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cvsroot/nsnam/ns-2/mac/mac-tdma.cc,v 1.16 2006/02/22 13:25:43 mahrenho Exp $ // // mac-tdma.cc // // Preamble TDMA MAC layer for single hop. // Centralized slot assignment computing.
標簽: mac-tdma mahrenho cvsroot Header
上傳時間: 2013-12-16
上傳用戶:dave520l
在網絡仿真模擬工具下實現支持時隙的MAC層TDMA協議
上傳時間: 2015-12-24
上傳用戶:wff
無線傳感網有TDMA和CSMA兩種基本的MAC協議方案。欣仰邦LoRa技術實現TDMA算法組網系統,LoRa-TDMA的優點是:低成本實現小規模組網。基于TDMA的MAC協議實現信道分配的機制簡單成熟,它沒有CSMA競爭機制的碰撞和重傳問題,而是為無線傳感器網絡中每個節點分配獨立的時隙用于數據發送或接收TDMA信號的前導字和CZT(chirp z-transform)算法的高頻率分辨率特性,設計了適于低信噪比信號的寬范圍載波同步改進算法。數據傳輸時不需要過多的控制信息,且節點在空閑時能夠及時進入睡眠狀態.因而在節點無移動且網絡部署情況已知的場景,采用TDMWA方式進行通信,可避免信道沖突以及沖突引起的丟包和能量損耗;TDMA信號的前導字進行數據輔助(DA)型載波同步,有效地縮小了低信噪比信號的頻偏范圍;再利用CZT算法進一步縮小頻偏范圍,最后利用非數據輔助型(NDA)自相關函數法得到精確的載波頻偏。改進算法的計算復雜度略高于寬范圍自相關函數法,而遠低于寬范圍LR算法。通過仿真比較,改進算法對低信噪比(SNR)環境(3-6dB)中的信號具有良好且穩定的估計性能。保證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和可靠性;令節點在不工作期間進入睡眠狀態,以保存能量.這些特點很適合無線傳感網中的節能要求.
上傳時間: 2022-07-23
上傳用戶:d1997wayne
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大量傳感器節點組成,這些節點部署在監測區域內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自組織的網絡。整個網絡的作用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監測對象的信息,并發送給觀察者,可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醫療護理、軍事、商業等多個領域。 媒體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協議處于無線傳感器網絡協議的物理層和路由層之間,用于在傳感器節點間公平有效地共享通信媒介,對傳感器網絡的性能有較大影響。與傳統無線網絡不同,提高能量效率和可擴展性是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協議設計的主要目標。 本文主要闡述基于FPGA對IEEE802.15.4 MAC層功能的實現。首先介紹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體系結構、MAC協議的設計要求以及已有的MAC層協議,討論了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層的主要要求和功能。然后詳細介紹和分析了IEEE802.15.4的MAC協議,并在此基礎上,通過NS2平臺對MAC層協議進行了仿真,研究不同網絡負荷下信道訪問機制的各個參數對吞吐量,丟包率,傳輸延時的影響,分析了隱蔽站問題、確認幀機制。 本文對MAC層中的主要功能,諸如數據收發、幀處理、信道接入方式以及幀檢驗等提出了基于FPGA的硬件解決方法。設計選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HDL,在QuartusⅡ中完成模塊的綜合和布局布線,在QuartusⅡ和Modelsim中進行時序仿真驗證,最終下載到自主設計Altera公司的Cyclone開發板中。 對設計的驗證采取的是由里及外的方式,先對系統主模塊的功能進行驗證,然后下載到與CC2430開發板相連接的FPGA中對設計進行驗證測試。驗證流程是功能仿真、時序仿真和板級調試,最終通過測試,驗證了該設計的功能。測試結果表明,該模塊能滿足無線傳感器網絡低速率應用環境的需要,具有優良的擴展性能,達到了預期的設計目標。
上傳時間: 2013-06-14
上傳用戶:竺羽翎2222
本文主要闡述基于FPGA對IEEE802.3快速以太網MAC層功能的實現.首先介紹了以太網協議以及快速以太網接入無源光網EPON的原理,然后重點闡述了MAC層的FPGA設計、仿真及測試.先總體介紹了對整個MAC系統的內部結構、模塊劃分,再對各個模塊的設計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接著介紹了開發環境和驗證工具,之后給出了測試方案,驗證數據、實現結果及時序仿真波形圖.最后是對下一步將設計的MAC IP應用于EPON的MAC層協議進行了研究分析,通過數學推導和實例給出了MPCP的DBA算法,并討論了在MAC核中添加MPCP協議的實現方法.
上傳時間: 2013-06-10
上傳用戶:時代將軍
以太網是局域網中應用最廣泛的聯網技術,其速率已經從最初的10Mbit/s發展到現在的10Gbit/s,而且其應用領域也已經從最初的局域網延伸到城域網、廣域網.介質訪問控制(MAC)子層是以太網的核心,以太網的操作是基于MAC協議的.該文的主要內容是以太網MAC的FPGA設計,設計的MAC符合IEEE802.3規范,可以通過MII或RMII連到物理層,并且提供流量控制、統計信息收集、內部寄存器配置等功能.該論文的設計輸入是采用VHDL語言來完成的,通過在EDA工具下的仿真和綜合,驗證了設計的正確性和實用性.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stampede
時分多址(TDMA)接入是一種按時間劃分節點傳輸信息的傳輸方式 。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對TDMA(時分多址)協議進行了仿真研究,并對噪聲環境下TDMA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做出了分析研究。分析結果表明TDMA協議有良好地抗干擾能力。為TDMA在無線寬帶接入網的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持。
標簽: Matlab_Simulink TDMA 協議 仿真研究
上傳時間: 2013-10-14
上傳用戶:wushengwu
為滿足TD-LTE系統對實時性的要求,通過對媒體接入控制(MAC)層和物理層之間的實時性研究以及對操作系統Nucleus PLUS的機制分析,實現了MAC層子幀調度。根據TD-LTE無線綜合測試儀中的設計要求,詳細介紹了Nucleus PLUS任務循環調度以及MAC子幀調度的流程設計。在實現MAC層基本功能的同時滿足了TD-LTE對系統實時性、子幀同步與任務資源管理的需求。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royzhangsz
一種新型的基于自組網車載通信系統MAC協議
上傳時間: 2013-11-15
上傳用戶:3294322651
The Tri-Mode Ethernet MAC (TEMAC) UltraController-II module is a minimal footprint,embedded network processing engine based on the PowerPC™ 405 (PPC405) processor coreand the TEMAC core embedded within a Virtex™-4 FX Platform FPGA. The TEMACUltraController-II module connects to an external PHY through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Interface (GMII) and Management Data Input/Output (MDIO) interfaces and supports tri-mode(10/100/1000 Mb/s) Ethernet. Software running from the processor cache reads and writesthrough an On-Chip Memory (OCM) interface to two FIFOs that act as buffers between thedifferent clock domains of the PPC405 OCM and the TEMAC.
上傳時間: 2013-10-26
上傳用戶:yuz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