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ttalli
資源較大,分為3個部分,已全部上傳: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書共分8章。第1章,概論。是本書的總綱,主要介紹了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定義、分類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內容等。第2章,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原理。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的組成,主要技術參數,人手臂作用機能初步分析及工業機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機身、行走機構等原理結構和特點。第3章,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先后介紹了齊次坐標與動系位姿矩陣、齊次變換等基本概念,在對機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礎上,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建立的方法與步驟。第4章,機器人傳感器技術。首先介紹了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分類、要求及選擇,然后較為深入地介紹了機器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原理等。第5章,機器人驅動技術。先后介紹了機器人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新型驅動技術原理及結構。第6章,機器人控制技術。主要講述工業機器人控制方式分類、機器人位置控制、運動軌跡規劃、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等內容。第7章,機器人系統設計方法與實例。首先介紹了機器人系統設計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昆山1號6軸機器人系統設計”和“MT-R智能型移動機器人設計”過程的方法與步驟。第8章,機器人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軍用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和仿人機器人等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本書適合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如作為大專生教材可適當刪減;作為研究生用書時,部分章節應適當加深。書中有關*號的內容可作為拓展學生知識面內容。
標簽: 機器人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kingwide
平板顯示技術 應根裕 胡文波 邱勇 等編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內容提要本書重點介紹電視圖像的平板顯示技術及其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全書共10意。第1章對7種已為市場認叮的平板顯示技術作了全方位的比較。第2章介紹了與圖像顯示有關的人眼生理學、光度學、色度學和電視傳輸的基本原理,為了比較,對陰極射線管(CRT)顯示技術也作了一定深度的描述。第3章至第9章分別對液品顯示(LCD)、等離子體顯示(PDP)、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電致發光顯示(ELD)、場發射顯示(FED)、真空熒光管顯示(VFD)和發光二極管(1.ED)顯示的原理、結構工藝、驅動電路和應用領域作了全面的介紹,第10章投影顯示是作為大屏幕平板顯示的有力競爭者而引人的。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物理電子、信息光電子、通信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平板顯示技術的研發人員參考,同時也是平板顯示器件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標簽: 平板顯示
上傳時間: 2022-04-14
上傳用戶:
統計學習基礎:數據挖掘、推理與預測介紹了這些領域的一些重要概念。盡管應用的是統計學方法,但強調的是概念,而不是數學。許多例子附以彩圖。《統計學習基礎:數據挖掘、推理與預測》內容廣泛,從有指導的學習(預測)到無指導的學習,應有盡有。包括神經網絡、支持向量機、分類樹和提升等主題,是同類書籍中介紹得最全面的。計算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醫學、生物學、財經和營銷等諸多領域的海量數據。理解這些數據是一種挑戰,這導致了統計學領域新工具的發展,并延伸到諸如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生物信息學等新領域。許多工具都具有共同的基礎,但常常用不同的術語來表達。【內容推薦】《統計學習基礎:數據挖掘、推理與預測》試圖將學習領域中許多重要的新思想匯集在一起,并且在統計學的框架下解釋它們。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統計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都有了急劇增加。數據存儲、組織和檢索領域的挑戰導致一個新領域“數據挖掘”的產生。數據挖掘是一個多學科交叉領域,涉及數據庫技術、機器學習、統計學、神經網絡、模式識別、知識庫、信息提取、高性能計算等諸多領域,并在工業、商務、財經、通信、醫療衛生、生物工程、科學等眾多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者簡介】Trevor Hastie,Robert Tibshirani和Jerome Friedman都是斯坦福大學統計學教授,并在這個領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Hastie和Tibshirani提出了廣義和加法模型,并出版專著“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Hastie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非參數回歸和分類、統計計算以及生物信息學、醫學和工業的特殊數據挖掘問題。他提出主曲線和主曲面的概念,并用S-PLUS編寫了大量統計建模軟件。Tibshirani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應用統計學、生物統計學和機器學習。他提出了套索的概念,還是“An Introduction to the Bootstrap”一書的作者之一。Friedman是CART、MARS和投影尋蹤等數據挖掘工具的發明人之一。他不僅是位統計學家,而且是物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先后在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的一流雜志上表發論文80余篇。
標簽: 統計
上傳時間: 2022-05-04
上傳用戶:
ZCC1613是業界最早的5-鉛SOT-23電流模式DC/DC轉換器。適用于小功率在應用中,它的工作電壓低至1.1V,開關頻率為1.4MHz,允許使用微型、低電壓成本電容和電感2毫米或以下的高度。它的小尺寸和高開關頻率使完整的DC/DC變換器功能0.2平方英寸的PC板面積。多輸出功率電源現在可以為每個輸出使用單獨的調節器電壓,取代笨重的準調節ap-使用單個調節器和自定義傳輸-前一個。
上傳時間: 2022-05-06
上傳用戶:aben
蔬菜大棚溫度濕度自動控制系統由主控制器AT89C51單片機、并行口擴展芯片255,74LS373,AD轉換器0809、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DS1820、固態繼電器、RAM6264、掉電保護和LED顯示器和報警電路等構成,實現對蔬菜大棚溫濕度的檢測與控制,從而有效提高蔬菜的產量。文中提出了具體設計方案,討論了蔬菜大棚溫濕度巡回檢測與控制的基本原理,進行了可行性論證。給出了電路圖和程序流程圖并附有源星序。由于利用了單片機及數字控制系統的優點,系統的各方面性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關鍵詞:溫濕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快速檢測;A/D轉換器:LED顯示器;報警電路;固態繼電器;溫室環境測控,即根據植物生長發育的需要,自動調節溫室內環境條件的總稱。現代化溫室,通過傳感器技術、微型計算機及單片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能自動測控溫室的環境,其中包括溫度、濕度、光照、co2濃度等,使作物在不適宜生長發育的反季節中,獲得比室外生長更優的環境條件,達到早熟、優質、高產的目的。在農業種植問題中,溫室環境與生物的生長、發育、能量交換密切相關,進行環境測控是實現溫室生產管理自動化、科學化的基本保證,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分析,結合作物生長發育規律,控制環境條件,達到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盼栽培目的。傳統的環境測控管理采用模擬控制儀表和人工管理方法,工作效率低。隨著微機技術的發展,逐步采用配置靈活、開放式結構、運算能力較強、高可靠性、完善的開發手段及具有數據處理、統計分析、打印報表等功能的測控系統所代替,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現代農業得到長足發展,受控農業的研究和應用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溫室工程已成為工廠化高效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支持溫室工程的相關技術,如溫室環境復雜系統的建模技術與專家決策支持系統、溫室環境智能測控技術研究與系統開發、溫室環境調配工程技術與設施研究等已成為當前該領域的關鍵技術和研究熱點問題。研究溫室環境信息進行模擬、分析、預測,研究開發基于作物成長栽培環境的溫室環境多因子智能化綜合測控系統,研究高效生產的溫室環境綜合測控模式與配套設施等將是今后主要研究內容。
上傳時間: 2022-05-30
上傳用戶:jiabin
本BMS系統方案基于瑞薩的ISL78600汽車級(AEC-Q100)鋰離子電池管理解決方案(BMS)專為滿足下一代電動汽車應用的嚴格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要求而設計。我們的電池平衡和安全產品組合采用高度集成的ISL78600鋰離子電池管理和安全監控IC,具有許多優點,可顯著降低HEV / PHEV / EV電池組及其相關的電池管理成本系統。可監控多達12個串聯電池。該部件提供準確的監控,電池平衡和廣泛的系統診斷功能。包含三種電池平衡模式:手動平衡模式,定時平衡模式和自動平衡模式。當滿足主機微控制器指定的電荷轉移值時,自動平衡模式終止平衡功能。適用領域:微型汽車,高爾夫球車,場地車、物流車等電池節數少于48串的BMS一體機解決方案。能適用各類型鋰離子電池:錳酸鋰、三元、磷酸鐵鋰等;參考標準:QC/T897、GB28046。
標簽: isl78600 模擬前端 afe bms 鋰電池管理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6-07
上傳用戶:
一、 實驗目的使用 51單片機的八位數碼管順序顯示自己的學號。掌握 C 語言、匯編語言兩種編程單片機控制程序的方法。掌握使用 Keil 4 或 Keil 5 軟件編寫、編譯、調試程序的方法。掌握使用 Proteus 軟件繪制電路原理圖、硬件仿真和程序調試。二、實驗設備筆記本電腦51 單片機(普中科技)八位數碼管(單片機上已集成)應用程序:Proteus 8.0、Keil uVision5、stc-isp-v6.88E三、實驗原理(1)數碼管數碼管按段數可分為七段數碼管和 8 段數碼管,八段數碼管比七段數碼管多一個發光二極管單元,也就是多一個小數點(DP),這個小數點可以更精確的表示數碼管想要顯示的內容。按能顯示多少個(8),可分為 1 位、2位、3位、4位、5 位、6位、7 位等數碼管。按發光二極管單元連接方式可分為共陽極數碼管和共陰極數碼管。共陽數碼管是指將所有發光二極管的陽極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陽極(COM)的數碼管,共陽數碼管在應用時將公共極 COM 接到+5V,當某一字段發光二極管的陰極為低電平時,相應字段就點亮,當某一字段的陰極為高電平時,相應字段就不亮。共陰數碼管是指將所有發光二極管的陰極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陰極(COM)的數碼管,共陰數碼管在應用時應將公共極 COM 接到地線 GND上,當某一字段發光二極管的陽極為高電平時,相應字段就點亮,當某一字段的陽極為低電平時,相應字段就不亮。(2)51單片機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 CPU、隨機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 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塊硅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MSC-51 單片機指以 8051為核心的單片機,由美國的 Intel 公司在 1980 年推出,80C51 是 MCS-51系列中的一個典型品種;其它廠商以 8051為基核開發出的CMOS 工藝單片機產品統稱為 80C51 系列。本實驗中我使用普中科技的 51 單片機來點亮八位數碼管并使其顯示我的學號(20198043)。四、 實驗 過程(1)熟悉數碼管使用 Proteus 軟件構建電路圖,學會如何點亮數碼管,熟悉如何使數碼管顯示不同的數字(0-9)。我們可以按照上面的原理圖讓對應的段導通,以顯示數字。對于共陽數碼管,若顯示數字 0,可以讓標號為 A,B,C,D,E,F 的段導通,標號為 G,H 的段不導通,然后將陽極通入高電壓,即顯示數字 0。代碼舉例如下:最后效果如下,成功點亮一個數碼管。經過更多嘗試和學習,學會使多位數碼管顯示多位數字。結果舉例如下:(2)多位數碼管顯示學號為了顯示我們學號,就不能只使用一位數碼管,需要使用八位數碼管,相較于單位數碼管,多位數碼管更加復雜,驅動函數有很大區別。多位數碼管使用同一組段選,不同的位選,因此就不能夠一對一地固定顯示,這就需要動態掃描。動態掃描:利用人眼視覺暫留,多位數碼管每次只顯示一位數字,但是切換頻率大于 200HZ(50 × 4),這樣就能讓人產生同時顯示多個數字的錯覺。具體操作是輪流向數碼管送字形碼和相應的位選。一個完整的驅動程序不只以上這些,一個完整的數碼管驅動有 6部分:1. 碼表(ROM):存儲段碼(一般放在 ROM中,節省 RAM空間),例如數字 0的段碼就是 0xC0,碼表則包含 0-9的段碼2. 顯存(RAM):保存要顯示的數字,取連續地址(便于查表)3. 段選賦值:通過查表(碼表)操作,將顯存映射到段碼4. 位選切換:切換顯示的位置5. 延時:顯示的數字短暫保持,提升亮度6. 消影:消除切換時不同位置互相影響而產生的殘影
上傳時間: 2022-06-08
上傳用戶:canderile
1.1課題研究背景溫度是關于物體冷熱程度的度量,是自然界主要的物理量之一。而溫度的測量是工業、農業、國防和科研等部門最普遍的測量項目,溫度測量儀現已廣泛應用于農業實驗室,工業,環保,衛生防疫,倉儲運輸,博物館,溫室等領域,因此溫度測量技術的研究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而面對一些特殊的測量對象,比如在發生故障時由于電流過大或其他原因引起溫度上升而導致電器損壞的強電系統,需要監測爐內溫度的的旋轉爐,這些系統都不能用于有線數據傳輸。在某些環境惡劣的工業環境,以人工方式直接操作設置儀表溫度也不現實,因此采用無線方式進行溫度檢測尤為必要。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遠程傳輸技術正朝著低功耗、多功能化、微型化、智能化、網絡化、無線化的方向發展。1.2無線傳感網絡技術發展及現狀無線傳感網絡技術是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嵌入式技術發展的產物,它將信息采集、傳輸和處理集于一體,為隨機性地研究數據提供了方便,無線傳感網絡技術正成為現代信息技術中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多年來經過不同領域研究人員的研究,無線傳感網絡技術在軍事領域、精細農業、安全監控、環保監測、建筑領域、醫療監護、工業監控、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自由空間探索、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展示。在目前看來能量供給、可靠性、微型化是制約傳感器網絡技術應用的最大問題.傳感器節點通常由自身攜帶的電池俠電,能量有限,而且由于條件的限制,難以在使用過程中給節點更換電池,通過采用低頻可以減少射頻設備功耗,但頻率越低對應天線尺寸越大而不便于節點微型化。能量獲取與存儲容量與設備體積呈正比,充足的能源與微型化設計之間的矛盾難于調和。這些技術問題還有待解決,相關的研究有待深入。而我國在這方面起步晚,無線傳感網絡技術方興未艾,要想讓其更好地為人們生活服務,不僅需要研究人員開展廣泛的應用系統研究,更需要政府的引導,企業的積極參與。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上傳時間: 2022-06-18
上傳用戶:kent
超聲波具有指向性強,能量消耗緩慢,傳播距離較遠等優點,所以,在利用傳感器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相結合的測距方案中,超聲波測距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一種,它廣泛應用于防盜、倒車雷達、水位測量、建筑施工工地以及一些工業現場。本課題詳細介紹了超聲波傳感器的原理和特性,以及Atmel公司的AT89C51單片機的性能和特點,并在分析了超聲波測距的原理的基礎上,指出了設計測距系統的思路和所需考慮的問題,給出了以AT89C51單片機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微型化數字顯示超聲波測距儀的硬件電路和軟件設計方法。整個電路采用模塊化設計,由主程序、預置子程序、發射子程序、接收子程序、顯示子程序等模塊組成。各探頭的信號經單片機綜合分析處理,實現超聲波測距儀的各種功能。在此基礎上設計了系統的總體方案,最后通過硬件和軟件實現了各個功能模塊。相關部分附有硬件電路圖、程序流程圖。經實驗證明,這套系統軟硬件設計合理、抗干擾能力強、實時性良好,經過系統擴展和升級,可以有效地解決汽車倒車、建筑施工工地以及廣些工業現場的位置監控
上傳時間: 2022-06-19
上傳用戶:zhanglei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