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Java語言不區(qū)分大小寫 B. Java程序以類為基本單位 C. JVM為Java虛擬機JVM的英文縮寫 D. 運行Java程序需要先安裝JDK 2.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 Java語言是編譯執(zhí)行的 B. Java中使用了多進程技術 C. Java的單行注視以//開頭 D. Java語言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3. 下面不屬于Java語言特點的一項是( ) A. 安全性 B. 分布式 C. 移植性 D. 編譯執(zhí)行 4. 下列語句中,正確的項是 ( ) A . int $e,a,b=10 B. char c,d=’a’ C. float e=0.0d D. double c=0.0f
上傳時間: 2017-01-04
上傳用戶:netwolf
無橋PFC -2019-10-08 11:34 VIENNA整流器 -2019-10-08 11:34 UC3854 -2019-10-08 11:34 (核心詳細設計文件)PFC設計 3.3KW Mathcad -2019-10-08 11:34 (核心)三相維也納(Vienna)主拓撲原理、控制及仿真 -2019-10-08 11:34 (核心)TI維也納PFC -2019-10-08 11:34 自己總結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APFC.pdf 1.6M2019-10-08 11:34 整流電路的PFC.pdf 3.8M2019-10-08 11:34 在線式三相UPS設計與仿真.doc 2.9M2019-10-08 11:34 在電源設計中加入PFC.pdf 677KB2019-10-08 11:34 在PFC整流橋和BOOST電感不能加電解電容.png 92KB2019-10-08 11:34 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中鐵氧體磁心電感器的設計.doc 503KB2019-10-08 11:34 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APFC).pdf 3.3M2019-10-08 11:34 應用于UPS的三相PWM整流技術研究.pdf 957KB2019-10-08 11:34 一種新型無橋BoostPFC電路.pdf 1.9M2019-10-08 11:34 一種實用的BOOST電路_UC3842升壓設計.pdf 2.4M2019-10-08 11:34 一個500W單相APFC主電路的設計lc參數(shù).pdf 144KB2019-10-08 11:34 新型PFC變換器的研究及高精度直流電源研制.pdf 3.1M2019-10-08 11:34 諧波、諧波電流、諧波電壓三者的意義與區(qū)分.pdf 170KB2019-10-08 11:34 相差控制的Boost三電平變換器工作模式分析-谷鑫.pdf 1.5M2019-10-08 11:34 無橋PFC原理圖及實例.pdf 940KB2019-10-08 11:34 無橋PFC原理圖.pdf 129KB2019-10-08 11:34 無橋BoostPFC技術的研究.pdf 1.4M2019-10-08 11:34 無橋BoostPFC電路的主要參數(shù)設計.pdf 1.3M2019-10-08 11:34 無橋Boost-PFC電路的EMI分析.doc 657KB2019-10-08 11:34 數(shù)字控制的單周期PFC整流器的設計與分析.pdf 2.6M2019-10-08 11:34 邵革良-高性價比PFC電源設計及其電感技術.pdf 3.8M2019-10-08 11:34 三相整流橋PFC電路拓撲的分析及控制-陳賢明.pdf 1.3M2019-10-08 11:34 三相維也納 (Vienna) 主拓撲原理、控制及仿真(上).pdf 2.5M2019-10-08 11:34 三相維也納 (Vienna) 主拓撲原理、控制及仿真 (下).pdf 3.3M2019-10-08 11:34 三相四線制UPS前置PWM整流器研究.pdf 4.5M2019-10-08 11:34 三相逆變器DSP控制技術的研究.pdf 2.5M2019-10-08 11:34 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pdf 2.5M2019-10-08 11:34 三相電壓型PWM整流技術的研究.pdf 3.2M2019-10-08 11:34 三相變流器作為PFC和APF時的主電路參數(shù)選擇方法的研究.pdf 1.6M2019-10-08 11:34 三相PWM大功率整流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pdf 1.6M2019-10-08 11:34 三類高頻鏈AC_AC變換器比較研究.pdf 1.5M2019-10-08 11:34 三電平BOOST雙向變換器.pdf 480KB2019-10-08 11:34 三電平Boost變換器軟開關技術的研究-馮海兵.pdf 2.1M2019-10-08 11:34 平均電流控制PFC過零畸變原因分析.pdf 1018KB2019-10-08 11:34 利用交錯式_BCM_提高PFC級的效率.pdf 247KB2019-10-08 11:34 金屬磁粉芯PFC電感分析和設計.pdf 3.2M2019-10-08 11:34 交流電源系統(tǒng)中的電流諧波產生原因及危害分析.ppt 663KB2019-10-08 11:34 交錯式PFC_升壓功率級.pdf 541KB2019-10-08 11:34 交錯式BCM_PFC控制器建立可變輸出電壓的升壓型PFC轉換器.pdf 645KB2019-10-08 11:34 交錯并聯(lián)BoostPFC變換器設計.pdf 1.9M2019-10-08 11:34 交錯并聯(lián)Boost-PFC升壓電感研究.pdf 241KB2019-10-08 11:34 基于單周期控制的一種雙向開關型無橋PFC研究.pdf 1.2M2019-10-08 11:34 基于單周期控制的三相三開關三電平Boost型P....pdf 3.6M2019-10-08 11:34 基于單周期控制的IR1150S在無橋PFC電路的應用.pdf 1.1M2019-10-08 11:34 基于UCC28070-2KW功率因數(shù)校正PFC的應用設計.doc 679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54控制的CCM-Boost-PFC變換器設計.pdf 247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54的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設計.pdf 491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54的PFC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設計.pdf 462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43的PFC CCM模式Boost變換器設計.pdf 363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42控制芯片的Boost變換器的設計.pdf 1001KB2019-10-08 11:34 基于ST L6562的120W PFC線路設計與實現(xiàn).pdf 471KB2019-10-08 11:34 基于SG3525的直流升壓電源的設計與仿真.pdf 1.3M2019-10-08 11:34 基于SG3525的DC_DC直流變換器的研究.pdf 1.4M2019-10-08 11:34 基于SG3525的BOOST變換器設計.pdf 998KB2019-10-08 11:34 基于L6562類芯片的單級PFC變壓器設計.pdf 363KB2019-10-08 11:34 基于IR1150的無橋Boost高功率因數(shù)整流器的研究.pdf 1.2M2019-10-08 11:34 基于Buck_Boost的AC_AC變換器設計.pdf 1.2M2019-10-08 11:34 基于6561PFC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doc 1.3M2019-10-08 11:34 功率因數(shù)校正(PFC)功能的實現(xiàn).pdf 7.9M2019-10-08 11:34 各種電路拓樸的同步整流技術.pdf 6.9M2019-10-08 11:34 高壓直流通信電源中高頻開關整流模塊.pdf 640KB2019-10-08 11:34 改進的三相boost型雙管PFC變換電路的研究.pdf 3M2019-10-08 11:34 峰值電流控制的單相BOOSTPFC變換器工作原理分析.pdf 1.1M2019-10-08 11:34 電流滯環(huán)法控制BOOST-PFC電路的設計與分析.Stamped.pdf 169KB2019-10-08 11:34 電流諧波.docx 13KB2019-10-08 11:34 電流臨界連續(xù)時PFC電路分析.pdf 97KB2019-10-08 11:34 低輸入電感電流紋波二次型Boost PFC變換器.pdf 384KB2019-10-08 11:34 單周期控制無橋Boost+PFC變換器研究.pdf 11.1M2019-10-08 11:34 單周期控制的雙向半橋AC_DC變換器.pdf 1.1M2019-10-08 11:34 單周期控制單相Boost結構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PFC電路的研究和應用.pdf 1.8M2019-10-08 11:34 單周期控制Boost PFC電路的研究與分析.pdf 2.1M2019-10-08 11:34 單周期控制boost PFC變換器的研究.pdf 1.2M2019-10-08 11:34 單相PFC變換器的電流過零畸變問題研究.pdf 280KB2019-10-08 11:34 單級PFC高頻變壓器設計及參數(shù)計算詳解.pdf 405KB2019-10-08 11:34 帶PFC的電感箝位移相全橋軟開關電路的研究.pdf 14.2M2019-10-08 11:34 采用UC3854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工作原理與應用.pdf 1.1M2019-10-08 11:34 采用PFC電路抑制彩色顯示器諧波電流.pdf 129KB2019-10-08 11:34 采用Boost的PFC電路輸出電壓紋波分析及輸出濾波電容值的確定.Stamped.pdf 90KB2019-10-08 11:34 UPS電感損耗計算方法(PFCBOOST升壓電感逆變LC濾波電感).pdf 2.4M2019-10-08 11:34 UPS不間斷電源畢業(yè)設計.pdf 671KB2019-10-08 11:34 UC3854參數(shù)PFC設計.pdf 1.8M2019-10-08 11:34 SG3525在Buck直流變換器中的應用.pdf 1M2019-10-08 11:34 SG3525在BOOST直流變換器中的應用.pdf 859KB2019-10-08 11:34 PWM整流器在UPS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pdf 2.6M2019-10-08 11:34 PFC電感設計方法-鐵氧體算法-V1.pdf 127KB2019-10-08 11:34 PFC電感計算解析.doc 309KB2019-10-08 11:34 PFC電感計算.doc 115KB2019-10-08 11:34 PFC電感計算(周潔敏).ppt 2M2019-10-08 11:34 PFC電感.pdf 1.4M2019-10-08 11:34 PFC的數(shù)字設計總結.pdf 333KB2019-10-08 11:34 PFC+LLC設計的600W開關電源調試全過程以及電源經驗討論.pdf 4.2M2019-10-08 11:34 PFC 回路とAC-DC 変換器.pdf 1.5M2019-10-08 11:34 P PFC基于移相全橋PWM變換器的開關電源設計 中南.pdf 2.9M2019-10-08 11:34 P 6KW+PFC電路的研究與設計 北工大.pdf 1.7M2019-10-08 11:34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研究以MCS-96系列80C196KB單片機為基礎,結合外圍器件來實現(xiàn)對可控硅三相全控橋的觸發(fā)控制。采用鎖相環(huán)技術及過零觸發(fā)的方法,實現(xiàn)觸發(fā)脈沖與電源信號(線電壓)的同步,提高了觸發(fā)器的抗干擾能力,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fredguo
特點: 精確度0.1%滿刻度 可作各式數(shù)學演算式功能如:A+B/A-B/AxB/A/B/A&B(Hi or Lo)/|A|/ 16 BIT類比輸出功能 輸入與輸出絕緣耐壓2仟伏特/1分鐘(input/output/power) 寬范圍交直流兩用電源設計 尺寸小,穩(wěn)定性高
上傳時間: 2014-12-23
上傳用戶:ydd3625
變頻器是利用電力半導體器件的通斷作用將工頻電源變換為另一頻率的電能控制裝置。主要由整流(交流變直流)、濾波、再次整流(直流變交流)、制動單元、驅動單元、檢測單元微處理單元等組成的。 目前,通用型變頻器絕大多數(shù)是交—直—交型變頻器,通常尤以電壓器變 頻器為通用,其主回路圖(見圖1.1),它是變頻器的核心電路,由整流回路(交—直交換),直流濾波電路(能耗電路)及逆變電路(直—交變換)組成,當然 還包括有限流電路、制動電路、控制電路等組成部分。 1)整流電路 如圖所示,通用變頻器的整流電路是由三相橋 式整流橋組成。它的功能是將工頻電源進行整流,經中間直流環(huán)節(jié)平波后為逆變電路和控制電路提供所需的直流電源。三相交流電源一般需經過吸收電容和壓敏電阻 網絡引入整流橋的輸入端。網絡的作用,是吸收交流電網的高頻諧波信號和浪涌過電壓,從而避免由此而損壞變頻器。當電源電壓為三相380V時,整流器件的最 大反向電壓一般為1200—1600V,最大整流電流為變頻器額定電流的兩倍。 2)濾波電路 逆變器的負載屬感性負載的異步電動機,無論異步電 動機處于電動或發(fā)電狀態(tài),在直流濾波電路和異步電動機之間,總會有無功功率的交換,這種無功能量要靠直流中間電路的儲能元件來緩沖。同時,三相整流橋輸出 的電壓和電流屬直流脈沖電壓和電流。為了減小直流電壓和電流的波動,直流濾波電路起到對整流電路的輸出進行濾波的作用。通用變頻器直流濾波電 路的大容量鋁電解電容,通常是由若干個電容器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構成電容器組,以得到所需的耐壓值和容量。另外,因為電解電容器容量有較大的離散性,這將使它們隨 的電壓不相等。因此,電容器要各并聯(lián)一個阻值等相的勻壓電阻,消除離散性的影響,因而電容的壽命則會嚴重制約變頻器的壽命。 3)逆變電路 逆變電路的作用是在控制電路的作用下,將直流電路輸出的直流電源轉換成頻率和電壓都可以任意調節(jié)的交流電源。逆變電路的輸出就是變頻器的輸出,所以逆變電路是變頻器的核心電路之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常見的逆變電路結構形式是利用六個功率開關器件(GTR、IGBT、GTO等)組成的三相橋式逆變電路,有規(guī)律的控制逆變器中功率開關器件的導通與關斷,可以得到任意頻率的三相交流輸出。通常的中小容量的變頻器主回路器件一般采用集成模塊或智能模塊。智能模塊的內部高度集成了整流模塊、逆變模塊、各種傳感器、保護電路及驅動電路。如三菱公司 生產的IPMPM50RSA120,富士公司生產的7MBP50RA060,西門子公司生產的BSM50GD120等,內部集成了整流模塊、功率因數(shù)校正 電路、IGBT逆變模塊及各種檢測保護功能。模塊的典型開關頻率為20KHz,保護功能為欠電壓、過電壓和過熱故障時輸出故障信號燈。逆變電路中都設置有續(xù)流電路。續(xù)流電路的功能是當頻率下降時,異步電 動機的同步轉速也隨之下降。為異步電動機的再生電能反饋至直流電路提供通道。在逆變過程中,寄生電感釋放能量提供通道。另外,當位于同一橋臂上的兩個開 關,同時處于開通狀態(tài)時將會出現(xiàn)短路現(xiàn)象,并燒毀換流器件。所以在實際的通用變頻器中還設有緩沖電路等各種相應的輔助電路,以保證電路的正常工作和在發(fā)生 意外情況時,對換流器件進行保護 。
上傳時間: 2013-10-18
上傳用戶:子虛烏有
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數(shù)轉換器,使用開關電容逐次逼近技術完成A/D轉換過程。由于是串行輸入結構,能夠節(jié)省51系列單片機I/O資源;且價格適中,分辨率較高,因此在儀器儀表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TLC2543的特點 (1)12位分辯率A/D轉換器; (2)在工作溫度范圍內10μs轉換時間; (3)11個模擬輸入通道; (4)3路內置自測試方式; (5)采樣率為66kbps; (6)線性誤差±1LSBmax; (7)有轉換結束輸出EOC; (8)具有單、雙極性輸出; (9)可編程的MSB或LSB前導; (10)可編程輸出數(shù)據(jù)長度。 TLC2543的引腳排列及說明 TLC2543有兩種封裝形式:DB、DW或N封裝以及FN封裝,這兩種封裝的引腳排列如圖1,引腳說明見表1 TLC2543電路圖和程序欣賞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clock=P1^0; sbit d_in=P1^1; sbit d_out=P1^2; sbit _cs=P1^3; uchar a1,b1,c1,d1; float sum,sum1; double sum_final1; double sum_final; uchar duan[]={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wei[]={0xf7,0xfb,0xfd,0xfe};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b) //50us { unsigned char a; for(;b>0;b--) for(a=22;a>0;a--); } void display(uchar a,uchar b,uchar c,uchar d) { P0=duan[a]|0x80; P2=wei[0]; delay(5); P2=0xff; P0=duan[b]; P2=wei[1]; delay(5); P2=0xff; P0=duan[c]; P2=wei[2]; delay(5); P2=0xff; P0=duan[d]; P2=wei[3]; delay(5); P2=0xff; } uint read(uchar port) { uchar i,al=0,ah=0; unsigned long ad; clock=0; _cs=0; port<<=4; for(i=0;i<4;i++) { d_in=port&0x80; clock=1; clock=0; port<<=1; } d_in=0; for(i=0;i<8;i++) { clock=1; clock=0; } _cs=1; delay(5); _cs=0; for(i=0;i<4;i++) { clock=1; ah<<=1; if(d_out)ah|=0x01; clock=0; } for(i=0;i<8;i++) { clock=1; al<<=1; if(d_out) al|=0x01; clock=0; } _cs=1; ad=(uint)ah; ad<<=8; ad|=al; return(ad); } void main() { uchar j; sum=0;sum1=0; sum_final=0; sum_final1=0; while(1) { for(j=0;j<128;j++) { sum1+=read(1); display(a1,b1,c1,d1); } sum=sum1/128; sum1=0; sum_final1=(sum/4095)*5; sum_final=sum_final1*1000; a1=(int)sum_final/1000; b1=(int)sum_final%1000/100; c1=(int)sum_final%1000%100/10; d1=(int)sum_final%10; display(a1,b1,c1,d1); } }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shen1230
摘要: 串行傳輸技術具有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低的設計成本, 已成為業(yè)界首選, 被廣泛應用于高速通信領域。提出了一種新的高速串行傳輸接口的設計方案, 改進了Aurora 協(xié)議數(shù)據(jù)幀格式定義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發(fā)器Rocket I/O, 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率為2.5 Gbps的高速串行傳輸。關鍵詞: 高速串行傳輸; Rocket I/O; Aurora 協(xié)議 為促使FPGA 芯片與串行傳輸技術更好地結合以滿足市場需求, Xilinx 公司適時推出了內嵌高速串行收發(fā)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級的小型鏈路層協(xié)議———Aurora 協(xié)議。Rocket I/O支持從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雙工傳輸速率, 還具有8 B/10 B 編解碼、時鐘生成及恢復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適用于芯片之間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數(shù)據(jù)傳輸。Aurora 協(xié)議是為專有上層協(xié)議或行業(yè)標準的上層協(xié)議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連協(xié)議, 可用于高速線性通路之間的點到點串行數(shù)據(jù)傳輸, 同時其可擴展的帶寬, 為系統(tǒng)設計人員提供了所需要的靈活性[4]。但該協(xié)議幀格式的定義存在弊端,會導致系統(tǒng)資源的浪費。本文提出的設計方案可以改進Aurora 協(xié)議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統(tǒng)性能, 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率為2.5 Gbps 的高速串行傳輸,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smallfish
摘要: 串行傳輸技術具有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低的設計成本, 已成為業(yè)界首選, 被廣泛應用于高速通信領域。提出了一種新的高速串行傳輸接口的設計方案, 改進了Aurora 協(xié)議數(shù)據(jù)幀格式定義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發(fā)器Rocket I/O, 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率為2.5 Gbps的高速串行傳輸。關鍵詞: 高速串行傳輸; Rocket I/O; Aurora 協(xié)議 為促使FPGA 芯片與串行傳輸技術更好地結合以滿足市場需求, Xilinx 公司適時推出了內嵌高速串行收發(fā)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級的小型鏈路層協(xié)議———Aurora 協(xié)議。Rocket I/O支持從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雙工傳輸速率, 還具有8 B/10 B 編解碼、時鐘生成及恢復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適用于芯片之間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數(shù)據(jù)傳輸。Aurora 協(xié)議是為專有上層協(xié)議或行業(yè)標準的上層協(xié)議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連協(xié)議, 可用于高速線性通路之間的點到點串行數(shù)據(jù)傳輸, 同時其可擴展的帶寬, 為系統(tǒng)設計人員提供了所需要的靈活性[4]。但該協(xié)議幀格式的定義存在弊端,會導致系統(tǒng)資源的浪費。本文提出的設計方案可以改進Aurora 協(xié)議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統(tǒng)性能, 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率為2.5 Gbps 的高速串行傳輸,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3-10-13
上傳用戶:lml1234lml
LVDS技術: 低電壓差分訊號(LVDS)在對訊號完整性、低抖動及共模特性要求較高的系統(tǒng)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針對LVDS與其他幾種介面標準之間的連接,對幾種典型的LVDS介面電路進行了討論
上傳時間: 2014-01-13
上傳用戶:stvnash
一篇來自臺灣中華大學的論文--《無線射頻系統(tǒng)標簽晶片設計》,彩色版。其摘要為:本論文討論使用於無線射頻辨識系統(tǒng)(RFID)之標籤晶片系統(tǒng)的電路設計和晶片製作,初步設計標籤晶片的基本功能,設計流程包含數(shù)位軟體及功能的模擬、基本邏輯閘及類比電路的設計與晶片電路的佈局考量。 論文的第一部份是序論、射頻辨識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辨識系統(tǒng)的規(guī)格介紹及制定,而第二部份是標籤晶片設計、晶片量測、結論。 電路的初步設計功能為:使用電容作頻率緩衝的Schmitt trigger Clock、CRC-16的錯誤偵測編碼、Manchester編碼及使用單一電路做到整流、振盪及調變的功能,最後完成晶片的實作。
上傳時間: 2016-08-27
上傳用戶:tb_687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