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目的 1、通過編程熟悉VC++的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的編程環境; 2、通過編程熟悉PCI-1711數據采集卡的數據輸入輸出; 3、掌握PID控制器的編程方法; 4、了解閉環控制系統的概念與控制方法; 5、熟悉定時器及顯示界面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設備 1.THBDC-1型 控制理論• 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平臺 2.PCI-1711數據采集卡一塊 3.PC機1臺(安裝軟件“VC++”及“THJK_Server”)
標簽: Application Console 1711 編程
上傳時間: 2014-01-15
上傳用戶:qweqweqwe
飛思卡爾08單片機程序,其功能通過串口為接收上位機(PC機等)的指令,解碼后,通過CAN總線發往下位機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gut1234567
用于在VMware虛擬機上搭建VxWorks開發環境的AMD網卡驅動的替換。
上傳時間: 2015-03-29
上傳用戶:繾綣abc
PC終端調試工具軟件:Windows網絡分析工具網絡設置工具POP 4.1+串口調試助手ComPort-0P地址動態綁定功能;路由信息查詢和配置功能;MAC地址信息查詢、更改功能;MAC、主機信息掃描功能;MAC地址與廠家對應表;本機網絡報文統計功能;本機端口列表、遠程端口掃描功能;常用端口對照表;端口映射功能;網卡流量統計和指示功能;
上傳時間: 2021-12-26
上傳用戶:
USB音頻方案,USB聲卡方案1. 描述ATE1133是一顆包含音頻編解碼器、HIFI級單麥克風輸入和立體聲耳機輸出解決方案。內部集成多個模塊,包括高速&全速USB Host/Device收發器(PHY),ARM??Cortex?-M4?32-bit?MCU內核主頻96MHZ,16bit ADC采樣率:48、96KHZ、16bit DAC采樣率:48、96KHZ,支持標準安卓耳機線控按鍵控制,支持美標CTIA帶耳機插拔檢測。它非常適用于USB C型桌面拓展塢、數據音頻HUB、視頻會議、Type-c耳機、C型音頻轉接頭、USB話務耳機、USB車載AUX音頻線等應用。此外還支持上位機Windows PC端軟件界面在線調試仿真和更新片內flash閃存。2.特點·符合USB 2.0全速運行·符合USB AUDIO & HID設備類規范·支持Headset模式·支持Microphone模式·支持Speaker模式·支持硬件設置三種模式切換·支持左右聲道平衡·麥克風Audio-ADC參數: 采樣率:48、96KHZ 位寬:16Bit THD+N=0.005% SNR≥98 Bias電壓:3V·立體聲耳機輸出Audio-DAC參數: 采樣率:48、96KHZ 位寬:16Bit THD+N=0.003%(RL=32Ω) RL輸出擺幅=1.6V 直驅16/32Ω耳機,最大功率35mW·內置低功耗ARM核心,全速運行功耗=3.3V@18ma,功耗0.06mW·支持線控耳機模式:上一曲、下一曲、播放/暫停、點按音量加減、長按音量連續加減·芯片單電源供電:3.3~5V-MAX·32針腳QFN32 4X4 封裝
上傳時間: 2022-03-22
上傳用戶:shjgzh
單片機是通過將大量外圍設備和CPU集成在一個芯片中,使計算機系統更小,更容易集成進復雜的而對體積要求嚴格的控制設備當中。它靠程序運行的,并且程序是可以修改,通過不同的程序實現不同的功能。將單片機技術和射頻卡技術有效地結合起來,必然給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效益。對比磁卡系統,單片機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更高,操作方便,快速。卡片可擴展其它應用,而且一張卡片可以用于多個不同應用行業。本設計開發了一個簡易實用的基于單片機的射頻卡繳費系統。主要設計思路是通過讀寫模塊讀取射頻卡中的用戶信息,傳送到單片機進行處理,信息將送液晶顯示模塊顯示,同時經過串行通信模塊與PC實現信息交換與資料管理。系統設計的廣展和配置應遵循以下原則,選擇典型電路,為硬件系統的標準化、模塊化打下良好的基礎:系統擴展與外圍設備的配置水平應充分滿足應用系統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適當余地,以便進行二次開發;硬件結構應結合應用軟件方案一并考慮。硬件結構與軟件方案會產生相互影響,考慮原則是:軟件能實現的功能盡可能由軟件實現,以簡化硬件結構。本設計將分成緒論,系統介紹,系統硬件設計,系統軟件設計,系統仿真測試,共五個部分。其中,緒論部分概述本設計的背景意義及本課題研究的內容;系統硬件設計是本設計的主要部分,包括AT89C52,ZLG500A和LCD12864等各功能模塊及元器件的作用和原理,電路設計;系統軟件設計主要簡述上位機的界面設計軟件VB的特點和所使用的主要控件或函數,及其界面功能和界面程序框圖;系統仿真測試主要是使用軟件仿真測試,展示系統的功能和作用。
上傳時間: 2022-06-17
上傳用戶:
廣東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工學碩士) 基于FPGA的PCIE數據采集卡設計數據采集處理技術與傳感器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和PC機技術共同構成檢測 技術的基礎,其中數據采集處理技術作為實現自動化檢測的前提,在整個數字化 系統中處于尤為重要的地位。對于核磁共振這樣復雜的系統設備,實現自動化測 試顯得尤為必要,又因為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特殊性,對數據的采集有特殊要求, 需要根據各種脈沖序列的不同要求設置采樣點數和采樣間隔,根據待采信號的不 同帶寬來設置采樣率,將系統成像的數據采集下來進行處理,最后重建圖像和顯 示。因此本文基于現有的采集技術開發專門應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數據采集卡。 該采集卡從軟件與硬件兩個方面對基于FPGA的PCIE數據采集卡進行了研 究,并完成了實物設計。軟件方面以FPGA為核心芯片完成數據采集卡的接口控 制以及數據處理。通過Altera的GXB IP核對數據進行捕捉,同時根據實際需要 設計了傳輸協議,由數據處理模塊將捕捉到的數據通過CIC濾波器進行抽取濾 波,然后將信號存入DDR2 SDRAM存儲芯片中。在傳輸接口設計上采用PCIE 總線接口的數據傳輸模式,并利用FPGA的IP核資源完成接口的邏輯控制。 硬件部分分為FPGA外圍配置電路、DDR2接口電路、PCIE接口電路等模 塊。該采集卡硬件系統由Flash對FPGA進行初始化,通過FPGA配置PCIE總 線,根據FPGA中PCIE通道引腳的要求進行布局布線。DDR2接口電路模塊依 據DDR2芯片驅動和接收端的電平標準、端接方式確定DDR2與FPGA之間通 信的各信號走線。針對各個模塊接口電路的特點分別進行眼圖測試,分析了板卡 的通信質量,對整個原理圖布局進行了設計優化。 通過測試,該數據采集卡實現了通過CPLD對FPGA進行加載,并在FPGA 內部實現了抽取濾波等高速數字信號處理,各種接IsI和控制邏輯以及通過大容量 的DDR2 SDRAM緩存各種數據處理結果正確。經系統成像,該采集卡采集下來 的數字信息可通過圖像重建準確成像,為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的工程實現打下了良 好的成像基礎。
上傳時間: 2022-06-21
上傳用戶:fliang
ISO-15693 識別卡,無觸點的集成電路卡 第2部分
上傳時間: 2013-07-27
上傳用戶:eeworm
SD卡的第五章譯文
標簽: SD卡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IC卡技術入門-電子貨幣與電子證件
上傳時間: 2013-05-26
上傳用戶: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