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嚴峻的電磁環境,分析了電磁干擾的來源,通過產品開發流程的分解,融入電磁兼容設計,從原理圖設計、PCB設計、元器件選型、系統布線、系統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總結概括電磁兼容設計要點,最后,介紹了電磁兼容測試的相關內容。當前,日益惡化的電磁環境,使我們逐漸關注設備的工作環境,日益關注電磁環境對電子設備的影響,從設計開始,融入電磁兼容設計,使電子設備更可靠的工作。電磁兼容設計主要包含浪涌(沖擊)抗擾度、振鈴波浪涌抗擾度、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工頻電源諧波抗擾度、靜電抗擾度、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工頻磁場抗擾度、脈沖磁場抗擾度、傳導騷擾、輻射騷擾、射頻場感應的傳導抗擾度等相關設計。
上傳時間: 2022-06-29
上傳用戶:
21世紀,電子領域發展迅速,使得由集成電路構成的電子系統朝著大規模、小體積和高速度的方向發展。隨著芯片的體積越來越小,電路的開關速度越來越快,PCB的密度越來越大,信號的工作頻率越來越高,高速電路PCB的電磁兼容、信號完整性和電源完整性等問題一步步凸顯出來,并且相互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其中最基礎的無疑是PCB版圖的設計,元器件的選取、布局的合理性、電磁兼容性等都是決定PCB版圖最終能否運行的關鍵因素,當然這也將決定生產出的芯片的好壞以及由芯片構成的電子系統的質量等等。本文通過選擇一張較為典型的高速單片開關電源圖,對其進行SCH圖以及PCB版圖的繪制,并就其會產生的電磁兼容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抑制干擾的方法和手段,初步解決了單片開關電源的電磁兼容問題。關鍵詞:Protel99SE,EMC,開關電源,高速PCB,仿真
上傳時間: 2022-06-29
上傳用戶:
摘要:20世紀人類最杰出的成就之一是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電子信息系統的可靠性對生產、生活乃至國家安全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信息系統可靠性造成影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電磁干擾。隨著電氣、電子設備的大量使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充滿了各種頻率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對于電子設備而言都是潛在的干擾源。電磁兼容技術是電子產品設計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基礎性技術之一。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已經進入到實質性實施階段.電磁兼容設計技術和方法,已成為重要的設計內容。本文全面地論述了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性問題,比較詳細地分析了干擾源、干擾的傳播途徑。并介紹了有效抑制和防止干擾的各種措施及其原理。文章從電磁兼容性設計的特點出發,結合電磁兼容性設計的內容,對干擾源的抑制,屏蔽、濾波、接地、PCB設計、搭接、布局與線纜敷設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了闡述。最后,文章對數字電路中由信號和時鐘電路產生電磁干擾的機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提出了對信號輻射干擾和時鐘電路干擾的有效解決方法,并為電路的設計提供了抑制干擾的一些準則,根據電磁兼容性設計的要求,指出了電容器在數字電路抗干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供了重要參數,給出了實際電路中電容器的選擇及使用方法t
上傳時間: 2022-06-29
上傳用戶:
本資源包含GBT 17626.1-17626.10共10份最新的標準,本資源通過多渠道獲得,希望大家多支持。GBT 17626.1-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抗擾度試驗總論GBT 17626.2-201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 17626.3-201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GBT 17626.4-201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 17626.5-200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 17626.6-2017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GBT 17626.7-200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供電系統及所連設備諧波、諧間波的測量和測量儀器導則GBT 17626.8-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GBT 17626.9-2011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GBT 17626.10-199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
標簽: 電磁兼容
上傳時間: 2022-07-04
上傳用戶:
基于stm32兼容三菱軟件PLC原理圖+源碼
上傳時間: 2022-07-06
上傳用戶:
一旦您設計完電子產品,就該把它推向市場了,對嗎?沒錯,但并不確切。因為對于任何產品開發,您都需要首先對設計的設備進行測試,驗證其性能是否達到預期。所有電子設備最終都必須通過一個重要測試 — EMI(電磁干擾)全兼容測試。按照設備測試所依據的相應監管機構標準的定義,通過 EMI 測試,即證明您的設備的電磁輻射性能處于可接受的范圍內。EMI(電磁干擾)屬于EMC(電磁兼容)這一術語的范疇。在執行預兼容測試時,您會關注 EMI 測試。這是一種來自您的設備的實際現象,又稱為輻射。不過,想要獲得 EMI 全兼容測試的認證,成本是相當昂貴的 — 萬一未能通過 —您不僅需要重新進行設計,還會打亂您的產品開發時間表,耗費大量資金。
標簽: EMC
上傳時間: 2022-07-08
上傳用戶:d1997wayne
GBT17626電磁兼容試驗全標準簡介
上傳時間: 2022-07-20
上傳用戶:
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在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對電磁兼容的定義為:系統或設備在所處的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時不會對其他系統和設備造成干擾。圖1 電磁兼容概念圖EMC包括EMI(電磁干擾)及EMS(電磁耐受性)兩部分,所謂EMI電磁干擾,乃為機器本身在執行應有功能的過程中所產生不利于其它系統的電磁噪聲;而EMS乃指機器在執行應有功能的過程中不受周圍電磁環境影響的能力。電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各種電氣或電子設備在電磁環境復雜的共同空間中,以規定的安全系數滿足設計要求的正常工作能力。也稱電磁兼容性。它的含義包括:①電子系統或設備之間在電磁環境中的相互兼顧;②電子系統或設備在自然界電磁環境中能按照設計要求正常工作。若再擴展到電磁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則又可把電磁兼容學科內容稱作環境電磁學。電磁兼容的研究是隨著電子技術逐步向高頻、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靈敏度、高密度(小型化、大規模集成化),大功率、小信號運用、復雜化等方面的需要而逐步發展的。特別是在人造地球衛星、導彈、計算機、通信設備和潛艇中大量采用現代電子技術后,使電磁兼容問題更加突出
上傳時間: 2022-07-22
上傳用戶:
電磁兼容和印刷電路板 理論、設計和布線全書內容共有9章。第1~3章介紹了EMC的基本原理、PCB中的EMC以及元件設計中的EMC,第4章論述了PCB中鏡像面的原理與特性,第5章和第6章詳盡地闡述了PCB中的旁路與去耦以及傳輸線的設計原理。第7~9章就信號的完整性與串擾、PCB走線終端以及PCB布線中的接地原理進行了論述。 [1] 本書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適合于那些涉及邏輯設計和PCB布局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測試工程師和技師,從事機械、加工、制造和兼容調試工作的人員,EMC顧問以及負責對硬件工程設計進行監察的人員閱讀參考
上傳時間: 2022-07-22
上傳用戶:
電磁兼容和印刷電路板 理論、設計和布線
上傳時間: 2022-07-23
上傳用戶:zhaiy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