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中斷和設(shè)備驅(qū)動 本章介紹L i n u x內(nèi)核是如何維護它支持的文件系統(tǒng)中的文件的,我們先介紹 V F S ( Vi r t u a lFile System,虛擬文件系統(tǒng)),再解釋一下L i n u x內(nèi)核的真實文件系統(tǒng)是如何得到支持的。L i n u x的一個最重要特點就是它支持許多不同的文件系統(tǒng)。這使 L i n u x非常靈活,能夠與許多其他的操作系統(tǒng)共存。在寫這本書的時候, L i n u x共支持1 5種文件系統(tǒng): e x t、 e x t 2、x i a、 m i n i x、 u m s d o s、 msdos 、v f a t、 p r o c、 s m b、 n c p、 i s o 9 6 6 0、 s y s v、 h p f s、 a ffs 和u f s。無疑隨著時間的推移,L i n u x支持的文件系統(tǒng)數(shù)還會增加。
標簽: linux 中斷 設(shè)備驅(qū)動
上傳時間: 2013-11-13
上傳用戶:zxh122
本文介紹了一個以嵌入式USB 主機接口芯片SL811HS 為核心,采用U 盤為存儲介質(zhì)的單片機低功耗海量存儲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儀器的便攜化,從而,為便攜儀器或嵌入式系統(tǒng)的外掛式海量存儲的發(fā)展開拓了新思路。近幾年,隨著Flash Memory 非易失存儲技術(shù)的發(fā)展,基于USB 接口的閃存即U 盤現(xiàn)已得到廣泛應(yīng)用。從理論上講,以U 盤作為便攜式采集存儲系統(tǒng)的存儲載體完全能夠滿足長時間采集海量數(shù)據(jù)的要求。但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U 盤主要應(yīng)用于PC 機系統(tǒng)中。以單片機等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嵌入式系統(tǒng)的應(yīng)用中,尚缺少與U 盤的直接接口技術(shù)。因此將單片機技術(shù)與U 盤存儲技術(shù)兩者結(jié)合起來,利用單片機直接讀寫U 盤,并通過總線方式與嵌入式系統(tǒng)的其它部分實現(xiàn)命令和數(shù)據(jù)的通信,從而實現(xiàn)便攜儀器或者嵌入式系統(tǒng)的外掛式海量存儲,具有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而以Cypress 公司的SL811HS 為代表的嵌入式USB 主機接口芯片為這種方案的實現(xiàn)提供了可能。
上傳時間: 2013-10-09
上傳用戶:無聊來刷下
本程序是對一幅圖像進行變灰度、旋轉(zhuǎn)、銳化、在圖像上畫圓或橢圓、直線等操作的程序。 說明:要實現(xiàn)相應(yīng)功能的操作,需要在輸入框內(nèi)輸入正確的表達式。舉例如下: 畫直線:x1=20,y1=15,x2=150,y2=100 畫圓:x=100,y=100,r=20 畫橢圓:x=100,y=100,r=20,a=16,b=9 旋轉(zhuǎn):x=30(度數(shù)),ax=100,ay=90 銳化:x=80
上傳時間: 2013-12-24
上傳用戶:songrui
程序中存放結(jié)點值的數(shù)組和函數(shù)值的數(shù)組之所以命名為u和v,主要是為了防止和插值點x,及對應(yīng)的函數(shù)值單元y想混淆
上傳時間: 2015-03-26
上傳用戶:hewenzhi
已知一個LTI系統(tǒng)的差分方程為: y[n]-1.143*y[n-1]+0.4128*y[n-2]=0.0675*x[n]+0.1349*x[n-1]+0.0675*x[n-2] 初始條件y(-1)=1,y(-2)=2,輸入x(n)=u(n),計算系統(tǒng)的零輸入響應(yīng)
標簽: 0.0675 0.4128 0.1349 1.143
上傳時間: 2013-11-27
上傳用戶:zhengzg
意圖 將一個類的接口轉(zhuǎn)換成客戶希望的另外一個接口。A d a p t e r 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類可以一起工作。 適用性 · 你想使用一個已經(jīng)存在的類,而它的接口不符合你的需求。 · 你想創(chuàng)建一個可以復(fù)用的類,該類可以與其他不相關(guān)的類或不可預(yù)見的類(即那些接口可能不一定兼容的類)協(xié)同工作。 · (僅適用于對象A d a p t e r )你想使用一些已經(jīng)存在的子類,但是不可能對每一個都進行子類化以匹配它們的接口。對象適配器可以適配它的父類接口。
標簽: 接口 兼容 轉(zhuǎn)換成 模式
上傳時間: 2014-07-30
上傳用戶:270189020
(2) 主要算法的基本思想: 從題目上來分析我認為這是一個圖的最短路徑問題。因此決定用Dijkstra算法按路徑長度遞增的順序逐步產(chǎn)生最短路徑的方法:設(shè)置兩個頂點的集合T和S,集合S中存放已找到的最短路徑的頂點,集合T中存放當前還未找到的最短路徑的頂點。初始狀態(tài)時,集合S中只包含源點V0,然后不斷從集合T中選取到頂點V0路徑長度最短的頂點加入到集合S中,集合S中每加入一個新的頂點U,都要修改頂點V0到集合T中剩余頂點的最短路徑長度值,集合T中各頂點新的最短路徑長度值為原來的最短路徑長度值與頂點U的最短路徑長度只值中的較小的。此過程不斷重復(fù),直到集合T的頂點全部加入到集合S為止。
上傳時間: 2015-05-01
上傳用戶:wpwpwlxwlx
VHDL 關(guān)于2DFFT設(shè)計程序 u scinode1 ∼ scinode9.vhd: Every SCI node RTL vhdl code. The details can be seen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u 2dfft.vhd: The top module includes these scinodes and form a 3x3 SCI Torus network, and it support these sub-modules scinode1∼ scinode9 reset and clk and global_cnt signals to synchronous the sub-modules to simplify the overall design. u proj2.wfc: VSS simulation result that is the same as the ModelSim simulation result. u Pro2_2.wfc: VSS simulation result of another test pattern can’t cause overflow situation.
標簽: scinode1 scinode details 2DFFT
上傳時間: 2014-12-02
上傳用戶:15071087253
C-C法重構(gòu)相空間文件夾說明1.CC_Method_main.m - 程序主文件 2、LorenzData.dll - 產(chǎn)生Lorenz離散數(shù)據(jù) 3、normalize_1.m - 信號歸一化 4、ccFunction.dll - 計算S(m,N,r,t)
標簽: CC_Method_main LorenzData normalize Lorenz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15071087253
使用pso求最小化一函數(shù) matlab程式碼,寫的非常簡潔(不到100行),且還包括了2維的圖形展示,和大家分享參考!!! 一起學習matlab和各種optimize methods 最小化:(x-15)^2+(y-20)^2 The swarm matrix is swarm(index, [location, velocity, best position, best value], [x, y components or the value component]) Author: Wesam ELSHAMY (wesamelshamy@yahoo.com) MSc Student, Electrical Enginering Dept., Faculty of Engineering Cairo University, Egypt
上傳時間: 2013-12-18
上傳用戶:zhaiye
蟲蟲下載站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