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1編程器制作包:自制AT89S51編程器教程AT89S51芯片的日漸流行,對我們單片機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大好消息。因為做個AT89S51編程器非常容易,而且串行編程模式更便于做成在線編程器,給頻繁燒片,調試帶來了巨大的方便。 電路: 只要焊13根線就可以搞定這個電路。基本原理:RST置高電平,然后向單片機串行發送 編程命令。P1.7(SCK)輸入移位脈沖,P1.6(MISO)串行輸出,P1.5(MOSI)串行輸入(要了解詳細編程原理可以去看AT89S51的數據手冊)。使用并口發出控制信號,74373只是用于信號轉換,因為并口直接輸出高電平的電壓有點沒到位,使用其他芯片也可以,還有人提出直接接電阻。并口引腳1控制P1.7,引腳14控制P1.5,引腳15讀P1.6,引腳16控制RST,引腳17接74373 LE(鎖存允許),18-25這些引腳都可以接地。建議在你的單片機系統板上做個6芯的接口。注意:被燒寫的單片機一定是最小系統(單片機已經接好電源,晶振,可以運行),VCC,GND是給74373提供電源的。 還有一個方案:使用串口+單片機,這個方案已經用了半年了。電路稍微麻煩一點,速度比較快,而且可以燒AT89C51等等。其實許多器件編程原理差不多,由于我沒太多時間研究器件手冊,更沒有MONEY買一堆芯片來測試,所以只實現了幾個最常用單片機編程功能(AT89C51,C52,C55,AT89S51,S52,S53)。如果要燒寫其他單片機,你可以直接編寫底層控制子程序(例如,寫一個單元,讀一個單元,擦除ROM的子程序)。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在器件選擇欄提供一個“X-CHIP”的選擇,“X-CHIP”的編程細節將由用戶自己去實現。當你仔細閱讀器件手冊后,會發現實現這些子程序其實好容易,這也是初學者學單片機編程的好課題。如果成功了會極大的提高你學單片機的積極性。 軟件: 這個軟件的通信,控制部分早在半年前就完成了,這回只是換了個界面和加入并口下載線的功能,希望你看到這個軟件不會想吐。使用很簡當,有一點特別,當你用鼠標右鍵點擊按鈕后,可以把相關操作設置為自動模式(只有打開文件,擦除芯片,寫FLASH ROM,讀FLASH ROM,效驗數據 可以設置),點擊‘自動完成’后會依次完成這些操作,并在開始時檢測芯片。當“打開文件”設為自動后,第2次燒寫同一個文件時不必再去打開文件,軟件會自動刷新緩沖。軟件在WIN XP,WIN 2000可以使用(管理員登陸的),在WIN 98 ,WIN ME使用并口模式時會更快些。這個軟件同時支持串口編程器和并口下載線。操作正常結束后會有聲音提示。如果沒有聲卡或聲卡爛了,則聲音會從機箱揚聲器中發出。注意:記得在CMOS設置中把并口設為ECP模式。就這些東西,應該夠詳細吧,還有什么問題或遇到什么困難可以聯系我,軟件出現什么問題一定要通知我修正。祝你一次就搞定。
上傳時間: 2014-01-24
上傳用戶:13162218709
LG未來窗T710S顯示器數據包
上傳時間: 2013-11-17
上傳用戶:a673761058
新茂單片機資料包20050225
上傳時間: 2013-11-24
上傳用戶:jisiwole
TMS320C6000網絡開發組件(NDK)支持包以太網程序設計指南
上傳時間: 2013-10-25
上傳用戶:shengyj12345
介紹了包裝機的工作原理及以DSP為處理器的自動包裝機控制系統,采用統一建模語言UML建立系統用例圖,并根據對用例圖的分析建立系統狀態模型。通過編程測試,驗證了本系統不僅滿足了用戶需求而且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
上傳時間: 2013-11-04
上傳用戶:wmwai1314
1.1. 故障描述 1. 故障環境 2. 故障描述 1.2. 故障分析 1. 分析方法 2. 部署科來網絡分析系統 3. 分析數據包 4. 分析結論 1.3. 總結
上傳時間: 2013-10-11
上傳用戶:jisujeke
由非線性電力電子裝置組成的電路發生故障時,故障特征信息不易提取和識別。對此提出一種基于小波包分析和Elman神經網的電力電子裝置故障診斷的方法,先運用小波包分析法提取電路在不同故障狀態下電壓及電流信號的特征信息,然后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并作為Elman神經網的輸入,由具有智能學習功能的神經元故障分類器完成故障識別和定位。以12脈沖整流電路為例,在Matlab軟件下建立電路模型進行仿真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快速、準確的完成故障診斷。
上傳時間: 2013-11-11
上傳用戶:zjf3110
給出了Linux網絡防火墻Netfilter在IPV4網絡環境下,Netfilter框架掛接點結構及數據包的傳輸流程,并描述了在該流程中進行數據包傳輸過濾的5個掛接點鉤子函數的功能,以及鉤子函數各種可能返回值的含義。最后結合Netfilter處理數據包原理,介紹了對數據包進行各種形式過濾的實現方法。
上傳時間: 2013-10-12
上傳用戶:xc216
ZigBee技術是一種應用于短距離范圍內,低傳輸數據速率下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的無線通信技術。ZigBee名字來源于蜂群使用的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通信方式,蜜蜂通過跳ZigZag形狀的舞蹈來通知發現的新食物源的位置、距離和方向等信息,以此作為新一代無線通訊技術的名稱。ZigBee過去又稱為“HomeRF Lite”、“RF-EasyLink”或“FireFly”無線電技術,目前統一稱為ZigBee技術。 2、ZigBee技術的特點 自從馬可尼發明無線電以來,無線通信技術一直向著不斷提高數據速率和傳輸距離的方向發展。例如:廣域網范圍內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3G)目的在于提供多媒體無線服務,局域網范圍內的標準從IEEE802.11的1Mbit/s到IEEE802.11g的54Mbit/s的數據速率。而當前得到廣泛研究的ZigBee技術則致力于提供一種廉價的固定、便攜或者移動設備使用的極低復雜度、成本和功耗的低速率無線通信技術。這種無線通信技術具有如下特點: 功耗低:工作模式情況下,ZigBee技術傳輸速率低,傳輸數據量很小,因此信號的收發時間很短,其次在非工作模式時,ZigBee節點處于休眠模式。設備搜索時延一般為30ms,休眠激活時延為15ms,活動設備信道接入時延為15ms。由于工作時間較短、收發信息功耗較低且采用了休眠模式,使得ZigBee節點非常省電,ZigBee節點的電池工作時間可以長達6個月到2年左右。同時,由于電池時間取決于很多因素,例如:電池種類、容量和應用場合,ZigBee技術在協議上對電池使用也作了優化。對于典型應用,堿性電池可以使用數年,對于某些工作時間和總時間(工作時間+休眠時間)之比小于1%的情況,電池的壽命甚至可以超過10年。 數據傳輸可靠:ZigBee的媒體接入控制層(MAC層)采用talk-when-ready的碰撞避免機制。在這種完全確認的數據傳輸機制下,當有數據傳送需求時則立刻傳送,發送的每個數據包都必須等待接收方的確認信息,并進行確認信息回復,若沒有得到確認信息的回復就表示發生了碰撞,將再傳一次,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提高系統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同時為需要固定帶寬的通信業務預留了專用時隙,避免了發送數據時的競爭和沖突。同時ZigBee針對時延敏感的應用做了優化,通信時延和休眠狀態激活的時延都非常短。 網絡容量大:ZigBee低速率、低功耗和短距離傳輸的特點使它非常適宜支持簡單器件。ZigBee定義了兩種器件:全功能器件(FFD)和簡化功能器件(RFD)。對全功能器件,要求它支持所有的49個基本參數。而對簡化功能器件,在最小配置時只要求它支持38個基本參數。一個全功能器件可以與簡化功能器件和其他全功能器件通話,可以按3種方式工作,分別為:個域網協調器、協調器或器件。而簡化功能器件只能與全功能器件通話,僅用于非常簡單的應用。一個ZigBee的網絡最多包括有255個ZigBee網路節點,其中一個是主控(Master)設備,其余則是從屬(Slave)設備。若是通過網絡協調器(Network Coordinator),整個網絡最多可以支持超過64000個ZigBee網路節點,再加上各個Network Coordinator可互相連接,整個ZigBee網絡節點的數目將十分可觀。 兼容性:ZigBee技術與現有的控制網絡標準無縫集成。通過網絡協調器(Coordinator)自動建立網絡,采用載波偵聽/沖突檢測(CSMA-CA)方式進行信道接入。為了可靠傳遞,還提供全握手協議。
標簽: zigbee
上傳時間: 2013-11-24
上傳用戶:siguazgb
51單片機IO口模擬I2C通信程序包。
上傳時間: 2013-10-20
上傳用戶:a67376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