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e2的實時系統概況的源碼,使用了qt界面,可以顯示當前cpu、內存、和數據狀態,使用ARM-Linux-GCC編譯,并且要搭建相應的qt環境
上傳時間: 2014-01-11
上傳用戶:xjz632
該壓縮包里面含兩個源碼,一個是LED流水燈實驗,一個是按鍵控制源碼。里面都包括驅動程序和相應的應用程序,開發平臺為ARM-Linux-GCC,所用ARM板為ST2410.
標簽: 源碼
上傳時間: 2013-12-19
上傳用戶:牧羊人8920
moto e2鍵盤軟鎖第三版,使用moto e2 sdk 和 ARM-Linux-GCC編譯
上傳時間: 2016-04-03
上傳用戶:gdgzhym
從busybox提取的ftp客戶端程序,main函數是測試函數。用ARM-Linux-GCC ftpClient.c -o main編譯后即可運行。
上傳時間: 2016-11-13
上傳用戶:plsee
此程序是一個通用的攝像頭抓圖程序,只要在裝有linux系統并而己安裝有ARM-Linux-GCC的開發環境下編譯即可運行。
上傳時間: 2016-12-13
上傳用戶:klin3139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6-12-24
上傳用戶:kikye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3-12-29
上傳用戶:kristycreasy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3-12-14
上傳用戶:從此走出陰霾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6-12-24
上傳用戶:lgnf
程序代碼使用說明: (1)所有源代碼目錄下都提供了Makefile(非Qt),或者.pro(Qt),或者更詳細的說明(第7章)。作為對比,也可以參考在書中的對應章節采用直接gcc命令的編譯方法,來學習如何編寫Makefile。 (2)Makefile中默認情況下采用“CC=gcc”或者“CPP=g++”的設置,交叉編譯時請使用“ make CC=ARM-Linux-GCC CPP=arm-linux-g++”(假設你使用的是光盤中提供的ARM-Linux-GCC交叉編譯工具鏈)或類似命令。當然,也可以修改這些Makefile。 (3)Qt程序的交叉編譯請參考本書第2章:可以利用qmake自動生成用于交叉編譯的Makefile。當然,也可以采用(2)的方法,或者直接修改Makefile。 (4)所有代碼都在Redhat9和gcc3.4.1/ARM-Linux-GCC3.4.1/Qtopia-core-4.3.0的環境中編譯測試通過。
上傳時間: 2013-12-13
上傳用戶:skh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