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部排序演示 問題描述 設計一個測試程序比較幾種排序算法的關鍵字比較次數和移動次數以取得直觀感受。 基本要求 (1)對起(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簡單選擇排序、快速排序、希爾排序、堆排序算法進行比較; (2)待排序的元素的關鍵字為整數。其中的數據要用偽隨機產生程序產生(如10000個),至少用5組不同的輸入數據做比較,再使用各種算法對其進行排序,記錄其排序時間,再匯總比較; (3)演示程序以人機對話的形式進行。每次測試完畢顯示各種比較指標值的列表,用條形圖(星號表示)進行表示,以便比較各種排序的優劣。 測試數據 由隨機數產生器生成 實現提示 主要工作是設法在已知算法中的適當位置插入對關鍵字的比較次數和移動次數的計數操作。程序還可以考慮幾組數據的典型性,如:正序、逆序和不同程度的亂序。注意采用分塊調試的方法。 選作內容 (1)對不同表長進行比較 (2)驗證各算法的穩定性
上傳時間: 2014-01-03
上傳用戶:lindor
題 目: 堆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比較 初始條件: 試通過隨機數據比較堆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關鍵字比較次數和關鍵字移動次數。 (1)待排序表的表長不小于100;其中的數據要用偽隨機數產生程序產生;至少要用5組不同的輸入數據作比較;比較的指標為有關鍵字參加的比較次數和關鍵字的移動次數(關鍵字交換計為3次移動)。 (2)最后要對結果作出簡單分析,包括對各組數據得出結果波動大小的解釋。 (3)以線性表的形式給出構造出來的初始堆。
上傳時間: 2014-01-15
上傳用戶:lili123
單鏈表的操作 初始條件: 已知A,B和C為三個遞增有序的線性表,現要求對A表作如下操作:刪去那些既在B表中出現又在C表中出現的元素。 (1) 各線性表采用單鏈表作為存儲結構; (2) 題中任一線性表中的元素值可以相同。 (3) 測試用例自己設計。
上傳時間: 2014-01-06
上傳用戶:13188549192
(1) 實現一個Point類,該類包含表示坐標的兩個int型變量x、y,構造方法Point()和Point(int xx, int yy),返回x值和y值的int getX()和int getY()方法,計算兩點間距離的double distance(Point)方法。其中計算平方根用Math.sqrt()方法。 (2) 實現一個Circle類,該類包含表示圓心的Point型變量center,表示半徑的int radius變量,以及構造方法Circle()、Circle(int xx,int yy,int r)、Circle(Point c,int r),返回周長和面積的int perimeter()、double area()方法,返回兩個圓是否為同一個圓(返回0)、同心圓(返回1)、相交的圓(返回2)、分離的圓(返回3)、包含的圓(返回4)等關系的int relation(Circle c)等方法。PI值可以用Math.PI常量。 (3) 實現測試上述兩個類的ClassTest類。該類在main方法中分別創建若干個Point對象和Circle對象,并調用相關方法,輸出方法的返回值,驗證其正確性。 (4) 將Point類、Circle類和主類的包名分別調整為p1、p2、p3,并重新運行,驗證是否運行正確。
標簽: Point
上傳時間: 2014-11-25
上傳用戶:cylnpy
(1)熟悉樹的各種表示方法和各種遍歷方式,掌握有關算法的實現,了解樹在計算機科學及其它工程技術中的應用。試設計一個程序,在計算機中構造該二叉樹,并對它進行遍歷。(2)給定一個圖,設計一個程序,找出一條從某一頂點A到另一頂點B邊數最少的一條路徑。
上傳時間: 2013-12-24
上傳用戶:稀世之寶039
C語言寫的俄羅斯方塊程序 其中的主要邏輯有: (1)由于c的隨機性函數不好,所以每次游戲開始根據bios時間設置種子。 (2)得分越高,方塊下降速度越快(每200分為單位)。 (3)每下落一個方塊加1分,每消除一行加10分,兩行加30分,三行加70分,四行加150分。初試分數為100分。 游戲控制: up-旋轉;空格-下落到底; 左右下方向鍵-控制方向。P-開始或暫停游戲。 ESC-退出。 特點: (1)由于tc不支持中文,所以基本都是英文注釋。 (2)函數命名盡可能規范的表達其內部處理目的和過程。 (3)代碼加上注釋僅有577行。(我下載過的兩個俄羅斯方塊代碼一個在1087行,一個在993行,我的比它們代碼少)。 (4)除了消除空格時算法比較復雜,其他算法都比較簡單易讀。 (5)繪圖效率和局部代碼效率扔有待提高。 (6)FrameTime參數可能依據不同硬件環境進行具體設置,InitGame需要正確的TC路徑。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onewq
電動車從起跑線出發(車體不得超過起跑線),沿引導線到達B點。在“直道區”鋪設的白紙下沿引導線埋有1~3塊寬度為15cm、長度不等的薄鐵片。電動車檢測到薄鐵片時需立即發出聲光指示信息,并實時存儲、顯示在“直道區”檢測到的薄鐵片數目。 (2)電動車到達B點以后進入“彎道區”,沿圓弧引導線到達C點(也可脫離圓弧引導線到達C點)。C點下埋有邊長為15cm的正方形薄鐵片,要求電動車到達C點檢測到薄鐵片后在C點處停車5秒,停車期間發出斷續的聲光信息。 (3)電動車在光源的引導下,通過障礙區進入停車區并到達車庫。電動車必須在兩個障礙物之間通過且不得與其接觸。 (4)電動車完成上述任務后應立即停車,但全程行駛時間不能大于90秒,行駛時間達到90秒時必須立即自動停車。
標簽: 電動車
上傳時間: 2014-01-24
上傳用戶:xiaodu1124
電動車從起跑線出發(車體不得超過起跑線),沿引導線到達B點。在“直道區”鋪設的白紙下沿引導線埋有1~3塊寬度為15cm、長度不等的薄鐵片。電動車檢測到薄鐵片時需立即發出聲光指示信息,并實時存儲、顯示在“直道區”檢測到的薄鐵片數目。 (2)電動車到達B點以后進入“彎道區”,沿圓弧引導線到達C點(也可脫離圓弧引導線到達C點)。C點下埋有邊長為15cm的正方形薄鐵片,要求電動車到達C點檢測到薄鐵片后在C點處停車5秒,停車期間發出斷續的聲光信息。 (3)電動車在光源的引導下,通過障礙區進入停車區并到達車庫。電動車必須在兩個障礙物之間通過且不得與其接觸。 (4)電動車完成上述任務后應立即停車,但全程行駛時間不能大于90秒,行駛時間達到90秒時必須立即自動停車。
標簽: 電動車
上傳時間: 2014-01-24
上傳用戶:ommshaggar
電動車從起跑線出發(車體不得超過起跑線),沿引導線到達B點。在“直道區”鋪設的白紙下沿引導線埋有1~3塊寬度為15cm、長度不等的薄鐵片。電動車檢測到薄鐵片時需立即發出聲光指示信息,并實時存儲、顯示在“直道區”檢測到的薄鐵片數目。 (2)電動車到達B點以后進入“彎道區”,沿圓弧引導線到達C點(也可脫離圓弧引導線到達C點)。
標簽: 電動車
上傳時間: 2016-09-25
上傳用戶:lanwei
電動車從起跑線出發(車體不得超過起跑線),沿引導線到達B點。在“直道區”鋪設的白紙下沿引導線埋有1~3塊寬度為15cm、長度不等的薄鐵片。電動車檢測到薄鐵片時需立即發出聲光指示信息,并實時存儲、顯示在“直道區”檢測到的薄鐵片數目。 (2)電動車到達B點以后進入“彎道區”,沿圓弧引導線到達C點(也可脫離圓弧引導線到達C點)。C點下埋有邊長為15cm的正方形薄鐵片,要求電動車到達C點檢測到薄鐵片后在C點處停車5秒,停車期間發出斷續的聲光信息。 (3)電動車在光源的引導下,通過障礙區進入停車區并到達車庫。電動車必須在兩個障礙物之間通過且不得與其接觸。 (4)電動車完成上述任務后應立即停車,但全程行駛時間不能大于90秒,行駛時間達到90秒時必須立即自動停車。
標簽: 電動車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vods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