………..……51 第七章 結論心得…
上傳時間: 2013-10-14
上傳用戶:a47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