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類-應用電路專輯-71冊-594M 電子電路大全(合訂本)-1039頁-24.4M.pdf。本書為PDF格式,共24M()。全書內容分為五卷,涉及電子應用的各個領域,電路典型實用,共有4000余種,遠勝過<電子電路百科全書>。第1卷.<日用電路>共18章 第2卷<通信電路>共15章 第3卷<通用電路>共14章 第4卷<專用電路>共20章 第5卷<數字電路>共16章。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anlian
參加電子設計大賽過程中設計的基于Protel 99SE設計的小車尋跡模塊,自己做一個吧,不麻煩,而且買一個會很費money哦!
標簽: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jackgao
本書精選了328例經典智能電路,包括光控電路、溫控電路、濕敏電路、力敏電路、氣敏電路、電壓敏電路、磁敏電路、聲控電路以及傳感器電路等九大類,并推薦了400余個敏感元器件且將它們融會到這328例智能電路中,使讀者看得懂用得上。 本書可作為中小學生以及電子類大專在校生的自修讀物,也可作為學校實驗室教材,對電工電子產品的設計者和維修者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資料。
上傳時間: 2013-06-05
上傳用戶:vans
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DSP原理及應用課程、DSP技術及其應用綜合實驗。根據我們學院所設置專業的特點,選擇TI公司C2000系列DSP芯片作為主要學習內容,該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即實驗是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我們針對TI公司C2000系列DSP芯片的工作原理、體系結構、指令系統和應用開發了一套實驗平臺――TMS320LF2407A實驗箱,該實驗箱內容豐富,易于擴展,可以做綜合性的提高實驗。為了方便實驗教學,我們編寫了實驗箱的實驗指導書。 該實驗指導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概述,簡單介紹TMS320LF2407A芯片的特點,DSP應用軟件的開發流程和如何編寫源程序和cmd文件。第二章介紹DSP的集成開發環境-CCS,即介紹CCS的安裝、配置和使用。第三章介紹DSP的并口仿真器。第四章介紹我們開發的實驗平臺――TMS320LF2407A實驗箱。第五章介紹在TMS320LF2407A的實驗箱平臺上進行的20個實驗。 在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DSP實驗室的建設中,得到了美國TI公司大學計劃的捐贈;得到合肥工業大學實驗裝置改造與研制基金和本科評建實驗室建設項目的資助;學院領導給予了很大的重視和支持,院實驗中心的老師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該實驗指導書是第3版。第1版是李巧利、吳婷和徐科軍針對TMS320LF2407A EVM板編寫的,由徐科軍審閱。在實驗中,張瀚、陳智淵、余向陽、周楊、梅楠楠和曾憲俊等提出了修訂意見。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針對張瀚和陳智淵研制的實驗箱(由合肥工業大學實驗基金資助),由陳智淵和張瀚編寫,由徐科軍審閱。第3版是在第2版的基礎上,針對陳智淵、張瀚和周楊研制的實驗箱(由合肥工業大學本科評建項目資助),由陳智淵完成初稿,由黃云志、張瀚、周楊和曾憲俊修訂,由徐科軍審閱。在實驗指導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一些公司的資料和專家的書籍。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肯定存在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上傳時間: 2013-06-26
上傳用戶:gut1234567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為半導體發光之固態光源。它成為具省電、輕巧、壽命長、環保(不含汞)等優點之新世代照明光源。目前LED已開始應用於液晶顯示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王慶才
本文探索了自主系統CPU設計方法和經驗,同時對80C51產品進行了必要的改進。 文章采用XILINX公司的Virtex-ⅡPro系列FPGA芯片,在相關EDA軟件平臺的支持下進行基于FPGA的8051芯片的設計。在已公開的8051源代碼的基礎上,對其中的程序存儲器、指令存儲器做了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定時器、串行收發器的軟件編寫,VerilogHDL語句共6000余行(見附錄光盤)。在設計中筆者特別的注意了源代碼中組合邏輯循環的去除,時序設計中合理確定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保證了工作頻率的提高(工作頻率由12MHz提高到約30MHz),串行收發器的下載實驗驗證了該模塊頻率的提高。對設計高頻CPU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本文利用Modelsim進行了功能仿真和后仿真,利用Synplify進行了綜合,仿真和綜合結果達到了設計的預期要求,并為下載和組成系統作了準備工作(設計了外圍電路的PCB板圖)。
上傳時間: 2013-06-28
上傳用戶:梧桐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提高,照顧家庭的時間越來越少。人們越來越感覺時間的緊張,不但要周旋在繁雜的工作之中,同時也要兼顧自己的家。而現有的嵌入式硬盤錄像機雖然功能豐富,產品日益成熟,但在家用系統中應用成本太高。因此本文設計了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實時圖像監控系統,能讓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實時了解住所的安全情況。 本文首先提出了該圖像監控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并就系統硬件平臺的設計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控芯片$3C2410與Flash、SDRAM存儲器接口電路,USB接口電路,以太網接口電路,UART串行接口電路,JTAG接口電路以及電源電路。 其次,本文研究了嵌入式IAnux移植的關鍵技術,包括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Bootloader 的設計、內核移植以及文件系統加載的方法,并通過裁剪Linux內核將標準Linux 2.4.18移植到目標平臺。同時分析了現有文件系統的優、缺點,在目標平臺上移植了快速、高效的YAFFS文件系統,增強了系統的健壯性和高效性。 再者,本文修改并移植了LJSB攝像頭的驅動程序。研究了基于Vide041inux技術的圖像采集的數據結構和原理,詳細地闡述了圖像采集實現的過程和關鍵步驟,利用Vide04Linux API函數完成了圖像采集程序的設計,使用內存映射方式實現了圖像的快速采集,并對圖像數據進行了JPEG壓縮,提高了圖像采集的效率。研究了Web Server和Java Applet技術,實現了遠程圖像監控。通過重新編譯移植Webcam Server應用程序實現了網絡攝像機的功能。 最后,本文給出了系統的測試方法及運行結果,并總結了所做的工作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系統改進的意見。 本文設計的圖像監控系統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小體積等特點,采用開源的Linux作為軟件平臺,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較強的適用性。
上傳時間: 2013-07-28
上傳用戶:pei5
數字電視技術和超大規模深亞微米的系統級芯片設計技術是當前信息產業中最受關注的兩個方向。它們的交叉就是數字電視應用中的一系列系統級芯片和超深亞微米專用集成電路。其中信道處理系統及其相關芯片更是集中了數字信號處理前向糾錯編解碼等數字電視傳輸的核心技術,成為設計和開發整個數字電視系統的關鍵之一。數字高清晰度電視(Digital HDTV)做為第三代電視標準,已成為當今世界高技術競爭的焦點,本文正是從這個交叉點上出發對DVB-H(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標準中所涉及的信道編碼和調制部分進行了研究,重點分析了信道內編碼部分的硬件優化實現。本項目完成了DVB-H傳輸系統信道編碼的FPGA硬件設計和實現,系統所有FPGA硬件電路設計采用了Veillog HDL語言編寫。同時對清華大學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DMB-T(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TV Broadcasting)中的關鍵技術做了研究,與DVB標準中的相關技術做了對比。 本文首先對DVB.H以及COFDM的相關理論進行介紹和研究。然后針對DVB-H信道編碼調制器中的部分核心算法的FPGA設計和實現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工作,包括外編碼、內編碼(卷積刪余)、內交織(包括比特交織和符號交織)、星座映射、幀形成、OFDM調制的部分設計等。相應地對DVB-H信道解碼解調器中的部分算法的FPGA設計的研究工作做了描述,包括符號解交織和比特解交織。同時對清華大學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DMB-T外接收機中頻域和時域解交織模塊的FPGA設計實現做了描述。 筆者在項目中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與項目組成員合作制定系統框架,劃分模塊。 (2)對所負責的模塊,包括外編碼、內編碼(卷積刪余)、內交織(包括比特交織和符號交織)、星座映射、幀形成、OFDM調制的算法進行研究并加以優化,建立軟件仿真模型,進行FPGA設計,仿真和實現。
上傳時間: 2013-06-10
上傳用戶:rockjablew
由于其很強的糾錯性能和適合硬件實現的編譯碼算法,卷積編碼和軟判決維特比譯碼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衛星通信系統。然而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衛星有效載荷種類的增多和分辨率的不斷提高,信息量越來越大。如何在低信噪比的功率受限信道條件下提高傳輸速率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論文結合在研項目,在編譯碼算法、編譯碼器的設計與實現、編譯碼器性能提高三個方面對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進一步介紹了使用VHDL語言和原理圖混合輸入的方式,實現一種(7,3/4)增信刪余方式的高速卷積編碼器和維特比譯碼器的詳細過程;然后將設計下載到XILINX的Virtex2 FPGA內部進行功能和時序確認,最終在整個數據傳輸系統中測試其性能。本文所實現的維特比譯碼器速率達160Mbps,遠遠高于目前國內此領域內的相關產品速率。 首先,論文具體介紹了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的算法,研究卷積碼的各種參數(約束長度、生成多項式、碼率以及增信刪余等)對其譯碼性能的影響;針對項目需求,確定卷積編碼器的約束長度、生成多項式格式、碼率和相應的維特比譯碼器的回歸長度。 其次,論文介紹了編解碼器的軟、硬件設計和調試一根據已知條件,使用VHDL語言和原理圖混合輸入的方式設計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的源代碼和原理圖,分別采用功能和電路級仿真,確定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分別需要占用的資源,考慮卷積編碼器和維特比譯碼器的具體設計問題,包括編譯碼的基本結構,各個模塊的功能及實現策略,編譯碼器的時序、邏輯綜合等;根據軟件仿真結果,分別確定卷積編碼器和維特比譯碼器的接口、所需的FPGA器件選型和進行各自的印制板設計。利用卷積碼本身的特點,結合FPGA內部結構,采用并行卷積編碼和譯碼運算,設計出高速編譯碼器;對軟、硬件分別進行驗證和調試,并將驗證后的軟件下載到FPGA進行電路級調試。 最后,論文討論了卷積編碼和維特比譯碼的性能:利用已有的測試設備在整個數據傳輸系統中測試其性能(與沒有采用糾錯編碼的數傳系統進行比對);在信道中加入高斯白噪聲,模擬高斯信道,進行誤碼率和信噪比測試。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mingaili888
無線局域網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利用無線媒介傳輸信息的計算機網絡。在無線通信信道中,由于多徑時延不可避免地存在符號間干擾,正交頻分復用(OFDM)作為一種可以有效對抗符號間干擾(ISI)和提高頻譜利用率的高速傳輸技術,引起了廣泛關注。在無線局域網(WLAN)系統中,OFDM調制技術已經被采用作為其物理層標準,并且公認為是下一代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核心技術。基于IEEE802.11a的無線局域網標準的物理層采用了OFDM技術,能有效的對抗多徑信道衰落,達到54Mbps的速度,而未來而的IEEE802.11n將達到100Mbps的高速。因此,研發以OFDM為核心的原型機研究非常有必要。 本文在深入理解OFDM技術的同時,結合相應的EDA工具對系統進行建模并基于IEEE802.11a物理層標準給出了一種OFDM基帶發射機系統的FPGA實現方案。整個設計采用目前主流的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由總體設計至詳細設計逐步細化。在系統功能模塊的FPGA實現過程中,針對Xilinx一款160萬門的Spartan-3E XCS1600E芯片,依照:IEEE802.11a幀格式,對發射機系統各個模塊進行了詳細設計和仿真: (1)訓練序列生成模塊,包括長,短訓練序列; (2)信令模塊,包括卷積編碼,交織,BPSK調制映射; (3)數據模塊,包括加擾,卷積編碼,刪余,交織,BPSK/QPSK/16QAM/64QAM調制映射; (4)OFDM處理部分,包括導頻插入,加循環前綴,IFFT處理; (5)對整個發射處理部分聯調,并給出仿真結果另外,還完成了接收機部分模塊的FPGA設計,并給出了相應的頂層結構與仿真波形。最后提出了改進和進一步開發的方向。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李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