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嵌GEC2410開發板實驗程序及PDF文檔 GEC2410實戰手冊目錄 一、基本接口實驗 1.1 ARM匯編指令編程實驗 1.2 Thumb和ARM指令混合編程實驗 1.3 C和ARM匯編混合編程實驗 1.4 C編程實現LED控制實驗 1.5 ARM啟動及工作模式切換實驗 1.6 外部中斷應用實驗 1.7 看門狗定時器應用實驗 1.8 PWM控制蜂鳴器實驗 1.9 實時時鐘及鬧鐘設計實驗 1.10 Nor flash 應用實驗 1.11 Nand flash 應用實驗 二、人機接口實驗 2.1 矩陣鍵盤掃描實驗 2.2 ADC模數轉換實驗 2.3 TFT液晶屏顯示實驗 2.4 觸摸屏控制實驗 2.5 漢字字符顯示實驗 2.6 SD卡應用實驗 三、通信接口實驗 3.1 串口通信應用實驗 3.2 紅外模塊控制實驗 3.3 IIC 總線應用實驗 3.4 TFTP以太網通訊實驗 3.5 USB device 實驗 3.6 IIS音頻接口實驗. 四、實時操作系統實驗 4.1 U-boot在GEC2410上的移植 4.2 嵌入式linux內核移植實現 4.3 uC/OS-II在GEC2410上的移植 4.4 uC/OS-II應用程序設計 4.5 WinCE的BSP設計及hello world實現 4.6 Nucleus PLUS 在GEC2410上的移植 4.7 Nucleus PLUS應用程序設計 共30個實驗
上傳時間: 2014-01-27
上傳用戶:懶龍1988
在對編碼器自帶的 BISS口串行通信協議進行研究的基礎之上, 提出利用 FPGA設計編碼器的通信接口, 該接口 實現了伺服系統中的控制芯片 DSP與編碼器之間的通信。仿真結果與實際運行結果表明, 該通信接口能夠有效地從編碼器 獲得位置信息并實時傳送給 DSP。 該設計已成功應用于某數控設備制造廠的數控機床用伺服系統當中。
上傳時間: 2017-12-03
上傳用戶:cstry888
2020年3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組織編制ChaoJi充電技術白皮書,全面闡述了ChaoJi充電系統、通信協議、連接器等技術方案、未來標準和產業規劃等。日本基于同一解決方案同步編制了新一代充電標準CHAdeMO3.0。ChaoJi充電技術是基于國際三種主流直流充電系統和充電接口技術研發的面向下一代的全球統一的充電接口技術,在完全向前兼容原有系統的基礎上,考慮了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實現了傳導充電技術路線的升級。 1)解決現有問題。ChaoJi充電系統解決了現有2015版接口設計上的固有缺陷,如公差配合,IPXXB安全設計、電子鎖可靠性以及PE斷針和人體PE的問題。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電擊防護、防火及熱安全設計上有了大幅度的改進,提升了充電安全性和可靠性。 2)引入新的應用。ChaoJi充電系統已經率先在大功率充電中得到應用,最大充電功率可提升到900kW,解決了一直以來存在的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的問題;同時為慢充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加速了小功率直流充電技術的發展。 3)適應未來發展。ChaoJi充電系統也為今后的技術升級做了充分的考慮,包括具有超大功率的適應能力、支持V2X、信息加密、安全認證等新技術應用,支持未來通信接口從CAN向以太網升級,為千安以上超大功率充電預留了升級空間。 4)兼容性好,不改變現有車樁產品。采用適配器方式解決了新車到老樁充電問題,避免了對原有設備和產業改造的難題,可以實現技術平穩升級。 5)與國際接軌,引領發展。ChaoJi充電系統在研究過程中,就充電連接器接口、控制導引電路、通訊協議、向前向后的兼容方案以及國際標準化等方面與日本、德國、荷蘭等專家開展了深入的合作,進行了充分討論與信息交換,為ChaoJi充電方案成為廣泛接受的國際標準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中日將攜手積極營造ChaoJi充電技術的產業生態環境,聯合國內外的汽車制造廠家,同步進行充電技術的升級和標準的國際化。通過國際合作,推動新一代ChaoJi充電系統納入國際標準,使ChaoJi成為具有全球兼容性的通用標準。
標簽: 電動汽車
上傳時間: 2022-04-24
上傳用戶:xsr1983
MCU與WIFI通信概述一、MCU與串口硬件通信接口電路框圖:WIFl模塊與MCU設備采用串口通信方式進行通信,命令和數據通過串口協議進行相互交互。WIFI模塊采用3.3V電源供電,MCU設備如果5V供電,在TXD線和RXD線串聯470歐的電阻.如果3.3V供電,則不需增加線上串聯電阻.UART參效設置:波特率:115200數據位;8位奇偶檢驗:無停止位:1位二、通信協議MCU發送通信格式:注:長度(H)(L)是從幀順序號開始算起到結束的字節數。比如數據內容中共有10個數據字節,那么長度為13,長度(H)=0,長度(L)=13注:ACK/NCK ACK表示操作成功(0x56)NCK表示操作失敗(0x15)數據內容:返回成功為0返回不成功的參數內容通信采用應答的格式,保證數據可靠性,同時也保證當前網絡的狀態
上傳時間: 2022-06-25
上傳用戶:默默
一般的通信中,硬件抗干擾措施只能盡量減小誤碼的概率,而不可能絕對消除誤碼,對于一般個別位的誤碼,采取適當的輔助措施后,可以不影響實用。然而,如果一次性的干擾使得通信進入不正常狀態而無法恢復,那就是嚴重的問題,不得不特別對待。在普通單片機的同步串行通信中,從機一方完全依靠主機提供的位同步時鐘來工作,沒有單獨的“群同步”機制。因此一旦時鐘信號線上出現干擾,有可能使從機的位計數發生差錯,結果是從機一方的字節界限和主機一方發生錯位。這種錯位會一直持續下去,無法恢復,造成惡性后果。大多數的應用程序中,數據傳輸中間的空閑時間往往較長,因而在這一段時間中,時鐘信號線上受到干擾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大。還有,如果主機和從機程序不同時開始加電運行,也有可能一開始字節界限就有錯位.本文介紹一種在AVR單片機SPI主從式通信中較徹底消除字節錯位的設計方法。其思想是:通過聯絡信號實現群同步,而聯絡信號可以直接利用AVR的SS引腳。1 AVR的SS引腳AVR單片機SPI通信接口有四個引腳:MOSI 主機用作數據輸出,從機用作數據輸入;MISO 主機用作數據輸入,從機用作數據輸出:SCK 同步時鐘信號;ss從機選擇。
上傳時間: 2022-06-27
上傳用戶:
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控制網絡所需負擔的工作也日趨繁重,整個網絡中傳遞信息的規模和復雜度也在不斷增長,這給控制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伺服系統作為一種對控制精度、動態響應等性能指標要求很高的控制系統,也必須面對這些問題。本論文研究了將工業以太網技術應用于伺服系統的方法。通過將EtherCAT工業以太網協議與CANopen規范相結合,以TMS320F2812系列DSP為平臺,設計并實現了伺服驅動器的工業以太網通信接口,組建了網絡化的運動控制系統。通過分析EtherCAT與CANopen相關技術細節,闡述了將CANopen 與EtherCAT相結合的關鍵點,給出了多種運動控制模式的設計方式,分析了軟件設計和實現的只體方法和要點。本文按照分層和模塊化的方式給出了通信接口的設計過程,按層次分為三個大的模塊:EtherCAT通信模塊、CoE通信模塊與CANopen運動控制模塊。對各個模塊又根據功能分為多個子模塊,其中EtherCAT通信模塊主要包括:EtherCAT狀態機服務、郵箱服務和過程數據服務;CoE通信模塊包括:服務數據對象(SDO)服務、過程數據對象(PDO)服務、對象字典服務;運動控制模塊包括設備狀態機服務和多種運動控制模式的實現模塊。對每個模塊本文都給出了具體的設計與實現過程。本文實現了四種運動控制模式下的實際控制結果,包括周期同步的位置與速度模式以及位置與速度軌跡規劃模式。實驗結果表明,系統能夠滿足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同步協調的控制要求。最后對所做工作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上傳時間: 2022-07-05
上傳用戶:zhanglei193
目前,許多檢測儀表、在線分析儀、工控機等均采用RS232或RS485協議通過串口與上位機進行通信,尤其是在鋼鐵、有色、熱工等領域,用戶通過串行通信可以實時訪問遠程設備的工作狀況、對設備運行參數進行優化,通過指令反饋控制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從而實現生產的節能與質暈控制。此外,串行通信在實驗教學、科學研究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科技工作者采用串行通信接口能夠方便快捷地對溫度、濃度、流量、壓力等過程參數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大大減少工業試驗次數,在低成本、高質最前提下完成設備的調試。因此,串行通信技術的應用在質量控制、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是廣大科研人員的迫切需求。鑒于此,本書采用簡單易學的Visual Basic 語言,對串行通信進行了系統性、集中性的介紹,由淺入深,使讀者能夠快速掌握該項技術并應用到科研生產環節,實現技術到成果的轉化。本書以 Visual Basic6.0 中文版為背景編寫,從初學者的角度,在介紹VB串口通信基本概念、串口連接線的制作以及 MSComm 串口通信控件的某礎上,主要列舉典型測控應用實例,詳細分析了電子秤量具、在線濃度分析儀以及指令型通信設備等的通信協議,并提供了具體可行的串行通信開發程序,引導讀者舉一反三,實現與各類型控制設備的串口通信及數據采集。該書具有獨特的編寫風格, 主要有兩大特點: 第一,處理問題集中化, 即本書專門針對串口進行選材與分析, 在串口方面不惜筆墨,而與串口無關的內容卻惜墨如金,全書緊緊圍繞串口展開討論,為讀者展示了系統、詳盡的知識內容; 第二, 學以致用思想,即本書通過對具有串行通信功能儀表設備的數據采集和界面控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使讀者做到舉一反三, 學有所用, 切實掌握該項技術,從而達到培養科研和生產雙重人才的目的。
標簽: visual basic 串口通信
上傳時間: 2022-07-09
上傳用戶:qingfengchizhu
eeworm.com VIP專區 單片機源碼系列 4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C51 MODBUS 實現.rar2. 51單片機 計算器 1602顯示.rar3. 51單片機電子密碼鎖.doc4. 12864LCD電子鐘資料包_小賴提供(1).rar5. 超聲波測距C程序.zip6. 單片機的頻率計.rar7. Proteus的8051仿真經典實例.rar8. stc單片機頭文件.rar9. CX20106A中文資料.pdf10. EWB經典實用列子.rar11. 數字溫濕度傳感器SHT1 SHT7系列代碼.pdf12. PC與AVR通過D12進行USB通訊全套資料.rar13. 51單片機各類源程序集錦.rar14. 用C51編寫的中文拼音輸入法.zip15. 51系列單片機的ModbusRTU.rar16. 51單片機PWM控制LED的亮度.doc17. ADF4106.pdf18. 字庫提取程序.zip19. STM32 uCOS+uCGUI(FSMC).rar20. 基于51單片機的循跡小車C語言程序.rar21. AVR+CH375+VS1003.rar22. PWM調速的C語言程序編寫.doc23. LM4229電子書閱讀器.rar24. 16×16點陣(滾動顯示).rar25. 步進電機控制程序.rar26. 89c52sht10溫濕度采集.rar27. 12864液晶滾動顯示.rar28. LCD12864多級菜單仿真.rar29. 壓力傳感器mpx4115驅動程序.rar30. 電子密碼鎖24C02.rar31. 基于51單片機的數字頻率計.rar32. 用虛擬串口仿真LPC2138(UART0).zip33. AVR單片機RS232通信接口應用設計.rar34. tlc1543 1602液晶顯示 +c語言.rar35. 32*64點陣.doc36. CC2430溫度采集.rar37. 20多個proteus仿真的例子.rar38. 雙色點陣電路圖及原理 代碼.rar39. 基于51單片機制作的MP3.rar40. 單片機波形發生器電路.doc41. stm32 lcd 示波器源碼.rar42. 51最小系統.rar43. msp430f149 c語言例程.zip44. STM8 lcd.doc45. LM3S ADC例程多種采樣觸發方式.zip46. LM3S系列ADC例程內置的溫度傳感器.zip47. LM3S系列SSI例程:掃描8位動態數碼管.zip48. LM3S系列IAR 4.42A工程模板.zip49. LM3S系列UART例程:UART簡單收發.zip50. LM3S系列UART發送FIFO觸發中斷.zip51. LM3S系列UART例程:發送FIFO工作原理.zip52. LM3S系列UART例程:以FIFO中斷方式發送.zip53. LM3S系列UART例程:以FIFO中斷方式接收.zip54. LM3S系列UART例程:以FIFO中斷方式接收.zip55. LM3S系列基本例程:LED閃爍發光.zip56. LM3S系列Hibernate例程:冬眠RTC喚醒.rar57. LM3S系列Flash例程:當作EEPROM.zip58. 新手必備的stm8例程.rar59. STM32中文固件庫.rar60. 單片機多級菜單編程思想.doc61. LM3S系列I2C例程:數字溫度傳感器LM75A.zip62. 基于LPC21XX下的 keil Startup.s分析.doc63. 24C02程序.doc64. uip1.0 C51源代碼.rar65. STM庫.rar66. 51實例大全.rar67. proteus與keil級聯的VDM51.dll.rar68. T9拼音輸入法源代碼.doc69. 完整msp430驅動12864液晶程序.rar70. PID算法 C語言.rar71. 基于uIP框架的8051tcpip源碼.rar72. AVR利用USI模塊作為I2C從機.zip73. AVR利用TWI模塊作為I2C從機.zip74. uzz9001驅動程序.rar75. 51單片機與三菱PLC串口通訊.doc76. MMA7455加速度傳感器51例程.rar77. 1602顯示程序(51版).rar78. usb轉rs232.rar79. 51單片機常用模塊程序代碼.rar80. 1602液晶驅動源程序.rar81. 智能澆灌系統源代碼.rar82. VS1003驅動.pdf83. AD/DA轉換.rar84. STM32 DAC_產生正弦波.rar85. STM32 USART1 2 3三串口收發.rar86. STM32 I2C 模擬.rar87. STM32 FSMC中文資料及FSMC控制LCD例程.rar88. LM3s8962 以太網速度測試.rar89. cortex-m0 LCD1602程序.rar90. 51電子鐘.rar91. STM32F2xx DMA配置例程.rar92. STM32F2xx FSMC配置例程.rar93. STM32F2xx GPIO配置例程.rar94. STM32F2xx 標準固件庫.rar95. STM32F103C8-PKT評估板例程.rar96. AVR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實例精粹.rar97. C51共陽七段數碼管動態顯示.rar98. STM32攝像頭程序.rar99. freescale k40/k60 adc 例程.rar100. freescale k40/k60 12bit dac 例程.rar
上傳時間: 2013-05-15
上傳用戶:eeworm
eeworm.com VIP專區 單片機源碼系列 52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C8051F單片機教學實驗機簡介.pdf2. 基于ADUC812單片機的LonWorks智能節點設計.pdf3. KFB130單片機開發板簡介.pdf4. 單片機教材習題.pdf5. 基于89C52單片機的電子點歌系統設計.pdf6. 利用80C31單片機串行口實現多個LED顯示的一種簡單方法.pdf7. 基于單片機控制的小車平衡系統設計.pdf8. 單片機在電力系統安全統計上的應用.pdf9. MCS-51單片機系統擴展技術.pdf10. 基于單片機的家用電器遠程電話控制系統的實現.pdf11.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pdf12. 日電電子16位單片機--78K0R.pdf13. 基于STC12C系列單片機的DS18B20編程.pdf14.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實驗》教學大綱--淮陰師范.pdf15. MCS-51單片機基礎班培訓教材.pdf16. 基于Proteus的單片機實時時鐘的仿真設計.pdf17.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ATMEGA16的C語言開發及應用.pdf18. 單片機串行口的工作方式.pdf19. 基于PIC單片機的冷庫溫度測控系統的研制.pdf20.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教學大綱.pdf21. 基于PIC單片機的焊接防觸電裝置的開發.pdf22.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技術.pdf23. 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機床位移檢測系統.pdf24. 單片機技術應用教程.pdf25. 基于Avalon總線的8051MCU IP核的設計.pdf26. 基于AT89S51的數控機床光柵尺位移測量系統.pdf27. 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pdf28. 基于單片機的CF卡復制系統.pdf29. 一種新的基于瞳孔--角膜反射技術的視線追蹤方法.pdf30. 用C51實現無功補償中電容組循環投切的算法.pdf31. Z8E000單片機在暖風機中的應用.pdf32. 80X86微處理器.ppt33. 網上學單片機(入門篇).pdf34. 《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課程實驗指導書.pdf35. 單片機仿真機使用說明.pdf36. 單片機培訓、電子公共實驗室.pdf37. 單片機實踐培訓實習班.pdf38. 單片機實驗課案例簡介.pdf39. 加速器控制技術.pdf40. 單片機控制系統中一種新穎溫度"數字化"的.pdf41. 單片機在高壓測試儀中的應用.pdf42. 單片機IO口的使用.pdf43. STL215單片機技術規格書.pdf44. 單片機快速入門——按鍵、繼電器、蜂鳴器篇.pdf45. SONIX 8位OTP型單片機燒錄器用戶手冊.pdf46. PLH-312型單片機開發板簡介.pdf47. 基于單片機的真空冷凍干燥試驗儀溫度控制器設計.pdf48. 數字邏輯電路、單片機及EDA綜合實驗箱簡介.pdf49. MSP430F2系列16位超低功耗單片機模塊原理--CPU.pdf50. 串口與單片機通訊問題.pdf51. PIC 8位單片機的特點.pdf52. DS18B20在ME300B單片機開發系統的應用實例.pdf53. 模擬試題:單片機技術試題.pdf54. PHILIPS單片機ISP功能快速入門.pdf55. SST89E564RD單片機介紹.pdf56. SN65LBC170,SN75LBC170,pdf(TRIP.pdf57. PHILIPS公司80C51系列單片機與眾不同的4大特點是什.pdf58. SST89系列單片機介紹.pdf59. MC9S12X系列單片機開發工具包.pdf60. PC機與MCS51單片機串行通信接口電路的設計.pdf61. MCS-51單片機在直流電機閉環調速系統中的應用.pdf62. HT48RA0-2,HT48RA0-1,HT48RA1,HT.pdf63. P89LPC932A1 Flash單片機使用指南.pdf64. 8位OTP單片機芯片MC10P23XXY管腳與三星9454完.pdf65. PROG430專業MSP430單片機編程器(USB型)使用說.pdf66. 8-bit 80C51 Flash系列單片機--P89C66.pdf67. MCS-51單片機匯編語言中的偽指令.pdf68. PowerWise技術推動新世代便攜式裝置.pdf69. P87LPC768 OTP單片機數據手冊.pdf70. 8031單片機較小系統的制作與應用.pdf71. MSP430F2系列16位超低功耗單片機模塊原理--FLAS.pdf72. ISD1700-51單片機C語言示例程序.pdf73. 基于VB與單片機串行通信的數據采集系統設計.pdf74. HT48R10A-1/HT48R30A-1/HT48R50A.pdf75. 單片機項目教學改革總結和規劃.pdf76. EM78系列單片機仿真系統使用說明.pdf77. 基于單片機的語音數字聯網火災報警器設計.pdf78. 基于ADS8364和ARM7單片機的導航姿態角采集系統設計.pdf79. 基于SX單片機的嵌入式遠程溫度控制系統.pdf80. 《基于MSP430單片機的開發學習板》項目計劃書.pdf81. 如何防止AVR單片機假死.pdf82. HT4/48C/49C系列MASK單片機選型指南.pdf83. 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的結構與維修(A)試題.pdf84. HHD1A系列數顯智能型電動機監控器使用說明書.pdf85. 基于單片機的串行通信.pdf86. AVR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pdf87. 單片機在線仿真器的使用.pdf88. 用51單片機控制RTL8029實現以太網通信.pdf89. 《單片機應用技術》筆試試題樣卷.pdf90. HCS08系列單片機的低功耗特性.pdf91. AD2S1200YSTZ資料.pdf92. 單片機技術及應用參考答案.pdf93. 基于帶PWM模塊單片機的步進電機細分驅動技術.pdf94.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實驗教學大綱.pdf95. 《單片機應用設計》實驗教學大綱.pdf96. 基于STM32的脈沖變極性弧焊控制系統設計.pdf97. 基于溫度梯度驅動的液滴傳輸行為研究.pdf98. 基于S12X的直流無刷電機反電勢控制方法.pdf99. Wang1jin帶您從零學單片機--定時器部分.pdf100. 8位OTP單片機芯片CM5001產品規格書.pdf
標簽: 電力電子技術
上傳時間: 2013-04-15
上傳用戶:eeworm
eeworm.com VIP專區 單片機源碼系列 56資源包含以下內容:1. LAB2000P單片機仿真實驗系統.pdf2. MCS-51單片機主要應用特性.pdf3. 基于AD8337的自動增益調節電路的設計.pdf4. KEI1 UV2單片機開發環境的使用.pdf5. MCS51系列單片機雙機并行互連的實現方法.pdf6. UBA2028在調光CFL系統中的應用介紹.pdf7. 基于C8051F的OLED控制電路的設計.pdf8. MCS-51系列單片機指令系統表數據傳送類指令.pdf9. LPC2210使用指南.pdf10. 基于IDT75K62100芯片的硬件控制庫設計.pdf11. 內置三極管和高頻震蕩器的8位單片機芯片MC10P12XX.pdf12. LJD-SY-5200單片機實驗系統實驗指導書.pdf13. 基于upc1658c的寬頻帶放大器的設計.pdf14. 最新超低成本的8位5V單片機系列使嵌入式設計.pdf15. LJD-51-XB+多功能單片機控制系統用戶手冊.pdf16. 基于nRF24Z1的CD音質無線耳機的設計.pdf17. LINUX和WINDIWS服務器的統一管理初探.pdf18. 基于SPCE061A的聲控MP3播放器設計.pdf19. 一種基于微機的記錄儀硬件設計.pdf20. 基于nRF24E1的無線講解系統的設計.pdf21. 基于82C54的測時設備研制.pdf22. MAX275在電力線載波技術中的應用.pdf23. 海洋要素測量系統的控制存儲電路設計.pdf24. 基于PIC16F877的電磁調速器控制系統.pdf25. 基于Infineon單片機的CAN網關研究.pdf26. 無線小型微功耗尋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pdf27. 一種新型的異步電動機軟起動器.pdf28. 基于單片機的便攜式空氣凈化器.pdf29. 多級數字光圈控制器的設計和實現.pdf30. 基于C8051的光纜性能試驗機的設計.pdf31. AD9859芯片資料.pdf32. C8051F040在曳引及制動性能檢測系統中的應用.pdf33. 基于AD9859的掃頻信號發生器的設計.pdf34. 醫用充氣式保溫毯控制系統設計及仿真.pdf35. 數字式電子調速器動態特性的研究.pdf36. 基于PIC單片機的TCD1702C數據采集系統.pdf37. PCI9052在PCI適配卡設計中研究與應用.pdf38. 旋風預熱器教研平臺的設計與實現.pdf39. 一種基于單片機電壓采樣的功率因數在線檢測.pdf40. 基于AVR與DDS技術的超聲波電源研制.pdf41. VxWorks在AT91RM9200上的BSP設計.pdf42.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教學大綱.pdf43. FET430PIF自制資料.rar44. 單片機系統中紅外通信接口的設計.pdf45. MSP430 USB JTAG自制資料.rar46. 單片機電路.pdf47. HT48RB8八位USB型OTP單片機.pdf48. ARM_Evaluator_7T原理圖.rar49. 基于單片機的多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pdf50. HT48R70A-1/HT48C70-1輸入/輸出型八位單片.pdf51. AVR Studio 4.12 Service Pack 4.rar52. 幾種有特色的單片機.ppt53. HT48RU80/HT48CU80輸入/輸出型八位單片機.pdf54. 51單片機游戲程序包括圖紙.rar55. 關于Si4432的無線射頻收發系統設計.pdf56. HT47R20 8位R-F型OTP單片機.pdf57. c51bus 51單片機的各種接口總線程序包.rar58. ADV7183B詳細資料.pdf59. 多功能數字采訪機的研究.pdf60. PLC在永磁無刷直流電機伺服系統中的應用.pdf61. 基于單片機SPMC75的模擬全自動洗衣機的設計.pdf62. HT46R23/HT46C23 A/D型八位單片機.pdf63. 單片機開發環境的使用.pdf64. 基于凌陽SPCE061A單片機的音控小車的設計.pdf65. 基于單片機的移動存儲卡接口設計.pdf66. 超聲波金絲球焊線機焊接壓力控制系統設計.pdf67. 基于單片機的提花機控制系統設計.pdf68. SPMC65系列單片機集成開發環境FortisIDE使用說明.pdf69. FX-TXXXXC256A系列TFTLCD控制器與單片機的接.pdf70. 基于LabVIEW的血鉛分析儀開發.pdf71. µPSD 3200系列多功能單片機實驗系統.pdf72. 單片機和嵌入式LINUX開發的那點事兒.pdf73. 單片機實驗指導書(濟南大學).pdf74. HAMPIC F84-2IN1單片機實驗板說明書.pdf75. 單片機實驗指導書敘述.pdf76. McuPlayer的EMC單片機學習筆記.pdf77. 基于單片機的智能充電控制器的設計與應用.pdf78. 基于單片機的恒溫控制系統.pdf79. EDAM8515A AVR單片機開發系統使用詳解.pdf80. DAB基帶芯片解析.pdf81. Neuron芯片與MCS-251系列單片機串行通信的實現.pdf82. ARM單片機開發調試方法.pdf83. 使用單片機制作多路輸入電壓表.pdf84. 單片機控制不良導體導熱系數實驗儀的研制.pdf85. DVCC系列單片機仿真實驗系統.pdf86. 單片機技術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pdf87.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禹定臣).pdf8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任務書.pdf89. 單片機原理及實用技術--凌陽16位單片機原理及應用.pdf90. 超力電子單片機抗干擾器.pdf91. 8位OTP單片機芯片BM35P02.pdf92. 單片機用TTL/RS-485/RS-422轉換器.pdf93. 單片機系統綜合訓練指導書.pdf94. 8位MASK單片機芯片BL3502S.pdf95. 基于單片機的超低頻任意函數信號發生器.pdf96. C8051F單片機產品技術要點.pdf97. 4位MASK LCD型單片機芯片BL2456.pdf98. ATtiny15/L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pdf99. C8051F020片上系統(SOC)單片機小系統板簡介.pdf100. 用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pdf
上傳時間: 2013-07-03
上傳用戶: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