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了模擬電路故障診斷技術發展和現狀,對現有的主要診斷方法以及近年來先進的神經網絡理論和技術以及數據融合技術在模擬電路故障診斷領域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論述(2)對神經網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模擬電路故障診斷中的優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包括神經網絡的分類和神經網絡的學習規則。詳細說明在電路故障診斷中應用最廣泛的BP神經網的設計、訓練和測試方法,并對一個兩級RC耦合放大器電路例進行了測試、神經網絡訓練和診斷。(3)介紹了數據融合技術的概念、優缺點、基本方法及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情況。然后對于數據融合具體方法,著重研究了 Bayes統計融合方法Dempster-Shafer證據理論融合方法以及模糊集理論融合方法。最后采用基于待定系數法的隸屬度構造法以及模糊融合的方法對實例電路進行了故障診斷。(4)提出了一種新的利用包含元件直流特性信息的靜態工作點電壓和包含元件交流特性信息的不同頻率激勵下輸出電壓峰值與輸出電壓峰值的比值兩類信息進行數據融合診斷的方法,保證故障信息量的同時降低了獲取難度,應用模糊數學的理論,通過模糊變換將兩類故障信息通過兩個神經網絡診斷得出的故障求屬度進行決策層的數據融合,較好的解決了了單神經網絡診斷信息量不足,由于電路元件互相影響而產生的故障診斷不確定性的問題以及待融合故障信息隸屬度獲取困難的問題,使得診斷準確率得到較為明顯的提高本文提出的基于數據融合和神經網絡的方法可以實現對模擬電路的故障進行準確實時快速診斷,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關健詞:模擬電路;數據融合;神經網絡;模糊集理論
標簽: 數據融合
上傳時間: 2022-03-17
上傳用戶:
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是構成集成電路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存在于生產到使用的每一個環節,并成為開發新一代工藝技術的難點之一,近年來,對ESD的研究也因而越來越受到重視,仿真工具在ESD領域的應用使得ESD防護的研究變得更為便利,可大幅縮短研發周期然而,由于ESD現象復雜的物理機制,極端的電場及溫度條件,以及ESD仿真中頻繁的不收斂現象,都使得FSD的仿真變得極為困難本文詳細闡述了ESD的來源、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測試集成電路的防靜電沖擊能力,并基于 Sentaurus軟件,對ESD防護器件展開了的分析、研究,內容包括1)掌握ESD保護的基本理論、測試方法和防護機理2)研究了工藝仿真流程的步驟以及網格定義在工藝仿真中的重要性,并對網格定義的方法進行了探討3)硏究了器件仿真流程以及器件仿真中的物理模型和模型函數,并對描述同一物理機制的的各種不同模型展開對比分析.主要包括傳輸方程模型、能帶模型、各種遷移率退化模型、雪崩離化模型和復合模型4)研究了雙極型晶體管和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防護器件的仿真,并通過對仿真結果的分析,研究了ESD保護器件在ESD應力作用下的工作機理關鍵詞:靜電放電;網格;器件仿真;雙極型晶體管;可控硅
標簽: 靜電放電 esd
上傳時間: 2022-03-30
雷達接收機是雷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重點介紹了雷達接收機系統及其電路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和技術,闡述了雷達接收機和頻率源系統及電路的基本理論、主要組成以及測試方法等,并介紹了近年來發展迅速的現代雷達接收機和頻華源的各種新技術。其內容力求實用、先進、通用、系統和完整全書共分8章,其中包括∶第1章概論,第2章雷達接收機的基本理論,第3章宙達接收系統設計,第4章雷達頻率源,第5章雷達接收機的工程設計,第6章宙達接收機的電路設計技術,第7章需達接收機和頻率源的測試技術,以及第8章現代雷達接收機設計展望。本書作為"雷達技術叢書"之一.其主要讀者對象為從事雷達系統、防空體系和相關領域研究、制造、維護、使用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雷達部隊官兵,同時也可作為隱等學校電子工程系雷達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科書或參考書。
標簽: 雷達 接收機
上傳時間: 2022-04-07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
實用低功耗設計 ——原理、器件與應用從實用角度出發,全面、深入地闡述了低功耗電路設計的原理、常用器件、應用電路、應用技巧及其構成的典型低功耗系統。內容包括:低功耗電路設計的基本原則,經典及新型低功耗電源器件及應用,低功耗接口器件及應用,低功耗單片機、存儲器、監控器及應用,新穎、熱門低功耗集成電路及應用,實用低功耗電路設計技巧,部分典型低電壓、低功耗系統設計舉例
標簽: 低功耗
上傳時間: 2022-05-10
音響作為科學技術語或名詞,至今似尚無公認的科學定義。音響技術的發展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場效應管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部各有其特點。預計音響技術今后的發展主流為數字音響技術。80年代初數字音響技術推廣到民用范圍.從而使音響技術進入一個新時代。與模擬音響相比較,數字音響可使信噪比、動態范用、聲道分離度、諧波失真、頻率響應等性能指標有顯著提高。應特別指出的是目前用于音響放大器的許多客部件已標準化、系列化,其電路形式也大體定型。因此,在設計時應盡量引用現成的單元電路,按一定的規則進行組合,設計出符合要求的音響放大器。為進行小系統電路設計的綜合訓練,本課題設汁一種具有電子混響、音調控制并可以實現“卡拉OK"伴唱的音響放大器。1.1 設計目的與意義1,設計目的(1)了解音響放大器的構成,并組成一個簡單的音響放大器。(2)理解音調控制器,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方法。(3)理解和掌握音響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和測試方法。(4)根據給出的技術條件和指標,設計音響放大器。(5)能夠獨立搭接電路、掌握調試技術。2,設計意義(1)音啊技術的發展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場效應管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各有其特點。
標簽: 通信技術 音響放大器
上傳時間: 2022-06-18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人機交互界面的可用性和用戶使用效率的提高,人機交互已經成為國際計算機界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以人為本”、“自然和諧”的交互方式已經成為人機交互學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基于嵌入式的數字化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產生了許多形態各異的嵌入式設備,如PDA、智能手機、機頂盒等等。嵌入式系統由于其體積小、屏幕尺寸小、操作界面簡單、實時性要求高、處理器資源匱乏、存儲空間不大等特點,其用戶交互界面設計方法與PC平臺有很大不同。論文首先從傳統的人機交互學出發,根據嵌入式系統的特點,闡述了人機交互基本設計原則在應用于嵌入式產品設計時產生的困境,闡述了本文的研究意義。繼而以嵌入式軟件的角度,并結合心理學、人機工程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和大量研究人員的經驗,研究嵌入式人機交互的界面分析方法、設計原則、開發方法與測試方法。在上述基礎上,從提高界面可用性角度出發,在Windows Mobile5.0平臺上進行了一些嵌入式人機交互的界面構思和原型設計。最后經過嚴格的用戶可用性測試,得到界面原型的可用性評估結果。本文的特色之處在于:將傳統的人機交互學應用于嵌入式平臺,提出嵌入式人機交互界面理念,在原型實驗的基礎上考察嵌入式人機交互界面的基本設計方法與評估原則,并通過大量豐富的案例以及實際的設計、測試過程加以證明,具有一定的建設性、歸納性、實踐性。
標簽: 嵌入式 人機交互
上傳用戶:shjgzh
本設計首先給出了基于單片機的蔬菜大棚溫濕度監測系統的總體方案描述了溫度傳感器DS18B20和濕度傳感器HS1101的工作原理其次進行了硬件電路的設計包括溫度測量電路濕度測量電路鍵盤與顯示電路以及報警電路然后在硬件部分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軟件部分的設計包括主程序流程圖按鍵掃描子程序流程圖和溫濕度程序流程圖最后運用C語言對各個部分進行了編程通過實踐證明該系統具有性能好操作方便等優點并且實現了對溫濕度的測量顯示調節和報警功能關鍵詞 單片機 溫度傳感器 濕度傳感器溫濕度是衡量溫室大棚的重要指標它直接影響到栽培作物的的生長和產量為了能給作物提供一個合適的生長環境首要問題是加強溫室內的溫濕度的檢測傳統的方法是用與濕度表毛發濕度表雙金屬式測量計和濕度試紙等測試器材通過人工進行檢測對不符合溫度和濕度要求的庫房進行通風去濕和降溫等工作這種人工測試方法費時費力效率低且測試的溫度及濕度誤差大隨機性大因此我們需要一種造價低廉使用方便且測量準確的溫濕度測量儀本設計即是針對這一問題設計出了能夠實現溫濕度自動檢測顯示上下限報警等多功能的溫濕度監測控制系統
標簽: 單片機 mcu 溫濕度監測系統
上傳時間: 2022-06-19
《LC濾波器設計與制作》是“圖解實用電子技術叢書”之一。《LC濾波器設計與制作》作為一本介紹LC濾波器設計和制作方法的實用性圖書,內容包括了經典設計方法和現代設計方法,如定K型、m推演型、巴特沃思型、切比雪夫型、貝塞爾型、高斯型、逆切比雪夫型、橢圓函數型等低通、高通、帶通、帶阻濾波器及電容耦合諧振器型窄帶濾波器。《LC濾波器設計與制作》中還詳細介紹了對于實現濾波器有重要意義的元件值變換方法、匹配衰減器設計方法和電感線圈的設計、制作和測試方法。 《LC濾波器設計與制作》可作為信號處理、信息通信等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大專院校的師生參考使用。
標簽: LC濾波器
上傳時間: 2022-06-20
寶馬汽車純電平臺下的動力電池技術協議,其中包含動力電池開發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全英文版,翻墻所得
標簽: 汽車動力電池技術
上傳時間: 2022-06-26
上傳用戶:xsr1983
SERDES是英文SERializer(串行器)/DESerializer(解串器)的簡稱。它是一種時分多路復用(TDM)、點對點的通信技術,即在發送端多路低速并行信號被轉換成高速串行信號,經過傳輸媒體(光纜或銅線),最后在接收端高速串行信號重新轉換成低速并行信號。這種點對點的串行通信技術充分利用傳輸媒體的信道容量,減少所需的傳輸信道和器件引腳數目,從而大大降低通信成本。隨著對信息流量需求的不斷增長,傳統并行接口技術成為進一步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的瓶頸。過去主要用于光纖通信的串行通信技術——SERDES正在取代傳統并行總線而成為高速接口技術的主流。本文闡述了介紹SERDES的架構、關鍵技術、SERDES硬件設計要點以及測試方法。
標簽: 高速 serdes
上傳時間: 2022-06-30
蟲蟲下載站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