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精確度0.1%滿刻度 可作各式數學演算式功能如:A+B/A-B/AxB/A/B/A&B(Hi or Lo)/|A|/ 16 BIT類比輸出功能 輸入與輸出絕緣耐壓2仟伏特/1分鐘(input/output/power) 寬范圍交直流兩用電源設計 尺寸小,穩定性高
上傳時間: 2014-12-23
上傳用戶:ydd3625
反激式轉換器通常應用於具有多個輸出電壓並要求中低輸出功率的電源。配合采用一個反激式轉換器,多輸出僅增加極少的成本或復雜度––– 每個額外的輸出僅要求另一個變壓器繞組、整流器和輸出濾波電容器。
上傳時間: 2013-11-22
上傳用戶:3294322651
特點(FEATURES) 精確度0.1%滿刻度 (Accuracy 0.1%F.S.) 可作各式數學演算式功能如:A+B/A-B/AxB/A/B/A&B(Hi or Lo)/|A| (Math functioA+B/A-B/AxB/A/B/A&B(Hi&Lo)/|A|/etc.....) 16 BIT 類比輸出功能(16 bit DAC isolating analog output function) 輸入/輸出1/輸出2絕緣耐壓2仟伏特/1分鐘(Dielectric strength 2KVac/1min. (input/output1/output2/power)) 寬范圍交直流兩用電源設計(Wide input range for auxiliary power) 尺寸小,穩定性高(Dimension small and High stability)
上傳時間: 2013-11-24
上傳用戶:541657925
從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的運行機理出發,設計了含雙向DC-AC-DC 變換器的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主電路結構,并建立了其統一模型。仿真結果證明了所建統一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并表明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提高了分布式發電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lllliii
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數轉換器,使用開關電容逐次逼近技術完成A/D轉換過程。由于是串行輸入結構,能夠節省51系列單片機I/O資源;且價格適中,分辨率較高,因此在儀器儀表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TLC2543的特點 (1)12位分辯率A/D轉換器; (2)在工作溫度范圍內10μs轉換時間; (3)11個模擬輸入通道; (4)3路內置自測試方式; (5)采樣率為66kbps; (6)線性誤差±1LSBmax; (7)有轉換結束輸出EOC; (8)具有單、雙極性輸出; (9)可編程的MSB或LSB前導; (10)可編程輸出數據長度。 TLC2543的引腳排列及說明 TLC2543有兩種封裝形式:DB、DW或N封裝以及FN封裝,這兩種封裝的引腳排列如圖1,引腳說明見表1 TLC2543電路圖和程序欣賞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clock=P1^0; sbit d_in=P1^1; sbit d_out=P1^2; sbit _cs=P1^3; uchar a1,b1,c1,d1; float sum,sum1; double sum_final1; double sum_final; uchar duan[]={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wei[]={0xf7,0xfb,0xfd,0xfe};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b) //50us { unsigned char a; for(;b>0;b--) for(a=22;a>0;a--); } void display(uchar a,uchar b,uchar c,uchar d) { P0=duan[a]|0x80; P2=wei[0]; delay(5); P2=0xff; P0=duan[b]; P2=wei[1]; delay(5); P2=0xff; P0=duan[c]; P2=wei[2]; delay(5); P2=0xff; P0=duan[d]; P2=wei[3]; delay(5); P2=0xff; } uint read(uchar port) { uchar i,al=0,ah=0; unsigned long ad; clock=0; _cs=0; port<<=4; for(i=0;i<4;i++) { d_in=port&0x80; clock=1; clock=0; port<<=1; } d_in=0; for(i=0;i<8;i++) { clock=1; clock=0; } _cs=1; delay(5); _cs=0; for(i=0;i<4;i++) { clock=1; ah<<=1; if(d_out)ah|=0x01; clock=0; } for(i=0;i<8;i++) { clock=1; al<<=1; if(d_out) al|=0x01; clock=0; } _cs=1; ad=(uint)ah; ad<<=8; ad|=al; return(ad); } void main() { uchar j; sum=0;sum1=0; sum_final=0; sum_final1=0; while(1) { for(j=0;j<128;j++) { sum1+=read(1); display(a1,b1,c1,d1); } sum=sum1/128; sum1=0; sum_final1=(sum/4095)*5; sum_final=sum_final1*1000; a1=(int)sum_final/1000; b1=(int)sum_final%1000/100; c1=(int)sum_final%1000%100/10; d1=(int)sum_final%10; display(a1,b1,c1,d1); } }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shen1230
TDK公司的子公司TDK-EPC推出了愛普科斯PQ鐵氧體磁芯的擴展系列。新加入了PQ40/40和PQ50/50磁芯后,PQ磁芯系列覆蓋了PQ16/11.6至PQ50/50的全部尺寸。 PQ磁芯專為開關電源的變壓器研制。這些磁芯的插入高度可以調節,同時可以通過適當調整磁芯保存相同的占用面積。新款鐵氧體磁芯可用于AC/DC和DC/DC轉換器中的標準繞線變壓器以及平面變壓器。 與傳統ETD/ER/E磁芯設計相比,PQ磁芯的主要優勢在于擁有穩定的圓形中心支腳和更大的外表面。憑借該圓形中心支腳和更大的繞組表面積,銅線的長度得以縮短。因此,變壓器生產的成本也得以降低。此外,更大的外表面可以保證更好的散熱。PQ磁芯外形經過優化,從而可以更小的尺寸和重量獲得與e磁芯相同的變壓器性能。PQ磁芯可由多種鐵氧體材料制成,如:N49、N51、N87、N92、N95和N97。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zgu489
本代碼為編碼開關代碼,編碼開關也就是數字音響中的 360度旋轉的數字音量以及顯示器上用的(單鍵飛梭開 關)等類似鼠標滾輪的手動計數輸入設備。 我使用的編碼開關為5個引腳的,其中2個引腳為按下 轉輪開關(也就相當于鼠標中鍵)。另外3個引腳用來 檢測旋轉方向以及旋轉步數的檢測端。引腳分別為a,b,c b接地a,c分別接到P2.0和P2.1口并分別接兩個10K上拉 電阻,并且a,c需要分別對地接一個104的電容,否則 因為編碼開關的觸點抖動會引起輕微誤動作。本程序不 使用定時器,不占用中斷,不使用延時代碼,并對每個 細分步數進行判斷,避免一切誤動作,性能超級穩定。 我使用的編碼器是APLS的EC11B可以參照附件的時序圖 編碼器控制流水燈最能說明問題,下面是以一段流水 燈來演示。
上傳時間: 2017-07-03
上傳用戶:gaojiao1999
EASY APPLICATION DESIGN WITH THE L4970A, MONOLITHIC DC-DC CONVERTERS FAMILY,關于DCDC變換器的一種設計
標簽: APPLICATION CONVERTERS MONOLITHIC DESIGN FAMILY DC-DC EASY 4970 WITH THE
上傳時間: 2017-12-24
上傳用戶:jatcreo@qq.com
華為開關電源電感器設計 正激式開關電源變壓器設計步驟
上傳時間: 2021-12-03
上傳用戶:fliang
1、弧焊逆變器的基本結構1.1弧焊逆變器的基本原理采用逆變技術的裝置稱為逆變器,而用于電弧焊的逆變器則稱為弧焊逆變器。弧焊逆變器的基本原理方框圖如圖1-1所示。由圖可見,三相50Hz的交流網路電壓先經輸入整流器整流和濾波,經過大功率開關電子元件的交替開關作用,變成幾百赫茲到幾十千赫茲的高頻電壓,經高頻變壓器降至適合焊按的電壓,再用輸出整流器整流并經電抗器濾波,則可將中頻交流變為直流輸出。在弧焊逆變器中可采用如下兩種模式:"AC-DC-AC"或"AC-DC-AC-DC",根據不同弧爐工藝的需要,通過電子控制電路和電弧電壓、電流反饋,弧焊逆變器即可獲得各種不同的輸出特性。1,2逆變技術和微機技術在弧焊電源中的應用逆變電源運用先進的功率電了器件和高頻逆變技術,比傳統的工頻整流電源的材料減少80%~90%,節能20%~30%,動態反應速度提高2-3個數量級。這種“明天的電源”正在以極高的速度變成今天的電源,并且隨著功率開關元器件、微電子技術和控制技術的發展,不斷研究開發出新的技術成果和新產品,使得逆變電源向著高頻化、輕量化、模塊化、智能化和大容量化方向發展。
上傳時間: 2022-06-21
上傳用戶:zhanglei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