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 2000是為適應不斷發展的圖像壓縮應用而出現的新的靜止圖像壓縮標準,小波變換是JEPG 2000核心算法之一。小波變換是一種可達到時(空)域或頻率域局部化的時頻域或空頻域分析方法,其多尺度分解特性符合人類的視覺機制,更加適用于圖像信息的處理。提升小波變換是一類不采用傅立葉變換做為主要分析工具的小波變換新方法,提升小波變換的提出大大簡化了小波變換的計算,使其在實時信號處理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提升的方法很容易構造一般的整數小波變換,由于圖像一般用位數較低的整數表示,整數小波變換可以將為整數序列的圖像矩陣映射成整數小波系數矩陣,這就大大簡化了小波變換的硬件電路設計。在當今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研究具有高速硬件處理功能的可變程邏輯器件在圖像壓縮算法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 本文旨在探討和研制基于FPGA的小波變換模塊的可能性和方法。本文采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Ⅲ系列芯片,根據JPEG 2000推薦無損提升小波算法和有損提升小波算法,設計圖像壓縮系統的小波變換模塊。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部分介紹了傳統小波分析理論和提升小波分析理論。包括連續小波時頻局域性的特征,離散小波變換系數的意義,多分辨分析引出的構造小波基的系統方法和計算離散小波的快速算法等。重點放在介紹正交小波和雙正交小波的構造方法,并介紹了數字圖像在小波域的特點。討論了提升小波變換的基本思想,討論了用提升方法構造小波基以及傳統小波變換的提升實現,討論了整數小波變換。 第二部分介紹了FPGA結構及其設計流程。介紹了FPGA/CPLD器件的特征、發展趨勢及FPGA/CPLD基本結構,然后重點介紹了本文用到的Xilinx公司Spartan-Ⅲ系列芯片的結構特點,以及Xilinx的FPGA開發軟件ISE,最后介紹了硬件描述語言VHDL語言的特點。 最后一部分是本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即JPEG 2000中最核心的算法-提升格式小波變換的一維變換模塊設計和二維變換模塊設計。一維提升小波變換模塊采用兩種不同的電路結構進行設計-低速低功耗的串行流水線結構和高速高功耗的并行陣列結構。同樣,二維小波變換模塊也采用了兩種不同的電路結構進行設計-低速低功耗的折疊結構和高速高功耗的串行結構。 文章對提升小波變換的FPGA實現中的大量細節問題進行了討論,給出了每種結構提升小波變換模塊的電路原理圖,并對原理圖進行了仿真測試,仿真測試結果不僅表明了模塊功能的正確性,而且表明不同小波模塊可以滿足相應領域的實際要求。
上傳時間: 2013-06-08
上傳用戶:dwzjt
如今電力電子電路的控制旨在實現高頻開關的計算機控制,并向著更高頻率、更低損耗和全數字化的方向發展。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器件(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是近年來嶄露頭角的一類新型集成電路,它具有簡潔、經濟、高速度、低功耗等優勢,又具有全集成化、適用性強,便于開發和維護(升級)等顯著優點。與單片機和DSP相比,FPGA的頻率更高、速度更快,這些特點順應了電力電子電路的日趨高頻化和復雜化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FPGA得到了日益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本文提出了一種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器件實現數字化變頻調速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案。該系統能產生三相六路正弦脈寬調制(SPWM)波形;調制頻率范圍為0~4KHZ,分7級控制;16位的速度控制分辨率;載波頻率分8級控制,最高可達24KHZ;系統接口兼容Intel系列和Motorola系列單片機;該系統控制簡單、精確,易修改,可現場編程;同時具有脈沖延時小、最小脈沖刪除、過壓和過流保護功能等特點,可應用于PWM變頻調速系統的全數字化控制。文中對方案的實現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主要包括系統設計的理論分析,系統結構設計及在FPGA硬件上的實現,最終驗證了該控制系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數字化設計是本系統的特點,系統最終生成的三相SPWM脈沖是基于三相正弦調制波和三角載波比較得到的。設計時,充分結合FPGA器件的結構特點,利用一種改進結構的數字控制振蕩器(NCO)來產生正弦波樣本,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NCO產生正弦波的精度和頻率相互制約的問題;把分時復用數字通信原理結合到系統的設計中,設計出分時運算電路,使得系統在同步時鐘下,生成三相正弦調制波而不影響系統的速度,同三角載波邏輯比較后,最終得到三相SPWM脈沖序列。
上傳時間: 2013-07-05
上傳用戶:duoshen1989
文中主要介紹了高性能數模轉換器AIM21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智能變送器的設計中的應用。設計方案利用低功耗的16住單片機MSP430作為核心控制器,選用低功耗的外圍擴展元器件,設計了具有4 20 mA
上傳時間: 2013-06-09
上傳用戶:時代將軍
本文將電路接口技術與硬件可編程技術相結合,提出了用可編程芯片來控制IDE硬盤進行高速數據記錄,能夠滿足機載數據記錄設備重量輕、容量大、速度快的要求。 論文對硬盤ATA接口標準進行了研究,對VHDL語言、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器件(FPGA)實現硬件電路的原理和方法進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基于FPGA的數據記錄控制器的設計。文中選擇了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FPGA芯片(型號為CycloneEP1C3T144C8),將各功能模塊級聯成系統在該芯片上完成了控制器系統級的設計與仿真驗證,驗證結果表明了用FPGA實現高速數據記錄控制器的可行性。所設計的VHDL代碼經QuartusⅡ綜合、布局布線、管腳分配后,在FPGA內部可以達到104.46Mhz的電路工作速度,FPGA與硬盤之間采用ATA接口的UltraDMA模式2傳輸方式,可以達到33.3MByte/s的突發數據傳輸率。文中對所用到的FPGA設計技術給予了詳細說明,對各功能模塊的設計給予了詳細闡述,對關鍵設計給出了VHDL源代碼,還討論了FPGA設計中時序約束的作用,給出了本文所做時序約束的方法。 本文中所論述的工作對以后機載數據記錄系統的設計具有重要的鋪墊作用。文中在總結所做工作的同時,還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議。
上傳時間: 2013-08-05
上傳用戶:hanli8870
網絡帶寬依然在不斷增長(尤其是在本地網),最后一公里的高速接入日益普及;另一方面的情況是大容量的磁盤、FLASH移動存儲盤和激光盤的容量不斷增大,使得傳送和儲存數據的成本不斷地下降。不僅使人發問:我們孜孜不倦的搞視頻壓縮高級算法還有多少意義?我們可以看到,算法的復雜性日益增加,但性能的提高卻接近邊緣。 是什么還在要求更高的壓縮速率?還有被我們遺忘的地方嗎?還有什么應用讓我們繼續追求更精妙的壓縮算法? 在作者看來,這個應用領域就是移動視頻服務。無線頻譜這種稀缺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我們必須繼續對視頻壓縮技術進行研究。即使伴隨UMTS/IMT2000的到來,移動終端可以獲得的數據速率也限制在144Kbit/s,在微蜂窩的時候最高能達到的速率上限也在2Mbit/s。144Kbit/s的速率對于較高質量的視頻傳輸來講,仍然是有限的。因此,可以預見,移動終端的空中接口這個瓶頸使得我們必須繼續進行視頻壓縮。 另一方面,移動終端領域開發視頻壓縮算法,在其低功耗和實時性要求下,也是異常困難的。為了減少計算的復雜性和運動估計的功耗,業界提出了許多快速算法,例如2-D的對數搜索,三步搜索,聯合搜索。盡管這些方法減少了功耗,其結果是視頻壓縮性能的降低,因為這些算法的本質是減少了運動搜索的空間。為了實現運動搜索的低功耗,在電路領域又提出了搜索窗口和時鐘管理的措施。但這些方法都是在犧牲視頻壓縮比性能的基礎進行的折中,并沒有強調算法映射結構上做出處理。 本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MPEG-4運動估計運算的低功耗實時處理器架構。其基礎是采用了心肌陣列并行處理技術和低功耗控制電路。運動估計的繁復運算通過心肌陣列分布式運算得到有效處理。從理論上看,心肌陣列有其簡單易理解性,然后,由于FPGA的互聯網絡有限性,設計這樣一個陣列仍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論文提出使用保守近似處理在全局運動估計中減少功耗,其本質是消除不必要的冗余運算。宏塊的最小誤差匹配是一個典型的串行操作過程。論文新提出的方法是在進行絕對匹配前使用保守計算,如果保守誤差值與最小誤差差別過大,則不進行絕對誤差計算。 總的說來,論文實現了兩個目標:通過心肌陣列實現了實時的運動估計編碼,通過在算法層次引入控制電路,降低運動估計電路的功耗。
上傳時間: 2013-06-23
上傳用戶:lacsx
如今電力電子電路的控制旨在實現高頻開關的計算機控制,并向著更高頻率、更低損耗和全數字化的方向發展。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器件(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s)是近年來嶄露頭角的一類新型集成電路,它具有簡潔、經濟、高速度、低功耗等優勢,又具有全集成化、適用性強,便于開發和維護(升級)等顯著優點。與單片機和DSP相比,FPGA的頻率更高、速度更快,這些特點順應了電力電子電路的日趨高頻化和復雜化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FPGA得到了日益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本文提出了一種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器件實現數字化通用PWM控制器的方案。該控制器能產生多路PWM脈沖,具有開關頻率可調、各路脈沖間的相位可調、接口簡單、響應速度快、易修改、可現場編程等特點,可應用于PWM的全數字化控制。文中對方案的實現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包括A/D采樣控制、PI算法的實現、PWM波形的產生、各模塊的工作原理等。 本文還提出一種新型ZCT-PWMBoost變換器,詳細的分析了該變換器的工作過程,并采用基于FPGA的數字化通用PWM控制器對這種軟開關Boost變換器進行控制,給出了比較完滿的實驗結果。實驗結果驗證了該控制器以及該ZCTBoost變換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上傳時間: 2013-06-22
上傳用戶:yph853211
作為一種16/32位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RISC微處理器,ARM微處理器目前已經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嵌入式微處理器。 本書在全面介紹ARM處理器的體系結構、編程模型、指令系統和開發工具的同時,以Samsung公司的一款基于以太網系統的ARM處理器-S3C4510B為核心,詳細講解系統的設計、調試,以及相關的軟件設計和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移植、應用程序的開發、設備驅動程序的開發過程。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使具備一定的系統設計能力的讀者全面掌握開發基于ARM微處理器系統的多方面知識,從而具備設計開發基于ARM微處理器的特定應用系統的能力。 本書可作為基于ARM的軟件編程和硬件系統設計的參考手冊,也可作為16/32位微處理器教學用書,以及嵌入式系統應用設計人員的參考用書。
上傳時間: 2013-05-27
上傳用戶:xiaowei314
美國DALLAS公司推出的具有涓細電流充電能力的低功耗實時時鐘電路DS1302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其在實時顯示時間中的應用。它可以對年、月、日、周、日、時、分、秒進行計時,且具有閏年補償等多種功能
上傳時間: 2013-07-14
上傳用戶:iswlkje
微處理器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無線數據采集系統的產生和發展。數據采集技術廣泛應用于雷達、通信、遙感遙測等領域。在各種信息的獲取中,對高速數據采集的需求非常廣泛。隨著測控技術的發展,對數據采集系統的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由于通訊網絡的飛速發展,移動通信與實際應用的結合使得各種基于GPRS網絡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成為當前遠距離無線通訊領域最為廣泛的應用。本課題將廣泛應用的嵌入式控制器引入到數據采集系統設計中,并結合GPRS優秀的網絡特性,實現了一個低功耗、智能化、網絡化、軟硬件可根據具體測量任務適當裁減的無線高速數據采集平臺。 本設計采用32位ARM處理器S3C2410為核心器件,配以FPGA+DDRSDRAM高速數據采集模塊,GPRS數據通信模塊,在Linux嵌入式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支持下,實現了數字化高速采集,數字化無線數據網絡傳輸的現場數據采集系統。該平臺采集的現場數據主要為各種傳感器輸出的電壓模擬量。前端數據采集模塊的FPGA控制高速AD轉換器將輸入的模擬量信號采集后,存儲在由DDRSDRAM構成的大容量緩存中,再經過嵌入式系統中的微控制器進行各種處理,然后將處理結果保存在ARM系統的SDRAM內存,最后通過在ARM系統模塊擴展的GPRS模塊,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GPRS網絡發送出去。 IAnux由于其代碼開放性以及強大的網絡功能等特點,在許多的嵌入式網絡設備中有著廣泛應用,與其他的嵌入式操作系統相比,具有著更多的優勢。因此本課題將其作為硬件平臺的操作系統。基于ARM的嵌入式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結構清晰、通用性好、可擴展性強,可為各種嵌入式應用提供一套完整的硬、軟件解決方案,在工業測量與控制領域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xlcky
生物發酵作為現代生物技術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廣泛用于食品、制藥等各個領域,并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但由于生物發酵過程是一種復雜的生化反應過程,控制變量眾多且相互關聯度較大,采用傳統控制方法難以實現有效控制。 因此,本文根據生物發酵的流程特點和當今國內市場的切實需要,在總結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針對非線性、時變、大滯后的發酵過程,將智能控制技術融入到了生物發酵控制系統中,主要對發酵過程中的溫度、PH值的控制算法進行研究,分別設計了仿人智能模糊PID控制和仿人智能模糊控制,模擬仿真和實驗分析表明,控制效果優于傳統算法。 基于32位ARM架構的嵌入式微處理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優勢,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同時國內微電子與嵌入式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鑒于此背景,本系統現場控制的下位機的硬件平臺采用基于S3C2410的處理器,軟件設計中采用了嵌入式Linux系統。同時采用了集散控制技術,實現一臺上位機可以同時與多臺下位機的數據通訊和遠程監控,且下位機可以脫離上位計算機單獨對各種參數進行控制。 本文的工作重點主要包括:主要參數測量與控制、發酵過程系統的總體設計、嵌入式系統的設計。本發酵控制系統對發酵過程進行實時監測、優化操作,不僅能避免人工操作的不確定因素,提高自動化水平,而且能夠對發酵過程中主要參數進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1142895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