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區(qū)塊鏈原理、設計與應用

  •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課程簡介》:單片機已成為電子系統中進行數據采集、信息處理、通信聯絡和實施控制的重要器件。通常利用單片機技術在各種系統、儀器設備或裝置中,形成嵌入式智能系統或子系統。因此,單片機技術是電類專業特別是電子信息類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本課程以51系列單片機為模型,主要向學生介紹單片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系統擴展與工程應用。作為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的后續課程,本課程強調實踐環節,側重系統構成與應用設計。力求通過實踐環節,軟、硬結合,培養初步的單片機開發能力,并使其前導課程講授的基本概念得到綜合與深化。 由于課時的限制,綜合性的應用設計安排在后續課程《微機應用系統設計》中進行。

    標簽: 單片機原理

    上傳時間: 2014-01-21

    上傳用戶:packlj

  • 32位MCU開發全攻略 (含上冊、下冊)

    32位MCU(單片機)開發全攻略:本文因為內容很多,分為上下冊,上冊為基礎知識篇,從第一章到第五章,下冊為開發技巧篇,為第六章以后內容。本書可以作為MCU應用工程師、大中專學生或MCU愛好者學習32位MCU開發的參考教材。 1、匯集32位MCU基礎知識與開發工具應用知識,一書在手迅速掌握32位MCU開發!2、首次獨家披露LPC1700系列MCU權威中文開發信息! 3、問答實例結合讓你的開發難題迎刃而解! 隨著節能、高效、綠色理念的深入,32位MCU的應用已呈燎原之勢,有數據顯示僅在過去一年,基于ARM Cortex-M3的MCU的出貨量增長率就達到200%!這些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MCU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工業應用、醫療電子等領域,而據研究機構預測,中國MCU的可用市場總量(TAM)將從2009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30億美元以上,其增幅為全球水平的兩倍!面對如此誘人的前景,立即學習掌握32位MCU開發基本技巧并將其用于個人設計中已經成為本土工程師的當務之急。 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目前有關MCU的圖書中大部分還以8位單片機為主要例舉對象,很多圖書傳授的還是51單片機開發知識,可見在知識需求和供給之間出現了巨大的落差,這也是電子創新網推出《32位MCU開發全攻略》電子書的初衷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本電子書主要講述32位MCU應用開發知識,對于8位單片機的開發,因為已經有大量書籍,這里不再贅述。本書的第一章主要介紹了嵌入式系統的背景知識、基本概念和目前發展狀況,讓大家對嵌入式系統的發展有大致的了解。第二章主要介紹了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結構和32位ARM MCU供應商的信息。第三章主要介紹了ARM內核的一些特點及ARM指令集。第四章以恩智浦公司的MCU為例詳細介紹了32位ARM MCU的具體結構、功能和特點。第五章是本書的重點內容,以恩智浦的LPC17xx系列MCU為例,分模塊詳細介紹了MCU的應用開發,這些介紹把軟硬件結合在一起,這是本書和其他類似書籍的區別之一。第六章介紹了MCU開發工具及開發流程。第七章我們搜集了多個MCU開發應用實例,通過這些實例,進一步強化MCU開發技巧和系統設計方法。第八章我們以問答的形式介紹MCU開發的技巧,這些問答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和代表性,可以幫助工程師解決MCU應用開發中遇到的難題。第九章我們羅列了一些MCU開發資源信息,工程師朋友可以通過鏈接獲得所需的知識。第十章是有關本書的編委信息。第十一章是本書的版權聲明,我們授權工程師朋友和媒體免費下載此書并進行推廣,但是不得以本書切割或進行商業活動。《32位MCU開發全攻略》電子書主編張國斌。

    標簽: MCU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wincoder

  •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TI公司的MSP430系列微控制器是一個近期推出的單片機品種。它在超低功耗和功能集成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尤其適合應用在自動信號采集系統、液晶顯示智能化儀器、電池供電便攜式裝置、超長時間連續工作設備等領域。《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對這一系列產品的原理、結構及內部各功能模塊作了詳細的說明,并以方便工程師及程序員使用的方式提供軟件和硬件資料。由于MSP430系列的各個不同型號基本上是這些功能模塊的不同組合,因此,掌握《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的內容對于MSP430系列的原理理解和應用開發都有較大的幫助。《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的內容主要根據TI公司的《MSP430 Family Architecture Guide and Module Library》一書及其他相關技術資料編寫。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供高等院校自動化、計算機、電子等專業的教學參考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實用參考,亦可做為應用技術的培訓教材。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目錄  第1章 MSP430系列1.1 特性與功能1.2 系統關鍵特性1.3 MSP430系列的各種型號??第2章 結構概述2.1 CPU2.2 代碼存儲器?2.3 數據存儲器2.4 運行控制?2.5 外圍模塊2.6 振蕩器、倍頻器和時鐘發生器??第3章 系統復位、中斷和工作模式?3.1 系統復位和初始化3.2 中斷系統結構3.3 中斷處理3.3.1 SFR中的中斷控制位3.3.2 外部中斷3.4 工作模式3.5 低功耗模式3.5.1 低功耗模式0和模式13.5.2 低功耗模式2和模式33.5.3 低功耗模式43.6 低功耗應用要點??第4章 存儲器組織4.1 存儲器中的數據4.2 片內ROM組織4.2.1 ROM表的處理4.2.2 計算分支跳轉和子程序調用4.3 RAM與外圍模塊組織4.3.1 RAM4.3.2 外圍模塊--地址定位4.3.3 外圍模塊--SFR??第5章 16位CPU?5.1 CPU寄存器5.1.1 程序計數器PC5.1.2 系統堆棧指針SP5.1.3 狀態寄存器SR5.1.4 常數發生寄存器CG1和CG2?5.2 尋址模式5.2.1 寄存器模式5.2.2 變址模式5.2.3 符號模式5.2.4 絕對模式5.2.5 間接模式5.2.6 間接增量模式5.2.7 立即模式5.2.8 指令的時鐘周期與長度5.3 指令集概述5.3.1 雙操作數指令5.3.2 單操作數指令5.3.3 條件跳轉5.3.4 模擬指令的簡短格式5.3.5 其他指令5.4 指令分布??第6章 硬件乘法器?6.1 硬件乘法器的操作6.2 硬件乘法器的寄存器6.3 硬件乘法器的SFR位6.4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6.4.1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尋址模式6.4.2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中斷程序??第7章 振蕩器與系統時鐘發生器?7.1 晶體振蕩器7.2 處理機時鐘發生器7.3 系統時鐘工作模式7.4 系統時鐘控制寄存器7.4.1 模塊寄存器7.4.2 與系統時鐘發生器相關的SFR位7.5 DCO典型特性??第8章 數字I/O配置?8.1 通用端口P08.1.1 P0的控制寄存器8.1.2 P0的原理圖8.1.3 P0的中斷控制功能8.2 通用端口P1、P28.2.1 P1、P2的控制寄存器8.2.2 P1、P2的原理圖8.2.3 P1、P2的中斷控制功能8.3 通用端口P3、P48.3.1 P3、P4的控制寄存器8.3.2 P3、P4的原理圖8.4 LCD端口8.5 LCD端口--定時器/端口比較器??第9章 通用定時器/端口模塊?9.1 定時器/端口模塊操作9.1.1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TPCNT1--8位操作9.1.2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TPCNT2--8位操作9.1.3 定時器/端口計數器--16位操作9.2 定時器/端口寄存器9.3 定時器/端口SFR位9.4 定時器/端口在A/D中的應用9.4.1 R/D轉換原理9.4.2 分辨率高于8位的轉換??第10章 定時器?10.1 Basic Timer110.1.1 Basic Timer1寄存器10.1.2 SFR位10.1.3 Basic Timer1的操作10.1.4 Basic Timer1的操作--LCD時鐘信號fLCD?10.2 8位間隔定時器/計數器10.2.1 8位定時器/計數器的操作10.2.2 8位定時器/計數器的寄存器10.2.3 與8位定時器/計數器有關的SFR位10.2.4 8位定時器/計數器在UART中的應用10.3 看門狗定時器11.1.3 比較模式11.1.4 輸出單元11.2 TimerA的寄存器11.2.1 TimerA控制寄存器TACTL11.2.2 捕獲/比較控制寄存器CCTL11.2.3 TimerA中斷向量寄存器11.3 TimerA的應用11.3.1 TimerA增計數模式應用11.3.2 TimerA連續模式應用11.3.3 TimerA增/減計數模式應用11.3.4 TimerA軟件捕獲應用11.3.5 TimerA處理異步串行通信協議11.4 TimerA的特殊情況11.4.1 CCR0用做周期寄存器11.4.2 定時器寄存器的啟/停11.4.3 輸出單元Unit0??第12章 USART外圍接口--UART模式?12.1 異步操作12.1.1 異步幀格式12.1.2 異步通信的波特率發生器12.1.3 異步通信格式12.1.4 線路空閑多處理機模式12.1.5 地址位格式12.2 中斷與控制功能12.2.1 USART接收允許12.2.2 USART發送允許12.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2.2.4 USART發送中斷操作12.3 控制與狀態寄存器12.3.1 USART控制寄存器UCTL12.3.2 發送控制寄存器UTCTL12.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2.3.4 波特率選擇和調制控制寄存器12.3.5 USART接收數據緩存URXBUF12.3.6 USART發送數據緩存UTXBUF12.4 UART模式--低功耗模式應用特性12.4.1 由UART幀啟動接收操作12.4.2 時鐘頻率的充分利用與UART模式的波特率12.4.3 節約MSP430資源的多處理機模式12.5 波特率的計算??第13章 USART外圍接口--SPI模式?13.1 USART的同步操作13.1.1 SPI模式中的主模式--MM=1、SYNC=113.1.2 SPI模式中的從模式--MM=0、SYNC=113.2 中斷與控制功能13.2.1 USART接收允許13.2.2 USART發送允許13.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3.2.4 USART發送中斷操作13.3 控制與狀態寄存器13.3.1 USART控制寄存器13.3.2 發送控制寄存器UTCTL13.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3.3.4 波特率選擇和調制控制寄存器13.3.5 USART接收數據緩存URXBUF13.3.6 USART發送數據緩存UTXBUF??第14章 液晶顯示驅動?14.1 LCD驅動基本原理14.2 LCD控制器/驅動器14.2.1 LCD控制器/驅動器功能14.2.2 LCD控制與模式寄存器14.2.3 LCD顯示內存14.2.4 LCD操作軟件例程14.3 LCD端口功能14.4 LCD與端口模式混合應用實例??第15章 A/D轉換器?15.1 概述15.2 A/D轉換操作15.2.1 A/D轉換15.2.2 A/D中斷15.2.3 A/D量程15.2.4 A/D電流源15.2.5 A/D輸入端與多路切換15.2.6 A/D接地與降噪15.2.7 A/D輸入與輸出引腳15.3 A/D控制寄存器??第16章 其他模塊16.1 晶體振蕩器16.2 上電電路16.3 晶振緩沖輸出??附錄A 外圍模塊地址分配?附錄B 指令集描述?B1 指令匯總B2 指令格式B3 不增加ROM開銷的指令模擬B4 指令說明B5 用幾條指令模擬的宏指令??附錄C EPROM編程?C1 EPROM操作C2 快速編程算法C3 通過串行數據鏈路應用\"JTAG\"特性的EPROM模塊編程C4 通過微控制器軟件實現對EPROM模塊編程??附錄D MSP430系列單片機參數表?附錄E MSP430系列單片機產品編碼?附錄F MSP430系列單片機封裝形式?

    標簽: MSP 430 超低功耗 位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14-05-07

    上傳用戶:lwq11

  •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教程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教程采用教、學、做相結合的模,以理論為基礎、著眼應用,系統詳盡地介紹了單片機應用技術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全書共分9章,包括MCS-51系列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工作原理、指令系統、接口技術、串行通信、中斷系統、語言程序設計及各功能部件的組成和應用等。通過學習這些內容,可對MCS-51系列單片機有一個總體的概念和認識,并在掌握基本硬件的基礎上用軟件實現其功能。 第1章 MCS-51單片機系統結構1.1 單片機概述1.2 MCS-51單片機結構簡介1.3 并行I/O接口1.4 單片機的復位電路與時鐘電路1.5 單片機的工作方式1.6 構建MCS-51型單片機的最小系統本章小結習題第2章 MCS-51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2.1 概述2.2 尋址方式2.3 指令系統2.4 匯編程序設計本章小結 習題第3章 單片機的定時與中斷系統3.1 定時器/計數器3.2 中斷系統3.3 單片機中斷與定時器/計數器的應用訓練本章小結習題第4章 串行通信技術4.1 串行通信概念4.2 MCS-51串行通信接口4.3 串行口的擴展應用4.4 串行通信的應用本章小結習題第5章 單片機的系統擴展技術5.1 程序存儲器的擴展5.2 數據存儲器的擴展5.3 TTL芯片擴展I/O并行接口的應用訓練5.4 Intel系列可編程序接口芯片5.5 8155/8156可編程I/O接口應用訓練5.6 8253/8254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的應用訓練……第6章 單片機接口實用技術及應用第7章 單片機開發系統第8章 單片機應和系統的設計方法第9章 單片機高級語言C51的應用

    標簽: 單片機原理 應用教程

    上傳時間: 2013-10-28

    上傳用戶:tzrdcaabb

  • 單片機原理及系統設計

    單片機原理及系統設計8×C552是Philips公司的8位高性能增強型單片機,是在MCS-51單片機基礎上增加了A/D、D/A、捕捉輸入/定時輸出、I2C總線接口和監視定時器(Watchdog Timer)等功能,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8位單片機之一。8×C552和MCS-51有相同的指令系統,并在其他功能上與MCS-51完全兼容。本書仍以MCS-51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在MCS-51的組成原理、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系統擴張、中斷系統和接口等方面保留了第1版的特點,同時也對8×C552的新增功能做了詳細敘述和分析,并伴以應用實例。全書共分11章,每章末尾都附有一定數量習題與思考題。本書內容自成體系、結構緊湊、前后呼應、語言通俗,因而具有一定的先進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第1章 微型計算機基礎 1.1 微型計算機數制及其轉換 1.1.1 微型計算機的數制 1.1.2 微型計算機數制間數的轉換 1.2 微型計算機的二進制數運算 1.2.1 算術運算 1.2.2 邏輯運算 1.3 微型計算機碼制和編碼 1.3.1 微型計算機中數的表示方法 1.3.2 微型計算機的原碼、反碼和補碼 1.3.3 微型計算機的二進制編碼 1.4 微型計算機組成原理 1.4.1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1.4.2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原理 1.4.3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5 單片微型計算機概述 1.5.1 單片機的分類和發展 1.5.2 單片機的內部結構

    標簽: 單片機原理 系統設計

    上傳時間: 2014-01-26

    上傳用戶:xy@1314

  • MCS-51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簡介》:單片機已成為電子系統中進行數據采集、信息處理、通信聯絡和實施控制的重要器件。通常利用單片機技術在各種系統、儀器設備或裝置中,形成嵌入式智能系統或子系統。因此,單片機技術是電類專業特別是電子信息類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本課程以51系列單片機為模型,主要向學生介紹單片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系統擴展與工程應用。作為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的后續課程,本課程強調實踐環節,側重系統構成與應用設計。力求通過實踐環節,軟、硬結合,培養初步的單片機開發能力,并使其前導課程講授的基本概念得到綜合與深化。由于課時的限制,綜合性的應用設計安排在后續課程《微機應用系統設計》中進行。 課 程 內 容:第一章  單片微型計算機概述單片機的發展與應用   MCS-51系列單片機簡介第二章  MCS-51系列單片機結構MCS-51單片機基本結構  CPU  時序簡介  存儲器空間結構  片內RAM與SFR時鐘電路與復位電路  并行I/O口與總線擴展第三章  MCS-51單片機指令系統指令系統簡介數據傳送指令 數據處理指令 位處理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程序調試的常用方法第四章  SCB-I 單片單板機SCB-I 單片單板機結構簡介  監控系統簡介SCB-I 單片單板機的基本操作 第五章  單片機常用接口電路的軟、硬件設計LED顯示接口電路與應用編程鍵盤接口電路與應用編程計數器/定時器工作原理及其應用編程MCS-51中斷系統及其應用編程8255擴展并行接口及其應用編程串行通信接口及其應用編程A/D與D/A轉換接口及其應用編程*第六章  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舉例第七章 單片機開發工具簡介*                                     加“*”為選講內容教學要求:1、 了解單片機的一般性概念及單片機技術的發展。2、 掌握51系列單片機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3、 掌握51系列單片機的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4、 以單片單板機為樣板,掌握51系列單片機的系統擴展設計。5、 通過實驗,掌握單片機常用接口電路的軟硬件設計及其應用。6、 以上為本課程的基本要求。作為提高要求,對有能力、有興趣的學生,若能較快地完成基本實驗,可在規定課時內安排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實驗,以提高其應用設計的能力。 課時安排和考核方式:1、 講課40學時,實驗20學時,課內外學時比 1:2 ;(實驗從第七周開始,7個基本實驗,選做1個綜合實驗)2、 考核方式平時考查  20實驗考核  40(含實驗過程、實驗驗收與實驗報告)期末筆試  40參考書:《MCS-51單片機應用設計》     張毅剛 等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MCS-51系列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孫涵芳 徐愛卿 編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單片微機與測控技術》     趙秀菊 等編         東南大學出版社《單片微型機原理、應用與實驗》     張友德 等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單片機實驗》     肖璋  雷兆宜 編     暨南大學講義

    標簽: MCS 51 單片機原理

    上傳時間: 2014-01-08

    上傳用戶:417313137

  • 基于Xilinx FPGA的多分辨率頻譜分析儀設計

      頻譜分析儀的主要工作原理   接收到的中頻模擬信號經過A/D轉換為14位的數字信 號,首先對數字信號進行數字下變頻(DDC),得到I路、Q路信號,然后根據控制信號對I路、Q路信號進行抽取濾波,使用CIC抽取濾波器完成,然后在分 別對I路、Q路信號分別進行低通濾波,濾波器采用FIR濾波器和半帶濾波器相結合的方式,然后對信號進行加窗、FFT(對頻譜進行分析時進行FFT運算, 對功率譜進行分析時不進行FFT運算)、I路和Q路平方求和、求平均。最后將輸出的數據送入到DSP中進行顯示與控制的后續處理。

    標簽: Xilinx FPGA 多分辨率 頻譜分析儀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幾何公差

  • 新型傳感器原理及應用pdf

    書籍名稱:新型傳感器技術及應用 作者:劉廣玉  陳明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書籍來源:網友推薦 文件格式:PDG 內容簡介:本書系綜合目前國內外有關文獻及作者的研究成果編著而成。主要內容有:傳感器敏感材料;微機械加工技術;傳感器建模;硅電容式集成傳感器;諧振式傳感器;聲表面波傳感器;薄膜傳感器;光纖傳感器;場效應管型化學傳感器;固態成象傳感器;Smart傳感器等十一章。從敏感材料、微機械加工技術到一些先進傳感器的設計原理、應用和發展情況作了較全面、深入的討論。 前言第一章 新型傳感器綜述第一節新型傳感效應第二節新型敏感材料第三節新加工工藝第二章 新型固態光電傳感器第一節普通光敏器件陣列第二節自掃描光電二極管陣列 SSPD第三節光電位置傳感器 PSD第四節輸液監測中的光電傳感器第三章 電荷耦合器件 CCD第一節CCD的物理基礎第二節CCD的工作原理第三節CCD器件第四節CCD在測量中的應用第四章 光纖傳感器第一節光纖傳感原理第二節常見光纖傳感器第三節光纖傳感器的應用第五章 集成傳感器第一節集成壓敏傳感器第二節集成溫敏傳感器第三節集成磁敏傳感器第四節集成傳感器應用實例第六章 化學傳感器第一節離子敏傳感器第二節氣敏傳感器第三節濕敏傳感器第四節工業廢水拜謝的自動監測第七章 機器人傳感器第一節機器人傳感器的功能與分類第二節機器人視覺傳感器第三節機器人觸覺傳感器第四節機器人接近覺傳感器第九章傳感器的信號處理第一節信號處理概述第二節傳感器的信號引出第三節信號補償電路第四節精密放大電路第十章新型傳感器在幾何量測量中的應用第一節光學透鏡心偏差的測量第二節超光滑表面微觀輪廓的測量第三節光學表面疵病度的測量附錄參考文獻

    標簽: 傳感器原理

    上傳時間: 2013-11-10

    上傳用戶:mickey008

  • 現代新型傳感器原理與應用

    緒論第一章 光纖傳感器第二章 固態圖像傳感器第三章 紅外傳感器第四章 生物傳感器第五章 機器人傳感器第六章 氣體傳感器第七章 濕度傳感器第八章 非晶態合金傳感器第九章 智能式傳感器第十章 微波傳感器第十一章 其他新型傳感器參考文獻.全書共分十一章,分別介紹了光纖傳感器、固態圖像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生物傳感器、機器人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非晶態合金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微波傳感器及其他新型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和應用實例。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反映了當代傳感器技術的新發展與新成就。 全書可作為測試計量技術、儀器儀表、自動控制專業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有關專業本科生、大專生選用,還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標簽: 傳感器原理

    上傳時間: 2013-11-02

    上傳用戶:gundamwzc

  • 基于Xilinx FPGA的多分辨率頻譜分析儀設計

      頻譜分析儀的主要工作原理   接收到的中頻模擬信號經過A/D轉換為14位的數字信 號,首先對數字信號進行數字下變頻(DDC),得到I路、Q路信號,然后根據控制信號對I路、Q路信號進行抽取濾波,使用CIC抽取濾波器完成,然后在分 別對I路、Q路信號分別進行低通濾波,濾波器采用FIR濾波器和半帶濾波器相結合的方式,然后對信號進行加窗、FFT(對頻譜進行分析時進行FFT運算, 對功率譜進行分析時不進行FFT運算)、I路和Q路平方求和、求平均。最后將輸出的數據送入到DSP中進行顯示與控制的后續處理。

    標簽: Xilinx FPGA 多分辨率 頻譜分析儀

    上傳時間: 2013-11-14

    上傳用戶:leixinzhu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都安| 卫辉市| 武隆县| 张掖市| 壶关县| 铜陵市| 太谷县| 长顺县| 龙井市| 田林县| 通江县| 石棉县| 六盘水市| 会理县| 鹤岗市| 雷山县| 新化县| 育儿| 洪湖市| 隆子县| 云林县| 临澧县| 固原市| 桦川县| 新乡市| 黑龙江省| 樟树市| 舒兰市| 开江县| 扶绥县| 巩留县| 万源市| 东乡| 子长县| 柳河县| 安西县| 石家庄市| 略阳县| 赤水市|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