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24XX\U-BOOT(bootloader)程序的特點功能
標簽: bootloader XXU-BOOT 24 三星
上傳時間: 2015-12-29
上傳用戶:小草123
這是配套的原理圖 from wangkj@yahoo.com 電路原理圖和詳細說明: amd.9966.org或者 arm.9966.org 都是原創,包括boot, loader,u-boot,linux 和測試程序 這些都是針對那個網站板子的配套程序,板子可以按照該網站提供的聯系方式聯系獲取
上傳時間: 2016-01-31
上傳用戶:腳趾頭
配套擴展版的圖 from wangkj@yahoo.com 電路原理圖和詳細說明: amd.9966.org或者 arm.9966.org 都是原創,包括boot, loader,u-boot,linux 和測試程序 這些都是針對那個網站板子的配套程序,板子可以按照該網站提供的聯系方式聯系獲取
上傳時間: 2016-01-31
上傳用戶:gxmm
VIP專區-嵌入式/單片機編程源碼精選合集系列(102)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DMX512在PIC單片機上的匯編接收程序.2. 用XC9572來控制LCD12864的讀寫等時序,用89C52的總線方式來控制LCD.3. 對25AA040的EEPROM進行SPI讀寫.4. 一個測試USB器件PDIUSBD12的上位機源代碼.5. 這個源碼測試過,可以用.電路圖也可以根據程序畫,非常方便..6. VB開發的進行PLC通訊測試的程序.7. 使用梯形圖開發的PLC控制程序.8. 開發的PLC梯形圖程序.9. cgnal c8051f020 4*6鍵盤 4*8 液晶顯示 大容量存儲.10. 《嵌入式系統的C程序設計》電子版.11. maxim的對sd卡的串行spi模式進行讀寫操作控制的程序源碼.12. 在用計算機進行數據傳輸時.13. u boot介紹.14. C++編寫的針對PCI卡.15. 一個QT4開發的小界面。我也是新手做的一個小程序。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QT.16. 基于AT89C2051的室內紅外遙控電動車電路設計.17. 南京大學電子系搶答電路仿真課件.18. 這個是在UNIX下.19. 大名鼎鼎的AudioCodes的VOIP處理芯片AC483的數據手冊,很多語音卡都是用這個芯片的..20. 《嵌入式開發實例》全書所附源代碼.21. C++編寫的針對CP5611 PCI卡的通訊程序Demo.22. H橋驅動電路.23. 紅外遙控接收電路,常用于控制系統中.24. 電動小車的電機驅動及控制.25. 微型紅外追蹤及無線遙控車設計,這個文檔包括一些畢業設計中所常用的設計電路.26. system c好資料--Modeling with SystemCTM Workshop Version 1.4.27. LPC2124 + proteus 仿真 ADS v1.2編譯 實現數字顯字功能.28. ALI-5661芯片MP3方案3100版本詳細資料。 包含 M5661 Flash Support List_SDK_070122 M5661 User Manual_v1.2_051023 .29. 80c296sa平臺的ads7864采集程序.30. 串行外設接口SPI的應用.31. 書名是電器控制與PLC.32. power pc 405 ep核心板及其周邊的原理圖和pcb圖.33. 中文版的keil操作手冊.34. 信號被白噪聲干擾.35. ControlCAN 開發程序例程1.36. ControlCAN 開發程序例程1.37. 運用Labview進行虛擬示波器設計的源碼.38. 運用Labview進行虛擬示波器設計的源碼.39. 運用Labview進行虛擬示波器串口設計的源碼.40. compact pci footprint for design,using pads2005 open it ,like you need it !.
標簽: 光電技術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圖像的采集和傳輸是實時監控、遠程控制、智能小區等諸多領域的關鍵技術。基于傳統:PC的圖像采集已成為現實。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嵌入式系統的研究開發成為了后PC時代的一個熱點,它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現場、信息家電等各行各業。同時,圖像的遠程采集傳輸也朝著專業化、多樣化和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利用嵌入式技術來實現圖像的遠程采集傳輸正順應了時代發展,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嵌入式的遠程圖像采集傳輸系統。嵌入式終端采用$3C2410為核心的目標板為硬件平臺,采用嵌入式Linux為系統平臺。系統通過連接在嵌入式終端的USB攝像頭完成靜態圖像數據采集,并進行圖像壓縮處理。在圖像傳輸方面,論文設計了兩種模式:一種是通過Intemet傳輸的、基于B/S模式的傳輸方式。在該模式下,遠端客戶機通過瀏覽器訪問架設在終端里的嵌入式服務器而獲得圖像信息。另一種是基于GPRS網絡實現遠程無線圖像傳輸。終端將采集到的圖像數據通過GPRS網絡發送到擁有固定Ip的監控服務器上來完成圖像遠程傳輸。 本文首先介紹了圖像采集傳輸和嵌入式方面的相關內容,并介紹了本論文所采用的開發平臺。為了順利開發接著構建了開發環境,這里包括U-boot的移植、Linux系統的內核編譯和移植、設備驅動模塊的加載以及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在此基礎上,利用Vide04Linux的接口函數,用C語言實現了圖像原始數據的采集程序,并利用JPEG算法了實現圖像壓縮。在基于B/S模式的傳輸方式中,首先利用Boa架設了嵌入式服務器,然后用C語言完成CGI腳本,該腳本將圖像嵌入網頁并實時更新以實現網頁的動態輸出。在基于GPRS實現遠程無線圖像傳輸方式中,論文詳細分析了系統通訊數據流的特征,提出了采用辨識特征字符、數據打包等策略以實現GPRS的網絡連接和數據通訊,并且在此基礎上用C語言編程實現。同時,在PC(Linux)上用Socket編程實現了監控服務器軟件,該軟件用以接收圖像數據和控制嵌入式終端的系統狀態。最后,論文分析比較了兩種傳輸方式的區別和優缺點。試驗證明,采用兩種方式都能成功實現圖像的遠程采集傳輸,并且試驗效果較好。
上傳時間: 2013-05-17
上傳用戶:squershop
ARM嵌入式技術在工業和生活中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了適應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滿足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通信類和電子類專業開設ARM嵌入式技術相關課程及其實驗課程將成為趨勢。在課程中設置合理實驗,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創新性思維,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理論和應用技術。 論文設計的ARM嵌入式教學實驗系統包括一塊適合普通高校嵌入式技術實驗課程教學的實驗開發板及其配套的實驗。該實驗系統針對一般高校所開設的ARM嵌入式技術相關課程的要求而設計,配套實驗符合教學大綱及實驗課時的要求。 論文設計的實驗開發板主要組成模塊有:最小系統,包括控制器模塊、電源模塊、復位模塊、Flash ROM模塊、SDRAM模塊、JTAG接口等;擴展接口,包括LED、鍵盤、RS232串口、I2C接口、液晶模塊、以太網模塊等。實驗開發板采用S3C4510B網絡控制芯片用作控制和信號處理,使用網絡接口芯片DM9161和隔離變壓器H1102完成網絡接入,使用AM29LV160和HY57V641620HG構建16位存儲單元,使用AT24C01和PCF8583來構建I2C接口,使用MAX232完成TTL電平轉換以擴展RS232串口,并擴展鍵盤和LCD實現人機交互。實驗開發板的硬件設計充分考慮了一般高校實驗室的條件和需求,能夠較好地將成本控制在150元左右,有利于在有限的條件下為每個學生盡可能的創造動手制作PCB的實驗條件。實驗板的接口設計能夠讓學生較為方便地開展實驗,并考慮了實驗板擴展和二次開發的需要。 論文設計的實驗系統配套實驗主要有基礎實驗、擴展實驗和設計實驗?;A實驗主要幫助學生熟悉嵌入式系統的片內資源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配置方法,對整個嵌入式系統的架構有一定的理解,能編程完成一些簡單的控制功能;擴展實驗主要幫助學生建立嵌入式系統開發和設計的基本理念,能夠設計和實現常見的外設驅動程序,能夠進行操作系統的配置和移植,能夠自行對實驗板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展;設計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嵌入式系統的設計開發能力,使學生能根據需要設計出實現一定功能的擴展模塊,從而使實驗板擴展成實現具體功能的工業產品。基礎實驗包括ADS集成環境實驗、鍵盤實驗(GPIO輸入)、LED實驗(GPIO輸出)、定時器實驗、外部中斷實驗、UART串口通信實驗、I2C接口實驗、液晶顯示實驗;擴展實驗包括建立交叉編譯環境實驗、操作系統編譯實驗、操作系統移植實驗、以太網通信實驗、TFTP實驗、WEB訪問實驗;設計實驗包括TCP/IP協議棧實驗、Web服務器實驗。學生通過完成基礎實驗、擴展實驗和設計實驗來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創新性開發實驗,可以滿足一般高校嵌入式技術實驗課程教學的需要。 論文介紹了嵌入式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以及實驗開發板設計完成后進行的調試。實驗開發板移植的嵌入式操作系統為uClinux,采用的Bootloader為U-boot。論文還簡單介紹了實驗系統的擴展方案和二次開發方案,并對嵌入式新技術的發展做了粗淺的探討。 論文所做的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是對普通高校ARM嵌入式技術實驗課程設計的一次有益探索。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jq719719
嵌入式系統是當前最為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也是“后PC時代”最有發展前景的方向之一。目前,它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信息家電、手持通信設備、儀器儀表、汽車、航空航天、工業控制以及數據采集等應用領域,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中,GPRS DTU是嵌入式系統在工業控制和數據采集領域的重要應用,它可以實現將串口數據通過GPRS網絡進行數據傳輸,提供了無線備份鏈路,增強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伴隨著對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長,提出了智能化GPRS DTU的概念。除了原有的基本功能,還需要增加智能化功能模塊,比如支持自動心跳、保持永久在線,支持遠程登錄,遠程Web管理,遠程自動更新等。這樣就極大地節省了后期維護費用,降低了成本。因此,對智能化GPRS DTU的研究具有廣泛的意義和良好的商業前景。 本文主要是設計并實現智能化GPRS DTU的應用平臺,對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從理論的層次介紹了嵌入式系統的基本概念和設計流程,在理論研究和項目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抓住本質、分層整合、協同分工、情景分析等學習方法;介紹GPRS DTU硬件平臺的組成,以ATMEL公司的AT91RM9200為核心控制單元,以Telit的GM862作為GPRS功能模塊,以實現工業級指標要求;總結出Linux下ELF文件轉換為binary文件的方法,然后重點解決了U-boot應用于AT91RM9200重映射機制的修正,設計出面向智能化GPRS DTU的嵌入式混合文件系統(Cramfs+JFFS2+Initramfs),針對該文件系統對Linux-2.6.20進行了移植和裁剪;最后以串口/Ethernet數據網關的設計來說明應用開發的基本模型。 本系統研發的關鍵技術均已獲得相應的成果,對智能化GPRS DTU的發展給予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fhe2005
本書以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流程為主線,剖析了嵌入式Linux系統構建的各個環節。本書從嵌入式系統基礎知識和Linux編程技術講起,接下來說明了嵌入式Linux交叉開發環境的建立,然后分析了嵌入式Linux系統的引導程序、內核和文件系統三大組成部分,最后介紹了嵌入式Linux系統集成和部署的方法。本書使用的嵌入式Linux系統軟件全部來源于開源站點,文中提供了具體的鏈接地址。本書主要以ARM平臺為例,對U-Boot和Linux內核啟動過程做了詳細分析,為學習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奠定基礎。本書從概念上闡述了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流程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iyuki
我國是世界上設施農業面積最大的國家,設施面積占世界總面積的70-80%。目前國內設施溫室應用的主要環境參數采控系統大多為進口產品,這些產品技術含量高,采控效果好,但相對價格較高,通常適用于現代化的大型或高檔連棟溫室。少數國產品牌無論技術水平還是采控效果均不甚理想,尤其缺少能夠適用于我國常見的中小型日光溫室的低成本智能采集控制裝置。本文基于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設施農業精準生產技術系統構建與應用”,對設施溫室環境和生物信息數據采集、傳輸、備份、調控問題進行了研究。 論文分析了目前國內中小型日光溫室環境監控需求,提出并實現了一套網絡型設施農業日光溫室智能控制系統從硬件到軟件的完整方案。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 開發了面向常用環境信息傳感器和生物信息傳感器的數據采集模塊,該數據采集模塊具有可定制、可擴展的特點。 (2) 開發了基于CF卡的數據備份及存儲模塊,為實現現場數據的大容量存儲和本地化自主控制提供了基礎。 (3) 構建了傳感器數據的局域傳輸網絡和以太網絡接口,滿足了節點環境參數及視頻信息寬帶傳輸與溫室集中監控的需要。 (4) 開發了面向中小型日光溫室的可擴展核心設備管理模塊,實現了在決策服務器支持下的環境參數本地自主調控。 (5) 移植了嵌入式操作系統、開發了設備驅動程序,使用戶可以靈活方便地調用板載設備進行系統的二次定制開發。 (6) 對系統軟件、硬件進行了模擬調試和現場實驗,驗證了系統在設施溫室環境采控中的各項功能。 論文結構如下:首先分析了課題的研究背景、意義、研究現狀和相應關鍵技術;然后在溫室控制的需求分析上提出了智能控制系統的方案;接著給出了智能PAC系統子/主節點的硬件設計及實現,給出了基于U-BOOT與uClinux的智能PAC系統軟件設計和驅動開發;其次設計了實驗平臺對智能PAC系統進行仿真調試和現場實驗。論文最后展望了我國設施農業溫室環境監控的發展。 現場實驗表明,該智能PAC系統解決了日光溫室環境和生物信息數據采集、傳輸、備份問題,并且具有可定制化、可編程、運行穩定可靠的特點,達到了預期的設計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qw12
嵌入式系統發展到今天,應用越來越復雜,功能越來越強大,這就使得我們在嵌入式開發中必須加入對操作系統的支持,由此,產生了Bootloader的應用。作為嵌入式系統中的啟動模塊,Bootloader的作用就是引導和加載操作系統內核鏡像。Bootloader的設計與移植工作已經成為嵌入式系統開發中的重要環節。 在實際的嵌入式系統開發項目中,人們經常選擇移植通用Bootloader,例如U-Boot到自己的目標板。U-Boot雖然支持多種嵌入式操作系統和處理器架構,功能設置高度靈活,設備驅動豐富,但U-Boot代碼組織結構過于龐大,啟動流程機理和文件間的依賴關系復雜,這使得采用U-Boot進行Bootloader的開發往往會不得要領;另一方面,嵌入式系統是資源受限的,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嵌入式產品的開發極其重視成本。以U-Boot-1.1.4來說,其源代碼大小就有38.4M,移植后生成的可執行bin文件一般也要500K以上,這對于寶貴的Flash資源來說無疑是種浪費。 論文以ARM內核處理器應用為切入點,設計了一種小型ARMBootloader-MicroBootloader。在理論上,通過對Bootloader的分析,總結了其主要功能、啟動過程,提出了Bootloader設計的典型框架,并按照這一典型框架對MicroBootloader進行了總體設計。在實現上,采用模塊化設計原則組織源文件,使得整個MicroBootloader組織結構清晰簡潔,便于維護與擴展,方便針對不同硬件平臺的移植進行修改。 論文的創新點在于做到了代碼量大小與功能的平衡。整個文件組織只有37個文件,代碼總計為208K,生成的可執行bin文件僅35K。通過實驗驗證,MicroBootloader完全能夠完成Bootloader的基本功能,其擴展功能也能實現下載操作系統鏡像,并讓其在目標板上成功運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后續應用開發價值。
標簽: Bootloader ARM 內核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qweqweq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