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ia V系列 FPGA芯片基本描述 (1)28nm FPGA,在成本、功耗和性能上達到均衡; (2)包括低功耗6G和10G串行收發(fā)器; (3)總功耗比6G Arria II FPGA低40%; (4)豐富的硬核IP模塊,提高了集成度 (5)目前市場上支持10.3125Gbps收發(fā)器技術(shù)、功耗最低的中端FPGA。
上傳時間: 2013-10-21
上傳用戶:lht618
全新賽靈思(Xilinx)FPGA 7系列芯片精彩剖析:賽靈思的最新7系列FPGA芯片包括3個子系列,Artix-7、 Kintex-7和Virtex-7。在介紹芯片之前,先看看三個子系列芯片的介紹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全新Xilinx FPGA 7系列子系列介紹表 (1) Artix-7 FPGA系列——業(yè)界最低功耗和最低成本 通過表1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jié)論: 與上一代 FPGA相比,其功耗降低了50%,成本削減了35%,性能提高30%,占用面積縮減了50%,賽靈思FPGA芯片在升級中,功耗和性能平衡得非常好。
上傳時間: 2013-12-20
上傳用戶:dongbaobao
賽靈思FPGA芯片論文,值得一看。
上傳時間: 2015-01-02
上傳用戶:ljt101007
在點對多點主從通信系統(tǒng)中,需要合適的接口形式和通信協(xié)議實現(xiàn)主站與各從站的信息交換。RS -485 接口是適合這種需求的一種標準接口形式。當選擇主從多點同步通信方式時,工作過程與幀格式符合HDLC/SDLC協(xié)議。介紹了采用VHDL 語言在FPGA 上實現(xiàn)的以HDLC/ SDLC 協(xié)議控制為基礎(chǔ)的RS - 485 通信接口芯片。實驗表明,這種接口芯片操作簡單、體積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極具實用價值。
上傳時間: 2014-01-02
上傳用戶:z240529971
針對傳統(tǒng)集成電路(ASIC)功能固定、升級困難等缺點,利用FPGA實現(xiàn)了擴頻通信芯片STEL-2000A的核心功能。使用ISE提供的DDS IP核實現(xiàn)NCO模塊,在下變頻模塊調(diào)用了硬核乘法器并引入CIC濾波器進行低通濾波,給出了DQPSK解調(diào)的原理和實現(xiàn)方法,推導出一種簡便的引入?仔/4固定相移的實現(xiàn)方法。采用模塊化的設(shè)計方法使用VHDL語言編寫出源程序,在Virtex-II Pro 開發(fā)板上成功實現(xiàn)了整個系統(tǒng)。測試結(jié)果表明該系統(tǒng)正確實現(xiàn)了STEL-2000A的核心功能。 Abstract: To overcome drawbacks of ASIC such as fixed functionality and upgrade difficulty, FPGA was used to realize the core functions of STEL-2000A. This paper used the DDS IP core provided by ISE to realize the NCO module, called hard core multiplier and implemented CIC filter in the down converter, described the principle and implementation detail of the demodulation of DQPSK, and derived a simple method to introduce a fixed phase shift of ?仔/4. The VHDL source code was designed by modularity method , and the complete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on Virtex-II Pro development board.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system successfully realize the core function of the STEL-2000A.
上傳時間: 2013-11-19
上傳用戶:neu_liyan
PCB 被動組件的隱藏特性解析 傳統(tǒng)上,EMC一直被視為「黑色魔術(shù)(black magic)」。其實,EMC是可以藉由數(shù)學公式來理解的。不過,縱使有數(shù)學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數(shù)學方程式對實際的EMC電路設(shè)計而言,仍然太過復雜了。幸運的是,在大多數(shù)的實務(wù)工作中,工程師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復雜的數(shù)學公式和存在于EMC規(guī)范中的學理依據(jù),只要藉由簡單的數(shù)學模型,就能夠明白要如何達到EMC的要求。本文藉由簡單的數(shù)學公式和電磁理論,來說明在印刷電路板(PCB)上被動組件(passivecomponent)的隱藏行為和特性,這些都是工程師想讓所設(shè)計的電子產(chǎn)品通過EMC標準時,事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導線和PCB走線導線(wire)、走線(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組件,卻經(jīng)常成為射頻能量的最佳發(fā)射器(亦即,EMI的來源)。每一種組件都具有電感,這包含硅芯片的焊線(bond wire)、以及電阻、電容、電感的接腳。每根導線或走線都包含有隱藏的寄生電容和電感。這些寄生性組件會影響導線的阻抗大小,而且對頻率很敏感。依據(jù)LC 的值(決定自共振頻率)和PCB走線的長度,在某組件和PCB走線之間,可以產(chǎn)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輻射天線。在低頻時,導線大致上只具有電阻的特性。但在高頻時,導線就具有電感的特性。因為變成高頻后,會造成阻抗大小的變化,進而改變導線或PCB 走線與接地之間的EMC 設(shè)計,這時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 plane)和接地網(wǎng)格(ground grid)。導線和PCB 走線的最主要差別只在于,導線是圓形的,走線是長方形的。導線或走線的阻抗包含電阻R和感抗XL = 2πfL,在高頻時,此阻抗定義為Z = R + j XL j2πfL,沒有容抗Xc = 1/2πfC存在。頻率高于100 kHz以上時,感抗大于電阻,此時導線或走線不再是低電阻的連接線,而是電感。一般而言,在音頻以上工作的導線或走線應(yīng)該視為電感,不能再看成電阻,而且可以是射頻天線。
上傳時間: 2013-11-16
上傳用戶:極客
根據(jù)紅外遙控芯片BA5104的編碼格式,探討使用AVR單片機ATmega16進行軟件解碼的兩種方法:外部中斷解碼法和輸入捕獲功能解碼法。詳細闡述這兩種解碼方法的思路,并給出相應(yīng)的解碼中斷服務(wù)子程序。分析這2種解碼方法的優(yōu)缺點,得出輸入捕獲功能解碼法比外部中斷解碼法效率更高、解出的遙控碼更穩(wěn)定、可靠的結(jié)論。
上傳時間: 2013-11-21
上傳用戶:adada
J-LIN仿真器操作步驟,J-LIN仿真器操作步驟。
上傳時間: 2013-10-31
上傳用戶:1966640071
THB6064AH芯片說明書
上傳時間: 2013-10-18
上傳用戶:1966640071
THB6128 高細分兩相混合式步進電機驅(qū)動芯片
上傳時間: 2013-11-16
上傳用戶:zhyiroy
蟲蟲下載站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20210234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