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協議分析的網絡入侵檢測,在互聯網上與人(或網站)通訊的時候,必須使用統一的協議——TCP/IP,基本上Internet的所有服務都是基于TCP/IP的,如HTTP、FTP等。TCP/IP將數據進出計算機的通道定義為“端口”,電腦上的端口號是0~65535(256×256個),不同的網絡方式會使用不同的端口,例如:收郵件時是利用的110號端口;而發郵件則是用的25號端口;上網則是通過139端口。當然黑客也是從端口攻入你的系統的。 可以這樣認為,任何一次網絡連接(方式),都可以使本機與該次連接對應的端口暴露在網絡上,成為黑客或木馬程序攻擊或入侵的大門。要想防止,就得把它關閉或隱藏起來。我們以現在比較流行的天網防火墻為例來具體談談。先看看如何關閉(隱藏)TCP端口(TCP端口號為80)。單擊程序主界面的[自定義IP規則]按鈕,在規則菜單下雙擊要更改的規則(如TCP數據包監視),或利用不用的規則,或使用空規則。 修改IP規則
上傳時間: 2017-07-29
上傳用戶:dyctj
第1章 緒論 1 1.1 程序設計語言概述 1 1.1.1 機器語言 1 1.1.2 匯編語言 2 1.1.3 高級語言 2 1.1.4 C語言 3 1.2 C語言的優點和缺點 4 1.2.1 C語言的優點 4 1.2.2 C語言的缺點 6 1.3 算法概述 7 1.3.1 算法的基本特征 7 1.3.2 算法的復雜度 8 1.3.3 算法的準確性 10 1.3.4 算法的穩定性 14 第2章 復數運算 18 2.1 復數的四則運算 18 2.1.1 [算法1] 復數乘法 18 2.1.2 [算法2] 復數除法 20 2.1.3 【實例5】 復數的四則運算 22 2.2 復數的常用函數運算 23 2.2.1 [算法3] 復數的乘冪 23 2.2.2 [算法4] 復數的n次方根 25 2.2.3 [算法5] 復數指數 27 2.2.4 [算法6] 復數對數 29 2.2.5 [算法7] 復數正弦 30 2.2.6 [算法8] 復數余弦 32 2.2.7 【實例6】 復數的函數運算 34 第3章 多項式計算 37 3.1 多項式的表示方法 37 3.1.1 系數表示法 37 3.1.2 點表示法 38 3.1.3 [算法9] 系數表示轉化為點表示 38 3.1.4 [算法10] 點表示轉化為系數表示 42 3.1.5 【實例7】 系數表示法與點表示法的轉化 46 3.2 多項式運算 47 3.2.1 [算法11] 復系數多項式相乘 47 3.2.2 [算法12] 實系數多項式相乘 50 3.2.3 [算法13] 復系數多項式相除 52 3.2.4 [算法14] 實系數多項式相除 54 3.2.5 【實例8】 復系數多項式的乘除法 56 3.2.6 【實例9】 實系數多項式的乘除法 57 3.3 多項式的求值 59 3.3.1 [算法15] 一元多項式求值 59 3.3.2 [算法16] 一元多項式多組求值 60 3.3.3 [算法17] 二元多項式求值 63 3.3.4 【實例10】 一元多項式求值 65 3.3.5 【實例11】 二元多項式求值 66 第4章 矩陣計算 68 4.1 矩陣相乘 68 4.1.1 [算法18] 實矩陣相乘 68 4.1.2 [算法19] 復矩陣相乘 70 4.1.3 【實例12】 實矩陣與復矩陣的乘法 72 4.2 矩陣的秩與行列式值 73 4.2.1 [算法20] 求矩陣的秩 73 4.2.2 [算法21] 求一般矩陣的行列式值 76 4.2.3 [算法22] 求對稱正定矩陣的行列式值 80 4.2.4 【實例13】 求矩陣的秩和行列式值 82 4.3 矩陣求逆 84 4.3.1 [算法23] 求一般復矩陣的逆 84 4.3.2 [算法24] 求對稱正定矩陣的逆 90 4.3.3 [算法25] 求托伯利茲矩陣逆的Trench方法 92 4.3.4 【實例14】 驗證矩陣求逆算法 97 4.3.5 【實例15】 驗證T矩陣求逆算法 99 4.4 矩陣分解與相似變換 102 4.4.1 [算法26] 實對稱矩陣的LDL分解 102 4.4.2 [算法27] 對稱正定實矩陣的Cholesky分解 104 4.4.3 [算法28] 一般實矩陣的全選主元LU分解 107 4.4.4 [算法29] 一般實矩陣的QR分解 112 4.4.5 [算法30] 對稱實矩陣相似變換為對稱三對角陣 116 4.4.6 [算法31] 一般實矩陣相似變換為上Hessen-Burg矩陣 121 4.4.7 【實例16】 對一般實矩陣進行QR分解 126 4.4.8 【實例17】 對稱矩陣的相似變換 127 4.4.9 【實例18】 一般實矩陣相似變換 129 4.5 矩陣特征值的計算 130 4.5.1 [算法32] 求上Hessen-Burg矩陣全部特征值的QR方法 130 4.5.2 [算法33] 求對稱三對角陣的全部特征值 137 4.5.3 [算法34] 求對稱矩陣特征值的雅可比法 143 4.5.4 [算法35] 求對稱矩陣特征值的雅可比過關法 147 4.5.5 【實例19】 求上Hessen-Burg矩陣特征值 151 4.5.6 【實例20】 分別用兩種雅克比法求對稱矩陣特征值 152 第5章 線性代數方程組的求解 154 5.1 高斯消去法 154 5.1.1 [算法36] 求解復系數方程組的全選主元高斯消去法 155 5.1.2 [算法37] 求解實系數方程組的全選主元高斯消去法 160 5.1.3 [算法38] 求解復系數方程組的全選主元高斯-約當消去法 163 5.1.4 [算法39] 求解實系數方程組的全選主元高斯-約當消去法 168 5.1.5 [算法40] 求解大型稀疏系數矩陣方程組的高斯-約當消去法 171 5.1.6 [算法41] 求解三對角線方程組的追趕法 174 5.1.7 [算法42] 求解帶型方程組的方法 176 5.1.8 【實例21】 解線性實系數方程組 179 5.1.9 【實例22】 解線性復系數方程組 180 5.1.10 【實例23】 解三對角線方程組 182 5.2 矩陣分解法 184 5.2.1 [算法43] 求解對稱方程組的LDL分解法 184 5.2.2 [算法44] 求解對稱正定方程組的Cholesky分解法 186 5.2.3 [算法45] 求解線性最小二乘問題的QR分解法 188 5.2.4 【實例24】 求解對稱正定方程組 191 5.2.5 【實例25】 求解線性最小二乘問題 192 5.3 迭代方法 193 5.3.1 [算法46] 病態方程組的求解 193 5.3.2 [算法47] 雅克比迭代法 197 5.3.3 [算法48] 高斯-塞德爾迭代法 200 5.3.4 [算法49] 超松弛方法 203 5.3.5 [算法50] 求解對稱正定方程組的共軛梯度方法 205 5.3.6 [算法51] 求解托伯利茲方程組的列文遜方法 209 5.3.7 【實例26】 解病態方程組 214 5.3.8 【實例27】 用迭代法解方程組 215 5.3.9 【實例28】 求解托伯利茲方程組 217 第6章 非線性方程與方程組的求解 219 6.1 非線性方程求根的基本過程 219 6.1.1 確定非線性方程實根的初始近似值或根的所在區間 219 6.1.2 求非線性方程根的精確解 221 6.2 求非線性方程一個實根的方法 221 6.2.1 [算法52] 對分法 221 6.2.2 [算法53] 牛頓法 223 6.2.3 [算法54] 插值法 226 6.2.4 [算法55] 埃特金迭代法 229 6.2.5 【實例29】 用對分法求非線性方程組的實根 232 6.2.6 【實例30】 用牛頓法求非線性方程組的實根 233 6.2.7 【實例31】 用插值法求非線性方程組的實根 235 6.2.8 【實例32】 用埃特金迭代法求非線性方程組的實根 237 6.3 求實系數多項式方程全部根的方法 238 6.3.1 [算法56] QR方法 238 6.3.2 【實例33】 用QR方法求解多項式的全部根 240 6.4 求非線性方程組一組實根的方法 241 6.4.1 [算法57] 梯度法 241 6.4.2 [算法58] 擬牛頓法 244 6.4.3 【實例34】 用梯度法計算非線性方程組的一組實根 250 6.4.4 【實例35】 用擬牛頓法計算非線性方程組的一組實根 252 第7章 代數插值法 254 7.1 拉格朗日插值法 254 7.1.1 [算法59] 線性插值 255 7.1.2 [算法60] 二次拋物線插值 256 7.1.3 [算法61] 全區間插值 259 7.1.4 【實例36】 拉格朗日插值 262 7.2 埃爾米特插值 263 7.2.1 [算法62] 埃爾米特不等距插值 263 7.2.2 [算法63] 埃爾米特等距插值 267 7.2.3 【實例37】 埃爾米特插值法 270 7.3 埃特金逐步插值 271 7.3.1 [算法64] 埃特金不等距插值 272 7.3.2 [算法65] 埃特金等距插值 275 7.3.3 【實例38】 埃特金插值 278 7.4 光滑插值 279 7.4.1 [算法66] 光滑不等距插值 279 7.4.2 [算法67] 光滑等距插值 283 7.4.3 【實例39】 光滑插值 286 7.5 三次樣條插值 287 7.5.1 [算法68] 第一類邊界條件的三次樣條函數插值 287 7.5.2 [算法69] 第二類邊界條件的三次樣條函數插值 292 7.5.3 [算法70] 第三類邊界條件的三次樣條函數插值 296 7.5.4 【實例40】 樣條插值法 301 7.6 連分式插值 303 7.6.1 [算法71] 連分式插值 304 7.6.2 【實例41】 驗證連分式插值的函數 308 第8章 數值積分法 309 8.1 變步長求積法 310 8.1.1 [算法72] 變步長梯形求積法 310 8.1.2 [算法73] 自適應梯形求積法 313 8.1.3 [算法74] 變步長辛卜生求積法 316 8.1.4 [算法75] 變步長辛卜生二重積分方法 318 8.1.5 [算法76] 龍貝格積分 322 8.1.6 【實例42】 變步長積分法進行一重積分 325 8.1.7 【實例43】 變步長辛卜生積分法進行二重積分 326 8.2 高斯求積法 328 8.2.1 [算法77] 勒讓德-高斯求積法 328 8.2.2 [算法78] 切比雪夫求積法 331 8.2.3 [算法79] 拉蓋爾-高斯求積法 334 8.2.4 [算法80] 埃爾米特-高斯求積法 336 8.2.5 [算法81] 自適應高斯求積方法 337 8.2.6 【實例44】 有限區間高斯求積法 342 8.2.7 【實例45】 半無限區間內高斯求積法 343 8.2.8 【實例46】 無限區間內高斯求積法 345 8.3 連分式法 346 8.3.1 [算法82] 計算一重積分的連分式方法 346 8.3.2 [算法83] 計算二重積分的連分式方法 350 8.3.3 【實例47】 連分式法進行一重積分 354 8.3.4 【實例48】 連分式法進行二重積分 355 8.4 蒙特卡洛法 356 8.4.1 [算法84] 蒙特卡洛法進行一重積分 356 8.4.2 [算法85] 蒙特卡洛法進行二重積分 358 8.4.3 【實例49】 一重積分的蒙特卡洛法 360 8.4.4 【實例50】 二重積分的蒙特卡洛法 361 第9章 常微分方程(組)初值問題的求解 363 9.1 歐拉方法 364 9.1.1 [算法86] 定步長歐拉方法 364 9.1.2 [算法87] 變步長歐拉方法 366 9.1.3 [算法88] 改進的歐拉方法 370 9.1.4 【實例51】 歐拉方法求常微分方程數值解 372 9.2 龍格-庫塔方法 376 9.2.1 [算法89] 定步長龍格-庫塔方法 376 9.2.2 [算法90] 變步長龍格-庫塔方法 379 9.2.3 [算法91] 變步長基爾方法 383 9.2.4 【實例52】 龍格-庫塔方法求常微分方程的初值問題 386 9.3 線性多步法 390 9.3.1 [算法92] 阿當姆斯預報校正法 390 9.3.2 [算法93] 哈明方法 394 9.3.3 [算法94] 全區間積分的雙邊法 399 9.3.4 【實例53】 線性多步法求常微分方程組初值問題 401 第10章 擬合與逼近 405 10.1 一元多項式擬合 405 10.1.1 [算法95] 最小二乘擬合 405 10.1.2 [算法96] 最佳一致逼近的里米茲方法 412 10.1.3 【實例54】 一元多項式擬合 417 10.2 矩形區域曲面擬合 419 10.2.1 [算法97] 矩形區域最小二乘曲面擬合 419 10.2.2 【實例55】 二元多項式擬合 428 第11章 特殊函數 430 11.1 連分式級數和指數積分 430 11.1.1 [算法98] 連分式級數求值 430 11.1.2 [算法99] 指數積分 433 11.1.3 【實例56】 連分式級數求值 436 11.1.4 【實例57】 指數積分求值 438 11.2 伽馬函數 439 11.2.1 [算法100] 伽馬函數 439 11.2.2 [算法101] 貝塔函數 441 11.2.3 [算法102] 階乘 442 11.2.4 【實例58】 伽馬函數和貝塔函數求值 443 11.2.5 【實例59】 階乘求值 444 11.3 不完全伽馬函數 445 11.3.1 [算法103] 不完全伽馬函數 445 11.3.2 [算法104] 誤差函數 448 11.3.3 [算法105] 卡方分布函數 450 11.3.4 【實例60】 不完全伽馬函數求值 451 11.3.5 【實例61】 誤差函數求值 452 11.3.6 【實例62】 卡方分布函數求值 453 11.4 不完全貝塔函數 454 11.4.1 [算法106] 不完全貝塔函數 454 11.4.2 [算法107] 學生分布函數 457 11.4.3 [算法108] 累積二項式分布函數 458 11.4.4 【實例63】 不完全貝塔函數求值 459 11.5 貝塞爾函數 461 11.5.1 [算法109] 第一類整數階貝塞爾函數 461 11.5.2 [算法110] 第二類整數階貝塞爾函數 466 11.5.3 [算法111] 變型第一類整數階貝塞爾函數 469 11.5.4 [算法112] 變型第二類整數階貝塞爾函數 473 11.5.5 【實例64】 貝塞爾函數求值 476 11.5.6 【實例65】 變型貝塞爾函數求值 477 11.6 Carlson橢圓積分 479 11.6.1 [算法113] 第一類橢圓積分 479 11.6.2 [算法114] 第一類橢圓積分的退化形式 481 11.6.3 [算法115] 第二類橢圓積分 483 11.6.4 [算法116] 第三類橢圓積分 486 11.6.5 【實例66】 第一類勒讓德橢圓函數積分求值 490 11.6.6 【實例67】 第二類勒讓德橢圓函數積分求值 492 第12章 極值問題 494 12.1 一維極值求解方法 494 12.1.1 [算法117] 確定極小值點所在的區間 494 12.1.2 [算法118] 一維黃金分割搜索 499 12.1.3 [算法119] 一維Brent方法 502 12.1.4 [算法120] 使用一階導數的Brent方法 506 12.1.5 【實例68】 使用黃金分割搜索法求極值 511 12.1.6 【實例69】 使用Brent法求極值 513 12.1.7 【實例70】 使用帶導數的Brent法求極值 515 12.2 多元函數求極值 517 12.2.1 [算法121] 不需要導數的一維搜索 517 12.2.2 [算法122] 需要導數的一維搜索 519 12.2.3 [算法123] Powell方法 522 12.2.4 [算法124] 共軛梯度法 525 12.2.5 [算法125] 準牛頓法 531 12.2.6 【實例71】 驗證不使用導數的一維搜索 536 12.2.7 【實例72】 用Powell算法求極值 537 12.2.8 【實例73】 用共軛梯度法求極值 539 12.2.9 【實例74】 用準牛頓法求極值 540 12.3 單純形法 542 12.3.1 [算法126] 求無約束條件下n維極值的單純形法 542 12.3.2 [算法127] 求有約束條件下n維極值的單純形法 548 12.3.3 [算法128] 解線性規劃問題的單純形法 556 12.3.4 【實例75】 用單純形法求無約束條件下N維的極值 568 12.3.5 【實例76】 用單純形法求有約束條件下N維的極值 569 12.3.6 【實例77】 求解線性規劃問題 571 第13章 隨機數產生與統計描述 574 13.1 均勻分布隨機序列 574 13.1.1 [算法129] 產生0到1之間均勻分布的一個隨機數 574 13.1.2 [算法130] 產生0到1之間均勻分布的隨機數序列 576 13.1.3 [算法131] 產生任意區間內均勻分布的一個隨機整數 577 13.1.4 [算法132] 產生任意區間內均勻分布的隨機整數序列 578 13.1.5 【實例78】 產生0到1之間均勻分布的隨機數序列 580 13.1.6 【實例79】 產生任意區間內均勻分布的隨機整數序列 581 13.2 正態分布隨機序列 582 13.2.1 [算法133] 產生任意均值與方差的正態分布的一個隨機數 582 13.2.2 [算法134] 產生任意均值與方差的正態分布的隨機數序列 585 13.2.3 【實例80】 產生任意均值與方差的正態分布的一個隨機數 587 13.2.4 【實例81】 產生任意均值與方差的正態分布的隨機數序列 588 13.3 統計描述 589 13.3.1 [算法135] 分布的矩 589 13.3.2 [算法136] 方差相同時的t分布檢驗 591 13.3.3 [算法137] 方差不同時的t分布檢驗 594 13.3.4 [算法138] 方差的F檢驗 596 13.3.5 [算法139] 卡方檢驗 599 13.3.6 【實例82】 計算隨機樣本的矩 601 13.3.7 【實例83】 t分布檢驗 602 13.3.8 【實例84】 F分布檢驗 605 13.3.9 【實例85】 檢驗卡方檢驗的算法 607 第14章 查找 609 14.1 基本查找 609 14.1.1 [算法140] 有序數組的二分查找 609 14.1.2 [算法141] 無序數組同時查找最大和最小的元素 611 14.1.3 [算法142] 無序數組查找第M小的元素 613 14.1.4 【實例86】 基本查找 615 14.2 結構體和磁盤文件的查找 617 14.2.1 [算法143] 無序結構體數組的順序查找 617 14.2.2 [算法144] 磁盤文件中記錄的順序查找 618 14.2.3 【實例87】 結構體數組和文件中的查找 619 14.3 哈希查找 622 14.3.1 [算法145] 字符串哈希函數 622 14.3.2 [算法146] 哈希函數 626 14.3.3 [算法147] 向哈希表中插入元素 628 14.3.4 [算法148] 在哈希表中查找元素 629 14.3.5 [算法149] 在哈希表中刪除元素 631 14.3.6 【實例88】 構造哈希表并進行查找 632 第15章 排序 636 15.1 插入排序 636 15.1.1 [算法150] 直接插入排序 636 15.1.2 [算法151] 希爾排序 637 15.1.3 【實例89】 插入排序 639 15.2 交換排序 641 15.2.1 [算法152] 氣泡排序 641 15.2.2 [算法153] 快速排序 642 15.2.3 【實例90】 交換排序 644 15.3 選擇排序 646 15.3.1 [算法154] 直接選擇排序 646 15.3.2 [算法155] 堆排序 647 15.3.3 【實例91】 選擇排序 650 15.4 線性時間排序 651 15.4.1 [算法156] 計數排序 651 15.4.2 [算法157] 基數排序 653 15.4.3 【實例92】 線性時間排序 656 15.5 歸并排序 657 15.5.1 [算法158] 二路歸并排序 658 15.5.2 【實例93】 二路歸并排序 660 第16章 數學變換與濾波 662 16.1 快速傅里葉變換 662 16.1.1 [算法159] 復數據快速傅里葉變換 662 16.1.2 [算法160] 復數據快速傅里葉逆變換 666 16.1.3 [算法161] 實數據快速傅里葉變換 669 16.1.4 【實例94】 驗證傅里葉變換的函數 671 16.2 其他常用變換 674 16.2.1 [算法162] 快速沃爾什變換 674 16.2.2 [算法163] 快速哈達瑪變換 678 16.2.3 [算法164] 快速余弦變換 682 16.2.4 【實例95】 驗證沃爾什變換和哈達瑪的函數 684 16.2.5 【實例96】 驗證離散余弦變換的函數 687 16.3 平滑和濾波 688 16.3.1 [算法165] 五點三次平滑 689 16.3.2 [算法166] α-β-γ濾波 690 16.3.3 【實例97】 驗證五點三次平滑 692 16.3.4 【實例98】 驗證α-β-γ濾波算法 693
標簽: C 算法 附件 源代碼
上傳時間: 2015-06-29
上傳用戶:cbsdukaf
% 生成訓練樣本集 clear all; clc; P=[110 0.807 240 0.2 15 1 18 2 1.5; 110 2.865 240 0.1 15 2 12 1 2; 110 2.59 240 0.1 12 4 24 1 1.5; 220 0.6 240 0.3 12 3 18 2 1; 220 3 240 0.3 25 3 21 1 1.5; 110 1.562 240 0.3 15 3 18 1 1.5; 110 0.547 240 0.3 15 1 9 2 1.5]; 0 1.318 300 0.1 15 2 18 1 2]; T=[54248 162787 168380 314797; 28614 63958 69637 82898; 86002 402710 644415 328084; 230802 445102 362823 335913; 60257 127892 76753 73541; 34615 93532 80762 110049; 56783 172907 164548 144040]; @907 117437 120368 130179]; m=max(max(P)); n=max(max(T)); P=P'/m; T=T'/n; %-------------------------------------------------------------------------% pr(1:9,1)=0; %輸入矢量的取值范圍矩陣 pr(1:9,2)=1; bpnet=newff(pr,[12 4],{'logsig', 'logsig'}, 'traingdx', 'learngdm'); %建立BP神經網絡, 12個隱層神經元,4個輸出神經元 %tranferFcn屬性 'logsig' 隱層采用Sigmoid傳輸函數 %tranferFcn屬性 'logsig' 輸出層采用Sigmoid傳輸函數 %trainFcn屬性 'traingdx' 自適應調整學習速率附加動量因子梯度下降反向傳播算法訓練函數 %learn屬性 'learngdm' 附加動量因子的梯度下降學習函數 net.trainParam.epochs=1000;%允許最大訓練步數2000步 net.trainParam.goal=0.001; %訓練目標最小誤差0.001 net.trainParam.show=10; %每間隔100步顯示一次訓練結果 net.trainParam.lr=0.05; %學習速率0.05 bpnet=train(bpnet,P,T); %------------------------------------------------------------------------- p=[110 1.318 300 0.1 15 2 18 1 2]; p=p'/m; r=sim(bpnet,p); R=r'*n; display(R);
上傳時間: 2016-05-28
上傳用戶:shanqiu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K1=P3^4; sbit K2=P3^5; sbit ledr=P1^0; sbit ledg=P1^1; sbit ledb=P1^2; bit LEDDirection=0;//LED控制方向0:漸亮1:漸滅 char pwm=0; char pwmr=0; char scw=0;//中斷記數 char tt=0; char n; void dealy(uint z); void Timer0Init(void) { TMOD=0x01; TH0=0xff; TL0=0x47; EX0=1; IT0=0; PX0=1; ET0=1; TR0=1; EA=1; } void main() { Timer0Init(); while(1){ if(K1==0) { dealy (1); if(K1==0) {TR0=1; ledr=0; dealy(5); TR0=0; } } if(K2==0) { dealy (1); if(K2==0) { while(1) { ledr=0; //亮 dealy(100-n*10); ledr=1; //熄 dealy(n*10); } } } } } void Time0Isr(void) interrupt 1 { // pwm=0; TH0=0xff; TL0=0x47; scw++; }*/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bit LEDDirection=0; sbit P2_0=P1^0; sbit key1=P3^4; sbit key2=P3^5; sbit key3=P3^6; uchar zkb,i,t;// zkb指占空比 uchar pwm; void delay(uchar z) { uchar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init() //初始化函數 { TMOD=0X01; TH0=(65536-1000)/256; TL0=(65536-1000)%256; EA=1; ET0=1; TR0=1; } void keyscan() //鍵盤掃描 { P3=0XFF; if(key1==0) { delay(5); if(key1==0) { while(!key1); if(zkb<9) { zkb++; } } } if(key2==0) { delay(5); if(key2==0) { while(!key2); if(zkb>0) { zkb--; } } } if(key3==0) {TR0=1; delay(5); if(key3==0) {while(!key3); if((zkb<=9)&&(0==LEDDirection)) { zkb++; if(zkb>9) { LEDDirection=1; zkb=9; } } if((zkb>=0 )&&(1==LEDDirection)) { zkb--; if(zkb<0 ) { LEDDirection=0; zkb=0 ; //dealy(3000); } } } //pwm=pwmr; } } void main() //主函數 { zkb=2; init(); while(1) { keyscan(); }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中斷函數 { TH0=(65536-200)/256; TL0=(65536-200)%256; ++i; if(i>10) { i=0; }; if(i<=zkb) { P2_0=1; } else P2_0=0;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0 //中斷函數 { TH0=(65536-1000)/256; TL0=(65536-1000)%256; ++i; if(i>10) { i=0; }; if(i<=zkb) { P2_0=1; } else P2_0=0; }*/
標簽: 調光
上傳時間: 2016-07-02
上傳用戶:184890962
# include < reg52.h > # include < 24C02.h> #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rs = P3^5; //定義lcd1602的rs端 sbit lcden = P3^4;//定義lcd1602的lcden端口 sbit s1 = P3^0;//定義功能鍵s1 sbit s2 = P3^1;//定義功能鍵s2 sbit s3 = P3^2;//定義功能鍵s3 sbit beep = P2^3;//定義蜂鳴器 uchar count, s1num; char miao,fen,shi; uchar code table[] = "Designer:X_ZL ";//定義初始上電時液晶默認顯示狀態 void delay_ms( xms ) //定義延時函數 { uint i,j; for( i = xms ; i > 0 ; i --) for( j = 110 ; j > 0 ; j --); }
上傳時間: 2016-07-28
上傳用戶:游戲好嗎
100-24c02記憶開機次數101-24c02存儲上次使用中狀態102-DS1302 時鐘原理103-DS1302可調時鐘104-DS1302時鐘串口自動更新時間105-1602液晶顯示DS1302時鐘106-字庫ST7920 12864液晶基礎顯示107-按鍵 12864顯示108-PCF8591 1路AD數碼管顯示109-PCF8591 4路AD數碼管顯示11-LED循環右移110-PCF8591 DA輸出模擬111-PCF8591 輸出鋸齒波112-PCF8591 1602液晶顯示113-串口通訊114-串口通訊中斷應用115-RS485基本通訊原理116-紅外接收原理117-紅外解碼數碼管顯示118-紅外解碼1602液晶顯示119-紅外發射原理12-查表顯示LED燈120-紅外收發測試121-雙紅外發射避障原理測試122-1個18B20 溫度傳感器 數碼管顯示123-1個18b20溫度傳感器1602液晶顯示124-多個18b20溫度傳感器1602液晶顯示125-超溫報警測試126-溫度可調上下限1602126-溫度可調上下限1602顯示127-PS2鍵盤輸入1602液晶顯示128-雙色點陣1種顏色顯示測試129-雙色點陣2種顏色顯示測試13-雙燈左移右移閃爍130-雙色點陣顯示特定圖形131-雙色點陣交替圖形顯示132-雙色點陣雙色交替動態顯示133-熱敏電阻測試數碼管顯示134-光敏電阻測試數碼管顯示135-自動調光測試136-串轉并數字芯片測試137-非門數字芯片測試138-電子琴139-實用99分鐘倒計時器14-花樣燈140-外部頻率測試141-定時做普通時鐘可調142-1602液晶顯示的密碼鎖143-實用密碼鎖144-1602液晶顯示的計算器145-秒表146-串口測溫電腦顯示147-交通燈測試148-點陣模擬電梯上行下行149-點陣流動廣告模擬15-PWM調光150-綜合測試程序151-12位AD_DS1621與12864液晶152-閃爍燈一153-閃爍燈二154-流水燈A155-51單片機12864大液晶屏proteus仿真156-流水燈B157-數碼管顯示158-12864LCD顯示計算器鍵盤按鍵實驗159-數碼管顯示(鎖存器)16-共陽數碼管靜態顯示160-數碼管動態顯示161-數碼管滾動顯示162-數碼管字符顯示163-獨立按鍵164-矩陣鍵盤165-矩陣鍵盤(LCD)166-用DS1302與12864LCD設計的可調式中文電子日歷167-定時器的使用(方式1)168-12864LCD圖形滾動演示169-用PG12864LCD設計的指針式電子鐘17-1個共陽數碼管顯示變化數字170-定時器的使用(方式2)171-外部中斷的使用172-定時器和外部中斷173-開關控制12864LCD串行模式顯示174-點陣顯示175-液晶1602顯示176-12864帶字庫測試程序177-串行12864顯示178-遙控鍵值解碼-12864LCD顯示179-液晶12864并行18-單個數碼管模擬水流180-液晶12864并行2181-串口發送試驗182-串口接收試驗183-串口接收(1602)184-蜂鳴器發聲185-直流電機調速186-蜂鳴器間斷發聲187-lcd-12864應用188-繼電器控制189-直流電機調速19-按鍵控制單個數碼管顯示190-步進電機191-存儲AT24C02192-PCF8591T AD實驗193-PCF8591T芯片DA實驗194-溫度采集DS18B20195-EEPROM_24C02196-12864LCD顯示24C08保存的開機畫面197-紅外解碼198-12864LCD顯示EPROM2764保存的開機畫面199-時鐘DS1302(LCD)2-IO輸出-點亮1個LED燈方法220-單個數碼管指示邏輯電平200-宏晶看門狗201-SD卡202-秒表203-普通定時器時鐘204-彩屏控制205-彩屏圖片顯示206-12864+DS1302時鐘+18B20溫度計207-12864測試程序208-12864串行驅動演示209-12864生產廠程序21-8位數碼管顯示其中之一210-12864中文顯示測試211-LCD12864212-12864M液晶顯示(有字庫)程序(匯編)213-超聲波測距LCD12864顯示214-紅外遙控鍵值解碼12864液晶顯示(匯編語言)215-用DS1302與12864LCD設計的可調式中文電子日歷216-中文12864217-中文12864LCD顯示紅外遙控解碼實驗218-IO端口輸出219-IO端口輸入22-8位數碼管靜態顯示其中之二220-流水燈221-數碼管顯示222-數碼管動態掃描演示223-獨立按鍵224-獨立按鍵去抖動225-定時器0226-定時器1227-定時器2228-外部中斷0電平觸發229-外部中斷0邊沿觸發23-8位數碼管動態掃描顯示230-外部中斷1231-矩陣鍵盤232-液晶LCM1602233-LCD1602動態顯示234-EEPROM24c02235-開機次數記憶236-紅外解碼LCD1602液晶顯示237-紅外解碼數碼管顯示238-喇叭239-液晶背光控制24-8位數碼管動態掃描原理演示240-與電腦串口通信241-步進電機242-字庫LCD12864液晶測試243-液晶數碼綜合顯示244-99秒計時245-99倒計時246-搶答器247-PWM調光248-LED點陣249-直流電機調速25-數碼管顯示動態數據250-按鍵計數器251-秒表252-數碼管移動253-花樣燈254-紅綠燈255-音樂播放256-紅外收發演示257-普通定時器時鐘258-繼電器控制259-ps2鍵盤LCD1602液晶顯示26-9累加260-RTC實時時鐘DS1302液晶顯示261-單線溫度傳感器18b20262-串口測溫263-帶停機 步進電機正反轉264-步進電機正反轉265-AD_DA_PCF8591266-液晶AD_DA_PCF8591267-秒手動記數268-功能感受269-流水登27-99累加270-點亮一個二極管271-用單片機控制一個燈閃爍272-將P1口狀態送入P0、P2、P3273-P3口流水燈274-通過對P3口地址的操作流水點亮8位LED275-用不同數據類型控制燈閃爍時間276-用P0口、P1 口分別顯示加法和減法運算結果277-用P0、P1口顯示乘法運算結果278-用P1、P0口顯示除法運算結果279-用自增運算控制P0口8位LED流水花樣28-999累加280-用P0口顯示邏輯與運算結果281-用P0口顯示條件運算結果282-用P0口顯示按位異或運算結果283-用P0顯示左移運算結果284-萬能邏輯電路實驗285-用右移運算流水點亮P1口8位LED286-用if語句控制P0口8位LED的流水方向287-用swtich語句的控制P0口8位LED的點亮狀態288-用for語句控制蜂鳴器鳴笛次數289-包含單片機寄存器的頭文件29-9999累加290-用do-while語句控制P0口8位LED流水點亮291-用字符型數組控制P0口8位LED流水點亮292-用P0口顯示字符串常量293-用P0 口顯示指針運算結果294-用指針數組控制P0口8位LED流水點亮295-用數組的指針控制P0 口8 位LED流水點亮296-用P0 、P1口顯示整型函數返回值297-用有參函數控制P0口8位LED流水速度298-用數組作函數參數控制流水花樣299-用數組作函數參數控制流水花樣3-IO輸出-點亮多個LED燈方法130-9累減300-用函數型指針控制P1口燈花樣31-99累減32-999累減33-9999累減34-顯示小數點35-數碼管消隱36-數碼管遞加遞減帶消隱37-數碼管左移38-數碼管右移38-數碼管右移139-數碼管右移24-IO輸出-點亮多個LED燈方法240-數碼管循環左移41-數碼管循環右移41-數碼管循環右移142-數碼管循環右移243-數碼管閃爍44-數碼管局部閃爍45-定時器046-定時器147-定時器248-產生1mS方波49-產生200mS方波5-閃爍1個LED50-產生多路不同頻率方波51-1個獨立按鍵控制LED52-1個獨立按鍵控制LED狀態轉換53-2按鍵加減操作53-2按鍵加減操作數碼管顯示54-多位數按鍵加減(閃爍)54-多位數按鍵加減(閃爍)數碼管顯示55-多位數按鍵加減(不閃爍)55-多位數按鍵加減(不閃爍)數碼管顯示56-定時器掃描數碼管(不閃爍)57-按鍵長按短按效果58-搶答器59-獨立按鍵依次輸入數據6-不同頻率閃爍1個LED燈60-按鍵從右至左輸入61-8位端口檢測8獨立按鍵62-矩陣鍵盤行列掃描63-矩陣鍵盤反轉掃描64-矩陣鍵盤中斷掃描65-矩陣鍵盤密碼鎖66-矩陣鍵盤簡易計算器67-外部中斷0電平觸發68-外部中斷1電平觸發69-外部中斷0下降沿觸發7-不同頻率閃爍多個LED燈70-外部中斷1下降沿觸發71-T0外部計數輸入72-T1外部計數輸入73-看門狗溢出測試74-按鍵喂狗75-喇叭發聲原理76-警車聲音77-救護車聲音78-喇叭滴答聲79-報警發聲8-8位LED左移80-消防車警報81-音樂播放82-步進電機轉動原理83-步進電機正反轉84-步進電機按鍵控制85-步進電機轉
上傳時間: 2021-11-08
上傳用戶:
C51單片機設計C語言實例(400例)合集 大量設計實例,新手必備C51源碼,1-IO輸出-點亮1個LED燈方法110-LED循環左移100-24c02記憶開機次數101-24c02存儲上次使用中狀態102-DS1302 時鐘原理103-DS1302可調時鐘104-DS1302時鐘串口自動更新時間105-1602液晶顯示DS1302時鐘106-字庫ST7920 12864液晶基礎顯示107-按鍵 12864顯示108-PCF8591 1路AD數碼管顯示109-PCF8591 4路AD數碼管顯示11-LED循環右移110-PCF8591 DA輸出模擬111-PCF8591 輸出鋸齒波112-PCF8591 1602液晶顯示113-串口通訊114-串口通訊中斷應用115-RS485基本通訊原理116-紅外接收原理117-紅外解碼數碼管顯示118-紅外解碼1602液晶顯示119-紅外發射原理12-查表顯示LED燈120-紅外收發測試121-雙紅外發射避障原理測試122-1個18B20 溫度傳感器 數碼管顯示123-1個18b20溫度傳感器1602液晶顯示124-多個18b20溫度傳感器1602液晶顯示125-超溫報警測試126-溫度可調上下限1602126-溫度可調上下限1602顯示127-PS2鍵盤輸入1602液晶顯示128-雙色點陣1種顏色顯示測試129-雙色點陣2種顏色顯示測試13-雙燈左移右移閃爍130-雙色點陣顯示特定圖形131-雙色點陣交替圖形顯示132-雙色點陣雙色交替動態顯示133-熱敏電阻測試數碼管顯示134-光敏電阻測試數碼管顯示135-自動調光測試136-串轉并數字芯片測試137-非門數字芯片測試138-電子琴139-實用99分鐘倒計時器14-花樣燈140-外部頻率測試141-定時做普通時鐘可調142-1602液晶顯示的密碼鎖143-實用密碼鎖144-1602液晶顯示的計算器145-秒表146-串口測溫電腦顯示147-交通燈測試148-點陣模擬電梯上行下行149-點陣流動廣告模擬15-PWM調光150-綜合測試程序151-12位AD_DS1621與12864液晶152-閃爍燈一153-閃爍燈二154-流水燈A155-51單片機12864大液晶屏proteus仿真156-流水燈B157-數碼管顯示158-12864LCD顯示計算器鍵盤按鍵實驗159-數碼管顯示(鎖存器)16-共陽數碼管靜態顯示160-數碼管動態顯示161-數碼管滾動顯示162-數碼管字符顯示163-獨立按鍵164-矩陣鍵盤165-矩陣鍵盤(LCD)166-用DS1302與12864LCD設計的可調式中文電子日歷167-定時器的使用(方式1)168-12864LCD圖形滾動演示169-用PG12864LCD設計的指針式電子鐘17-1個共陽數碼管顯示變化數字170-定時器的使用(方式2)171-外部中斷的使用172-定時器和外部中斷173-開關控制12864LCD串行模式顯示174-點陣顯示175-液晶1602顯示176-12864帶字庫測試程序177-串行12864顯示178-遙控鍵值解碼-12864LCD顯示179-液晶12864并行18-單個數碼管模擬水流180-液晶12864并行2181-串口發送試驗182-串口接收試驗183-串口接收(1602)184-蜂鳴器發聲185-直流電機調速186-蜂鳴器間斷發聲187-lcd-12864應用188-繼電器控制189-直流電機調速19-按鍵控制單個數碼管顯示190-步進電機191-存儲AT24C02192-PCF8591T AD實驗193-PCF8591T芯片DA實驗194-溫度采集DS18B20195-EEPROM_24C02196-12864LCD顯示24C08保存的開機畫面197-紅外解碼198-12864LCD顯示EPROM2764保存的開機畫面199-時鐘DS1302(LCD)2-IO輸出-點亮1個LED燈方法220-單個數碼管指示邏輯電平200-宏晶看門狗201-SD卡202-秒表203-普通定時器時鐘204-彩屏控制205-彩屏圖片顯示206-12864+DS1302時鐘+18B20溫度計207-12864測試程序208-12864串行驅動演示209-12864生產廠程序21-8位數碼管顯示其中之一210-12864中文顯示測試211-LCD12864212-12864M液晶顯示(有字庫)程序(匯編)213-超聲波測距LCD1286
上傳時間: 2021-11-17
上傳用戶: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int temp,aa,wang,qian,bai,shi,ge;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void display( uint wang,uint qian,uint bai,uint shi,uint ge); void delay(uint z); void init(); void main() { init();//初始化子程序 while(1) { if(aa==20) { aa=0; temp++; if(temp==99999) { temp=0; } wang=temp/10000; qian=(temp-wang*10000)/1000; bai=(temp-wang*10000-qian*1000)/100; shi=(temp-wang*10000-qian*1000-bai*100)/10; ge=temp%10; } display(wang,qian, bai,shi,ge);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display(uint wang,uint qian,uint bai,uint shi,uint ge) { dula=1; P0=table[wang];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e;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qian];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d;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bai];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b;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shi];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7;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ge]; dula=0; P0=0xff; wela=1; P0=0xef; wela=0; delay(1); } void init() { wela=0; dula=0; temp=0;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aa++; }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int temp,aa,wang,qian,bai,shi,ge;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void display( uint wang,uint qian,uint bai,uint shi,uint ge); void delay(uint z); void init(); void main() { init();//初始化子程序 while(1) { if(aa==20) { aa=0; temp++; if(temp==99999) { temp=0; } wang=temp/10000; qian=(temp-wang*10000)/1000; bai=(temp-wang*10000-qian*1000)/100; shi=(temp-wang*10000-qian*1000-bai*100)/10; ge=temp%10; } display(wang,qian, bai,shi,ge);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display(uint wang,uint qian,uint bai,uint shi,uint ge) { dula=1; P0=table[wang];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e;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qian];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d;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bai];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b;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shi];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7;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ge]; dula=0; P0=0xff; wela=1; P0=0xef; wela=0; delay(1); } void init() { wela=0; dula=0; temp=0;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aa++; }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int temp,aa,wang,qian,bai,shi,ge;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void display( uint wang,uint qian,uint bai,uint shi,uint ge); void delay(uint z); void init(); void main() { init();//初始化子程序 while(1) { if(aa==20) { aa=0; temp++; if(temp==99999) { temp=0; } wang=temp/10000; qian=(temp-wang*10000)/1000; bai=(temp-wang*10000-qian*1000)/100; shi=(temp-wang*10000-qian*1000-bai*100)/10; ge=temp%10; } display(wang,qian, bai,shi,ge);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display(uint wang,uint qian,uint bai,uint shi,uint ge) { dula=1; P0=table[wang];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e;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qian];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d;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bai];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b;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shi]; dula=0; P0=0xff; wela=1; P0=0xf7; wela=0; delay(1); dula=1; P0=table[ge]; dula=0; P0=0xff; wela=1; P0=0xef; wela=0; delay(1); } void init() { wela=0; dula=0; temp=0;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aa++; }
標簽: 矩陣式鍵盤
上傳時間: 2021-12-18
上傳用戶:2590813506
該系統描述無線功率傳輸是出版的力量,無線通信聯合體采用無線力量聯盟與 Convenient Power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富爾頓創新公司、國家半導體公司,諾基亞公司,奧林匹斯成像公司、研究、限制、飛利浦、三洋電子公司。深圳桑菲消費通信有限公司。菲德州儀器有限公司保留所有能量。復制在全部或部分地是被禁止的明示和優先的書面允許的無線能力聯盟免責聲明本網站內所包含的信息是正確之日出版。然而,無線的力量,也 Convenient Power協會有限公司富爾頓創新公司和國家諾基亞公司半導體公司、企業、科研、奧林匹斯成像議案有限公司、飛利浦、三洋電子公司。深圳桑菲消費通信有限公司。德州儀器有限公司,也將承擔任何損失,包括間接的或間接的從使用這個系統描述無線功率傳輸或依據。本文件的準確性無觸點電力傳輸的方法從一個基站移動設備,它是基于近場磁感應線圈之間。轉移的功率大約5W采用適當的二次卷(典型的外部大約40毫米)的尺寸。操作頻率范圍:110-205HZ之間。支持兩種方法在移動設備上放置在基站的表面。幫助用戶指引正確位置的移動設備在表面形成一層。通過基站提供一個或幾個固定位置的表面。任意位置可以免費定位的移動設備上表面形成一層可提供電力基站位置通過任何表面。一個簡單的通信協議使移動設備能夠充分的控制能力轉讓。可觀的設計系統的靈活性為整合成一個移動的裝置。非常低的備用電源(執行),可依賴安裝1.3一致性和參本文檔中所有的規定除非特別指出,以及其他推薦或隨意或信息。為了避免任何疑惑,“應當”表示個強制性的行為的指定的成分如下。它是一種違反這一系統的無線通信電源轉換描述指定的成分不具有行為所起義的此外“應該?示推的行少下它不是種違反這一系統的描如果指定的無線功率傳輸組件都有理由偏離的定義行為。最后這個詞“可能”表示一個可選的行為的特定組件如下。它是到指定的成分是否具有明確的行為(從)或無偏差不是。此外在這個文件中提供的規格還應當符合產品實現在系統提供的規格說明如下。而且,相關的部分下面列出適用的國際標準。如果多個修改任何系統的存在描述或國際標準適用于下面列出的是那個被修改在最近出版的發布日期的單據。
標簽: 無線充電
上傳時間: 2022-03-31
上傳用戶:20125101110
支持在線安裝方式,永遠保持最新版本持常用的110-115200bps波特率,端口號、校驗位、數據位和停止位均可設置動檢測枚舉本機串口號,支持虛擬串口持設置分包參數(最大包長、分包時間),防止接收時數據粘包持ASCII/Hex發送,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可以在16進制和AscII碼之間任意轉換,支持發送和顯示漢字接收數據能夠自動儲存到文檔支持系統日志接受方式:接受內容時自動顯示信息時間戳等基本信息支持隨意間距發送,循環系統發送接受和發送文本支持ANSI與UTF8二種編碼方式支持頁面對話框的背景圖及其字體樣式定制支持多個串口同時處理現在發布了V1.1.21版本了正在加入圖形分析研究的功能后續我會持續更新,同步推送
上傳時間: 2022-04-25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