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識別是通過識別和理解過程把人類的語音信號轉變為文本或命令的技術。近年來語音識別技術由于其重要性和研究難度成為研究的熱點。隨著嵌入式的發展,嵌入式語音識別技術成為語音識別領域發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在此背景下,本課題進行基于ARM的嵌入式語音識別系統的研究。論文分別從理論分析、系統硬件平臺的總體設計、系統軟件的分析定制等方面,對語音識別在ARM上的應用做了研究。 1、在理論上,詳細介紹了語音識別的發展歷史與研究現狀;具體闡述語音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研究方法,并推導了語音識別技術中最常用到的兩種算法DTW和HMM的數學模型,為進一步的語音識別研究打下基礎。 2、在硬件平臺方面,本文分析設計了語音識別系統的總體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語音識別系統的控制部分、語音的輸入輸出部分以及語音程序的存儲部分;文中詳細介紹了各部分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此外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確定了語音芯片等外圍電路芯片的型號并擴展了外圍電路。 3、在系統軟件選擇定制方面,不僅要求各部分自身功能完善,能夠滿足本課題的需求,而且要求各部分相互之間滿足一定的兼容性,即定制的系統具有穩定性,可以有效的工作??紤]到以上的因素,本課題針對特定的語音識別系統的需求,對交叉編譯環境、U-boot、內核、根文件系統等均進行了量身定制。最終選用Crosstool來制作專門編譯Linux-2.6.22.6的交叉編譯工具;選用比較穩定的支持tftp下載的u-boot-1.2.0作為引導程序;選用Linux-2.6.22.6作為嵌入式操作系統內核,并對其進行剪裁定制,特別是增加了UDA1341TS音頻驅動和網卡驅動部分;選用了帶有mdev功能的BUSYBOX-1.9.1來制作根文件系統。 在以上三方面的基礎上,本課題對語音識別程序系統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包括音頻驅動、語音錄制、語音訓練、語音識別程序的編譯以及語音識別等程序在ARM上的移植。 最后,本論文采用DTW模型,完成了語音模板的訓練和語音識別的任務。經過實驗測試,該系統有效完成了預期的語音識別任務。
上傳時間: 2013-05-30
上傳用戶:wsx123
數字攝影的興起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數碼相框的發展,因為僅有不到35%的數碼照片被打印。數碼相框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普通相框的造型,把原來相框中間的照片部分換成液晶顯示屏,配上電源,存儲介質等,使得同一個相框內可以循環播放照片,比普通相框的單一顯示功能更有優勢。從2007年開始,數碼相框的市場關注度開始激增。在2008年,數碼相框市場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具有極高的潛在市場價值。 本論文以此為出發點,進行數碼相框軟件的開發研究工作。作為一款嵌入式產品,核心部件CPU采用了性能價格比、性能功耗比都很高的ARM架構處理器之中的一款——三星S3C2440A,顯示器采用了支持雙精度掃描的液晶顯示屏。軟件方面,Bootloader采用較為成熟的u-boot-1.1.4,Linux內核的版本為2.6.12,系統命令集由BUSYBOX構成。利用ARM處理器對Linux系統良好的移植性、自帶的LCD控制器、音頻控制器、SD與USB控制器的特點,進行圖像顯示、音頻播放與文件管理。對于目前大部分數碼相框在圖片瀏覽和文件管理功能上的不足,本設計的圖像顯示功能充分利用了觸摸屏功能,實現了圖像的觸摸式移動,使用戶可以自由的觀看放大后的圖像;文件管理功能則設計成了類似windows的文件瀏覽器,不僅具有豐富的文件管理功能,而且使習慣了windows的廣大用戶可以很快的熟悉此功能,并為將來升級為下一代的細分產品——數碼相冊做好準備。 本設計的核心是基于ARM平臺的系統移植與基于QT的應用程序設計。首先根據系統的總體設計思路選擇合適的硬件組合;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u-boot的移植,嵌入式Linux的移植,QT Embedded/Qtopia的移植,以及最后QT圖形界面的設計。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rockjablew
(一):使用BUSYBOX制作Linux根文件系統 (二):nfs服務器配置過程——RedHatAS5環境 (三):開發板通過nfs服務掛載虛擬機指定目錄 (四):通過nfs服務掛載根文件系統 (五):cramfs格式根文件系統制作 (六):yaffs格式根文件系統制作 (七):BUSYBOX自帶telnet服務器 (八) :BUSYBOX自帶的FTP服務器 (九) :BUSYBOX自帶的tftp服務器 (十):Linux下實現U盤、SD卡自動掛載功能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ruixue198909
本書全面介紹了嵌入式Linux 系統開發過程中,從底層系統支持到上層GUI 應用的方方面面,內容涵蓋Linux 操作系統的安裝及相關工具的使用、配置,嵌入式編程所需要的基礎知識(交叉編譯工具的選項設置、Makefile 語法、ARM 匯編指令等),硬件部件的使用及編程(囊括了常見硬件,比如UART、I2C、LCD 等),U-Boot、Linux 內核的分析、配置和移植,根文件系統的構造(包括移植BUSYBOX、glibc、制作映象文件等),內核調試技術(比如添加kgdb 補丁、?;厮莸龋寗映绦蚓帉懠耙浦玻↙ED、按鍵、擴展串口、網卡、硬盤、SD 卡、LCD 和USB 等),GUI 系統的移植(包含兩個GUI 系統:基于Qtopia 和基于X),應用程序調試技術。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life840315
Jollen-Kit! 2006 是非常積極進行中的專案,所有紀錄與更新將同步揭示於本網頁。 快速下載 U-Boot 的 binary code:U-Boot binary - 2006/01/03 Linux kernel 2.4.18 for jk2410:uimage.img - 2006/01/06 可開機的 Base root filesystem: urootfs.img -2006/01/07 (without tftp) 可開機的 Base root filesystem: urootfs2.img -2006/03/10 (BUSYBOX 1.10 with tftp) GNU cross toolchain:arm-9tdmi-linux-gnu.tar.gz (armpath by Joe) 安裝方法: # cd / (切換到 / 根目錄) # tar jxf <路徑>/arm-9tdmi-linux-gnu.tar.gz (將檔案解開) "Hello, World!" 在 ARM9 的範例:hello_arm.tar.gz (使用Makefile) 其它工具與原始碼下載 驅動程式模組
標簽: Jollen-Kit 2006
上傳時間: 2015-06-16
上傳用戶:xz85592677
TinyLogin is a suite of tiny Unix utilities for handling logging into, being authenticated by, changing one s password for, and otherwise maintaining users and groups on an embedded system. It also provides shadow password support to enhance system security. TinyLogin is, as the name implies, very small, and makes an excellent complement to BUSYBOX on an embedded System. It can be used without BUSYBOX, of course, but I envision them being used together most of the time.
標簽: authenticated TinyLogin utilities handling
上傳時間: 2016-01-30
上傳用戶:253189838
PowerPC MPC5200B處理器的ramdisk,以及制作ramdisk的詳細步驟,該ramdisk使用的是BUSYBOX做console。
標簽: PowerPC ramdisk 5200B 5200
上傳時間: 2016-06-16
上傳用戶:小碼農lz
嵌入式Linux開發(英文版) chm 影印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 Christopher Embedded Linux Primer.chm 2008.2 最新出版 本書是一部全面易懂的嵌入式Linux開發實用指南。主要內容包括:處理器基礎、Linux內核、內核初始化、系統初始化、Bootloader、設備驅動基礎、文件系統、MTD子系統、BUSYBOX、嵌入式開發環境、開發工具、內核調試技術、調試嵌入式Linux應用程序、Linux與實時等。
標簽: Linux Christopher chm Embedded
上傳時間: 2013-12-24
上傳用戶:lingzhichao
制作Linux文件系統的工具,BUSYBOX。
上傳時間: 2016-09-03
上傳用戶:wqxstar
制作嵌入式linux下基于qtopia的圖形文件系統的完整過程描述,包括qtopia、BUSYBOX的使用等
上傳時間: 2013-12-24
上傳用戶:exxx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