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度華氏轉變攝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enum x {A,B,C,D,E}
int main(void)
{
int a=73,b=85,c=66
{
if (a>=90)
printf("a=A等級!!\n")
else if (a>=80)
printf("73分=B等級!!\n")
else if (a>=70)
printf("73分=C等級!!\n")
else if (a>=60)
printf("73分=D等級!!\n")
else if (a<60)
printf("73分=E等級!!\n")
}
{
if (b>=90)
printf("b=A等級!!\n")
else if (b>=80)
printf("85分=B等級!!\n")
else if (b>=70)
printf("85分=C等級!!\n")
else if (b>=60)
printf("85分=D等級!!\n")
else if (b<60)
printf("85分=E等級!!\n")
}
{
if (c>=90)
printf("c=A等級!!\n")
else if (c>=80)
printf("66分=B等級!!\n")
else if (c>=70)
printf("66分=C等級!!\n")
else if (c>=60)
printf("66分=D等級!!\n")
else if (c<60)
printf("66分=E等級!!\n")
}
system("pause")
return 0
}
標簽:
include
stdlib
stdio
gt
上傳時間:
2013-12-12
上傳用戶:亞亞娟娟123
-
給定兩個集合A、B,集合內的任一元素x滿足1 ≤ x ≤ 109,并且每個集合的元素個數不大于105。我們希望求出A、B之間的關系。
任 務 :給定兩個集合的描述,判斷它們滿足下列關系的哪一種:
A是B的一個真子集,輸出“A is a proper subset of B”
B是A的一個真子集,輸出“B is a proper subset of A”
A和B是同一個集合,輸出“A equals B”
A和B的交集為空,輸出“A and B are disjoint”
上述情況都不是,輸出“I m confused!”
標簽:
上傳時間:
2017-03-15
上傳用戶:yulg
-
ASIC對產品成本和靈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基于MCU方式的ASIC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較低的成本,然而抗干擾性和可靠性相對較低,運算速度也受到限制.常規ASIC的硬件具有速度優勢和較高的可靠性及抗干擾能力,然而不是靈活性較差,就是成本較高.與傳統硬件(CHW)相比,具有一定可配置特性的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出現,使建立在可再配置硬件基礎上的進化硬件(EHW)成為智能硬件電路設計的一種新方法.作為進化算法和可編程器件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可重構FPGA的研究屬于EHW的研究范疇,是研究EHW的一種具體的實現方法.論文認為面向分類的專用類可重構FPGA(ASR-FPGA)的研究,可使可重構電路粒度劃分的針對性更強、設計更易實現.論文研究的可重構FPGA的BCH通訊糾錯碼進化電路是一類ASR-FPGA電路的具體方法,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論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1)BCH編譯碼電路的設計——求取實驗用BCH碼的生成多項式和校驗多項式及其相應的矩陣并構造實驗用BCH碼;(2)建立基于可重構FPGA的基核——構造具有可重構特性的硬件功能單元,以此作為可重構BCH碼電路的設計基礎;(3)構造實現可重構BCH糾錯碼電路的方法——建立可重構糾錯碼硬件電路算法并進行實驗驗證;(4)在可重構糾錯碼電路基礎上,構造進化硬件控制功能塊的結構,完成各進化RLA控制模塊的驗證和實現.課題是將可重構BCH碼的編譯碼電路的實現作為一類ASR-FPGA的研究目標,主要成果是根據可編程邏輯電路的特點,選擇一種可編程樹的電路模型,并將它作為可重構FPGA電路的基核T;通過對循環BCH糾錯碼的構造原理和電路結構的研究,將基核模型擴展為能滿足糾錯碼電路需要的糾錯碼基本功能單元T;以T作為再劃分的基本單元,對FPGA進行"格式化",使T規則排列在FPGA上,通過對T的控制端的不同配置來實現糾錯碼的各個功能單元;在可重構基核的基礎上提出了糾錯碼重構電路的嵌套式GA理論模型,將嵌套式GA的染色體串作為進化硬件描述語言,通過轉換為相應的VHDL語言描述以實現硬件電路;采用RLA模型的有限狀態機FSM方式實現了可重構糾錯碼電路的EHW的各個控制功能塊.在實驗方面,利用Xilinx FPGA開發系統中的VHDL語言和電路圖相結合的設計方法建立了循環糾錯碼基核單元的可重構模型,進行循環糾錯BCH碼的電路和功能仿真,在Xilinx公司的Virtex600E芯片進行了FPGA實現.課題在研究模型上選取的是比較基本的BCH糾錯碼電路,立足于解決基于可重構FPGA核的設計的基本問題.課題的研究成果及其總結的一套ASR-FPGA進化硬件電路的設計方法對實際的進化硬件設計具有一定的實際指導意義,提出的基于專用類基核FPGA電路結構的研究方法為新型進化硬件的器件結構的設計也可提供一種借鑒.
標簽:
FPGA
可重構
通訊
糾錯
上傳時間:
2013-07-01
上傳用戶:myworkpost
-
a_bit equ 20h ;個位數存放處
b_bit equ 21h ;十位數存放處
temp equ 22h ;計數器寄存器
star: mov temp,#0 ;初始化計數器
stlop: acall display
inc temp
mov a,temp
cjne a,#100,next ;=100重來
mov temp,#0
next: ljmp stlop
;顯示子程序
display: mov a,temp ;將temp中的十六進制數轉換成10進制
mov b,#10 ;10進制/10=10進制
div ab
mov b_bit,a ;十位在a
mov a_bit,b ;個位在b
mov dptr,#numtab ;指定查表啟始地址
mov r0,#4
dpl1: mov r1,#250 ;顯示1000次
dplop: mov a,a_bit ;取個位數
MOVC A,@A+DPTR ;查個位數的7段代碼
mov p0,a ;送出個位的7段代碼
標簽:
直接驅動
數碼管
計數器
程序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lx9076
-
單片機指令系統原理
51單片機的尋址方式
學習匯編程序設計,要先了解CPU的各種尋址法,才能有效的掌握各個命令的用途,尋址法是命令運算碼找操作數的方法。在我們學習的8051單片機中,有6種尋址方法,下面我們將逐一進行分析。
立即尋址
在這種尋址方式中,指令多是雙字節的,一般第一個字節是操作碼,第二個字節是操作數。該操作數直接參與操作,所以又稱立即數,有“#”號表示。立即數就是存放在程序存儲器中的常數,換句話說就是操作數(立即數)是包含在指令字節中的。
例如:MOV A,#3AH這條指令的指令代碼為74H、3AH,是雙字節指令,這條指令的功能是把立即數3AH送入累加器A中。MOV DPTR,#8200H在前面學單片機的專用寄存器時,我們已學過,DPTR是一個16位的寄存器,它由DPH及DPL兩個8位的寄存器組成。這條指令的意思就是把立即數的高8位(即82H)送入DPH寄存器,把立即數的低8位(即00H)送入DPL寄存器。這里也特別說明一下:在80C51單片機的指令系統中,僅有一條指令的操作數是16位的立即數,其功能是向地址指針DPTR傳送16位的地址,即把立即數的高8位送入DPH,低8位送入DPL。
直接尋址
直接尋址方式是指在指令中操作數直接以單元地址的形式給出,也就是在這種尋址方式中,操作數項給出的是參加運算的操作數的地址,而不是操作數。例如:MOV A,30H 這條指令中操作數就在30H單元中,也就是30H是操作數的地址,并非操作數。
在80C51單片機中,直接地址只能用來表示特殊功能寄存器、內部數據存儲器以及位地址空間,具體的說就是:1、內部數據存儲器RAM低128單元。在指令中是以直接單元地址形式給出。我們知道低128單元的地址是00H-7FH。在指令中直接以單元地址形式給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0-127共128位的任何一位,例如0位是以00H這個單元地址形式給出、1位就是以01H單元地址給出、127位就是以7FH形式給出。2、位尋址區。20H-2FH地址單元。3、特殊功能寄存器。專用寄存器除以單元地址形式給出外,還可以以寄存器符號形式給出。例如下面我們分析的一條指令 MOV IE,#85H 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知道,中斷允許寄存器IE的地址是80H,那么也就是這條指令可以以MOV IE,#85H 的形式表述,也可以MOV 80H,#85H的形式表述。
關于數據存儲器RAM的內部情況,請查看我們課程的第十二課。
直接尋址是唯一能訪問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尋址方式!
大家來分析下面幾條指令:MOV 65H,A ;將A的內容送入內部RAM的65H單元地址中MOV A,direct ;將直接地址單元的內容送入A中MOV direct,direct;將直接地址單元的內容送直接地址單元MOV IE,#85H ;將立即數85H送入中斷允許寄存器IE
前面我們已學過,數據前面加了“#”的,表示后面的數是立即數(如#85H,就表示85H就是一個立即數),數據前面沒有加“#”號的,就表示后面的是一個地址地址(如,MOV 65H,A這條指令的65H就是一個單元地址)。
寄存器尋址
寄存器尋址的尋址范圍是:1、4個工作寄存器組共有32個通用寄存器,但在指令中只能使用當前寄存器組(工作寄存器組的選擇在前面專用寄存器的學習中,我們已知道,是由程序狀態字PSW中的RS1和RS0來確定的),因此在使用前常需要通過對PSW中的RS1、RS0位的狀態設置,來進行對當前工作寄存器組的選擇。2、部份專用寄存器。例如,累加器A、通用寄存器B、地址寄存器DPTR和進位位CY。
寄存器尋址方式是指操作數在寄存器中,因此指定了寄存器名稱就能得到操作數。例如:MOV A,R0這條指令的意思是把寄存器R0的內容傳送到累加器A中,操作數就在R0中。INC R3這條指令的意思是把寄存器R3中的內容加1
從前面的學習中我產應可以理解到,其實寄存器尋址方式就是對由PSW程序狀態字確定的工作寄存器組的R0-R7進行讀/寫操作。
寄存器間接尋址
寄存間接尋址方式是指寄存器中存放的是操作數的地址,即操作數是通過寄存器間接得到的,因此稱為寄存器間接尋址。
MCS-51單片機規定工作寄存器的R0、R1做為間接尋址寄存器。用于尋址內部或外部數據存儲器的256個單元。為什么會是256個單元呢?我們知道,R0或者R1都是一個8位的寄存器,所以它的尋址空間就是2的八次方=256。例:MOV R0,#30H ;將值30H加載到R0中 MOV A,@R0 ;把內部RAM地址30H內的值放到累加器A中 MOVX A,@R0 ;把外部RAM地址30H內的值放到累加器A中
大家想想,如果用DPTR做為間址寄存器,那么它的尋址范圍是多少呢?DPTR是一個16位的寄存器,所以它的尋址范圍就是2的十六次方=65536=64K。因用DPTR做為間址寄存器的尋址空間是64K,所以訪問片外數據存儲器時,我們通常就用DPTR做為間址寄存器。例:MOV DPTR,#1234H ;將DPTR值設為1234H(16位) MOVX A,@DPTR ;將外部RAM或I/O地址1234H內的值放到累加器A中
在執行PUSH(壓棧)和POP(出棧)指令時,采用堆棧指針SP作寄存器間接尋址。例:PUSH 30H ;把內部RAM地址30H內的值放到堆棧區中堆棧區是由SP寄存器指定的,如果執行上面這條命令前,SP為60H,命令執行后會把內部RAM地址30H內的值放到RAM的61H內。
那么做為寄存器間接尋址用的寄存器主要有哪些呢?我們前面提到的有四個,R0、R1、DPTR、SP
寄存器間接尋址范圍總結:1、內部RAM低128單元。對內部RAM低128單元的間接尋址,應使用R0或R1作間址寄存器,其通用形式為@Ri(i=0或1)。
2、外部RAM 64KB。對外部RAM64KB的間接尋址,應使用@DPTR作間址尋址寄存器,其形式為:@DPTR。例如MOVX A,@DPTR;其功能是把DPTR指定的外部RAM的單元的內容送入累加器A中。外部RAM的低256單元是一個特殊的尋址區,除可以用DPTR作間址寄存器尋址外,還可以用R0或R1作間址寄存器尋址。例如MOVX A,@R0;這條指令的意思是,把R0指定的外部RAM單元的內容送入累加器A。
堆棧操作指令(PUSH和POP)也應算作是寄存器間接尋址,即以堆棧指針SP作間址寄存器的間接尋址方式。
寄存器間接尋址方式不可以訪問特殊功能寄存器!!
寄存器間接尋址也須以寄存器符號的形式表示,為了區別寄存器尋址我寄存器間接尋址的區別,在寄存器間接尋址方式式中,寄存器的名稱前面加前綴標志“@”。
基址寄存器加變址寄存器的變址尋址
這種尋址方式以程序計數器PC或DPTR為基址寄存器,累加器A為變址寄存器,變址尋址時,把兩者的內容相加,所得到的結果作為操作數的地址。這種方式常用于訪問程序存儲器ROM中的數據表格,即查表操作。變址尋址只能讀出程序內存入的值,而不能寫入,也就是說變址尋址這種方式只能對程序存儲器進行尋址,或者說它是專門針對程序存儲器的尋址方式。例:MOVC A,@A+DPTR這條指令的功能是把DPTR和A的內容相加,再把所得到的程序存儲器地址單元的內容送A假若指令執行前A=54H,DPTR=3F21H,則這條指令變址尋址形成的操作數地址就是54H+3F21H=3F75H。如果3F75H單元中的內容是7FH,則執行這條指令后,累加器A中的內容就是7FH。
變址尋址的指令只有三條,分別如下:JMP @A+DPTRMOVC A,@A+DPTRMOVC A,@A+PC
第一條指令JMP @A+DPTR這是一條無條件轉移指令,這條指令的意思就是DPTR加上累加器A的內容做為一個16位的地址,執行JMP這條指令是,程序就轉移到A+DPTR指定的地址去執行。
第二、三條指令MOVC A,@A+DPTR和MOVC A,@A+PC指令這兩條指令的通常用于查表操作,功能完全一樣,但使用起來卻有一定的差別,現詳細說明如下。我們知道,PC是程序指針,是十六位的。DPTR是一個16位的數據指針寄存器,按理,它們的尋址范圍都應是64K。我們在學習特殊功能寄存器時已知道,程序計數器PC是始終跟蹤著程序的執行的。也就是說,PC的值是隨程序的執行情況自動改變的,我們不可以隨便的給PC賦值。而DPTR是一個數據指針,我們就可以給空上數據指針DPTR進行賦值。我們再看指令MOVC A,@A+PC這條指令的意思是將PC的值與累加器A的值相加作為一個地址,而PC是固定的,累加器A是一個8位的寄存器,它的尋址范圍是256個地址單元。講到這里,大家應可明白,MOVC A,@A+PC這條指令的尋址范圍其實就是只能在當前指令下256個地址單元。所在,這在我們實際應用中,可能就會有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需要查詢的數據表在256個地址單元之內,則可以用MOVC A,@A+PC這條指令進行查表操作,如果超過了256個單元,則不能用這條指令進行查表操作。剛才我們已說到,DPTR是一個數據指針,這個數據指針我們可以給它賦值操作的。通過賦值操作。我們可以使MOVC A,@A+DPTR這條指令的尋址范圍達到64K。這就是這兩條指令在實際應用當中要注意的問題。
變址尋址方式是MCS-51單片機所獨有的一種尋址方式。
位尋址
80C51單片機有位處理功能,可以對數據位進行操作,因此就有相應的位尋址方式。所謂位尋址,就是對內部RAM或可位尋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內的某個位,直接加以置位為1或復位為0。
位尋址的范圍,也就是哪些部份可以進行位尋址:
1、我們在第十二課學習51單片機的存儲器結構時,我們已知道在單片機的內部數據存儲器RAM的低128單元中有一個區域叫位尋址區。它的單元地址是20H-2FH。共有16個單元,一個單元是8位,所以位尋址區共有128位。這128位都單獨有一個位地址,其位地址的名字就是00H-7FH。這里就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需要大家理解清楚了。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00H、01H。。。。7FH等等,所表示的都是一個字節(或者叫單元地址),而在這里,這些數據都變成了位地址。我們在指令中,或者在程序中如何來區分它是一個單元地址還是一個位地址呢?這個問題,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研究的位尋址的一個重要問題。其實,區分這些數據是位地址還是單元地址,我們都有相應的指令形式的。這個問題我們在后面的指令系統學習中再加以論述。
2、對專用寄存器位尋址。這里要說明一下,不是所有的專用寄存器都可以位尋址的。具體哪些專用寄存器可以哪些專用寄存器不可以,請大家回頭去看看我們前面關于專用寄存器的相關文章。一般來說,地址單元可以被8整除的專用寄存器,通常都可以進行位尋址,當然并不是全部,大家在應用當中應引起注意。
專用寄存器的位尋址表示方法:
下面我們以程序狀態字PSW來進行說明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CY AC F0 RS1 RS0 OV P
1、直接使用位地址表示:看上表,PSW的第五位地址是D5,所以可以表示為D5H MOV C,D5H
2、位名稱表示:表示該位的名稱,例如PSW的位5是F0,所以可以用F0表示 MOV C,F0
3、單元(字節)地址加位表示:D0H單元位5,表示為DOH.5
MOV C,D0H.5
4、專用寄存器符號加位表示:例如PSW.5
MOV C,PSW.5
這四種方法實現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例題:
1. 說明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數采用的尋址方式。
MOV R5,R7 答案:寄存器尋址方式
MOV A,55H 直接尋址方式
MOV A,#55H 立即尋址方式
JMP @A+DPTR 變址尋址方式
MOV 30H,C 位尋址方式
MOV A,@R0 間接尋址方式
MOVX A,@R0 間接尋址方式
改錯題
請判斷下列的MCS-51單片機指令的書寫格式是否有錯,若有,請說明錯誤原因。
MOV R0,@R3 答案:間址寄存器不能使用R2~R7。
MOVC A,@R0+DPTR 變址尋址方式中的間址寄存器不可使用R0,只可使用A。
ADD R0,R1 運算指令中目的操作數必須為累加器A,不可為R0。
MUL AR0 乘法指令中的乘數應在B寄存器中,即乘法指令只可使用AB寄存器組合。
標簽:
單片機指令
系統原理
上傳時間:
2013-11-11
上傳用戶:caozhizhi
-
第八章 labview的編程技巧
本章介紹局部變量、全局變量、屬性節點和其他一些有助于提高編程技巧的問題,恰當地運用這些技巧可以提高程序的質量。
8.1 局部變量
嚴格的語法盡管可以保證程序語言的嚴密性,但有時它也會帶來一些使用上的不便。在labview這樣的數據流式的語言中,將變量嚴格地分為控制器(Control)和指示器(Indicator),前者只能向外流出數據,后者只能接受流入的數據,反過來不行。在一般的代碼式語言中,情況不是這樣的。例如我們有變量a、b和c,只要需要我們可以將a的值賦給b,將b的值賦給c等等。前面所介紹的labview內容中,只有移位積存器即可輸入又可輸出。另外,一個變量在程序中可能要在多處用到,在圖形語言中勢必帶來過多連線,這也是一件煩人的事。還有其他需要,因此labview引入了局部變量。
標簽:
labview
教程
上傳時間:
2013-10-27
上傳用戶:xieguodong1234
-
PCB LAYOUT技術大全---初學者必看!
PROTEL相關疑問
1.原理圖常見錯誤:
(1)ERC報告管腳沒有接入信號:
a. 創建封裝時給管腳定義了I/O屬性;
b.創建元件或放置元件時修改了不一致的grid屬性,管腳與線沒有連上;
c. 創建元件時pin方向反向,必須非pin name端連線。
(2)元件跑到圖紙界外:沒有在元件庫圖表紙中心創建元件。
(3)創建的工程文件網絡表只能部分調入pcb:生成netlist時沒有選擇為global。
(4)當使用自己創建的多部分組成的元件時,千萬不要使用annotate.
2.PCB中常見錯誤:
(1)網絡載入時報告NODE沒有找到:
a. 原理圖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庫中沒有的封裝;
b. 原理圖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庫中名稱不一致的封裝;
c. 原理圖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庫中pin number不一致的封裝。如三極管:sch中pin number 為e,b,c, 而pcb中為1,2,3。
標簽:
LAYOUT
PCB
初學者
上傳時間:
2013-10-20
上傳用戶:kbnswdifs
-
C++完美演繹 經典算法 如 /* 頭文件:my_Include.h */ #include <stdio.h> /* 展開C語言的內建函數指令 */ #define PI 3.1415926 /* 宏常量,在稍后章節再詳解 */ #define circle(radius) (PI*radius*radius) /* 宏函數,圓的面積 */ /* 將比較數值大小的函數寫在自編include文件內 */ int show_big_or_small (int a,int b,int c) { int tmp if (a>b) { tmp = a a = b b = tmp } if (b>c) { tmp = b b = c c = tmp } if (a>b) { tmp = a a = b b = tmp } printf("由小至大排序之后的結果:%d %d %d\n", a, b, c) } 程序執行結果: 由小至大排序之后的結果:1 2 3 可將內建函數的include文件展開在自編的include文件中 圓圈的面積是=201.0619264
標簽:
my_Include
include
define
3.141
上傳時間:
2014-01-17
上傳用戶:epson850
-
crc任意位生成多項式
任意位運算
自適應算法
循環冗余校驗碼(CRC,Cyclic Redundancy Code)是采用多項式的
編碼方式,這種方法把要發送的數據看成是一個多項式的系數
,數據為bn-1bn-2…b1b0 (其中為0或1),則其對應的多項式為:
bn-1Xn-1+bn-2Xn-2+…+b1X+b0
例如:數據“10010101”可以寫為多項式
X7+X4+X2+1。
循環冗余校驗CRC
循環冗余校驗方法的原理如下:
(1) 設要發送的數據對應的多項式為P(x)。
(2) 發送方和接收方約定一個生成多項式G(x),設該生成多項式
的最高次冪為r。
(3) 在數據塊的末尾添加r個0,則其相對應的多項式為M(x)=XrP(x)
。(左移r位)
(4) 用M(x)除以G(x),獲得商Q(x)和余式R(x),則 M(x)=Q(x)
×G(x)+R(x)。
(5) 令T(x)=M(x)+R(x),采用模2運算,T(x)所對應的數據是在原數
據塊的末尾加上余式所對應的數據得到的。
(6) 發送T(x)所對應的數據。
(7) 設接收端接收到的數據對應的多項式為T’(x),將T’(x)除以G(x)
,若余式為0,則認為沒有錯誤,否則認為有錯。
標簽:
crc
CRC
多項式
位運算
上傳時間:
2014-11-28
上傳用戶:宋桃子
-
大國補丁后的nessus2.2.8的源代碼,2.2.8中有較嚴重的b
標簽:
nessus
補丁
源代碼
上傳時間:
2015-08-15
上傳用戶:zhaoq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