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最優二叉樹的構造;在此基礎上完成哈夫曼編碼器與譯碼器。 假設報文中只會出現如下表所示的字符: 字符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頻度 186 64 13 22 32 103 21 15 47 57 1 5 32 20 57 字符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頻度 63 15 1 48 51 80 23 8 18 1 16 1 6 2 要求完成的系統應具備如下的功能: 1.初始化。從終端(文件)讀入字符集的數據信息,。建立哈夫曼樹。 2.編碼: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樹對明文文件進行編碼,并存入目標文件(哈夫曼碼文件)。 3.譯碼: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樹對目標文件(哈夫曼碼文件)進行編碼,并存入指定的明文文件。 4.輸出哈夫曼編碼文件:輸出每一個字符的哈夫曼編碼。
上傳時間: 2014-11-23
上傳用戶:shanml
本書是作者在多年講授C++語言的基礎上編寫的C++語言教學輔導書,目前為第3版。此次升級,廣泛吸取了讀者的反饋意見,補充了近年國內多所高校的考研試題。全書共10章,分別闡述了C++語言概要、類和對象、引用、友元、運算符重載、模板、繼承和派生、多態性和虛函數、C++的I/O流庫、異常處理等內容。每章先以本章的主要概念、使用語法和相應的程序實例入手,然后對與本章內容緊密相關的例題進行分析,包括單項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和編程題。每題不僅給出了參考答案,而且有較為詳細的分析過程。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各專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輔導書,也可以作為該課程的自學指導書,還可作為計算機水平考試和考研者的參考書。
上傳時間: 2016-06-28
上傳用戶:dianxin61
一個兩點間的溫度控制的C程序,用可調電阻調節電壓值作為模擬溫度的輸入量,當溫度低于30℃時,發出長嘀報警聲和光報警,當溫度高于60℃時,發出短嘀報警聲和光報警。測量的溫度范圍在0-99℃。
上傳時間: 2014-01-09
上傳用戶:yuchunhai1990
用C語言寫的linux下的ping程序,使用nanosleep()判斷icmp超時,未使用信號量
上傳時間: 2014-11-22
上傳用戶:tianyi223
Winsock2的發布使得Socket I/O有了和文件I/O統一的接口。我們可以通過使用Win32文件操縱函數ReadFile和WriteFile來進行Socket I/O。伴隨而來的,用于普通文件I/O的重疊I/O模型和完成端口模型對Socket I/O也適用了。這些模型的優點是可以達到更佳的系統性 能,但是實現較為復雜,里面涉及較多的C語言技巧。例如我們在完成端口模型中會經常用到所謂的“尾隨數據”。
標簽: Socket WriteFile Winsock2 ReadFile
上傳時間: 2014-12-03
上傳用戶:fxf126@126.com
用多線程同步方法解決讀者閱覽問題 1) 每個讀者進入閱覽室后,即時顯示“Entered” 及其線程自定義標識,還同時顯示閱覽室共有幾名顧客及其所坐的位置。 2) 至少有10個讀者,每人閱覽至少3秒鐘。 3) 多個讀者須共享操作函數代碼。 2總的設計思想及系統平臺、語言、工具: 設計思想:程序設定的是10個讀者和5個座位,對讀者進行編號,依次進入閱覽室讀書,為每一座位列一表目,包括座號和讀者號等,讀者離開時要登出,即消掉登記的信息。 系統平臺:LINUX 語言:C語言 工具:vi編輯器、gcc編譯器 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 調試工具:edit、masm、link、debug. 3數據結構與模塊說明(功能與流程圖) 數據結構 int count=0 //記錄閱覽室讀者數量 sem_t full //定義閱覽室座位信號量 int seat[5] //用數組表示座位 pthread_t reader[10] //定義讀者線程 pthread_mutex_t mutex //定義互斥量 3.2功能說明 可以標識讀者,隨機為讀者設置在閱覽室的讀書時間 可以顯示閱覽室讀者的人數 可以顯示讀者所坐的位置,座位狀態以及列出空座位
標簽: 多線程同步
上傳時間: 2016-08-10
上傳用戶:zsjzc
這是“凌陽”單片機的一個c工程,用到了其I/O口和串口,實現了音頻信號的處理,開發環境是“凌陽”單片機的專用集成開發環境unsp.
上傳時間: 2014-01-16
上傳用戶:qunquan
OPEN-JTAG ARM JTAG 測試原理 1 前言 本篇報告主要介紹ARM JTAG測試的基本原理。基本的內容包括了TAP (TEST ACCESS PORT) 和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的介紹,在此基礎上,結合ARM7TDMI詳細介紹了的JTAG測試原理。 2 IEEE Standard 1149.1 - Test Access Port and 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 從IEEE的JTAG測試標準開始,JTAG是JOINT TEST ACTION GROUP的簡稱。IEEE 1149.1標準最初是由JTAG這個組織提出,最終由IEEE批準並且標準化,所以,IEEE 1149.1這個標準一般也俗稱JTAG測試標準。 接下來介紹TAP (TEST ACCESS PORT) 和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的基本架構。
標簽: JTAG BOUNDARY-SCAN OPEN-JTAG ARM
上傳時間: 2016-08-16
上傳用戶:sssl
程序名稱: 數碼管顯示與鍵盤管理芯片ZLG7289的標準驅動程序(C51) 文件名: ZLG7289.h ZLG7289.C 說明: 本程序已經調試通過 程序的可移植性很好,僅做少量修改就可以直接包含使用 程序占用資源少,僅使用4根必須I/O口線,不占用定時器等其它資源 所有全局性的標識符都以ZLG7289_開頭,不必擔心命名沖突問題 程序結構清晰,思路明確,結合ZLG7289的數據手冊很容易理解 用法: 1、重新定義I/O接口 2、如果CPU的主頻比較高,則要適當調整延時,詳見ZLG7289_Delay()函數 3、在用戶程序中包含本頭文件 4、在main()函數的開始處添加初始化函數ZLG7289_Init() 5、以后在程序中可以直接使用ZLG7289的用戶指令集 6、讀取鍵盤掃描碼使用函數ZLG7289_Key(),查詢方式、中斷方式皆可
上傳時間: 2013-12-09
上傳用戶:zhangzhenyu
一篇來自臺灣中華大學的論文--《無線射頻系統標簽晶片設計》,彩色版。其摘要為:本論文討論使用於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之標籤晶片系統的電路設計和晶片製作,初步設計標籤晶片的基本功能,設計流程包含數位軟體及功能的模擬、基本邏輯閘及類比電路的設計與晶片電路的佈局考量。 論文的第一部份是序論、射頻辨識系統的規劃、辨識系統的規格介紹及制定,而第二部份是標籤晶片設計、晶片量測、結論。 電路的初步設計功能為:使用電容作頻率緩衝的Schmitt trigger Clock、CRC-16的錯誤偵測編碼、Manchester編碼及使用單一電路做到整流、振盪及調變的功能,最後完成晶片的實作。
上傳時間: 2016-08-27
上傳用戶:tb_687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