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線程與進程的關系,研究了LabWindows/CVI多線程技術運行機制及其數據保護機制,對利用異步定時器實現的多線程軟件與傳統單線程軟件進行效能差異分析。在某武器系統測控軟件的開發中采用了LabWindows/CVI多線程技術,實現了系統的安全性和實時性設計。研究表明多線程技術能夠更好地執行并行性任務,提高測控系統性能,在避免阻塞,減少運行時間,增強系統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標簽: LabWindows_CVI 多線程技術 應用研究
上傳時間: 2013-12-02
上傳用戶:tfyt
通過研究在建設運營數據網過程中,利用BGP Community屬性結合條件路由過濾技術實現路由控制的過程,提出了在復雜網絡環境以及其它可用技術受限制的條件下實現MPLS VPN邏輯網絡結構的一種新方法,該方案的實施,使得專用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
上傳時間: 2013-11-23
上傳用戶:農藥鋒6
以數字體育一卡通網絡安全為研究背景,介紹了虛擬專用技術在一卡通支付網關中的應用情況。通過對不同類型虛擬專用網分析,改進了傳統的一卡通安全機制和實現方式,較好地解決了一卡通網絡支付安全問題。通過系統部署后的性能測試和安全性測試,驗證了設計方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上傳時間: 2013-10-21
上傳用戶:lnnn30
產品概述HP ProCurve Switch 2810系列包括兩款機型:帶有 20個10/100/1000端口的24端口HP ProCurve Switch 2810-24G和帶有44個10/100/1000端口的48端口HP ProCurve Switch 2810-48G。每款交換機還配有4個雙功能定制端口,可用于RJ-45 10/100/1000或mini-GBIC光纖千兆連接。2810系列交換機可提供出色的訪問安全性、高級優先化和流量監控能力,因而是高性能、安全10/100/1000連接的理想選擇。此外,它還價格經濟、簡單易用,帶有1U可堆疊外形,即使應用于更小的布線室內,也便于靈活操作。
上傳時間: 2013-11-24
上傳用戶:tiantwo
ProCurve Switch 8212zl是一款集高性能、高可用性于一身的機箱式交換機平臺,支持統一的核心到邊緣適應性網絡解決方案,是業內首款上市且配有終身保修服務的核心交換機。其硬件平臺與軟件的高可用性特性,可確保系統持續運行并可提高網絡效率。Switch 8212zl通過廣泛的連接選件、全面的網絡特性、高級的安全性工具以及統一的核心到邊緣基礎設施架構和管理工具,大大降低了復雜性及擁有成本。經濟高效的ProCurve Switch 8212zl是滿足當今融合網絡環境下要求苛刻的客戶的理想選擇,并且其性能和靈活性不斷增強。
上傳時間: 2014-01-21
上傳用戶:hgy9473
根據橋式起重機的特點,建立了安全性評估指標體系。在模糊綜合評判的基礎上,引入BP神經網絡,建立了起重機安全評估的模糊神經網絡模型。采用改進的梯度下降動量BP算法對網絡進行計算,克服了常用BP算法收斂速度較慢的缺點。通過神經網絡的多次學習訓練,評估因素權重得到了優化。研究結果表明:訓練好的模糊神經網絡很好地獲得并儲存了專家的知識、經驗和判斷,可將此網絡應用于橋式起重機的安全性評估。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思索的小白
系統以浴缸為研究對象,研制了一款具有強度可控的、溫度恒定的水流按摩功能和具有殺菌消毒功能的新型按摩浴缸。控制器以PIC16F676為核心,在程序控制下,能控制電機的速度,使電機速度周期性變化,也可使電機保持某一恒定速度;通過對氣體溫度的檢測,控制內部的電熱絲工作狀態,從而保持氣體溫度的相對恒定,這樣控制器產生了氣流強度可調的具有恒定溫度的熱氣流,從而使浴缸具有洗浴、保健、養生、休閑的功能;同時配有臭氧發生器,通過特殊的管路設計,實現對各個部位的殺菌,保證系統的衛生,系統配有非接觸式水位檢測電路,防止在無水狀態下空轉或空燒,以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標簽: 控制系統
上傳時間: 2014-12-29
上傳用戶:1159797854
最近汽車防盜成為了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設備干擾遙控鎖車,車鑰匙不能正常發射信號,致使部分車主不能將汽車上鎖,從而進行偷車。很多國際著名的汽車廠商大力研究的遙控車鑰匙在此時會出現問題,于是有了本設計構想。本設計利用了最經濟,實用的自動識別技術—條形碼,充分利用了條形碼的輸入速度快,可靠性高等優點。傳統的車鎖在一定方面上影響了整車的外觀,且安全性不高,本設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上問題,而且成本較低,適用范圍廣。
上傳時間: 2014-01-22
上傳用戶:cknck
一、傳感器的定義信息處理技術取得的進展以及微處理器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都需要在傳感器的開發方面有相應的進展。微處理器現在已經在測量和控制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這些系統能力的增強,作為信息采集系統的前端單元,傳感器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傳感器已成為自動化系統和機器人技術中的關鍵部件,作為系統中的一個結構組成,其重要性變得越來越明顯。最廣義地來說,傳感器是一種能把物理量或化學量轉變成便于利用的電信號的器件。國際電工委員會(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義為:“傳感器是測量系統中的一種前置部件,它將輸入變量轉換成可供測量的信號”。按照Gopel等的說法是:“傳感器是包括承載體和電路連接的敏感元件”,而“傳感器系統則是組合有某種信息處理(模擬或數字)能力的傳感器”。傳感器是傳感器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被測量信號輸入的第一道關口。傳感器系統的原則框圖示于圖1-1,進入傳感器的信號幅度是很小的,而且混雜有干擾信號和噪聲。為了方便隨后的處理過程,首先要將信號整形成具有最佳特性的波形,有時還需要將信號線性化,該工作是由放大器、濾波器以及其他一些模擬電路完成的。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電路的一部分是和傳感器部件直接相鄰的。成形后的信號隨后轉換成數字信號,并輸入到微處理器。德國和俄羅斯學者認為傳感器應是由二部分組成的,即直接感知被測量信號的敏感元件部分和初始處理信號的電路部分。按這種理解,傳感器還包含了信號成形器的電路部分。傳感器系統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傳感器,傳感器把某種形式的能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有兩類傳感器:有源的和無源的。有源傳感器能將一種能量形式直接轉變成另一種,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勵源(參閱圖1-2(a))。有源(a)和無源(b)傳感器的信號流程無源傳感器不能直接轉換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從另一輸入端輸入的能量或激勵能傳感器承擔將某個對象或過程的特定特性轉換成數量的工作。其“對象”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而它們的狀態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即過程)的。對象特性被轉換量化后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檢測。對象的特性可以是物理性質的,也可以是化學性質的。按照其工作原理,傳感器將對象特性或狀態參數轉換成可測定的電學量,然后將此電信號分離出來,送入傳感器系統加以評測或標示。各種物理效應和工作機理被用于制作不同功能的傳感器。傳感器可以直接接觸被測量對象,也可以不接觸。用于傳感器的工作機制和效應類型不斷增加,其包含的處理過程日益完善。常將傳感器的功能與人類5大感覺器官相比擬: 光敏傳感器——視覺;聲敏傳感器——聽覺;氣敏傳感器——嗅覺;化學傳感器——味覺;壓敏、溫敏、流體傳感器——觸覺。與當代的傳感器相比,人類的感覺能力好得多,但也有一些傳感器比人的感覺功能優越,例如人類沒有能力感知紫外或紅外線輻射,感覺不到電磁場、無色無味的氣體等。對傳感器設定了許多技術要求,有一些是對所有類型傳感器都適用的,也有只對特定類型傳感器適用的特殊要求。針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在不同場合均需要的基本要求是: 高靈敏度,抗干擾的穩定性(對噪聲不敏感),線性,容易調節(校準簡易),高精度,高可靠性,無遲滯性,工作壽命長(耐用性) ,可重復性,抗老化,高響應速率,抗環境影響(熱、振動、酸、堿、空氣、水、塵埃)的能力 ,選擇性,安全性(傳感器應是無污染的),互換性 低成本 ,寬測量范圍,小尺寸、重量輕和高強度,寬工作溫度范圍 。二、傳感器的分類可以用不同的觀點對傳感器進行分類:它們的轉換原理(傳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學效應);它們的用途;它們的輸出信號類型以及制作它們的材料和工藝等。根據傳感器工作原理,可分為物理傳感器和化學傳感器二大類:傳感器工作原理的分類物理傳感器應用的是物理效應,諸如壓電效應,磁致伸縮現象,離化、極化、熱電、光電、磁電等效應。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都將轉換成電信號。化學傳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學吸附、電化學反應等現象為因果關系的傳感器,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也將轉換成電信號。有些傳感器既不能劃分到物理類,也不能劃分為化學類。大多數傳感器是以物理原理為基礎運作的。化學傳感器技術問題較多,例如可靠性問題,規模生產的可能性,價格問題等,解決了這類難題,化學傳感器的應用將會有巨大增長。常見傳感器的應用領域和工作原理列于表1.1。按照其用途,傳感器可分類為: 壓力敏和力敏傳感器 ,位置傳感器 , 液面傳感器 能耗傳感器 ,速度傳感器 ,熱敏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射線輻射傳感器 ,振動傳感器,濕敏傳感器 ,磁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真空度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以其輸出信號為標準可將傳感器分為: 模擬傳感器——將被測量的非電學量轉換成模擬電信號。數字傳感器——將被測量的非電學量轉換成數字輸出信號(包括直接和間接轉換)。膺數字傳感器——將被測量的信號量轉換成頻率信號或短周期信號的輸出(包括直接或間接轉換)。開關傳感器——當一個被測量的信號達到某個特定的閾值時,傳感器相應地輸出一個設定的低電平或高電平信號。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zhangdebiao
嵌入式控制器軟件安全性、可靠性測試方法及標準建議
上傳時間: 2013-11-14
上傳用戶:萍水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