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圖像處理和識別技術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目前,圖像識別技術已應用到很多領域,滲入到各行各業,在醫學、公安、交通、工業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這篇論文介紹了一種基于DSP+FPGA構架的實時圖像識別系統。DSP作為圖像識別模塊的核心,負責圖像識別算法的實現;FPGA作為圖像采集模塊的核心,負責圖像的采集,并且完成預處理工作。圖像識別算法的運算量大,并且控制復雜,對系統的性能要求很高。DSP的特殊結構和優良性能很好地滿足了系統的需要,而FPGA的高速性和靈活性也保證了系統實時性,并且簡化了外圍電路,減少了系統設計難度。 系統使用模板匹配和神經網絡算法對數字0~9進行識別。模板匹配一般適用于識別規范化的數字、字符等小型字符集(特別是同一字體的字符集)。由于結構比較簡單,系統處理能力強,模板匹配的識別速度快并且識別率高,取得很好的效果。神經網絡所具有的分布式存儲、高容錯性、自組織和自學習功能,使其對圖像識別問題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 研究表明,在DSP+FPGA的構架上實現的圖像識別系統,具有結構靈活、通用性強的特點,適用于模塊化設計,有利于提高算法的效率。系統可以充分發揮和結合DSP和FPGA的優勢,準確快速地實現圖像識別。通過軟、硬件的靈活組合,系統可以實現圖像處理大部分的相關功能,使之能夠運用到工業視覺檢測、汽車牌照識別等系統中。
上傳時間: 2013-06-18
上傳用戶:com1com2
本文講述了一種運用于功率型MOSFET 和IGBT 設計性能自舉式柵極驅動電路的系統方法,適用于高頻率,大功率及高效率的開關應用場合。不同經驗的電力電子工程師們都能從中獲益。在大多數開關應用中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520
伴隨高速DSP技術的廣泛應用,實時快速可靠地進行數字信號處理成為用戶追求的目標。同時,由于可編程器件在速度和集成度方面的飛速提高,使得利用硬件實現數字信號實時快速可靠處理有了新的途徑。 FIR濾波器是數字信號處理中常用部件,它的最大優點在于:設計任何幅頻特性時,可以具有嚴格的線性相位,這一點對數字信號的實時處理非常關鍵。 FPGA是常用的可編程器件,它所具有的查找表結構非常適用于實現實時快速可靠的FIR濾波器,在加上VHDL語言靈活的描述方法以及與硬件無關的特點,使得使用VHDL語言基于FPGA芯片實現FIR濾波器成為研究的方向。 本文對基于FPGA的FIR數字濾波器實現進行了研究,并設計了一個16階的FIR低通濾波器。所做的主要工作為: 1.以FIR數字濾波器的基本理論為依據,使用分布式算法作為濾波器的硬件實現算法,并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討論。針對分布式算法中查找表規模過大的缺點,采用多塊查找表的方式減小硬件規模。 2.在設計中采用了自頂向下的層次化、模塊化的設計思想,將整個濾波器劃分為多個模塊,利用VHDL語言的描述方法進行了各個功能模塊的設計,最終完成了FIR數字濾波器的系統設計。 3.采用FLEX10K系列器件實現一個16階的FIR低通濾波器的設計實例,用MAX+PLUSII軟件進行了仿真,并用MATLAB對仿真結果進行了分析,證明所設計的FIR數字濾波器功能正確。 仿真結果表明,本論文所設計的FIR濾波器硬件規模較小,采樣率達到了17.73MHz。同時只要將查找表進行相應的改動,就能分別實現低通、高通、帶通FIR濾波器,體現了設計的靈活性。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zdluffy
自適應濾波器是統計信號處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沒有充足的信息來設計固定系數的數字濾波器,或者設計規則會在濾波器正常運行時改變,因此我們需要研究自適應濾波器。凡是需要處理未知統計環境下運算結果所產生的信號或需要處理非平穩信號時,自適應濾波器可以提供一種吸引人的解決方法,而且其性能通常遠優于用常規方法設計的固定濾波器。此外,自適應濾波器還能提供非自適應方法所不可能提供的新的信號處理能力。 本論文從自適應濾波器研究的重要意義入手,介紹了線性自適應濾波器的基本原理、算法及設計方法,對幾種基于最小均方誤差準則或最小平方誤差準則的自適應濾波器算法進行研究,最終基于一改近的LMS算法設計復數自適應濾波器,并以VHDL語言編寫在maxplus平臺上進行仿真測試。
上傳時間: 2013-07-11
上傳用戶:W51631
建立在數據率轉換技術之上的寬帶數字偵察接收機要求能夠實現高截獲概率、高靈敏度、近乎實時的信號處理能力。雙信號數據率轉換技術是寬帶數字偵察接收機關鍵技術之一,是解決寬帶數字接收機中前端高速ADC采樣的高速數據流與后端DSP處理速度之間瓶頸問題的可行方案。測頻技術以及帶通濾波,即寬帶數字下變頻技術,是實現數據率轉換系統的關鍵技術。本文首先介紹了寬帶數字偵察接收關鍵技術之一的數據率轉換技術,著重研究了快速、高精度雙信號測頻算法以及實驗系統硬件實現。論文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了現代電子偵察環境下的信號特征,指出寬帶數字接收機必須滿足寬監視帶寬、流水作業以及近實時的響應時間。給出了一種頻率引導式的數字接收機方案,簡要介紹這種接收機的關鍵技術——快速、高精度頻率估計以及高效的數據率轉換。 (2)介紹了FFT技術在測頻算法中的應用,比較了FFT專用芯片及其優點和缺點,指出為了滿足實時處理要求,必須選用FPGA設計FFT模塊。 (3)在分析常規的插值算法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單信號的快速插值頻率估計方法,只需三個FFT變換系數的實部構造頻率修正項,計算量低。該方法具有精度高、測頻速率快的特點。 (4)基于DFT理論和自相關理論,提出了結合FFT和自相關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該方法先用DFT估計其中一個信號的頻率和幅度,以此頻率對信號解調并對消該頻率成分,最后利用自相關理論估計出另一個信號的頻率。 (5)基于DFT理論和FFT技術,研究了信號平方與FFT結合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根據信號中兩頻率分量的幅度比,只需一次一維平方信號譜峰搜索,就可以得到雙信號的和頻與差頻分量的估計值,并利用插值技術提高測頻精度。該算法能夠精確地估計頻率間隔小的雙信號頻率,且容易地擴展到復信號,FPGA硬件實現容易。 (6)基于現代譜分析理論,研究了基于AR(2)模型的雙信號頻率估計算法。方法在利用AR(2)模型系數估計雙正弦信號頻率之和的同時,利用FFT快速測頻算法估計其中強信號分量的頻率值。算法仿真驗證和性能分析表明了提出的算法能快速高精度地估計雙信號頻率。 (7)給出了基于頻譜重心算法的雷達雙信號頻率估計的FPGA硬件實現架構,并進行了時序仿真。 (8)討論了雙信號帶寬匹配接收系統的硬件設計方案,給出了快速測頻及帶寬估計模塊設計。
上傳時間: 2013-06-02
上傳用戶:youke111
自適應濾波器的硬件實現一直是自適應信號處理領域研究的熱點。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數字系統功能越來越強大,對器件的響應速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針對用通用DSP 芯片實現的自適應濾波器處理速度低和用HDL語言編寫底層代碼用FPGA實現的自適應濾波器開發效率低的缺點,提出了一種基于DSP Builder系統建模的設計方法。以隨機2FSK信號作為研究對象,首先在matlab上編寫了LMS去噪自適應濾波器的點M文件,改變自適應參數,進行了一系列的仿真,對算法迭代步長、濾波器的階數與收斂速度和濾波精度進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自適應參數,即迭代步長μ=0.0057,濾波器階數m=8,為硬件實現提供了參考。 然后,利用最新DSP Builder工具建立了基于LMS算法的8階2FSK信號去噪自適應濾波器的模型,結合多種EDA工具,在EPFlOKl00EQC208-1器件上設計出了最高數據處理速度為36.63MHz的8階LMS自適應濾波器,其速度是文獻[3]通過編寫底層VHDL代碼設計的8階自適應濾波器數據處理速度7倍多,是文獻[50]采用DSP通用處理器TMS320C54X設計的8階自適應濾波器處理速度25倍多,開發效率和器件性能都得到了大大地提高,這種全新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法是EDA技術的前沿與發展方向。 最后,采用異步FIFO技術,設計了高速采樣自適應濾波系統,完成了對雙通道AD器件AD9238與自適應濾波器的高速匹配控制,在QuartusⅡ上進行了仿真,給出了系統硬件實現的原理框圖,并將采樣濾波控制器與異步FIF0集成到同一芯片上,既能有效降低高頻可能引起的干擾又降低了系統的成本。
上傳時間: 2013-06-01
上傳用戶:ynwbosss
本課題完成了基于FPGA的數據采集器以及IIC總線的模數轉換器部分、通訊部分的電路設計。其中FPGA采用Xilinx公司Spartan-Ⅱ系列的XC2S100芯片,在芯片中嵌入32位軟處理器MicroBlaze;ⅡC總線的模數轉換采用Microchip公司的MCP3221芯片,通訊部分則在FPGA片內用VHDL語言實現。通過上述設計實現了“準單片化”的模擬量和數字量的數據采集和處理。 所設計的數據采集器可以和結構類似的上位機通訊,本課題完成了在上位機中用VHDL語言實現的通信電路模塊。通過上述兩部分工作,將微處理器、數據存儲器、程序存儲器等數字邏輯電路均集成在同一個FPGA內部,形成一個可編程的片上系統。FPGA片外僅為模擬器件和開關量驅動芯片。FPGA內部的硬件電路采用VHDL語言編寫;MCU軟核工作所需要的程序采用C語言編寫。多臺數據采集器與服務器構成數據采集系統。服務器端軟件用VB開發,既可以將實時采集的數據以數字方式顯示,也可以用更加直觀的曲線方式顯示。 由于數據采集器是所有自控類系統所必需的電路模塊,所以一個通用的片上系統設計可以解決各類系統的應用問題,達到“設計復用”(DesignReuse)的目的。采用基于FPGA的SOPC設計的更加突出的優點是不必更換芯片就可以實現設計的改進和升級,同時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上傳時間: 2013-07-12
上傳用戶:a155166
本文研究了在復雜背景下紅外圖像的背景和噪聲抑制算法,并且完成了硬件實現,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通過對實際紅外圖像的背景和噪聲特性的研究分析,設計改進了一種基于加權廣義次序統計濾波器的背景抑制的算法。紅外圖像的噪聲通常為脈沖噪聲,具有高頻特性;而紅外圖像的背景變換比較緩慢,其頻譜成分多集中在低頻區域,所以本文在對圖像特性分析的基礎上,設計改進了基于加權廣義次序統計濾波器的背景抑制的算法。在對采集的起伏背景紅外圖像進行背景抑制后,用全局門限可以有效的分割出目標信息,輸出包含目標信息的二值化圖像,為后續處理提供數據。但是出于更復雜背景條件下算法有效性的目的,深入討論了局部自適應門限分割算法的設計。 2.在實時信號處理系統中,底層的圖像預處理算法目前難以用軟件實現;但是其運算結構相對比較簡單,適于用FPGA進行硬件實現。本文對算法的FPGA設計作了較為深入地研究,同時介紹了算法的VHDL實現,利用模塊化的優點對算法分模塊設計,對各個模塊的實現作了詳細介紹。 3.完成了紅外成像制導系統的預處理部分硬件電路設計,對FPGA中預處理算法的處理結果進行了驗證。通過算法在硬件上的實現,證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上傳時間: 2013-07-02
上傳用戶:釣鰲牧馬
本課題設計和完成了一套基于DSP+FPGA結構的小波變換實時圖像處理系統。采用小波算法對圖像進行邊緣提取、圖像增強、圖像融合等處理,并在ADSP-BF535上實現了小波算法,分析了其運行小波算法的性能。圖像處理的數據量比較大,而且運算比較復雜,DSP的特殊結構和性能很好地滿足了系統實現的需要,而FPGA的高速性和靈活性也滿足了系統實時性和穩定性的需要,所以采用DSP+FPGA來實現圖像處理系統是可靠的,也是可行的。系統的硬件設計以DSP和FPGA為平臺,DSP實現算法、管理系統運行、并實現了系統的自啟動;FPGA實現一些接口、時序控制等,簡化了外圍電路,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結果表明,在ADSP-BF535上實現小波算法,效果良好,而且滿足系統實時性的要求。最后,總結了系統的設計和調試經驗,對調試時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Kecpolo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的細胞圖像識別系統方案,該系統中FPGA處于核心地位,FPGA采用Altera公司的EP1K100QC208-1芯片,構造專用處理功能,實現彩色圖像灰度化、灰度變換、中值濾波、低通濾波、灰度圖像二值化等算法。這部分處理的數據量非常大,由于采用FPGA處理,產生的時延變得很小;最后系統機進行識別處理的是二值圖像,數據量也很小。所進行的仿真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給出了部分源代碼和實驗結果。設計采用VHDL語言描述,并使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進行了模擬和驗證。
上傳時間: 2013-04-24
上傳用戶:xwd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