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R程序,直接用就可以了,沒有錯誤,其中還有一些變量需再編程序算,如:MSE
標簽: SVR MSE 程序 變量
上傳時間: 2013-12-26
上傳用戶:zhoujunzhen
usb isp1761驅動源代碼 可編進內核。
標簽: 1761 usb isp 驅動
上傳時間: 2013-12-13
上傳用戶:zl5712176
對話解析實例的手機游戲編程序源代碼,使用時可以用Thread.sleep(100),這樣可以解決里面的按鍵反應過快的BUG。初學者必看。
標簽: 手機游戲 編程 源代碼
上傳時間: 2017-09-26
上傳用戶:litianchu
GCAN-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用戶手冊 ,一款PLC CAN 的應用
標簽: GCAN-PLC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用戶手冊
上傳時間: 2021-07-27
上傳用戶:wechat_199903604060ffa62be758b3.84530813
【圖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這是一份非常不錯的資料,歡迎下載,希望對您有幫助!
標簽: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lc
上傳時間: 2021-10-19
上傳用戶:bluedrops
DDC的基于FPGA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原理圖DDC的基于FPGA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原理圖
標簽: ddc fpga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上傳時間: 2021-12-15
上傳用戶:
本文研制的數據采集器,用于采集導彈過載模擬試車臺的各種參數,來評價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的性能,由于試車臺是高速旋轉體,其工作環境惡劣,受電磁干擾大,而且設備要求高,如果遇到設備故障或設備事故,其損失相當巨大,保證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較為困難。 本文在分析數字通信技術的基礎上,選用了基于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采用脈沖編碼調制(PCM)通信實現多路數據采集器的設計,其優點是FPGA技術在數據采集器中可以進行模塊化設計,增加了系統的抗干擾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并且可以將整個PCM通信系統設計成可編程序系統,用戶只要稍加變更程序,則系統的被測路數、幀結構、碼速率、標度等均可改變以適應任何場合。并且采用合理的糾錯和加密編碼能夠實現數據在傳輸工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通過對PCM通信的特點研究,研制了一套集采集與傳輸的系統。文章給出了各個模塊的具體建模與設計,系統采用的是FPGA技術來實現數據采集和信號處理,采用VHDL實現了數字復接器和分接器、編解碼器、調制與解調模塊的建模與設計。采用基于NiosII實現串口通訊,構建了實時性和準確性通信網絡,實現了數據的采集。 測試數據和數據采集的實驗結果證明,采用FPGA技術實現PCM信號的編碼、傳輸、解碼,能夠有較強的抗干擾性、抗噪聲性能好、差錯可控、易加密、易與現代技術結合,并且誤碼率較低,要遠遠優于傳統的方法。
標簽: FPGA PCM 通信實現 多路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com1com2
Actel Corporation Libero 集成設計環境(IDE) 為 FPGA 設計。新版本提供 SmartDesign, 使用戶設計在一個更高的水平抽象。新工具隨員支持所有Actel 的FPGAs, 包括并且基于閃光的, 低功率ProASIC3 和5 微瓦特Actel 園屋頂的小屋FPGAs, 單片Actel 融合PSC (可編程序的系統芯片)
標簽: Libero 8.60 IDE
上傳時間: 2013-07-11
上傳用戶:zhichenglu
模塊電源的電氣性能是通過一系列測試來呈現的,下列為一般的功能性測試項目,詳細說明如下: 電源調整率(Line Regulation) 負載調整率(Load Regulation) 綜合調整率(Conmine Regulation) 輸出漣波及雜訊(Ripple & Noise) 輸入功率及效率(Input Power, Efficiency) 動態負載或暫態負載(Dynamic or Transient Response) 起動(Set-Up)及保持(Hold-Up)時間 常規功能(Functions)測試 1. 電源調整率 電源調整率的定義為電源供應器于輸入電壓變化時提供其穩定輸出電壓的能力。測試步驟如下:于待測電源供應器以正常輸入電壓及負載狀況下熱機穩定后,分別于低輸入電壓(Min),正常輸入電壓(Normal),及高輸入電壓(Max)下測量并記錄其輸出電壓值。 電源調整率通常以一正常之固定負載(Nominal Load)下,由輸入電壓變化所造成其輸出電壓偏差率(deviation)的百分比,如下列公式所示: [Vo(max)-Vo(min)] / Vo(normal) 2. 負載調整率 負載調整率的定義為開關電源于輸出負載電流變化時,提供其穩定輸出電壓的能力。測試步驟如下:于待測電源供應器以正常輸入電壓及負載狀況下熱機穩定后,測量正常負載下之輸出電壓值,再分別于輕載(Min)、重載(Max)負載下,測量并記錄其輸出電壓值(分別為Vo(max)與Vo(min)),負載調整率通常以正常之固定輸入電壓下,由負載電流變化所造成其輸出電壓偏差率的百分比,如下列公式所示: [Vo(max)-Vo(min)] / Vo(normal) 3. 綜合調整率 綜合調整率的定義為電源供應器于輸入電壓與輸出負載電流變化時,提供其穩定輸出電壓的能力。這是電源調整率與負載調整率的綜合,此項測試系為上述電源調整率與負載調整率的綜合,可提供對電源供應器于改變輸入電壓與負載狀況下更正確的性能驗證。 綜合調整率用下列方式表示:于輸入電壓與輸出負載電流變化下,其輸出電壓之偏差量須于規定之上下限電壓范圍內(即輸出電壓之上下限絕對值以內)或某一百分比界限內。 4. 輸出雜訊 輸出雜訊(PARD)系指于輸入電壓與輸出負載電流均不變的情況下,其平均直流輸出電壓上的周期性與隨機性偏差量的電壓值。輸出雜訊是表示在經過穩壓及濾波后的直流輸出電壓上所有不需要的交流和噪聲部份(包含低頻之50/60Hz電源倍頻信號、高于20 KHz之高頻切換信號及其諧波,再與其它之隨機性信號所組成)),通常以mVp-p峰對峰值電壓為單位來表示。 一般的開關電源的規格均以輸出直流輸出電壓的1%以內為輸出雜訊之規格,其頻寬為20Hz到20MHz。電源實際工作時最惡劣的狀況(如輸出負載電流最大、輸入電源電壓最低等),若電源供應器在惡劣環境狀況下,其輸出直流電壓加上雜訊后之輸出瞬時電壓,仍能夠維持穩定的輸出電壓不超過輸出高低電壓界限情形,否則將可能會導致電源電壓超過或低于邏輯電路(如TTL電路)之承受電源電壓而誤動作,進一步造成死機現象。 同時測量電路必須有良好的隔離處理及阻抗匹配,為避免導線上產生不必要的干擾、振鈴和駐波,一般都采用雙同軸電纜并以50Ω于其端點上,并使用差動式量測方法(可避免地回路之雜訊電流),來獲得正確的測量結果。 5. 輸入功率與效率 電源供應器的輸入功率之定義為以下之公式: True Power = Pav(watt) = Vrms x Arms x Power Factor 即為對一周期內其輸入電壓與電流乘積之積分值,需注意的是Watt≠VrmsArms而是Watt=VrmsArmsxP.F.,其中P.F.為功率因素(Power Factor),通常無功率因素校正電路電源供應器的功率因素在0.6~0.7左右,其功率因素為1~0之間。 電源供應器的效率之定義為為輸出直流功率之總和與輸入功率之比值。效率提供對電源供應器正確工作的驗證,若效率超過規定范圍,即表示設計或零件材料上有問題,效率太低時會導致散熱增加而影響其使用壽命。 6. 動態負載或暫態負載 一個定電壓輸出的電源,于設計中具備反饋控制回路,能夠將其輸出電壓連續不斷地維持穩定的輸出電壓。由于實際上反饋控制回路有一定的頻寬,因此限制了電源供應器對負載電流變化時的反應。若控制回路輸入與輸出之相移于增益(Unity Gain)為1時,超過180度,則電源供應器之輸出便會呈現不穩定、失控或振蕩之現象。實際上,電源供應器工作時的負載電流也是動態變化的,而不是始終維持不變(例如硬盤、軟驅、CPU或RAM動作等),因此動態負載測試對電源供應器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可編程序電子負載可用來模擬電源供應器實際工作時最惡劣的負載情況,如負載電流迅速上升、下降之斜率、周期等,若電源供應器在惡劣負載狀況下,仍能夠維持穩定的輸出電壓不產生過高激(Overshoot)或過低(Undershoot)情形,否則會導致電源之輸出電壓超過負載組件(如TTL電路其輸出瞬時電壓應介于4.75V至5.25V之間,才不致引起TTL邏輯電路之誤動作)之承受電源電壓而誤動作,進一步造成死機現象。 7. 啟動時間與保持時間 啟動時間為電源供應器從輸入接上電源起到其輸出電壓上升到穩壓范圍內為止的時間,以一輸出為5V的電源供應器為例,啟動時間為從電源開機起到輸出電壓達到4.75V為止的時間。 保持時間為電源供應器從輸入切斷電源起到其輸出電壓下降到穩壓范圍外為止的時間,以一輸出為5V的電源供應器為例,保持時間為從關機起到輸出電壓低于4.75V為止的時間,一般值為17ms或20ms以上,以避免電力公司供電中于少了半周或一周之狀況下而受影響。 8. 其它 在電源具備一些特定保護功能的前提下,還需要進行保護功能測試,如過電壓保護(OVP)測試、短路保護測試、過功保護等
標簽: 模塊電源 參數 指標 測試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0-22
上傳用戶:zouxinwang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教程采用教、學、做相結合的模,以理論為基礎、著眼應用,系統詳盡地介紹了單片機應用技術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全書共分9章,包括MCS-51系列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工作原理、指令系統、接口技術、串行通信、中斷系統、語言程序設計及各功能部件的組成和應用等。通過學習這些內容,可對MCS-51系列單片機有一個總體的概念和認識,并在掌握基本硬件的基礎上用軟件實現其功能。 第1章 MCS-51單片機系統結構1.1 單片機概述1.2 MCS-51單片機結構簡介1.3 并行I/O接口1.4 單片機的復位電路與時鐘電路1.5 單片機的工作方式1.6 構建MCS-51型單片機的最小系統本章小結習題第2章 MCS-51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2.1 概述2.2 尋址方式2.3 指令系統2.4 匯編程序設計本章小結 習題第3章 單片機的定時與中斷系統3.1 定時器/計數器3.2 中斷系統3.3 單片機中斷與定時器/計數器的應用訓練本章小結習題第4章 串行通信技術4.1 串行通信概念4.2 MCS-51串行通信接口4.3 串行口的擴展應用4.4 串行通信的應用本章小結習題第5章 單片機的系統擴展技術5.1 程序存儲器的擴展5.2 數據存儲器的擴展5.3 TTL芯片擴展I/O并行接口的應用訓練5.4 Intel系列可編程序接口芯片5.5 8155/8156可編程I/O接口應用訓練5.6 8253/8254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的應用訓練……第6章 單片機接口實用技術及應用第7章 單片機開發系統第8章 單片機應和系統的設計方法第9章 單片機高級語言C51的應用
標簽: 單片機原理 應用教程
上傳時間: 2013-10-28
上傳用戶:tzrdcaabb
蟲蟲下載站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