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ARM9 S3C44B0中電話呼叫功能和中英文短信功能的實現方 /* 1. 該實驗僅僅適用與JX44B0-2以及JX44B0-3實驗箱 */ /* 2. 實驗之前請閱讀用戶手冊,并進行正確的硬件連接 */ /* 3. 實驗過程需要SIM卡,SIM可以使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各種手機卡 */ /* 4. SIM卡請不要帶電插拔,否則容易導致燒卡 */ /* 5. 短信實驗中需要修改短信中心號碼,請參照您的手機中的設置設置該值, */ /* 注意去掉前面的 + 號
上傳時間: 2015-11-24
上傳用戶:15071087253
晶和IC中心 升壓電路等
標簽: 升壓電路
上傳時間: 2013-08-01
上傳用戶:eeworm
利用FPGA來實現一個簡單的醫療呼叫系統,使用語言VERILOG
上傳時間: 2013-08-06
上傳用戶:kytqcool
有時候,做元件封裝的時候,做得不是按中心設置為原點(不提倡這種做法),所以制成之后導出來的坐標圖和直接提供給貼片廠的要求相差比較大。比如,以元件的某一個pin 腳作為元件的原點,明顯就有問題,直接修改封裝的話,PCB又的重新調整。所以想到一個方法:把每個元件所有的管腳的X坐標和Y坐標分別求平均值,就為元件的中心。
上傳時間: 2013-11-01
上傳用戶:ccccccc
數據中心功率密度和設備多樣性的增強正促使動力及制冷系統發生改變。關鍵業務服務器及通信設備的性能及可靠性亦取決于動力及制冷系統。 由于各公司均配備新應用程序以提高業務對數據中心系統的依存度,不斷上升的設備密度使得系統的重要性不斷增加。同時,隨著服務器外形不斷縮小,整套設施及獨立機架可為越來越多的設備提供支持。 上述變化提出了對動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更高需求。當關鍵基礎設施系統能更好的適應新技術及新業務變化帶來的密度、容量及可用性方面的改變時,即可大大提高運行的靈活性,從而可實現更高的系統可用性并降低總成本。 在關鍵電源領域,動態基礎設施必須包括UPS系統、配電系統及在架式電源管理。
上傳時間: 2013-11-05
上傳用戶:xiaoyaa
當今國內的醫院護理系統的發展現狀,采用MSP430單片機與DTMF技術設計醫院呼叫對講系統,該系統以MSP430F149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采用DTMF信號收發電路、DTMF信號編譯碼電路、振鈴檢測電路和顯示電路等外圍電路,通過進行硬件模擬實驗和MATLAB軟件仿真實驗,驗證了該系統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以實現撥號通話、顯示信息、廣播和護理級別設置等功能。該系統的設計簡潔,主機芯片MSP430F149實現了低功耗,系統安裝方便簡單而且易于維護,成本比較低,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wvbxj
MCP定時器產生中心對稱PWM輸出:PWM波是一種脈寬可調的脈沖波,用于交、直流電機的電壓控制。PWM一共有兩種調整方法,一是定頻調寬、另一種是定寬調頻。其中定頻調寬是種最常見的脈寬調制方式,它使脈沖波的頻率保持不變,只調整脈沖寬度。同時定頻調寬的PWM波形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單邊的PWM,另一種是中心對稱的雙邊PWM。中心對稱的PWM主要應用在需要對稱PWM波形的場合,如半橋、全橋的雙極性驅動等。中心對稱的PWM的生成原理如圖1-2所示:定時計數器工作在連續增減計數方式,在計數初值設置為0且比較值小于周期值的條件下,當增計數過程中計數值和比較值匹配時置位輸出,而在周期匹配時會改計數方向為減計數,當減計數過程中計數值和比較值匹配時復位輸出,當減計數到零時會改計數方向為增計數,開始下一個循環。因此中心對稱的PWM的周期為設定周期的二倍,占空比為:%100))((×−TPRNTPR(N為比較匹配數據,TPR為周期寄存器的值)。比較值的改變會影響PWM的兩邊的波形,并且兩邊相對高電平的中心對稱,這便是中心對稱雙邊PWM波形的特點。如果比較值為零,那么PWM將一直輸出高電平;如比較值大于等于周期值,則PWM會一直輸出低電平,占空比為0。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sammi
針對電力系統傳統的監控中心設備運行集中監控、輸變電設備狀態在線監測與操作功能不能夠滿足現代電網提高駕馭大電網的調控能力和調控一體化問題。本文從調控中心監控自動化系統與通訊功能出發,對監控自動化系統在無人值班變電站設備運行集中監控與通訊功能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提出完善方案,以提高系統故障隔離的能力,使設備具備自描述、自適應、自診自愈能力,提高駕馭大電網的調控能力和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并指出調控中心未來發展方向。
上傳時間: 2013-11-06
上傳用戶:liujinzhao
對虛擬物流中心的性質、職能、運作模式及關鍵成本進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構建虛擬物流中心需要解決的三個關鍵問題 提出了構建虛擬物流中心的系統方法和理論 提出虛擬物流中心的信息平臺建設的重要性。提出物流的實體網絡與虛擬網絡的無縫結合已成為現代物流需求的首要目標和物流行業的發展方向。
標簽: 虛擬
上傳時間: 2013-10-15
上傳用戶:hjshhyy
關于3g無線網優的:WCDMA無線基本原理 課程目標: ? 掌握3G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 掌握3G的標準化過程 ? 掌握WCDMA的基本網絡結構以及各網元功能 ? 掌握無線通信原理 ? 掌握WCDMA的關鍵技術 參考資料: ? 《3G概述與概況》 ? 《中興通訊WCDMA基本原理》 ? 《ZXWR RNC(V3.0)技術手冊》 ? 《ZXWR NB09技術手冊》 第1章 概述 1 1.1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 1 1.1.1 移動通信系統的發展 1 1.1.2 移動通信用戶及業務的發展 1 1.2 3G移動通信的概念 2 1.3 為什么要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 2 1.4 3G的標準化過程 3 1.4.1 標準組織 3 1.4.2 3G技術標準化 3 1.4.3 第三代的核心網絡 4 1.4.4 IMT-2000的頻譜分配 6 1.4.5 2G向3G移動通信系統演進 7 1.4.6 WCDMA核心網絡結構的演進 11 第2章 WCDMA系統介紹 13 2.1 系統概述 13 2.2 R99網元和接口概述 14 2.2.1 移動交換中心MSC 16 2.2.2 拜訪位置寄存器VLR 16 2.2.3 網關GMSC 16 2.2.4 GPRS業務支持節點SGSN 16 2.2.5 網關GPRS支持節點GGSN 17 2.2.6 歸屬位置寄存器與鑒權中心HLR/AuC 17 2.2.7 移動設備識別寄存器EIR 17 2.3 R4網絡結構概述 17 2.3.1 媒體網關MGW 19 2.3.2 傳輸信令網關T-SGW、漫游信令網關R-SGW 20 2.4 R5網絡結構概述 20 2.4.1 媒體網關控制器MGCF 22 2.4.2 呼叫控制網關CSCF 22 2.4.3 會議電話橋分MRF 22 2.4.4 歸屬用戶服務器HSS 22 2.5 UTRAN的一般結構 22 2.5.1 RNC子系統 23 2.5.2 Node B子系統 25 第3章 擴頻通信原理 27 3.1 擴頻通信簡介 27 3.1.1 擴頻技術簡介 27 3.1.2 擴頻技術的現狀 27 3.2 擴頻通信原理 28 3.2.1 擴頻通信的定義 29 3.2.2 擴頻通信的理論基礎 29 3.2.3 擴頻與解擴頻過程 30 3.2.4 擴頻增益和抗干擾容限 31 3.2.5 擴頻通信的主要特點 32 第4章 無線通信基礎 35 4.1 移動無線信道的特點 35 4.1.1 概述 35 4.1.2 電磁傳播的分析 37 4.2 編碼與交織 38 4.2.1 信道編碼 39 4.2.2 交織技術 42 4.3 擴頻碼與擾碼 44 4.4 調制 47 第5章 WCDMA關鍵技術 49 5.1 WCDMA系統的技術特點 49 5.2 功率控制 51 5.2.1 開環功率控制 51 5.2.2 閉環功率控制 52 5.2.3 HSDPA相關的功率控制 55 5.3 RAKE接收 57 5.4 多用戶檢測 60 5.5 智能天線 62 5.6 分集技術 64 第6章 WCDMA無線資源管理 67 6.1 切換 67 6.1.1 切換概述 67 6.1.2 切換算法 73 6.1.3 基于負荷控制原因觸發的切換 73 6.1.4 基于覆蓋原因觸發的切換 74 6.1.5 基于負荷均衡原因觸發的切換 77 6.1.6 基于移動臺移動速度的切換 79 6.2 碼資源管理 80 6.2.1 上行擾碼 80 6.2.2 上行信道化碼 83 6.2.3 下行擾碼 84 6.2.4 下行信道化碼 85 6.3 接納控制 89 6.4 負荷控制 95 第7章 信道 97 7.1 UTRAN的信道 97 7.1.1 邏輯信道 98 7.1.2 傳輸信道 99 7.1.3 物理信道 101 7.1.4 信道映射 110 7.2 初始接入過程 111 7.2.1 小區搜索過程 111 7.2.2 初始接入過程 112
上傳時間: 2013-11-21
上傳用戶:td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