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lab4 圖書館程序 有兩個class分別是book和library object book需要添加到library中
上傳時間: 2017-09-20
上傳用戶:mhp0114
官方說明:“刨丁解羊中文分詞器,主要用于對網絡蜘蛛或網絡爬蟲抓取的網頁進行分詞,支持繁體中文分詞、簡體中文分詞、英文分詞,是制作通用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的核心組件。該軟件在普通PC機器上測試顯示:TXT格式正文分詞速度約為3000萬字/分鐘,網頁分詞速度約為277.8個網頁/秒。該軟件采用基礎詞庫(63萬詞語)+擴展詞庫(用戶可手工添加新詞)。DLL及OCX調用請聯系QQ(601069289)。” 很小的綠色中文分詞軟件,我也是從網上找到的,還是足夠日常中一些小場景使用,對不懂程序的同學而言,可能用這樣的小軟件比去想辦法自學程序再去研究一套分詞工具出來要干脆。當然更復雜的需求,這個可能也解決不了。
上傳時間: 2017-10-21
上傳用戶:hanboy
多級差分真空系統設計_研制和調試_萬家海
上傳時間: 2019-07-14
上傳用戶:chen_ying993
1、本課題任務如下:設計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電子鐘。該電子鐘上電或按鍵復位后能自動顯示系統提示符"P.",進入時鐘準備狀態;第一次按電子鐘啟動/調整鍵,電子鐘從0時0分0秒開始運行,進入時鐘運行狀態;再次按電子鐘啟動/調整鍵,則電子鐘進入時鐘調整狀態,此時可利用各調整鍵調整時間,調整結束后可按啟動/調整鍵再次進入時鐘運行狀態。2、本課題要求如下:(1)在AT89S51的PO口和P2口外接由六個LED數碼管(LED5~LEDO)構成的顯示器,用PO口作LED的段碼輸出口(PO.0~P0.7對應于LED的a-dp),P2.5-P2.0作LED的位控輸出線(P2.5~P2.0對應于LED5~LEDO),P1口外接四個按鍵A、B,C.D(對應于P1.0~P1.3).(2)、利用六個LED顯示當前時間。(3)、四個按鍵的功能:A鍵用于電子鐘啟動/調整;B鍵用于調時,范圍0-23,0為24點,每按一次時加1;C鍵用于調分,范圍0-59,0為60分,每按一次分加1:D鍵用于調秒,范圍0-59,0為60秒,每按一次秒加1.(4)、單片機采用AT89S51,fasc-12MHz(5)、電子鐘供電電源電路的設計。
上傳時間: 2022-06-19
上傳用戶:aben
本書全面闡述以運算放大器和模擬集成電路為主要器件構成的電路原理、設計方法和實際應用。電路設計以實際器件為背景,對實現中的許多實際問題尤為關注。全書共分13章,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4章),以運算放大器作為理想器件介紹基本原理和應用,包括運算廣大器基礎、具有電阻反饋的電路和有源濾波器等。第二部分(第5-8章)涉及運算放大器的諸多實際問題,如靜態和動態限制、噪聲及穩定性問題。第三部分(第9-13章)著重介紹面向各種應用的電路設計方法,包括非線性電路、信號發生器、電壓基準和穩壓電源、D-A和A-D轉換器以及非線性放大器和鎖相環等。 本書可用作通信類、控制類、遙測遙控、儀器儀表等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及研究生有關課程的教材或主要參考書,對從事實際工作的電子工程師們也有很大參考價值。
上傳時間: 2013-08-04
上傳用戶:米卡
微機電系統(MEMS)器件的構成涉及微電子、微機械、微動力、微熱力、微流體學、材料、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多能量域并交叉耦合。為其產品的建模、仿真以及優化設計帶來了較大的難度。由于靜電驅動的原理簡單使其成為MEMS器件中機械動作的主要來源。而梳齒結構在MEMS器件中有廣泛的應用:微諧振器、微機械加速度計、微機械陀螺儀、微鏡、微鑷、微泵等。所以做為MEMS的重要驅動方式和結構形式,靜電驅動梳齒結構MEMS器件的耦合場仿真分析以及優化設計對MEMS的開發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本課題的研究對靜電驅動梳齒結構MEMS器件的設計具有較大的理論研究意義。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采用降階宏建模技術快速求解靜電梳齒驅動器靜電-結構耦合問題,降階建模被用于表示微諧振器的靜態動態特性。論文采用降階建模方法詳細分析了靜電梳齒驅動器的各參數對所產生靜電力以及驅動位移的關系;并對靜電梳齒驅動器梳齒電容結構的靜電場進行分析和模擬,深入討論了邊緣效應的影響;還對微諧振器動態特性的各個模態進行仿真分析,并計算分析了前六階模態的頻率和諧振幅值。仿真結果表明降階建模方法能夠快速、準確地實現多耦合域的求解。 2、從系統角度出發考慮了各個子系統對叉指式微機械陀螺儀特性的影響,系統詳細地分析了與叉指狀微機械陀螺儀性能指標-靈敏度密切相關的結構特性、電子電路、加工工藝和空氣阻尼,并在此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陀螺的統一多學科優化模型并對其進行多學科優化設計。將遺傳算法和差分進化算法的全局尋優與陀螺儀系統級優化相結合,證實了遺傳算法和差分進化算法在MEMS系統級優化中的可行性,并比較遺傳算法和差分進化算法的優化結果,差分進化算法的優化結果較大地改善了器件的性能。 3、從系統角度出發考慮了各個子系統對梳齒式微加速度計特性的影響,在對梳齒式微加速度計各個學科的設計要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各個子系統分別建立相對獨立的優化模型,采用差分進化算法和多目標遺傳算法對其進行優化設計。證實了差分進化算法和多目標遺傳算法對多個子系統耦合的系統級優化的可行性,并比較了將多目標轉換為單目標進行優化和采用多目標進行優化的區別和結果,優化結果使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上傳時間: 2013-05-15
上傳用戶:zhangjinzj
GSM是全球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無線通信標準,不僅在民用領域,也在鐵路GSM-R等專用領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無線信道具有瑞利衰落和延時效應,在通信系統的收發兩端也存在不完全匹配等未知因素,因此接收的信號疊加有各種誤差因素的影響。GSM接收機的實現離不開系統的同步,為了得到更好的同步質量,就必須對GSM基帶同步技術進行研究,選擇一種最合適的同步算法。GSM的同步既有時間同步,也有頻率同步。 @@ 軟件無線電是當前通信領域引入注目的熱點之一。長期以來,GSM的接收和解調都是由專用的ASIC芯片來完成的,通過軟件來實現GSM接收機的基帶算法,體現了軟件無線電技術的思想,選擇用它們來實現的GSM接收機具有靈活、可靠、擴展性好的優點。 @@ 論文主要討論GSM接收機同步算法與基于FPGA和DSP的GSM接收機設計, @@ 主要內容包括: @@ 通過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設計驗證了GSM基帶同步算法。對FB時間同步,討論了包絡檢測和FFT變換兩種不同的方法;對SB時間同步,介紹實相關和復相關兩種方法;對頻率同步,給出了一種對FB運用相關運算來精確估計頻率誤差的算法。 @@ 設計了使用GSM射頻收發芯片RDA6210并通過實驗室的ALTERA EP3C25FPGA開發板進行控制的GSM射頻端的解決方案,論文對RDA6210的性能和控制方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設計了芯片的控制模塊,得到了下變頻后的GSM基帶信號。 @@ 設計了基于RF前端+FPGA的GSM接收機方案。利用ALTERA EP2S180開發平臺來完成基帶數據的處理。針對ALTERA EP2S180開發平臺模數轉換器AD9433的特點使用THS4501設計了單獨的差分運算放大器模塊;設計了平臺的數據存儲方案并將該平臺得到的基帶采樣數據用于同步算法的仿真。 @@ 設計了基于RF前端+DSP的GSM接收機方案。利用模數轉換器AD9243、FPGA芯片和TMS320C6416TDSP芯片來完成基帶數據的處理。設計了McBSP+EDMA傳輸的數據存儲方案。 @@ 給出了接收機硬件測試的結果,從多方面驗證了所設計硬件平臺的可靠性。 @@關鍵詞:GSM接收機;同步;RF; FPGA;DSP;
上傳時間: 2013-07-01
上傳用戶:sh19831212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通信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微機保護和測控裝置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以此為基礎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在我國的電力系統中得到長足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 為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電力系統二次設備生產廠商緊跟市場需求,將各種具有高性價比的新型處理器芯片和外圍芯片大量應用到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保護、測控裝置上,如32位CPU、數字信號處理芯片DSP、高速高精度A/D轉換芯片、大容量Flash存儲芯片、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FPGA等。這些功能強大的器件的應用使保護測控裝置在外形上趨于小型化集成化,而在功能上則較以前有顯著提升。同時,各種成熟的商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采用使處理器的性能得到充分發揮,裝置通信、數據存儲及處理能力更強,性能大幅提高,程序移植升級更加方便快捷。 @@ 本論文以現階段國內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測控技術為參考,根據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趨勢和要求,研究一種基于ARM和FPGA技術并采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高性能測控裝置,并給出硬軟件設計。 @@ 裝置硬件采用模塊化設計,按照測控裝置基本功能設計插件板。分為主CPU插件、交流采樣插件、遙信采集插件、遙控出口插件、直流采樣及輸出插件。除主CPU插件,其他插件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任意增減,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 裝置主CPU采用目前先進的基于ARM技術的微處理器AT91RM9200,通過數據、地址總線和其他插件板連接,構成裝置的整個系統。交流采樣插件采用FPGA技術,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K10實現交流采樣的控制,降低了CPU的負擔。 @@ 軟件采用Vxworks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增加了系統的性能。以任務來管理不同的軟件功能模塊,利于裝置軟件的并行開發和維護。 @@關鍵詞:測控裝置;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ARM;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ESS
隨著交通工具的迅猛發展,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ystems,簡稱ITS)在交通管理中受到廣泛的關注。而在ITS中,車牌識別(LicensePlate Recognition,簡稱LPR)是其核心技術。車牌識別系統主要由數據采集和車牌識別算法兩個部分組成。由于車牌清晰程度、攝像機性能、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牌照中的字符可能出現不清楚、扭曲、缺損或污跡干擾,這都給識別造成一定難度。因此,在復雜背景中快速準確地進行車牌定位成為車牌識別系統的難點。 本文研究和設計了一種集圖象采集,圖象識別,圖象傳輸等于一體的實時嵌入式系統。該平臺包括硬件系統設計與應用程序開發兩個方面,充分利用TI公司的C6000系列DSP強大的并行運算能力、以及FPGA的靈活時序邏輯控制技術,從硬件方面實現系統的高速運行。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兩部分組成,具體如下: (1) 在硬件設計方面:實現由A/D、電源、FPGA、DSP以及SDRAM和FLASH所組成的車牌識別系統;設計并完成系統的原理圖和印制板圖;完成電路板調試,以及完成FPGA.在高速圖像采集中的veriIog應用程序開發。 (2) 在軟件開發方面:完成Philips公司的SAA7113H的配置代碼開發,以及DSP底層的部分驅動程序開發。 該系統能夠實現25幀每秒的數字視頻流圖像數據的輸出,并由FPGA負責完成一幅720×572數據量的圖像采集。DSP負責系統的嵌入式操作,包括系統的控制和車牌識別算法的實現。 目前,嵌入式車牌識別系統硬件平臺已經搭建成功,系統軟件代碼程序也已經開發完成。本系統能夠實現高速圖像采集、嵌入式操作與車牌識別算法、UART數據通信等功能,具有速度快、穩定性高、體積小、功耗低等特點,為車牌識別算法提供一個較好的驗證平臺。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yangbo69
運動控制系統是機器人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ARM與CPLD技術應用于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使控制系統更加開放、更加模塊化,同時ARM芯片的高速大容量的數據處理能力以及CPLD的高集成度,可編程性,能夠逾越以往控制系統中實時、高速、高精度的技術瓶頸. 嵌入式技術是當今最熱門的技術之一,由于簡潔、高效等優點,使得其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所謂嵌入式系統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并且軟硬件可裁剪,適用于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它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件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用戶的應用程序等四個部分組成,用于實現對其它設備的控制、監視或管理等功能。 本文主要闡述了基于嵌入式處理器S3C44B0X的機器人控制器的設計過程。文章首先介紹了機器人本體規劃、嵌入式系統和嵌入式微處理器S3C44B0X的結構特點;接著介紹了基于S3C44B0X的智能控制器的設計,包括硬件設計和CPLD軟件設計。其中控制器硬件平臺擴展了外部存儲器、串行口,通過輸出PWM信號進入驅動電路模塊,從而實現控制機器人運動的目的。在CPLD設計過程中,引入JTAG調試接口,方便系統程序的下載和調試,通過自上而下、分塊設計的思想給出了QUARTUSⅡ設計環境下的軟件代碼。本系統利用不同任務間的切換來實現通信過程,而不再采用無操作系統的工程文件的形式,這樣不但有利于項目的調試,也有利于對其它接口的擴展。最后對該控制器進行了測試和分析。
上傳時間: 2013-07-19
上傳用戶:Zxcvb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