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程序: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tab[]={ 0x81, 0x42, 0x24, 0x18,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i,j; for(i=z;i>0;i--) for(j=120;j>0;j--); } void init() { P0=0x00; }
上傳時間: 2014-01-17
上傳用戶:ruan2570406
單片機系統設計其調試過程一般分為【軟件調試 硬件測試、系統調試3個過程軟件調試一般比較容易進行,但硬件電路測試和系統調試則比較麻煩.因為這兩個過程必須侄電路扳制作完成,元器件焊接完畢之后進行。如果采用作為單片 L系統的仿真]I~PROTEUS 則不用制作具體的電路扳也能夠完成以上工作。在使用PROTEUS進行系統虛擬開發成功之后再進行實際制作,可以降低開發成本、提高開發速度。
上傳時間: 2013-10-21
上傳用戶:dudu1210004
單片機系統設計其調試過程一般分為軟件調試 硬件測試、系統調試3個過程軟件調試一般比較容易進行,但硬件電路測試和系統調試則比較麻煩.因為這兩個過程必須侄電路扳制作完成,元器件焊接完畢之后進行。如果采用作為單片 L系統的仿真]I~PROTEUS 則不用制作具體的電路扳也能夠完成以上工作。在使用PROTEUS進行系統虛擬開發成功之后再進行實際制作,可以降低開發成本、提高開發速度。
上傳時間: 2013-10-19
上傳用戶:moerwang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簡介》:單片機已成為電子系統中進行數據采集、信息處理、通信聯絡和實施控制的重要器件。通常利用單片機技術在各種系統、儀器設備或裝置中,形成嵌入式智能系統或子系統。因此,單片機技術是電類專業特別是電子信息類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本課程以51系列單片機為模型,主要向學生介紹單片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系統擴展與工程應用。作為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的后續課程,本課程強調實踐環節,側重系統構成與應用設計。力求通過實踐環節,軟、硬結合,培養初步的單片機開發能力,并使其前導課程講授的基本概念得到綜合與深化。由于課時的限制,綜合性的應用設計安排在后續課程《微機應用系統設計》中進行。 課 程 內 容:第一章 單片微型計算機概述單片機的發展與應用 MCS-51系列單片機簡介第二章 MCS-51系列單片機結構MCS-51單片機基本結構 CPU 時序簡介 存儲器空間結構 片內RAM與SFR時鐘電路與復位電路 并行I/O口與總線擴展第三章 MCS-51單片機指令系統指令系統簡介數據傳送指令 數據處理指令 位處理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程序調試的常用方法第四章 SCB-I 單片單板機SCB-I 單片單板機結構簡介 監控系統簡介SCB-I 單片單板機的基本操作 第五章 單片機常用接口電路的軟、硬件設計LED顯示接口電路與應用編程鍵盤接口電路與應用編程計數器/定時器工作原理及其應用編程MCS-51中斷系統及其應用編程8255擴展并行接口及其應用編程串行通信接口及其應用編程A/D與D/A轉換接口及其應用編程*第六章 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舉例第七章 單片機開發工具簡介* 加“*”為選講內容教學要求:1、 了解單片機的一般性概念及單片機技術的發展。2、 掌握51系列單片機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3、 掌握51系列單片機的指令系統與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4、 以單片單板機為樣板,掌握51系列單片機的系統擴展設計。5、 通過實驗,掌握單片機常用接口電路的軟硬件設計及其應用。6、 以上為本課程的基本要求。作為提高要求,對有能力、有興趣的學生,若能較快地完成基本實驗,可在規定課時內安排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實驗,以提高其應用設計的能力。 課時安排和考核方式:1、 講課40學時,實驗20學時,課內外學時比 1:2 ;(實驗從第七周開始,7個基本實驗,選做1個綜合實驗)2、 考核方式平時考查 20實驗考核 40(含實驗過程、實驗驗收與實驗報告)期末筆試 40參考書:《MCS-51單片機應用設計》 張毅剛 等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MCS-51系列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孫涵芳 徐愛卿 編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單片微機與測控技術》 趙秀菊 等編 東南大學出版社《單片微型機原理、應用與實驗》 張友德 等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單片機實驗》 肖璋 雷兆宜 編 暨南大學講義
上傳時間: 2014-01-08
上傳用戶:417313137
有N個城市,編號為0、1…N-1,每個城市之間的路徑長度保存在二位數組a中,如a[i][j]表示城市i與城市j的路徑長度。求某個城市到其余城市的最短路徑。
標簽: 城市
上傳時間: 2014-01-05
上傳用戶:徐孺
TV-tree的c實現源碼,對應原文章K.-I. Lin, H. V. Jagadish, C. Faloutsos: The TV-Tree: An Index Structure for High-Dimensional Data.
上傳時間: 2014-11-26
上傳用戶:lxm
動態規劃的方程大家都知道,就是 f[i,j]=min{f[i-1,j-1],f[i-1,j],f[i,j-1],f[i,j+1]}+a[i,j] 但是很多人會懷疑這道題的后效性而放棄動規做法。 本來我還想做Dijkstra,后來變了沒二十行pascal就告訴我數組越界了……(dist:array[1..1000*1001 div 2]...) 無奈之余看了xj_kidb1的題解,剛開始還覺得有問題,后來豁然開朗…… 反復動規。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可以從上往下走,最后輸出f[n][1]。 xj_kidb1的一個技巧很重要,每次令f[i][0]=f[i][i],f[i][i+1]=f[i][1](xj_kidb1的題解還寫錯了)
上傳時間: 2014-07-16
上傳用戶:libinxny
一、問題的提出: 某廠根據計劃安排,擬將n臺相同的設備分配給m個車間,各車間獲得這種設備后,可以為國家提供盈利Ci j(i臺設備提供給j號車間將得到的利潤,1≤i≤n,1≤j≤m) 。問如何分配,才使國家得到最大的盈利L 二.算法的基本思想: 利用動態規劃算法的思想,設將i臺設備分配給j-1個車間,可以為國家得到最大利潤Li (j-1)(1≤i≤n,1≤j≤m),那么將這i臺設備分配給j個車間,第j個車間只能被分配到0~i臺,所以我們只要算出當第j個車間分配到t(0<=t<=i)臺時提供的最大利潤Lt(j-1)+C(i-t)j,
標簽:
上傳時間: 2016-09-19
上傳用戶:希醬大魔王
介紹回歸問題中高斯過程的應用,C. E. Rasmussen & C. K. I. Williams, Gaussian Processes for Machine Learning,
上傳時間: 2017-07-25
上傳用戶:skfreeman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i,j;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u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 0x7d,0x07,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void main() { j=0; i=0;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6; EA=1; ET0=1; TR0=1; while(1); } void time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6; i++; if(i==15) { P0=table[j]; dula=1; dula=0; P0=0XC0; wela=1; wela=0; j++; i=0; if(j==16) { j=0; } } }
標簽: 用定時器以間隔500MS在6位數碼管上依次顯示0、1、 2、3….C、D、E、F,重復。
上傳時間: 2016-02-11
上傳用戶:嬌縱Pam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