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錯的一本介紹電機控制的原理書籍,同時書中詳細描述的電機控制策略的搭建過程,很值得學習。
上傳時間: 2021-12-26
上傳用戶:
電機與機電學目錄: 前言第1章 磁路第2章 功率變壓器第3章 機電系統第4章 直流電機第5章 多相感應電動機第6章 同步電機第7章 單相電動機和永磁電機第8章 電動機的電氣控制
上傳時間: 2022-02-06
上傳用戶:
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機器人在動態障礙環境中的智能運動控制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機器人在動態障礙環境中的智能運動控制 oIlI~0(、r> 王 敏 金·波斯科 黃心漢 ,O、l、L (華i 面面辜寫j幕.武漢,43074) \I。L上、o 捌要:提出了一種基于傳感器和模糊規則的智能機器人運動規劃方法 .該方法運用了基于調和函數分析的人 工勢能 場原 理 .采用模糊規則 可減少推導勢能函數所 必須的計算 ,同時給機器人伺服 系統發 出指令 ,使它能夠 自動 地尋找通向目標的路徑.提出的方法具有簡單、快速的特點,而且能對 n自由度機械手的整個手臂實現最碰.建立 在非線性機器人動力學之上的整 個閉環系統和模糊控制器 的穩定性 由李雅普諾 夫原理 保證 .仿真結 果證明 了該方 法 的有效性 ,通 過比較分析顯示 出文 中所提 出的最障算法的優越性 . 美t詞:基于傳感器的機器人運動控制;模糊規則;人工勢能場;動態避障;機器人操作手 1 叫啞oducd0n R。boIsarewjdelyusedfor詛sb inchasma~ia]b柚· 血 , spot : ng, spray Ijl岫 1g, mech卸icaland elec咖 icas搴enlb1y,ma al塒 IIovaland wa時 cut· ring 咖 . ofsuch tasks_堋 llldea pri|柚ary ptd 眥 of 她 ar0botto e oncpositiontoanother withoutbur叩inginto anyobstacles. s 曲km,de. notedasthefDbotm ∞ pJan,liDgp∞ 舶1,hasbeen the倒 娜bj0ct鋤l哪gIeseat℃ll∞ . Every method o0血∞rI1ing 如b0tmotionplanninghas itsownadv∞ngesandapplicationdoma~ asweftasits di戤ldvaIIta麟 and constr~dnts. Therefore it would be ratherdifficulteithertoc0Ⅱ】paremethodsorton~ vate thechoio~ofan dl0‘iupon othP~s. 0州 d眥 :1999—07—29;Revised~ :2000一∞ 一絲 In conU~astto many n~ hods,rob
上傳時間: 2022-02-15
上傳用戶:
一臺數控機床的先進程度衡量著一個國家制造業的先進水平,而數控機床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數控機床控制系統。近年出現的ARM數入式系統具有硬件資源豐富、性能好、成本低和功耗低等優點,FPGA技術具有可重復編程、在線升級、實時性好、可靠性高等優點。為了克服傳統的數控機床成本高、控制精度低、實時性差,可靠性低等缺點,研究基于ARM+FPGA架構的新型數控機床系統,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和重大的經濟價值本文以數控機床為工程背景,以何服電機PMSM為具體對象以ARM+FPGA作為數控系統的實現平臺,從提高何服系統位置環控制的自適應能力,提高位置環、速度環和電流環等復雜運算的處理速度,提高系統管理與控制程序開發的簡單性、界面的美觀性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結論如下:(1)在對比分析了幾種控制系統架構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ARM+FPGA的數控機床自適應模糊控制何服系統的設計方案。該系統采用以ARM作為系統主控與運動軌跡計算芯片,FPGA作為何服系統運動控制芯片,而其中的FPGA運動控制系統包括自適應位置控制模塊、速度控制模塊、電流變換模塊三大部分(2)針對提出的 ARM+FPGA的數控機床自適應模糊控制何服系統的設計方案,進行了有關數學模型的建立占推導,并借助MATLAB工具建立系統仿真模型進行仿真。系統仿真結果表明,該系統位置響應超調量小,響應時間短,系統性能優越(3)為了提高運動控制的實時性、可靠性、靈活度,根據運動控制系統的模型,提出了一種FPGA實現的運行控制系統的結構,井詳細進行了自適應位置控制模塊、速度控制模塊、電流變換模塊等內部各模塊的設計,之后利用HDL進行了有關模塊的程序設計和PGA實現仿真(4)針對基于ARM微處理器的主挖與運動軌跡計算系統,進行了系統控制界面的設計,FPGA與ARM芯片、FPGA與上位機等通信程序設計,進行了運動控制中加減速、插補方法的分析與設計關鍵字:數控機床:水磁同步電機:自適應模糊控制:ARM:FPGA
上傳時間: 2022-03-11
上傳用戶:20125101110
采用 STM32F103ZET6 作為主控芯片,PCL6045BL 作為運動控制核心芯片, 設計了基于 ARM 芯片的 KN95 半自動口罩機控制系統[1]。 采用 ARM 芯片作為主 CPU,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了整體方案設計、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通過對滾花主軸和對折軸的精確控制, 實現了對滾花主軸和對折軸的同步控制和協同動作,完成對 KN95 口罩的生產動作,并實現了工程樣機。
上傳時間: 2022-03-27
上傳用戶:1208020161
IC-Ucc28950改進的相移全橋控制設計UcC28950是T公司進一步改進的相移全橋控制C,它比原有標準型UCC2895主要改進為Zvs能力范圍加寬,對二次側同步整流直接控制,提高了輕載空載轉換效率,而且此時可以ON/OFF控制同步整流成為綠色產品。既可以作電流型控制,也可以作電壓型控制。增加了閉環軟啟動及使能功能。低啟動電流,逐個周期式限流過流保護,開關頻率可達1MHz UCC28950基本應用電路如圖1所示,內部等效方框電路如圖2所示。*啟動中的保護邏輯UCC28950啟動前應該首先滿足下列條件:*VDD電壓要超過UvLo閾值,73V*5V基準電壓已經實現*芯片結溫低于140℃。*軟啟動電容上的電壓不低于0.55V。如果滿足上述條件,一個內部使能信號EN將產生出來,開始軟啟動過程。軟啟動期間的占空比,由Ss端電壓定義,且不會低于由Twm設置的占空比,或由逐個周期電流限制電路決定的負載條件電壓基準精確的(±1.5%5V基準電壓,具有短路保護,支持內部電路,并能提供20mA外部輸出電流,其用于設置DCDC變換器參數,放置一個低ESR,ESL瓷介電容(1uF-2.2uF旁路去耦,從此端接到GND,并緊靠端子,以獲得最佳性能。唯一的關斷特性發生在C的VDD進入UVLo狀態。*誤差放大器(EA+EA,COMP)誤差放大器有兩個未提交的輸入端,EA+和EA-。它具有3MHz帶寬具有柔性的閉環反饋環。EA+為同相端,EA-為反向端。COMP為輸出端輸入電壓共模范圍保證在0.5V-3.6V。誤差放大器的輸出在內部接到pWM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誤差放大器的輸出范圍為0.25V4.25V,遠超出PwM比較器輸入上斜信號范圍,其從0.8v-2.8V。軟啟動信號作為附加的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當誤差放大器的兩個同相輸入為低,是支配性的輸入,而且設置的占空比是誤差放大器輸出信號與內部斜波相比較后放在PWM比較器的輸入處。
標簽: ucc2895
上傳時間: 2022-03-31
上傳用戶:
基于DSP28035的高速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系統,包括論文和軟硬設計資料。摘要參賽作品為基于DSP28035的高速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系統。該系統以一臺額定轉速60 krpm的高速永磁無刷直流電機、交錯并聯的Buck電路以及全橋電路為硬件平臺,以DSP28035為控制核心,實現了調壓調速功能和基于坐標變換的無位置傳感器新技術。為實現該系統要求,本作品充分利用了DSP28035的資源例如:CLA模塊,模擬比較器、HPWM模塊以及AD轉換模塊等。AbstractThis work is the drive system for a high speed permanent magnet burshless dc motor based on DSP28035. The hardware platform consists of a BLDC motor(rated speed is 60000rpm), a Buck circuit and an inverter. Under the control of DSP28035, this system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adjusting the motor’s speed with voltage and the function of sensorless control based on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By making full use of resources of the core, such as CLA, analog comparator, HPWM and AD converters, the whole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1 引言高速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系統由于基波頻率較高(一般在1kHZ以上),利用逆變橋斬波進行調速的控制方式通常會受到開關管開關頻率的限制,因此該系統多采用三相全橋前級加Buck電路進承擔調壓調速的功能,而三相全橋主要承擔邏輯換相的功能。然而,傳統Buck電路所需電感的體積較大,增加了系統的體積,降低了系統的功率密度。
上傳時間: 2022-05-08
上傳用戶:bluedrops
電機學 第四版出版時間:2011年版內容簡介 本書共10章。前8章闡述磁路、變壓器、直流電機、交流電機理論的共同問題、感應電機、同步電機、機電能量轉換原理,以及單相串激電動機、永磁電動機和開關磁阻電動機;后兩章闡述控制電機和電機的發熱與冷卻。除第8、9、10三章以外,每章后面附有習題和部分答案。為引導學生用計算機來求解電機問題,針對感應電機的穩態運行計算,編入相應的計算機源程序。書末編有9個附錄,對于希望深入理解電機理論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生和青年教師,會有一定幫助。全書的編寫方針為“削枝強干,推陳出新”。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和其他強、弱電結合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科技人員作為參考用書。目錄前言主要符號表緒論 0.1 電機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0.2 電機發展簡史 0.3 我國電機工業發展概況 0.4 電機的分析方法 0.5 本課程的任務 0.6 課程特點和學習方法建議第1章 磁路 1.1 磁路的基本定律 1.2 常用的鐵磁材料及其特性 1.3 磁路的計算 1.4 電抗與磁導的關系 習題第2章 變壓器 2.1 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 2.2 變壓器的空載運行 2.3 變壓器的負載運行和基本方程 2.4 變壓器的等效電路 2.5 等效電路參數的測定 2.6 三相變壓器 2.7 標幺值 2.8 變壓器的運行特性 2.9 變壓器的并聯運行 2.1 0三繞組變壓器、自耦變壓器和儀用互感器 小結 習題第3章 直流電機 3.1 直流電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 3.2 直流電樞繞組 …… 第4章 交流電機理論的共同問題第5章 感應電機第6章 同步電機第7章 機電能量轉換原理第8章 單相串激電動機、永磁電動機和開關磁阻電動機第9章 控制電機第10章 電機的發熱和冷卻附錄參考文獻
標簽: 電機學
上傳時間: 2022-05-09
上傳用戶:
本文所研究的課題是電磁爐IGBT驅動智能同步系統的設計,并在同步系統的基礎上引入電磁爐的低功率連續加熱設計。論文介紹了電磁爐的發展歷史和工作原理,并基于美的電磁爐的硬件設計,介紹了美的電磁爐的硬件模塊電路設計和美的定制的單片機以及關鍵程序結構等等。目的是為了開發一款能夠自動識別使用時不同鍋具的特性,從而根據程序功能程序智能調功率的電磁爐具有低成本、多功能、低功率連續加熱等優點,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電磁爐的發展已經完全進入了其產品演化的成熟階段,近年來各大品牌都沒有太大的技術創新,創新更多的是在優化產品使用體驗及成本上優化方面。論文從產品智能化的角度,先從實現電磁爐的IGBT驅動智能同步,來實現鍋具的自動識別出發,找系統中的一個狀態及功率基準點,以此基準點來實現電磁爐功率及功能的智能化操作。在此研究,先是對基本電路方案進行研究,對IGBT驅動智能同步方案進行研究,并且在實現過程中,引入了過零啟動方案,從而更好的實現了IGBT的熱損耗管理。由此,看到了低成本實現電磁爐低功率連續加熱的可能性,并對此研究了斬波方案,同時為了解決噪音問題,從多種方案中選擇了臺階驅動方案進行研究。 IGBT驅動的智能同步,更是讓電磁爐可以直接識別不同的鍋具,且都有賦予其良好的加熱控制,這個完美的解決了當前電磁爐的一個痛點。低功率連續加熱的實現更是解決了當前電磁爐的另一個痛點。同時由于方案都是基礎研究方案,可以全平臺導入,且各方案相對獨立,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拆開來導入。
上傳時間: 2022-05-29
上傳用戶:
多關節機器人在工業上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并且以后會用在越來越多的其他領域。多軸控制系統作為多關節機器人的核心,發展也十分迅速。傳統的多軸控制器體積比較龐大,擴展性不好。在工業4.0的時代,多軸控制系統也越來越智能,同時體積也在逐步減小,并且能夠聯網。EtherCAT現場總線是一種新興工業實時以太網總線,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在通訊速度,拓撲結構等領域已經具有非常獨特的優勢。本課題的工作主要是將EtherCAT現場總線技術應用在多軸控制系統中,利用其技術優勢,進一步提高多軸控制器的擴展性和靈活性,使控制系統網絡化。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多軸控制系統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介紹了EtherCAT現場總線技術,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多軸控制系統的開發架構以及開發方法。然后,課題設計完成了基于ET1100的通訊板。在此通訊板的基礎上,使用STM32單片機作為EtherCAT應用層控制芯片,設計并完成了數字輸入輸出部分和模擬輸入輸出部分的軟硬件。同時,為了達到工業現場的要求,設計著重考慮了安裝的便利性,熱插拔功能以及抗干擾性。接著,課題以實驗室雕刻機為控制對象,以PC機作為EtherCAT主站,在主站上的TwinCAT軟件中設計實現了雕刻機的正逆運動學算法,并設計實現人機界面。同時,課題使用ADS通訊接口與C#高級語言進行通訊,實現了數據的交互。為了更加方便實現人機交互,課題也基于.NET架構設計了人機界面,這樣方便Windows平臺對多軸系統的直接或者遠程控制。最后,在雕刻機平臺上對設計的多軸控制系統進行調試和實驗,同時對多軸之間的同步性能進行測試,完成了雕刻機的單軸運動,點動運動,多軸聯動以及示教運動,并且多軸之間的實時性在微秒級。
上傳時間: 2022-05-29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