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的硬件防火墻的實現方案,采用了FPGA來實現千兆線速的防火墻。傳統的基于X86等通用CPU的防火墻無法支撐快速增長的網絡速度,無法實現線速過濾和轉發。本文在采用FPGA可編程器件+通用CPU模式下,快速處理網絡數據。網絡數據在建立連接跟蹤后,直接由FPGA實現的快速處理板直接轉發,實現了網絡數據的線速處理,通用CPU在操作系統支持下,完成網絡數據的連接跟蹤的創建、維護,對網絡規則表的維護等工作。FPGA硬件板和CPU各司所長,實現快速轉發的目的。 本文設計了基于FPGA的硬件板的硬件規格,提出了硬件連接跟蹤表的存儲模式,以及規則表的存儲模式和定義等; 防火墻系統軟件采用NetBSD操作系統,完成了硬件板的NetBSD的驅動;在軟件系統完成了新建連接的建立、下發、老化等工作;在連接跟蹤上完成了規則的建立、刪除、修改等工作。 本文完成了防火墻的實現。實現了基于連接跟蹤的包過濾、地址轉換(NAT),設計了連接跟蹤的關鍵數據結構,包過濾的關鍵數據結構等,重用了NetBSD操作系統的路由。本文針對地址轉換應用程序的穿透問題,新增了部分實現。 在DoS攻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攻擊網絡手段,本文采用了軟硬件結合的方法,不僅在軟件部分做了完善,也在硬件部分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測試數據表明,對常見的Syn洪水攻擊效果明顯。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NetBSD操作系統內核的軟件缺陷,做了修正,使之更完善。 經過測試分析,本方案不僅明顯的優于X86方案,和基于NP方案、基于ASIC方案比較,具有靈活、可配置、易升級的優點。
上傳時間: 2013-06-21
上傳用戶:zxh1986123
隨著數字電子技術的發展,數字信號處理廣泛應用于聲納、雷達、通訊語音處理和圖像處理等領域。快速傅立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在數字信號處理系統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FFT 有效地提高了離散傅立葉變換(Discret Fourier Transform,DFT)的運算效率。 處理器一般要求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大容量和實時處理的性能,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型可編程器件,在處理大規模數據方面,有極大的優勢。論文采用了在FPGA中實現FFT算法的方案。 數字信號處理板的硬件電路設計是本論文的重要部分之一。在介紹了FFT以及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實時處理的要求,給出了數字信號處理板的硬件設計方案并對硬件電路的實現進行了分析和說明。 依據數字系統的設計方法,分別采用基二按時間抽取FFT算法、基四按時間抽取FFT算法以及FFT兆核函數三種方法利用硬件描述語言(VHSIC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VHDL)實現了1024點的FFT,接著對三種方法進行了評估,得出了FPGA完全能滿足處理器的實時處理的要求的結論。然后根據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ial Serial Bus,USB)協議,利用VHDL語言編寫了USB接口芯片ISP1581的固件程序,實現了設備的枚舉過程。
上傳時間: 2013-06-27
上傳用戶:a937518043
隨著數字電子技術的發展,數字信號處理的理論和技術廣泛的應用于通訊、語音處理、計算機和多媒體等領域。快速傅立葉變換(FFT)使離散傅立葉變換的運算時間縮短了幾個數量級,在數字信號處理領域被廣泛應用。FFT已經成為現代信號處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型可編程器件。隨著它的不斷應用和發展,也使電子設計的規模和集成度不斷提高。同時基于FPGA實現FFT的設計方法和思想被提出。本次設計的目的是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的FPGA實現。 此文在分析了快速傅立葉算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頻率抽取基4 FFT的FPGA設計方案,針對現有FFT的FPGA實現過程中蝶形運算需要頻繁乘以多個旋轉因子提出了改進方法,減少了旋轉因子的乘法次數和存儲空間,加快了蝶形運算的速度,設計的地址映射方法,無需運算即可得到所需數據的存放地址,并結合采用乒乓結構和流水線方式,來提高快速傅立葉變換(FFT)FPGA實現的速度。描述了一片FPGA芯片內完成了整個FFT處理器的電路設計,經過模塊時序仿真和數據的驗證及測試,達到工作在50MHz時鐘頻率的設計要求。最后對后續設計做了描述,并對用FPGA實現FFT做了展望。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康郎
介紹了51單片機原理及組成,并詳細論述了C語言。可使入門者快速上手
標簽: 51單片機C語言
上傳時間: 2013-06-05
上傳用戶:luominghua
建立在數據率轉換技術之上的寬帶數字偵察接收機要求能夠實現高截獲概率、高靈敏度、近乎實時的信號處理能力。雙信號數據率轉換技術是寬帶數字偵察接收機關鍵技術之一,是解決寬帶數字接收機中前端高速ADC采樣的高速數據流與后端DSP處理速度之間瓶頸問題的可行方案。測頻技術以及帶通濾波,即寬帶數字下變頻技術,是實現數據率轉換系統的關鍵技術。本文首先介紹了寬帶數字偵察接收關鍵技術之一的數據率轉換技術,著重研究了快速、高精度雙信號測頻算法以及實驗系統硬件實現。論文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了現代電子偵察環境下的信號特征,指出寬帶數字接收機必須滿足寬監視帶寬、流水作業以及近實時的響應時間。給出了一種頻率引導式的數字接收機方案,簡要介紹這種接收機的關鍵技術——快速、高精度頻率估計以及高效的數據率轉換。 (2)介紹了FFT技術在測頻算法中的應用,比較了FFT專用芯片及其優點和缺點,指出為了滿足實時處理要求,必須選用FPGA設計FFT模塊。 (3)在分析常規的插值算法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單信號的快速插值頻率估計方法,只需三個FFT變換系數的實部構造頻率修正項,計算量低。該方法具有精度高、測頻速率快的特點。 (4)基于DFT理論和自相關理論,提出了結合FFT和自相關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該方法先用DFT估計其中一個信號的頻率和幅度,以此頻率對信號解調并對消該頻率成分,最后利用自相關理論估計出另一個信號的頻率。 (5)基于DFT理論和FFT技術,研究了信號平方與FFT結合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根據信號中兩頻率分量的幅度比,只需一次一維平方信號譜峰搜索,就可以得到雙信號的和頻與差頻分量的估計值,并利用插值技術提高測頻精度。該算法能夠精確地估計頻率間隔小的雙信號頻率,且容易地擴展到復信號,FPGA硬件實現容易。 (6)基于現代譜分析理論,研究了基于AR(2)模型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方法在利用AR(2)模型系數估計雙正弦信號頻率之和的同時,利用FFT快速測頻算法估計其中強信號分量的頻率值。算法仿真驗證和性能分析表明了提出的算法能快速高精度地估計雙信號頻率。 (7)給出了基于頻譜重心算法的雷達雙信號頻率估計的FPGA硬件實現架構,并進行了時序仿真。 (8)討論了雙信號帶寬匹配接收系統的硬件設計方案,給出了快速測頻及帶寬估計模塊設計。
上傳時間: 2013-06-02
上傳用戶:youke111
快速傅立葉變換(FFT)是數字信號處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很多信號處理過程中的核心算法。本文先總結了快速傅立葉變換的一些常用算法,并綜合種種因素,采用了基2按頻率抽取算法作為實現算法,然后將以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和以DSP處理器這兩種實現數字信號處理的方式進行了比較,指出了各自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最后以FPGA芯片XCS200為硬件平臺,以ISE6為軟件平臺,利用VHDL語言描述的方式實現了512點16Bit復數的快速傅立葉變換系統,并進行了仿真、綜合等工作。仿真結果表明其計算結果達到了一定的精度,運行速度可以滿足一般實時信號處理的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6-08
上傳用戶:cylnpy
近年來微光、紅外、X光圖像傳感器在軍事、科研、工農業生產、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但由于這些成像器件自身的物理缺陷,視覺效果很不理想,往往需要對圖像進行適當的處理,以得到適合人眼觀察或機器識別的圖像。因此,市場急需大量高效的實時圖像處理器能夠在傳感器后端對這類圖像進行處理。而FPGA的出現,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 近十年來,隨著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技術的突飛猛進,FPGA也逐漸進入數字信號處理領域,尤其在實時圖像處理方面。Xilinx的研究表明,在2000年主要用于DSP應用的FPGA的發貨量,增長了50%;而常規的DSP大約增長了40%。由于FPGA可無比擬的并行處理能力,使得FPGA在圖像處理領域的應用持續上升,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實時圖像處理應用都轉向了FPGA平臺。與PDSP相比,FPGA將在未來統治更多前端(如傳感器)應用,而PDSP將會側重于復雜算法的應用領域。可以說,FPGA是數字信號處理的一次重大變革。 算法是圖像處理應用的靈魂,是硬件得以發揮其強大功能的根本。”共軛變換”圖像處理方法是一種新型的圖像處理算法,由鄭智捷博士上個世紀90年代初提出。這種算法使用基元形狀(meta-shape)技術,而這種技術的特征正好具備幾何與拓撲的雙重特性,使得大量不同的基于形態的灰度圖像處理濾波器可用這種方法實現。該種算法在空域進行圖像處理,無需進行大量復雜的算術運算,算法簡單、快速、高效,易于硬件實現。通過十多年來的實驗與實踐證明,在微光圖像,紅外圖像,X光圖像處理領域,”共軛變換”圖像處理方法確實有其獨特的優異性能。本篇論文就針對”共軛變換”圖像處理方法在微光圖像處理領域的應用,就如何在FPGA上實現”共軛變換”圖像處理方法展開研究。首先在Matlab環境下,對常用的圖像增強算法和”共軛變換”圖像處理方法進行了比較,并且在設計制作“FPGA視頻處理開發平臺”的基礎上,用VHDL實現了”共軛變換”圖像處理方法的基本內核并進行了算法的硬件實現與效果驗證。此外,本文還詳細地討論了視頻流的采集及其編碼解碼問題以及I2C總線的FPGA實現。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CHENKAI
本文主要闡述基于FPGA對IEEE802.3快速以太網MAC層功能的實現.首先介紹了以太網協議以及快速以太網接入無源光網EPON的原理,然后重點闡述了MAC層的FPGA設計、仿真及測試.先總體介紹了對整個MAC系統的內部結構、模塊劃分,再對各個模塊的設計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接著介紹了開發環境和驗證工具,之后給出了測試方案,驗證數據、實現結果及時序仿真波形圖.最后是對下一步將設計的MAC IP應用于EPON的MAC層協議進行了研究分析,通過數學推導和實例給出了MPCP的DBA算法,并討論了在MAC核中添加MPCP協議的實現方法.
上傳時間: 2013-06-10
上傳用戶:時代將軍
相對于JPEG中二維離散余弦變換(2DDCT)來說,在JPEG2000標準中,二維離散小波變換(2DDWT)是其圖像壓縮系統的核心變換。在很多需要進行實時處理圖像的系統中,如數碼相機、遙感遙測、衛星通信、多媒體通信、便攜式攝像機、移動通信等系統,需要用芯片實現圖像的編解碼壓縮過程。雖然有許多研究工作者對圖像處理的小波變換進行了研究,但大都只偏重算法研究,對算法硬件實現時的復雜性考慮較少,對圖像處理的小波變換硬件實現的研究也較少。 本文針對圖像處理的小波變換算法及其硬件實現進行了研究。對文獻[13]提出的“內嵌延拓提升小波變換”(Combiningthedata-extensionprocedureintothelifting-basedDWTcore)快速算法進行仔細分析,提出一種基于提升方式的5/3小波變換適合硬件實現的算法,在MATLAB中仿真驗證了該算法,證明其是正確的。并設計了該算法的硬件結構,在MATLAT的Simulink中進行仿真,對該結構進行VHDL語言的寄存器傳輸級(RTL)描述與仿真,成功綜合到Altera公司的FPGA器件中進行驗證通過。本算法與傳統的小波變換的邊界處理方法比較:由于將其邊界延拓過程內嵌于小波變換模塊中,使該硬件結構無需額外的邊界延拓過程,減少小波變換過程中對內存的讀寫量,從而達到減少內存使用量,降低功耗,提高硬件利用率和運算速度的特點。本算法與文獻[13]提出的算法相比較:無需增加額外的硬件計算模塊,又具有在硬件實現時不改變原來的提升小波算法的規則性結構的特點。這種小波變換硬件芯片的實現不僅適用于JPEG2000的5/3無損小波變換,當然也可用于其它各種實時圖像壓縮處理硬件系統。
上傳時間: 2013-06-13
上傳用戶:jhksyghr
C陷阱與缺陷C陷阱與缺陷C陷阱與缺陷C陷阱與缺陷
標簽: 缺陷
上傳時間: 2013-05-17
上傳用戶:dongb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