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第一页_禁久久精品乱码_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野_久草精品视频

蟲蟲首頁| 資源下載| 資源專輯| 精品軟件
登錄| 注冊

專用<b>芯片</b>

  • 用Verilog實現(xiàn)8255芯片功能

    用Verilog實現(xiàn)8255芯片功能

    標簽: Verilog 8255 芯片功能

    上傳時間: 2013-10-31

    上傳用戶:sunjet

  • 用C51實現(xiàn)無功補償中電容組循環(huán)投切的算法

    介紹了用單片機C 語言實現(xiàn)無功補償中電容組循環(huán)投切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舉例說明。關鍵詞:循環(huán)投切;C51;無功補償中圖分類號: TM76 文獻標識碼: B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lication of C51 in the controlling of capacitorsuits cycle powered to be on and off in reactive compensation.it illustrate thefondamental principle and algorithm with example.Key words: cycle powered to be on and off; C51; reactive compensation 為提高功率因數(shù),往往采用補償電容的方法來實現(xiàn)。而電容器的容量是由實時功率因數(shù)與標準值進行比較來決定的,實時功率因數(shù)小于標準值時,需投入電容組,實時功率因數(shù)大于標準值時,則需切除電容組。投切方式的不合理,會對電容器造成損壞,現(xiàn)有的控制器多采用“順序投切”方式,在這種投切方式下排序在前的電容器組,先投后切;而后面的卻后投先切。這不僅使處于前面的電容組經常處于運行狀態(tài),積累熱量不易散失,影響其使用壽命,而且使后面的投切開關經常動作,同樣減少壽命。合理的投切方式應為“循環(huán)投切”。這種投切方式使先投入的運行的電容組先退出,后投的后切除,從而使各組電容及投切開關使用機率均等,降低了電容組的平均運行溫度,減少了投切開關的動作次數(shù),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標簽: C51 無功補償 循環(huán) 電容

    上傳時間: 2014-12-27

    上傳用戶:hopy

  • 用51單片機設計的時鐘電路畢業(yè)論文

    用51單片機設計的時鐘電路畢業(yè)論文第一章電路原理分析1-1 顯示原理1-2 數(shù)碼管結構及代碼顯示1-3 鍵盤及讀數(shù)原理1-4 連擊功能的實現(xiàn)第 二 章 程序設計思想和相關指令介紹2-1 數(shù)據(jù)與代碼轉換2-2 計時功能的實現(xiàn)與中斷服務程序2-3 時間控制功能與比較指令2-4 時鐘誤差的分析附錄A 電路圖附錄B 存儲單元地址表附錄C 輸入輸出口功能分配表附錄D 定時中斷程序流程圖附錄F 調時功能流程圖附錄G 程序清單

    標簽: 51單片機 時鐘電路 畢業(yè)論文

    上傳時間: 2013-10-29

    上傳用戶:hoperingcong

  • MCS-51系列單片機芯片結構

    MCS-51系列單片機芯片結構:2.1  MCS—51系列單片機的結構原理2.1.1  MCS-51單片機邏輯結構          MCS-51單片機的系統(tǒng)結構框圖如圖2.1所示。 圖2.1    MCS-51單片機的系統(tǒng)結構框圖由圖2.1可以看出,單片機內部主要包含下列幾個部件:u       一個8位CPU;u       一個時鐘電路;u       4Kbyte程序存儲器;u       128byte數(shù)據(jù)存儲器;u       兩個16位定時/計數(shù)器;u       64Kbyte擴展總線控制電路;u       四個8-bit并行I/O端口;u       一個可編程串行接口;五個中斷源,其中包括兩個優(yōu)先級嵌套中斷 1.  CPU        CPU即中央處理器的簡稱,是單片機的核心部件,它完成各種運算和控制操作,CPU由運算器和控制器兩部分電路組成。(1)運算器電路     運算器電路包括ALU(算術邏輯單元)、ACC(累加器)、B寄存器、狀態(tài)寄存器、暫存器1和暫存器2等部件,運算器的功能是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2)控制器電路    控制器電路包括程序計數(shù)器PC、PC加1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譯碼器、數(shù)據(jù)指針DPTR、堆棧指針SP、緩沖器以及定時與控制電路等。控制電路完成指揮控制工作,協(xié)調單片機各部分正常工作。

    標簽: MCS 51 單片機 芯片結構

    上傳時間: 2013-10-27

    上傳用戶:tianyi223

  • 單片機語言C51應用實戰(zhàn)集錦 (經典推薦)

    單片機語言C51應用實戰(zhàn)集錦使用C語言開發(fā)速度快,代碼可重復使用,程序結構清晰、易懂、易維護,易開發(fā)一些比較大型的項目。目前,許多編譯器都已經支持了C51,而且是Windows視窗界面。Kelic51是目前單片機開發(fā)最為流行的軟件。本書收集并整理了許多實用的采用C51單片機開發(fā)的程序,這些程序既可以給讀者以開拓思路,參考的用途又是實際的開發(fā)程序,可以直接作為程序應用在相同的開發(fā)系統(tǒng)上。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可以進一步了解和掌握C51編程的思路和方法。單片機語言C51應用實戰(zhàn)集錦目錄:程序一 實時時鐘芯片DS1302的C51程序例子程序二 C430與CSI的一點區(qū)別程序三 一個菜單的例子程序四 DS1820單芯片溫度測量程序五 keilc 6.20c版直接嵌入匯編的方法程序六 用計算機并口模擬SPI通信的C源程序程序七 CRC 16-SIANDARD的快速算法程序八 在PC上用并行口模擬I(平方)C總線的C源代碼程序九 一種在C51中寫二進制的方法程序十 CRC算法原理及C語言實現(xiàn)程序十一 軟件陷階程序十二 一個簡單的VB串口發(fā)送程序程序十三 12864漢字液晶顯示驅動程序程序十四 12232點陣液晶基本驅動程序程序十五 串口中斷服務函數(shù)集程序十六 93C46讀寫程序程序十七 20045讀寫程序程序十八 一組小程序集錦程序十九 AVR asm源程序程序二十 AVR單片機一個簡單的通信程序程序二十一 TG19264A接口程序程序二十二 TG19264A接口程序(AVR模擬方式)程序二十三 常用的幾種碼制轉換BCD,HEX,BIN程序二十四 16x2字符液晶屏驅動演示程序一程序二十五 16x2字符液晶屏驅動演示程序二程序二十六 PS7219代碼程序二十七 2051的AD代碼程序二十八 ARV19264型液晶顯示字庫程序二十九 液晶CKW19264A型接口程序(模擬方式)程序三十 I(平方)C總線驅動程序程序三十一 240128型液晶代碼程序三十二 飛機游戲程序三十三 PC鍵代碼程序三十四 拼音輸入法模塊程序三十五 串行口代碼程序三十六 蛇游戲代碼程序三十七 與液晶模塊T6963C連接代碼程序三十八 鍵盤輸入法設計草案程序三十九 16*4液晶漢字代碼程序四十 智能化家電控制附錄C 單片機C51編程幾個有用的模塊附錄D 頭文件W77E58.h附錄A MCS-51單片機定點運算子程序庫附錄B MCS-51單片機浮點運算子程序庫

    標簽: C51 單片機語言 集錦

    上傳時間: 2013-11-02

    上傳用戶:kbnswdifs

  • 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

    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MSP430系列單片機在超低功耗和功能集成等方面有明顯的特點。該系列單片機自問世以來,頗受用戶關注。在2000年該系列單片機又出現(xiàn)了幾個FLASH型的成員,它們除了仍然具備適合應用在自動信號采集系統(tǒng)、電池供電便攜式裝置、超長時間連續(xù)工作的設備等領域的特點外,更具有開發(fā)方便、可以現(xiàn)場編程等優(yōu)點。這些技術特點正是應用工程師特別感興趣的。《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對該系列單片機的FLASH型成員的原理、結構、內部各功能模塊及開發(fā)方法與工具作詳細介紹。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單片機 目錄  第1章 引 論1.1 MSP430系列單片機1.2 MSP430F11x系列1.3 MSP430F11x1系列1.4 MSP430F13x系列1.5 MSP430F14x系列第2章 結構概述2.1 引 言2.2 CPU2.3 程序存儲器2.4 數(shù)據(jù)存儲器2.5 運行控制2.6 外圍模塊2.7 振蕩器與時鐘發(fā)生器第3章 系統(tǒng)復位、中斷及工作模式3.1 系統(tǒng)復位和初始化3.1.1 引 言3.1.2 系統(tǒng)復位后的設備初始化3.2 中斷系統(tǒng)結構3.3 MSP430 中斷優(yōu)先級3.3.1 中斷操作--復位/NMI3.3.2 中斷操作--振蕩器失效控制3.4 中斷處理 3.4.1 SFR中的中斷控制位3.4.2 中斷向量地址3.4.3 外部中斷3.5 工作模式3.5.1 低功耗模式0、1(LPM0和LPM1)3.5.2 低功耗模式2、3(LPM2和LPM3)3.5.3 低功耗模式4(LPM4)22 3.6 低功耗應用的要點23第4章 存儲空間4.1 引 言4.2 存儲器中的數(shù)據(jù)4.3 片內ROM組織4.3.1 ROM 表的處理4.3.2 計算分支跳轉和子程序調用4.4 RAM 和外圍模塊組織4.4.1 RAM4.4.2 外圍模塊--地址定位4.4.3 外圍模塊--SFR4.5 FLASH存儲器4.5.1 FLASH存儲器的組織4.5.2 FALSH存儲器的數(shù)據(jù)結構4.5.3 FLASH存儲器的控制寄存器4.5.4 FLASH存儲器的安全鍵值與中斷4.5.5 經JTAG接口訪問FLASH存儲器39第5章 16位CPU5.1 CPU寄存器5.1.1 程序計數(shù)器PC5.1.2 系統(tǒng)堆棧指針SP5.1.3 狀態(tài)寄存器SR5.1.4 常數(shù)發(fā)生寄存器CG1和CG25.2 尋址模式5.2.1 寄存器模式5.2.2 變址模式5.2.3 符號模式5.2.4 絕對模式5.2.5 間接模式5.2.6 間接增量模式5.2.7 立即模式5.2.8 指令的時鐘周期與長度5.3 指令組概述5.3.1 雙操作數(shù)指令5.3.2 單操作數(shù)指令5.3.3 條件跳轉5.3.4 模擬指令的簡短格式5.3.5 其他指令第6章 硬件乘法器6.1 硬件乘法器6.2 硬件乘法器操作6.2.1 無符號數(shù)相乘(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2 有符號數(shù)相乘(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3 無符號數(shù)乘加(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2.4 有符號數(shù)乘加(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8位)6.3 硬件乘法器寄存器6.4 硬件乘法器的軟件限制6.4.1 尋址模式6.4.2 中斷程序6.4.3 MACS第7章 基礎時鐘模塊7.1 基礎時鐘模塊7.2 LFXT1與XT27.2.1 LFXT1振蕩器7.2.2 XT2振蕩器7.2.3 振蕩器失效檢測7.2.4 XT振蕩器失效時的DCO7.3 DCO振蕩器7.3.1 DCO振蕩器的特性7.3.2 DCO調整器7.4 時鐘與運行模式7.4.1 由PUC啟動7.4.2 基礎時鐘調整7.4.3 用于低功耗的基礎時鐘特性7.4.4 選擇晶振產生MCLK7.4.5 時鐘信號的同步7.5 基礎時鐘模塊控制寄存器7.5.1 DCO時鐘頻率控制7.5.2 振蕩器與時鐘控制寄存器7.5.3 SFR控制位第8章 輸入輸出端口8.1 引 言8.2 端口P1、P28.2.1 P1、P2的控制寄存器8.2.2 P1、P2的原理8.2.3 P1、P2的中斷控制功能8.3 端口P3、P4、P5和P68.3.1 端口P3、P4、P5和P6的控制寄存器8.3.2 端口P3、P4、P5和P6的端口邏輯第9章 看門狗定時器WDT9.1 看門狗定時器9.2 WDT寄存器9.3 WDT中斷控制功能9.4 WDT操作第10章 16位定時器Timer_A10.1 引 言10.2 Timer_A的操作10.2.1 定時器模式控制10.2.2 時鐘源選擇和分頻10.2.3 定時器啟動10.3 定時器模式10.3.1 停止模式10.3.2 增計數(shù)模式10.3.3 連續(xù)模式10.3.4 增/減計數(shù)模式10.4 捕獲/比較模塊10.4.1 捕獲模式10.4.2 比較模式10.5 輸出單元10.5.1 輸出模式10.5.2 輸出控制模塊10.5.3 輸出舉例10.6 Timer_A的寄存器10.6.1 Timer_A控制寄存器TACTL10.6.2 Timer_A寄存器TAR10.6.3 捕獲/比較控制寄存器CCTLx10.6.4 Timer_A中斷向量寄存器10.7 Timer_A的UART應用 第11章 16位定時器Timer_B11.1 引 言11.2 Timer_B的操作11.2.1 定時器長度11.2.2 定時器模式控制11.2.3 時鐘源選擇和分頻11.2.4 定時器啟動11.3 定時器模式11.3.1 停止模式11.3.2 增計數(shù)模式11.3.3 連續(xù)模式11.3.4 增/減計數(shù)模式11.4 捕獲/比較模塊11.4.1 捕獲模式11.4.2 比較模式11.5 輸出單元11.5.1 輸出模式11.5.2 輸出控制模塊11.5.3 輸出舉例11.6 Timer_B的寄存器11.6.1 Timer_B控制寄存器TBCTL11.6.2 Timer_B寄存器TBR11.6.3 捕獲/比較控制寄存器CCTLx11.6.4 Timer_B中斷向量寄存器第12章 USART通信模塊的UART功能12.1 異步模式12.1.1 異步幀格式12.1.2 異步通信的波特率發(fā)生器12.1.3 異步通信格式12.1.4 線路空閑多機模式12.1.5 地址位多機通信格式12.2 中斷和中斷允許12.2.1 USART接收允許12.2.2 USART發(fā)送允許12.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2.2.4 USART發(fā)送中斷操作12.3 控制和狀態(tài)寄存器12.3.1 USART控制寄存器UCTL12.3.2 發(fā)送控制寄存器UTCTL12.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2.3.4 波特率選擇和調整控制寄存器12.3.5 USART接收數(shù)據(jù)緩存URXBUF12.3.6 USART發(fā)送數(shù)據(jù)緩存UTXBUF12.4 UART模式,低功耗模式應用特性12.4.1 由UART幀啟動接收操作12.4.2 時鐘頻率的充分利用與UART的波特率12.4.3 多處理機模式對節(jié)約MSP430資源的支持12.5 波特率計算 第13章 USART通信模塊的SPI功能13.1 USART同步操作13.1.1 SPI模式中的主模式13.1.2 SPI模式中的從模式13.2 中斷與控制功能 13.2.1 USART接收/發(fā)送允許位及接收操作13.2.2 USART接收/發(fā)送允許位及發(fā)送操作13.2.3 USART接收中斷操作13.2.4 USART發(fā)送中斷操作13.3 控制與狀態(tài)寄存器13.3.1 USART控制寄存器13.3.2 發(fā)送控制寄存器UTCTL13.3.3 接收控制寄存器URCTL13.3.4 波特率選擇和調制控制寄存器13.3.5 USART接收數(shù)據(jù)緩存URXBUF13.3.6 USART發(fā)送數(shù)據(jù)緩存UTXBUF第14章 比較器Comparator_A14.1 概 述14.2 比較器A原理14.2.1 輸入模擬開關14.2.2 輸入多路切換14.2.3 比較器14.2.4 輸出濾波器14.2.5 參考電平發(fā)生器14.2.6 比較器A中斷電路14.3 比較器A控制寄存器14.3.1 控制寄存器CACTL114.3.2 控制寄存器CACTL214.3.3 端口禁止寄存器CAPD14.4 比較器A應用14.4.1 模擬信號在數(shù)字端口的輸入14.4.2 比較器A測量電阻元件14.4.3 兩個獨立電阻元件的測量系統(tǒng)14.4.4 比較器A檢測電流或電壓14.4.5 比較器A測量電流或電壓14.4.6 測量比較器A的偏壓14.4.7 比較器A的偏壓補償14.4.8 增加比較器A的回差第15章 模數(shù)轉換器ADC1215.1 概 述15.2 ADC12的工作原理及操作15.2.1 ADC內核15.2.2 參考電平15.3 模擬輸入與多路切換15.3.1 模擬多路切換15.3.2 輸入信號15.3.3 熱敏二極管的使用15.4 轉換存儲15.5 轉換模式15.5.1 單通道單次轉換模式15.5.2 序列通道單次轉換模式15.5.3 單通道重復轉換模式15.5.4 序列通道重復轉換模式15.5.5 轉換模式之間的切換15.5.6 低功耗15.6 轉換時鐘與轉換速度15.7 采 樣15.7.1 采樣操作15.7.2 采樣信號輸入選擇15.7.3 采樣模式15.7.4 MSC位的使用15.7.5 采樣時序15.8 ADC12控制寄存器15.8.1 控制寄存器ADC12CTL0和ADC12CTL115.8.2 轉換存儲寄存器ADC12MEMx15.8.3 控制寄存器ADC12MCTLx15.8.4 中斷標志寄存器ADC12IFG.x和中斷允許寄存器ADC12IEN.x15.8.5 中斷向量寄存器ADC12IV15.9 ADC12接地與降噪第16章 FLASH型芯片的開發(fā)16.1 開發(fā)系統(tǒng)概述16.1.1 開發(fā)技術16.1.2 MSP430系列的開發(fā)16.1.3 MSP430F系列的開發(fā)16.2 FLASH型的FET開發(fā)方法16.2.1 MSP430芯片的JTAG接口16.2.2 FLASH型仿真工具16.3 FLASH型的BOOT ROM16.3.1 標準復位過程和進入BSL過程16.3.2 BSL的UART協(xié)議16.3.3 數(shù)據(jù)格式16.3.4 退出BSL16.3.5 保護口令16.3.6 BSL的內部設置和資源附錄A 尋址空間附錄B 指令說明B.1 指令匯總B.2 指令格式B.3 不增加ROM開銷的模擬指令B.4 指令說明(字母順序)B.5 用幾條指令模擬的宏指令附錄C MSP430系列單片機參數(shù)表附錄D MSP430系列單片機封裝形式附錄E MSP430系列器件命名

    標簽: flash MSP 430 超低功耗

    上傳時間: 2014-04-28

    上傳用戶:sssnaxie

  • 波形發(fā)生器,含原理圖+電路圖+源程序

    含原理圖+電路圖+程序的波形發(fā)生器: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用到波形發(fā)生器,它是使用頻度很高的電子儀器。現(xiàn)在的波形發(fā)生器都采用單片機來構成。單片機波形發(fā)生器是以單片機核心,配相應的外圍電路和功能軟件,能實現(xiàn)各種波形發(fā)生的應用系統(tǒng),它由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組成,硬件是系統(tǒng)的基礎,軟件則是在硬件的基礎上,對其合理的調配和使用,從而完成波形發(fā)生的任務。 波形發(fā)生器的技術指標:(1) 波形類型:方型、正弦波、三角波、鋸齒波;(2) 幅值電壓:1V、2V、3V、4V、5V;(3) 頻率值:10HZ、20HZ、50HZ、100HZ、200HZ、500HZ、1KHZ;(4) 輸出極性:雙極性操作設計1、 機器通電后,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LED在面板上顯示6個0,表示系統(tǒng)處于初始狀態(tài),等待用戶輸入設置命令,此時,無任何波形信號輸出。2、 用戶按下“F”、“V”、“W”,可以分別進入頻率,幅值波形設置,使系統(tǒng)進入設置狀態(tài),相應的數(shù)碼管顯示“一”,此時,按其它鍵,無效;3、 在進入某一設置狀態(tài)后,輸入0~9等數(shù)字鍵,(數(shù)字鍵僅在設置狀態(tài)時,有效)為欲輸出的波形設置相應參數(shù),LED將參數(shù)顯示在面板上;4、 如果在設置中,要改變已設定的參數(shù),可按下“CL”鍵,清除所有已設定參數(shù),系統(tǒng)恢復初始狀態(tài),LED顯示6個0,等待重新輸入命令;5、 當必要的參數(shù)設定完畢后,所有參數(shù)顯示于LED上,用戶按下“EN”鍵,系統(tǒng)會將各波形參數(shù)傳遞到波形產生模塊中,以便控制波形發(fā)生,實現(xiàn)不同頻率,不同電壓幅值,不同類型波形的輸出;6、 用戶按下“EN”鍵后,波形發(fā)生器開始輸出滿足參數(shù)的波形信號,面板上相應類型的運行指示燈閃爍,表示波形正在輸出,LED顯示波形類型編號,頻率值、電壓幅值等波形參數(shù);7、 波形發(fā)生器在輸出信號時,按下任意一個鍵,就停止波形信號輸出,等待重新設置參數(shù),設置過程如上所述,如果不改變參數(shù),可按下“EN”鍵,繼續(xù)輸出原波形信號;8、 要停止波形發(fā)生器的使用,可按下復位按鈕,將系統(tǒng)復位,然后關閉電源。硬件組成部分通過綜合比較,決定選用獲得廣泛應用,性能價格高的常用芯片來構成硬件電路。單片機采用MCS-51系列的89C51(一塊),74LS244和74LS373(各一塊),反相驅動器 ULN2803A(一塊),運算放大器 LM324(一塊)  波形發(fā)生器的硬件電路由單片機、鍵盤顯示器接口電路、波形轉換(D/ A)電路和電源線路等四部分構成。1.單片機電路功能:形成掃描碼,鍵值識別,鍵功能處理,完成參數(shù)設置;形成顯示段碼,向LED顯示接口電路輸出;產生定時中斷;形成波形的數(shù)字編碼,并輸出到D/A接口電路;如電路原理圖所示: 89C51的P0口和P2口作為擴展I/O口,與8255、0832、74LS373相連接,可尋址片外的寄存器。單片機尋址外設,采用存儲器映像方式,外部接口芯片與內部存儲器統(tǒng)一編址,89C51提供16根地址線P0(分時復用)和P2,P2口提供高8位地址線,P0口提供低8位地址線。P0口同時還要負責與8255,0832的數(shù)據(jù)傳遞。P2.7是8255的片選信號,P2.6是0832(1)的片選,P2.5是0832(2)的片選,低電平有效,P0.0、P0.1經過74LS373鎖存后,送到8255的A1、A2作,片內A口,B口,C口,控制口等寄存器的字選。89C51的P1口的低4位連接4只發(fā)光三極管,作為波形類型指示燈,表示正在輸出的波形是什么類型。單片機89C51內部有兩個定時器/計數(shù)器,在波形發(fā)生器中使用T0作為中斷源。不同的頻率值對應不同的定時初值,定時器的溢出信號作為中斷請求。控制定時器中斷的特殊功能寄存器設置如下:定時控制寄存器TCON=(00010000)工作方式選擇寄存器(TMOD)=(00000000)中斷允許控制寄存器(IE)=(10000010)2、鍵盤顯示器接口電路功能:驅動6位數(shù)碼管動態(tài)顯示;           提供響應界面;           掃面鍵盤;           提供輸入按鍵。由并口芯片8255,鎖存器74LS273,74LS244,反向驅動器ULN2803A,6位共陰極數(shù)碼管(LED)和4×4行列式鍵盤組成。8255的C口作為鍵盤的I/O接口,C口的低4位輸出到掃描碼,高4位作為輸入行狀態(tài),按鍵的分布如圖所示。8255的A口作為LED段碼輸出口,與74LS244相連接,B口作為LED的位選信號輸出口,與ULN2803A相連接。8255內部的4個寄存器地址分配如下:控制口:7FFFH , A口:7FFFCH , B口:7FFDH ,  C口:7FFEH    3、D/A電路功能:將波形樣值的數(shù)字編碼轉換成模擬值;完成單極性向雙極性的波形輸出;構成由兩片0832和一塊LM324運放組成。0832(1)是參考電壓提供者,單片機向0832(1)內的鎖存器送數(shù)字編碼,不同的編碼會產生不同的輸出值,在本發(fā)生器中,可輸出1V、2V、3V、4V、5V等五個模擬值,這些值作為0832(2)的參考電壓,使0832(2)輸出波形信號時,其幅度是可調的。0832(2)用于產生各種波形信號,單片機在波形產生程序的控制下,生成波形樣值編碼,并送到0832(2)中的鎖存器,經過D/A轉換,得到波形的模擬樣值點,假如N個點就構成波形的一個周期,那么0832(2)輸出N個樣值點后,樣值點形成運動軌跡,就是波形信號的一個周期。重復輸出N個點后,由此成第二個周期,第三個周期……。這樣0832(2)就能連續(xù)的輸出周期變化的波形信號。運放A1是直流放大器,運放A2是單極性電壓放大器,運放A3是雙極性驅動放大器,使波形信號能帶得起負載。地址分配:0832(1):DFFFH ,0832(2):BFFFH4、電源電路:功能:為波形發(fā)生器提供直流能量;構成由變壓器、整流硅堆,穩(wěn)壓塊7805組成。220V的交流電,經過開關,保險管(1.5A/250V),到變壓器降壓,由220V降為10V,通過硅堆將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對于諧波,用4700μF的電解電容給予濾除。為保證直流電壓穩(wěn)定,使用7805進行穩(wěn)壓。最后,+5V電源配送到各用電負載。

    標簽: 波形發(fā)生器 原理圖 電路圖 源程序

    上傳時間: 2013-11-08

    上傳用戶:685

  • PIC單片機設計電子密碼鎖

    介紹用PIC16F84單片機制作的電子密碼鎖。PIC16F84單片機共18個引腳,13個可用I/O接口。芯片內有1K×14的FLASHROM程序存儲器,36×8的靜態(tài)RAM的通用寄存器,64×8的EEPROM的數(shù)據(jù)存儲器,8級深度的硬堆棧。 用PIC單片機設計的電子密碼鎖微芯公司生產的PIC8位COMS單片機,采用類RISC指令集和哈弗總線結構,以及先進的流水線時序,與傳統(tǒng)51單片機相比其在速度和性能方面更具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PIC單片機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片上硬件資源豐富,集成常見的EPROM、DAC、PWM以及看門狗電路。這使得硬件電路的設計更加簡單,節(jié)約設計成本,提高整機性能。因此PIC單片機已成為產品開發(fā),尤其是產品設計和研制階段的首選控制器。本文介紹用PIC16F84單片機制作的電子密碼鎖。PIC16F84單片機共18個引腳,13個可用I/O接口。芯片內有1K×14的FLASHROM程序存儲器,36×8的靜態(tài)RAM的通用寄存器,64×8的EEPROM的數(shù)據(jù)存儲器,8級深度的硬堆棧。硬件設計  電路原理見圖1。Xx8位數(shù)據(jù)線接4x4鍵盤矩陣電路,面板布局見表1,A、B、C、D為備用功能鍵。RA0、RA7輸出4組編碼二進制數(shù)據(jù),經74LS139譯碼后輸出逐行掃描信號,送RB4-RB7列信號輸入端。余下半個139譯碼器動揚聲器。RB2接中功率三極管基極,驅動繼電器動作。有效密碼長度為4位,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通過修改源程序增加密碼位數(shù)。產品初始密碼為3345,這是一隨機數(shù),無特殊意義,目的是為防止被套解。用戶可按*號鍵修改密碼,按#號鍵結束。輸入密碼并按#號確認之后,腳輸出RB2腳輸出高電平,繼電器閉合,執(zhí)行一次開鎖動作。  若用戶輸入的密碼正確,揚聲器發(fā)出一聲稍長的“滴”提示聲,若輸入的密碼與上次修改的不符,則發(fā)出短促的“滴”聲。連續(xù)3次輸入密碼錯誤之后,程序鎖死,揚聲器報警。直到CPU被復位或從新上電。軟件設計  軟件流程圖見圖3。CPU上電或復位之后將最近一次修改并保存到EEPROM的密碼讀出,最為參照密匙。然后等待用戶輸入開鎖密碼。若5分鐘以內沒有接受到用戶的任何輸入,CPU自動轉入掉電模式,用戶輸入任意值可喚醒CPU。每次修改密碼之后,CPU將新的密碼存入內部4個連續(xù)的EEPROM單元,掉電后該數(shù)據(jù)任有效。每執(zhí)行一次開鎖指令,CPU將當前輸入密碼與該值比較,看是否真確,并給出相應的提示和控制。布     局  所有元件均使用SMD表貼封裝,縮小體積,便于產品安裝,60X60雙面PCB板,頂層是一體化輸入鍵盤,底層是元件層。成型后的產品體積小巧,能很方便的嵌入防盜鐵門、保險箱柜。

    標簽: PIC 單片機設計 電子密碼鎖

    上傳時間: 2013-10-31

    上傳用戶:uuuuuuu

  • 并行接口

    7.1 并行接口概述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的結構示意圖并行接口傳輸速率高,一般不要求固定格式,但不適合長距離數(shù)據(jù)傳輸7.2 可編程并行接口芯片82C55     7.2.1  8255的基本功能 8255具有2個獨立的8位I/O口(A口和B口)和2個獨立的4位I/O(C口上半部和C口下半部),提供TTL兼容的并行接口。作為輸入時提供三態(tài)緩沖器功能,作為輸出時提供數(shù)據(jù)鎖存功能。其中,A口具有雙向傳輸功能。8255有3種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和方式2,能使用無條件、查詢和中斷等多種數(shù)據(jù)傳送方式完成CPU與I/O設備之間的數(shù)據(jù)交換。B口和C口的引腳具有達林頓復合晶體管驅動能力,在1.5V時輸出1mA電流,適于作輸出端口。C口除用做數(shù)據(jù)口外,當8255工作在方式1和方式2時,C口的部分引腳作為固定的聯(lián)絡信號線。

    標簽: 并行接口

    上傳時間: 2013-10-25

    上傳用戶:oooool

  • 微型計算機課程設計論文—通用微機發(fā)聲程序的匯編設計

    微型計算機課程設計論文—通用微機發(fā)聲程序的匯編設計 本文講述了在微型計算機中利用可編程時間間隔定時器的通用發(fā)聲程序設計,重點講述了程序的發(fā)聲原理,節(jié)拍的產生,按節(jié)拍改變的動畫程序原理,并以設計一個簡單的樂曲評分程序為引子,分析程序設計的細節(jié)。關鍵字:微機 8253 通用發(fā)聲程序 動畫技術 直接寫屏 1. 可編程時間間隔定時器8253在通用個人計算機中,有一個可編程時間間隔定時器8253,它能夠根據(jù)程序提供的計數(shù)值和工作方式,產生各種形狀和各種頻率的計數(shù)/定時脈沖,提供給系統(tǒng)各個部件使用。本設計是利用計算機控制發(fā)聲的原理,編寫演奏樂曲的程序。    在8253/54定時器內部有3個獨立工作的計數(shù)器:計數(shù)器0,計數(shù)器1和計數(shù)器2,每個計數(shù)器都分配有一個斷口地址,分別為40H,41H和42H.8253/54內部還有一個公用的控制寄存器,端地址為43H.端口地址輸入到8253/54的CS,AL,A0端,分別對3個計數(shù)器和控制器尋址.     對8353/54編程時,先要設定控制字,以選擇計數(shù)器,確定工作方式和計數(shù)值的格式.每計數(shù)器由三個引腳與外部聯(lián)系,見教材第320頁圖9-1.CLK為時鐘輸入端,GATE為門控信號輸入端,OUT為計數(shù)/定時信號輸入端.每個計數(shù)器中包含一個16位計數(shù)寄存器,這個計數(shù)器時以倒計數(shù)的方式計數(shù)的,也就是說,從計數(shù)初值逐次減1,直到減為0為止.     8253/54的三個計數(shù)器是分別編程的,在對任一個計數(shù)器編程時,必須首先講控制字節(jié)寫入控制寄存器.控制字的作用是告訴8253/54選擇哪個計數(shù)器工作,要求輸出什么樣的脈沖波形.另外,對8253/54的初始化工作還包括,向選定的計數(shù)器輸入一個計數(shù)初值,因為這個計數(shù)值可以是8為的,也可以是16為的,而8253/5的數(shù)據(jù)總線是8位的,所以要用兩條輸出指令來寫入初值.下面給出8253/54初始化程序段的一個例子,將計數(shù)器2設定為方式3,(關于計數(shù)器的工作方式參閱教材第325—330頁)計數(shù)初值為65536.    MOV   AL,10110110B ;選擇計數(shù)器2,按方式3工作,計數(shù)值是二進制格式    OUT   43H,AL      ; j將控制字送入控制寄存器    MOV   AL,0        ;計數(shù)初值為0    OUT   42H,AL      ;將計數(shù)初值的低字節(jié)送入計數(shù)器2    OUT   42H,AL      ;將計數(shù)初值的高字節(jié)送入計數(shù)器2    在IBM PC中8253/54的三個時鐘端CLK0,CLK1和CLK2的輸入頻率都是1.1931817MHZ. PC機上的大多數(shù)I/O都是由主板上的8255(或8255A)可編程序外圍接口芯片(PPI)管理的.關于8255A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及應用舉例參閱教材第340—373頁.教材第364頁的”PC/XT機中的揚聲器接口電路”一節(jié)介紹了揚聲器的驅動原理,并給出了通用發(fā)聲程序.本設計正是基于這個原理,通過編程,控制加到揚聲器上的信號的頻率,奏出樂曲的.2.發(fā)聲程序的設計下面是能產生頻率為f的通用發(fā)聲程序:MOV      AL, 10110110B   ;8253控制字:通道2,先寫低字節(jié),后寫高字節(jié)        ;方式3,二進制計數(shù)OUT      43H, AL                  ;寫入控制字MOV      DX, 0012H               ;被除數(shù)高位MOV      AX, 35DEH              ;被除數(shù)低位 DIV      ID      ;求計數(shù)初值n,結果在AX中OUT      42H, AL     ;送出低8位MOV      AL, AHOUT      42H,AL     ;送出高8位IN      AL, 61H     ;讀入8255A端口B的內容MOV      AH, AL                  ;保護B口的原狀態(tài)OR  AL, 03H     ;使B口后兩位置1,其余位保留OUT 61H,AL     ;接通揚聲器,使它發(fā)聲

    標簽: 微型計算機 發(fā)聲程序 論文 微機

    上傳時間: 2013-10-17

    上傳用戶:sunje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阿坝县| 称多县| 水富县| 龙州县| 伊通| 青龙| 饶平县| 墨脱县| 含山县| 高台县| 桐柏县| 开化县| 拜城县| 抚顺市| 神农架林区| 泰来县| 兖州市| 苍山县| 威远县| 清远市| 彭州市| 和政县| 永善县| 宁蒗| 汉寿县| 晋江市| 广丰县| 庐江县| 航空| 永平县| 安顺市| 黑河市| 增城市| 天峻县| 海兴县| 建湖县| 永胜县| 罗江县| 永胜县|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