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工程應用的角度,對現代自動化生產設備所需的機械與電氣裝置進行了綜合論述。全書分為12章,內容包括自動化綜述、自動化生產設備概論、常見自動化傳動機構、供料自化動裝置、電磁振動供料裝置、定量與傳輸裝置、裝配自動化、工業機器人及機械手、電氣執行裝置及控制系統、傳感器、自動化生產模塊化教學系統及自動化設備工程訓練。書中每章都附有習題。本書以項目驅動為原則,將教學計劃中的多門課程通過自動化生產設備制造、維護這一大項目合并在一起。該書將目前自動化生產設備中最常出現的及近正年快速發展的設備生產與制造技術、設備操作及維護保養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目前常用的滾珠絲杠、諧波齒輪傳動、同步帶傳動、行星齒輪傳動、自動化供料與定量裝置、精密定位與分度機構等機械部分的選用、設計作了詳細介紹;同時對各類傳感器、控制方法、控制系統與控制對象等作了充分的論述; 重點對目前正不斷推廣的機器人應用,如 機器人編程、機器人操作等作了詳細介紹; 最后介紹了由編著者研制的“自動化生產模塊化教學系統”及57 個工程訓練項目,便于學生綜合訓練。
標簽: 自動化生產設備
上傳時間: 2022-07-08
上傳用戶:
本書以單一電阻元件電路為起點,以每次添加元件組成一種新的應用電路為主線組織內容。全書共8章:第l章介紹電阻器的識別與使用、交直流電阻電路及其應用、萬用表的使用等內容;第2章介紹電容器的識別與使用、RC電路及其應用、示波器的使用等內容;第3章介紹電感器的識別與使用、感性電路及其應用、諧振電路及其應用、變壓器的應用等內容;第4章介紹二極管的識別與使用、二極管電路的應用等內容;第5章介紹三極管的識別與使用、基本放大電路及其應用等內容;第6章介紹集成運算放大器 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的應用、正弦波振蕩器的安裝與測試等內容;第7章介紹三端集成穩壓器及其應用、脈寬調制開關型穩壓電路等內容;第8章介紹半控型、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的識別與應用等內容。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適合作為點職高專院校電子、通信; 計算機、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中職學生、職業技能培訓人員及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上傳時間: 2022-07-09
上傳用戶:
本書集作者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與研究成果,系統地介紹了微納米加工技術的基礎,包括光學曝光技術、電子束曝光技術、聚焦離子束加工技術、X射線曝光技術、各種刻蝕技術和微納米尺度的復制技術,對各種加工技術著重講清原理,列舉基本的工藝步驟,說明各種工藝條件的由來,并注意給出典型上藝參數,充分分析了各種技術的優缺點及在應用過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全書強調實用,避免煩瑣的數學分析,既注重基礎知識又兼顧微納米加工領域近年來的最新進展及在各高科技鎖域的應用,并列舉了相關參考文獻供進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不論是對初次涉足這一領域的大專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還是對已經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專業科技人員,都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標簽: 微納米加工技術
上傳時間: 2022-07-10
上傳用戶:d1997wayne
本書是一本面向計算機、軟件工程和網絡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高年級)和研究 生教材.根拐國內外計算機技術的最新發展、講述計算機算法的各種設計策略。包括分治技術、貪心技術、動態規劃技術、回溯和分支限界技術等,介紹算法分析技術,算法的時間和空間復雜度分析方法,包括最壞情況和平均情況的分析等;討論各類經典和應用問題的算法,包括排序算法、搜索算法、字符串匹配算法、圖論算法、調度算法、組合優化算法、數論算法等。并在計算復雜性理論的基礎上引入近似算法、概率算法等最新內容。
標簽: 計算機
上傳時間: 2022-07-10
上傳用戶:
1.1虛擬儀器概述虛擬儀器(virtual instrumention)是基于計算機的儀器。計算機和儀器的密切結合是目前儀器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粗略地說這種結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計算機裝入儀器,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謂智能化的儀器。隨著計算機功能的日益強大以及其體積的日趨縮小,這類儀器功能也越來越強大,目前已經出現含嵌入式系統的儀器。另一種方式是將儀器裝入計算機。以通用的計算機硬件及操作系統為依托,實現各種儀器功能。虛擬儀器主要是指這種方式。下面的框圖反映了常見的虛擬儀器方案。虛擬儀器的主要特點有:■盡可能采用了通用的硬件,各種儀器的差異主要是軟件。■可充分發揮計算機的能力,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可以創造出功能更強的儀器。■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義和制造各種儀器。
標簽: labview
上傳時間: 2022-07-11
上傳用戶:
說明:本檔案相關要求來源《GJB3007A-2009防靜電工作區技術要求)標準參考:1.GJB3007A-2009防靜電工作區技術要求2.SJT10694-2006電子產品制造與應用系統防靜電檢測通用規范3.B15463靜電安全名詞術語4.GJBZ25-1991電子設備和設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設計指南5.GlB 2605-1996可熱封柔韌性防簡電阻隔材料規范6.GJB1649-1993電子產品防靜電放電控制大綱7.GB12014-1989防前電工作服8.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9.GB4385-1995防靜電鞋·導電鞋技術要求10.SJT10796-2001防靜電活動地板通用規范11.GB50169-2006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上傳時間: 2022-07-11
上傳用戶:XuVshu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系列教程:基本技能訓練與單元電路設計》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系列教程之一——《基本技能訓練與單元電路設計 》分冊。全書共7章,主要介紹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基本情況、設計競賽命題原 則及要求、歷屆考題的類型、考題所涉及的知識面和知識點、競賽培訓流程及賽前、競賽期 間的注意事項等內容;并較詳細地講解了電子競賽制作的基礎訓練、單片機最小系統和可編 程邏輯器件系統設計制作;最后介紹了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設計與制作。《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系列教程:基本技能訓練與單元電路設計》內容豐富實用,敘述簡潔清晰,工程性強,可作為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參加各類電子制作、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教學參考書,以及電子工程技術人員從事高頻電路設計與制造的參考書。
標簽: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上傳時間: 2022-07-16
上傳用戶: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制電路板,又稱印刷電路板、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重子印刷術制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21世紀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社會,電子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各種電子產品密不可分。而作為電子產品不可缺少的重要載體-PCB,也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電子設備呈現高性能、高速、輕薄的趨勢,PCB作為多學科行業已成為電子設備最關鍵技術之一。PCB行業在電子互連技術中古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25年,美國的Charles Ducas在絕緣基板上印刷出線路圖案,再以電鍍的方式,建立導線。這是開啟現代PCB技術的一個標志。1947年,環氧樹脂開始用作制造基板。1953年,Motorola開發出電鍍貫穿孔法的雙面板。后應用到多層電路板上。1960年,V.Dahlgreen以印有電路的金屬箔膜貼在塑膠中,造出軟性印制電路板。
標簽: allegro pcb layout
上傳時間: 2022-07-18
上傳用戶:
隨著近些年國家電網公司電網智能化建設的規劃,電子式電能表技術迅速發展,針對用電信息采集,雙向互動,防竊電,遠程抄表等技術研究的進步,現階段發展趨勢是寬量程高可靠性,由于電能表過載倍數越高,電能表準確計量的負荷范圍就越寬,因此選擇寬量程高可靠行的多功能智能電能表可以減小用戶負荷增長后更換電能表的工作量。目前國內儀器制造設計的電能表主要有遠程監測儀表,手持式儀表,便攜式多功能分析儀表。遠程檢測儀表是被定點安裝在現場,產生的數據以通訊的方式把數據集中上傳至上位機進行統一分析處理,不是實時在線雙向互動的。手持式儀表由技術人員隨身攜帶,測量分析功能比較簡單。便攜式多功能分析儀表數據處理功能強大,但主要用于現場專項測試,價格較高。而在技術解決方案中,傳統的單片機不能滿足多功能而且精度低,不適用于信息交互高速實時處理場合。基于DSP高速計算芯片需要的擴展外設比較多,系統比較復雜,開發成本比較高,不具備實用價值。選擇計量芯片ATT7022C加ARM處理器,可將人機交互和數據通信等的功能都集中于ARM子系統中,使整個系統體積小、功耗低、量程寬,可靠性高,具備實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22-07-21
上傳用戶:trh505
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在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對電磁兼容的定義為:系統或設備在所處的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時不會對其他系統和設備造成干擾。圖1 電磁兼容概念圖EMC包括EMI(電磁干擾)及EMS(電磁耐受性)兩部分,所謂EMI電磁干擾,乃為機器本身在執行應有功能的過程中所產生不利于其它系統的電磁噪聲;而EMS乃指機器在執行應有功能的過程中不受周圍電磁環境影響的能力。電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各種電氣或電子設備在電磁環境復雜的共同空間中,以規定的安全系數滿足設計要求的正常工作能力。也稱電磁兼容性。它的含義包括:①電子系統或設備之間在電磁環境中的相互兼顧;②電子系統或設備在自然界電磁環境中能按照設計要求正常工作。若再擴展到電磁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則又可把電磁兼容學科內容稱作環境電磁學。電磁兼容的研究是隨著電子技術逐步向高頻、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靈敏度、高密度(小型化、大規模集成化),大功率、小信號運用、復雜化等方面的需要而逐步發展的。特別是在人造地球衛星、導彈、計算機、通信設備和潛艇中大量采用現代電子技術后,使電磁兼容問題更加突出
上傳時間: 2022-07-22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