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isk1.4.6版本下 7#信令驅動 源碼
上傳時間: 2014-01-26
上傳用戶:皇族傳媒
國標類相關專輯 313冊 701MG.7713自動交換光網絡信令標準 82頁 1.0M 西文.pdf
標簽:
上傳時間: 2014-05-05
上傳用戶:時代將軍
關于通信專業的信令與協議,講的很詳細,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的總結資料。
標簽: 016.102 TD-LTE DTM PX3 協議 信令
上傳時間: 2017-10-18
上傳用戶:guomiao
該文檔為LTE volte投訴處理流程大全(SEQ使用方法+信令分析詳解+投訴案例處理)簡介文檔,是一份很不錯的參考資料,具有較高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可以下載看看………………
標簽: lte
上傳時間: 2021-11-19
上傳用戶:
藍牙非信令測試方法, 主要用于手機 iot, 高通平臺相關產品。
標簽: 藍牙非信令測試
上傳時間: 2022-01-23
上傳用戶:
感謝qrzhou奉獻自己寶貴的源碼。這是qrzhou歷經3個月開發的短信中心的mo和網關源碼,對進行短信中心開發或smpp協議,cmpp協議開發的程序員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它可以作為開發人員的模擬測試網關,qrzhou吐血公開發放,同時還有進行七號信令開發的重要文檔
上傳時間: 2014-10-13
上傳用戶:zhaoq123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的MATLAB仿真實現 function [sampl,re_sampl]=system_1(A,F,P,D,snr,m,N) 輸入變量A ,F,P分別為輸入信號的幅度、頻率和相位,D為量化電平數,snr 為信道信噪比,N為D/A轉換時的內插點數;輸出變量sampl為抽樣后的輸入 信號,re_sampl為恢復出的輸入信號。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的MATLAB仿真實現 [sampl,quant,pcm]=a_d_1(A,F,P,D) [changed_ami]=signal_encod_1(pcm) [ami_after_channel]=channel_1(changed_ami,snr) [adjudged_ami]=adjudg_1(ami_after_channel,m) re_pcm=signal_decod_1(adjudged_ami) [re_voltag,re_sampl,re_sampl1]=d_a_1(re_pcm,sampl,D,N)
標簽: function re_sampl MATLAB system
上傳時間: 2017-04-21
上傳用戶:tzl1975
現代交換原理講義CH1_交換概論ch2 通信信源模型-new070327_new-2CH2_交換網絡ch3_Erlang拒絕和等待系統CH3_數字程控電話交換與電話通信網ch4_通信網絡性能分析CH4_信令系統CH5_分組交換與分組交換網ch5_網絡拓撲結構分析CH6_ISDN交換與綜合業務數字網ch7_網絡可靠性分析
上傳時間: 2013-12-23
上傳用戶:jackgao
華為WCDMA全網解決方案:本章首先介紹WCDMA系統不同版本之間演進過程,使讀者對WCDMA制式有總體的認識;接著從具體的網絡建設角度出發,介紹了華為WCDMA全網解決方案。 10.1 WCDMA演進概述 10.1.1 標準進展概述 WCDMA技術從出現以來逐漸演進發展為R99/R4/R5/R6等多個階段,其中R99協議于2000年3月(3GPP官方說法是1999年12月)凍結功能,經過兩年時間的完善,協議已經成熟;R4協議于2001年3月凍結功能,協議已經穩定。R5協議于2002年3月 (部分功能6月)凍結功能。R6協議預計在2004年12月左右凍結功能。 圖10-1 3G協議的發展趨勢 WCDMA系統相對于GSM網絡和GPRS網絡來說,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無線網絡的改變。WCDMA網絡中,使用無線接入系統RAN來取代了GSM中的基站子系統BSS。 R99版本的WCDMA核心網從網絡形態上來說,可以看作是GSM的核心網絡和GPRS的核心網絡的組合。也即R99的核心網絡分為電路域和分組域。電路域與GSM的核心網構造基本相同,分組域與GPRS的核心網構造基本相同。 R4版本的核心網絡相對于R99版本來說,最大的變化就在于R99核心網電路域中MSC網元的功能在R4版本中由MSC Server和MGW來完成。其中MSC Server處理信令,MGW處理話音。分組域沒有什么變化。具體可參見第三章系統結構的相關內容。 R4協議的核心網絡具有TDM和IP兩種組網方式。采用TDM方式組網時,R4網絡的網絡規劃建設與R99網絡有不少相近之處。比如在建設匯接網絡、信令網絡等方面,很多考慮都是相同的。采用IP方式組網的時候,R4的網絡規劃建設則與R99有了不小的區別。 R5版本的核心網絡相對于R4版本來說,多了一個IMS(IP多媒體子系統)域,增加了相應的設備和接口;電路域和分組域的網絡結構則沒有什么大變化。同時由于網絡功能的增強,部分設備功能也進行了升級。
上傳時間: 2013-07-24
上傳用戶:13517191407
隨著對高處理能力、網絡通信、實時多任務,超低功耗這些需求的增長,傳統8位處理器已經不能滿足新產品的要求了,高端嵌入式處理器已經得到了普遍的重視和應用.ARM是目前嵌入式領域應用最廣泛的RISC微處理器結構,該文研究了基于ARM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的開發,介紹了利用一款ARM微處理器和FPGA設計的四路E1中繼板卡的硬件結構和工作原理,并在這個硬件平臺上進行軟件開發的過程.該四路E1收發器能夠提供四條E1鏈路,把帶寬從2Mbps提高到8Mbps,能夠同時負載120個用戶的通信,解決了數字環路系統中卡槽數目限制的問題.目前,建立在G. 703基礎上的El接口在分組網、幀中繼網、GSM移動基站及軍事通信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傳送語音信號、數據、圖像等業務.文中首先分析了當前數字環路系統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隨著網絡通信的用戶數目及信息量的猛增,拓寬數據傳輸的通道是一項研究熱點,這是開發四路E1收發器的一個目的.接著敘述了數字環路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即四路E1收發器的應用環境,著重介紹了四路E1板卡在整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嵌入式處理器ARM的體系結構和特點,鑒于數據傳輸中對時鐘的要求比較嚴格,該文還介紹了FPGA技術,應用它主要是為系統提供各個精確的時鐘.然后,在分析了四路E1收發器的工作原理和比較了各類處理器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四路E1收發器的硬件設計,分別介紹了時鐘模塊、系統接口電路、存儲系統模塊、四通道E1合成器模塊、CPU模塊以及時隙交換模塊.接著,在研究分析了G.703和G.704等通信協議后,再根據系統要求提出了四路E1收發器的軟件設計.先介紹了實時操作系統RTXC,詳細闡述了ARM處理器啟動代碼程序的設計,然后給出了在此操作系統下軟件設計的整體結構,分四個任務分別闡述此軟件功能,其中詳細介紹了信令處理模塊、接口中斷處理模塊、系統運行監測模塊和RC消息LC消息處理模塊.最后介紹了軟件和硬件的調試方法以及設計過程中的調試開發過程,整個系統設計完成后,經過反復調試、測驗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現正投入使用中.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夢雨軒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