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展及工業4.0 進程推進,機械臂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并演化出各種各樣的機械臂,如碼垛機械臂、焊接機械臂、裝配機械臂以及手術機械臂等。現利用solidworks 進行三維建模,設計制作一款基于stm32f103c8t6 單片機的主從式桌面級機械臂,該機械臂包括一個主動機械臂和一個從動機械臂,采用藍牙傳輸信號方式進行同步運動,并且詳細介紹了該機械臂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工作原理、組成部分和設計特點。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y 4.0,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mechanical arm has become wider and wider, and various types of mechanical arms, such as palletizing robot arms, welding robot arms, assembly robot arms, and surgical robot arms, have been developed. Now using solidworks for 3D model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 master-slave desktop-level robot arm based on stm32f103c8t6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he robot arm includes an active robot arm and a slave robot arm, which uses Bluetooth to transmit signals for synchronous motion. The material selection, structural design, working principle, components and design features of the manipulator are introduced.
標簽: stm32f103c8t6 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22-03-27
上傳用戶:
隨著智能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耗電量越來越大,手機充電也越來越頻繁。雜亂的數據線和頻繁的插拔使人們對充電過程感到不勝其煩,不僅如此,頻繁的插拔還容易引起手機充電接口的損壞,因此,人們需要一種更加便捷可靠的充電方法。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是一種依靠空間磁場耦合將供電端的電能傳輸給手機電池從而對其進行充電的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充電方法,克服了傳統手機充電方法的弊端,可以使充電更加靈活、方便、安全。這種新的充電方法具有廣闊的發展和應用前景,日前已受到了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的高度關注,且已有一些相關產品面市。本文通過對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電路、通信及耦合機構等方面進行研究,設計了一種用于手機的無線充電系統。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對無線充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為未來無線充電系統的設計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閘述了無線充電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系統的基本結構,分析了手機無線充電系統的需求,并提出了系統的主要設計要求:設計了系統的主電路和諧振電路,完成了控制芯片的選型,并闡述了系統的控制方法和流程;為了使接收端可以將其功率需求及充電狀態等信息反饋回發射端,以實現更準確的控制,設計了從接收端到發射端的單向通信信號調制電路以及相關的數據包時序、格式和編碼方式等,并用 Simulink對信號調制電路進行仿真,以驗證信號調制電路的調制效果;為了克服傳統的繞線式稠合機構成本高、制作和裝配工藝復雜、一致性不好等缺點,減輕耦合機構重量,并提高其可靠性,設計了一種PCB耦合機構:為了驗證所設計的手機無線充電系統的性能,搭建了一個實驗系統,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的系統滿足一般的工程要求。關鍵詞:手機無線充電,磁場耦合,單向通信,PCB耦合機構
標簽: 無線充電
上傳時間: 2022-03-30
上傳用戶:zhanglei193
資源較大,分為兩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6.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5.html 本書介紹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公司的32位基于 ARM Cortex-M3內核的STM32單片機應用與實踐。通過“學中做、做中學”,即DIY(Do It yourself)和LBD(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按照工作導向的思路展開教學與實踐學習,循序漸進地介紹和構建若干典型STM32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件和軟件,以及相關傳感器電路,將STM32單片機的外圍引腳特性、內部結構原理、片上外設資源、開發設計方法和應用軟件編程等知識傳授給學生,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進行創新,力求解決嵌入式系統課程抽象與難學的問題全書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可作為高等本科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電子信息、自動化、電力電氣電子技術及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的“32位高級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基于 ARM Cortex內核的單片機系統開發”等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工程實訓、電子制作與競賽的實踐教材和實驗配套教材,同時還可以供廣大從事自動控制、智能儀器儀表、電力電子、機電一體化等系統開發和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教師者個人參考自學使用,并可作為ARM相關應用與培訓課程的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22-04-02
上傳用戶:
資源較大,分為兩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6.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5.html 本書介紹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公司的32位基于 ARM Cortex-M3內核的STM32單片機應用與實踐。通過“學中做、做中學”,即DIY(Do It yourself)和LBD(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按照工作導向的思路展開教學與實踐學習,循序漸進地介紹和構建若干典型STM32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件和軟件,以及相關傳感器電路,將STM32單片機的外圍引腳特性、內部結構原理、片上外設資源、開發設計方法和應用軟件編程等知識傳授給學生,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進行創新,力求解決嵌入式系統課程抽象與難學的問題全書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可作為高等本科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電子信息、自動化、電力電氣電子技術及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的“32位高級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基于 ARM Cortex內核的單片機系統開發”等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工程實訓、電子制作與競賽的實踐教材和實驗配套教材,同時還可以供廣大從事自動控制、智能儀器儀表、電力電子、機電一體化等系統開發和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教師者個人參考自學使用,并可作為ARM相關應用與培訓課程的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22-04-02
上傳用戶:kent
資源較大,分為兩個部分,已全部上傳 :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51-421275.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51-421277.html 本書集單片機基礎知識、單片機系統設計、電路知識及實驗方法、工藝設計、電子元器件、Proteus/H Vision軟件介紹等諸多內容于一身,實用性強。這些內容不是簡單的順序堆砌,而是以單片機基礎知識和系統應用為主線,在其中完美地穿插與之相關的模電、數電、電子元器件、軟件知識,真正做到將單片機系統設計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知識有機地融為一個整體,實現不需要過多電路基礎就能深度學習單片機基礎知識和上手單片機系統設計與開發的目的。全書語言生動、插圖形象、實例豐富,精心安排的知識鋪墊可幫助讀者循序漸進地理解單片機基礎知識,豐富的實例將單片機原理、編程及應用構成一個整體。非常適合單片機初學者作為學習用書,對于正在學習或學過單片機課程,卻還不會編程、不會應用的讀者,本書也將會是你“撥云見日”的有益參考書。
標簽: 51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22-04-06
上傳用戶:
資源較大,分為兩個部分,已全部上傳 :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51-421275.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51-421277.html 本書集單片機基礎知識、單片機系統設計、電路知識及實驗方法、工藝設計、電子元器件、Proteus/H Vision軟件介紹等諸多內容于一身,實用性強。這些內容不是簡單的順序堆砌,而是以單片機基礎知識和系統應用為主線,在其中完美地穿插與之相關的模電、數電、電子元器件、軟件知識,真正做到將單片機系統設計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知識有機地融為一個整體,實現不需要過多電路基礎就能深度學習單片機基礎知識和上手單片機系統設計與開發的目的。全書語言生動、插圖形象、實例豐富,精心安排的知識鋪墊可幫助讀者循序漸進地理解單片機基礎知識,豐富的實例將單片機原理、編程及應用構成一個整體。非常適合單片機初學者作為學習用書,對于正在學習或學過單片機課程,卻還不會編程、不會應用的讀者,本書也將會是你“撥云見日”的有益參考書。
標簽: 51單片機
上傳時間: 2022-04-06
上傳用戶:d1997wayne
雷達接收機是雷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重點介紹了雷達接收機系統及其電路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和技術,闡述了雷達接收機和頻率源系統及電路的基本理論、主要組成以及測試方法等,并介紹了近年來發展迅速的現代雷達接收機和頻華源的各種新技術。其內容力求實用、先進、通用、系統和完整全書共分8章,其中包括∶第1章概論,第2章雷達接收機的基本理論,第3章宙達接收系統設計,第4章雷達頻率源,第5章雷達接收機的工程設計,第6章宙達接收機的電路設計技術,第7章需達接收機和頻率源的測試技術,以及第8章現代雷達接收機設計展望。本書作為"雷達技術叢書"之一.其主要讀者對象為從事雷達系統、防空體系和相關領域研究、制造、維護、使用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雷達部隊官兵,同時也可作為隱等學校電子工程系雷達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科書或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
內容簡介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光纖的傳輸理論;半導體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性質、光源的查接調制和間接調制;光接收機的組成、噪聲的分析和接收機靈敏度的計算;光纖通信系統的組成、性能指標及其分配以及系統的總體設計;還介紹了20世紀9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光纖通信新技術和新型系統,如摻鉺光纖放大器、密集波分復用系統、全光通信網、色散補償技術以及非線性光學效應等。本書力求理論上的系統性、技術上的時新性和應用上的實用性。本書可作為通信類專業大學本科生或形容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科技工作者的參考用書目 錄緒論第1章 光纖的傳輸理論1.1 光纖的基本性質1.2 介質平板波導1.3 階躍折射率光纖的模式理論1.4 漸變折射率光纖的近似分析1.5 單模光纖第2章 光源和光調制2.1 激光原理的基礎知識2.2 半導體激光器和發光二極管2.3 半導體激光器的模式性質2.4 半導體激光器的瞬態性質2.5 半導體激光器的自脈動現象2.6 半導體激光器的直接調制和光發射機2.7 光源的間接調制第3章 光接收機第4章 光纖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第5章 光纖通信新技術
標簽: 光纖通信
上傳時間: 2022-04-13
上傳用戶:XuVshu
內容簡介 全書由“幾何光學”、“像差理論”和“光學設計”這三個相對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部分所構成。*部分是“幾何光學”,包括高斯光學的基本內容以及光束限制與光能計算、光線的光路計算等;第二部分是“像差理論”,該部分系統地講述了像差概念和現象、常用校正手段、初級像差理論、波像差的基本概念及其與幾何像差、波面檢測的關系;第三部分是“光學設計”,包括經典光學系統原理、特殊(現代)光學系統的原理與設計特點、特殊面形在光學系統中的應用、像質評價和光學系統優化設計、光學系統工程圖紙畫法等內容,有利于學生把握光學系統設計的全過程,并了解現代光學新動態,拓寬知識面。目 錄第一部分 幾何光學 第1章 幾何光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發光點、光線和光束 1.2 光線傳播的基本定律、全反射 1.3 費馬原理 1.4 物、像的基本概念和完善成像條件 1.5 幾何光學基本定律回顧:歸納和演繹 第2章 球面和球面系統 2.1 概念與符號規則 2.2 單個折射球面成像 2.3 反射球面 2.4 共軸球面系統 ...第二部分 像差理論 第7章 幾何像差 7.1 球差 7.2 單個折射球面的球差特征 7.3 軸外像差概述 7.4 正弦條件與等暈條件 7.5 彗差 7.6 像散和像面彎曲 7.7 畸變 7.8 位置色差 7.9 倍率色差 7.10 應用舉例 ... 第三部分 光學設計 第12章 典型光學系統 12.1 眼睛 12.2 放大鏡 12.3 顯微鏡與照明系統 12.4 望遠鏡系統 12.5 攝影光學系統 12.6 放映系統 .....
標簽: 幾何光學
上傳時間: 2022-04-13
上傳用戶:canderile
平板顯示技術 應根裕 胡文波 邱勇 等編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重點介紹電視圖像的平板顯示技術及其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全書共10意。第1章對7種已為市場認叮的平板顯示技術作了全方位的比較。第2章介紹了與圖像顯示有關的人眼生理學、光度學、色度學和電視傳輸的基本原理,為了比較,對陰極射線管(CRT)顯示技術也作了一定深度的描述。第3章至第9章分別對液品顯示(LCD)、等離子體顯示(PDP)、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電致發光顯示(ELD)、場發射顯示(FED)、真空熒光管顯示(VFD)和發光二極管(1.ED)顯示的原理、結構工藝、驅動電路和應用領域作了全面的介紹,第10章投影顯示是作為大屏幕平板顯示的有力競爭者而引人的。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物理電子、信息光電子、通信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平板顯示技術的研發人員參考,同時也是平板顯示器件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標簽: 平板顯示
上傳時間: 2022-04-14
上傳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