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落帶土壤由于在水陸交替的特殊生境和復雜的地球化學共同作用下形成,具有獨特的理化性質和生態功能。各營養鹽 含量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較高的變異性,土壤中有機質的分布及遷移和轉化均受到復雜的影響。針對官廳水庫流域上游媯水 河段消落帶,選擇典型消落帶落水區,對該區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時空分布特征進行研究。結果表明:1)研究區消落帶土壤有機 質含量較為貧瘠,變化范圍在1.64—26∥蠅之間,平均值僅為13.169/kg,變異系數達50.59%。說明消落帶由于季節性干濕交 替的特殊水文條件的影響,土壤養分的分布具有較高的空間異質性。淹水頻繁區有機質含量平均值為15.74∥婦,高于長期出 露區的10.12∥k,且變異系數為41.38%,小于長期出露區的54.98%。說明淹水頻繁區對土壤養分的持留能力更強,且周期性 的淹水條件使得研究區近岸具有相似的生境類型,不同采樣點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差異相對較小。2)不同植物群落下.蘆葦和 香蒲群落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平均值為17.089/kg;含量最低的是以小葉楊和白羊草為主的中旱生植物帶,平均值為9.12,∥ kg;其次是酸模葉蓼、大刺兒菜為優勢物種的濕生植物帶,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值為15.499/kg。3)不同土壤層次有機質含量差 異較大,總體變化趨勢均由表層向下逐漸減少,各層之間體現出顯著差異性(P<0.05)。研究區土壤C/N變化范圍在1.64— 18.95,平均值為8.95。說明研究區土壤碳氮比相對較低,有機質的腐殖化程度較高,且長期出露區土壤有機質更容易發生分 解,C的累積速度遠小于N。土壤C/N垂直分布大致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在30cm處達到最大值,而后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逐 漸減小。4)消落帶土壤有機質分布的影響因素分析中,土壤有機質與全磷呈極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62(P<0.01):與土壤 全氮和C/N呈顯著正相關(R=0.57,O.60;P<0.05)。這說明研究區土壤全磷、全氮、C/N和有機質明顯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和 有機質存在相互影響。其次,土壤有機質和濕度在呈顯著負相關(R=一O.51;P<0.05),表明研究區土壤濕度對有機質含量具有 顯著的影響。氣候因子中,溫度對研究區土壤有機質的分布具有顯著的影響,相關系數為一0.51(P<0.05)。植被因子中.植被 覆蓋度和土壤有機質含量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64,表明植被因子也是影響土壤有機質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傳時間: 2018-08-13
上傳用戶:閩外莯莯
RS-232-C端口實時監控軟件的設計實現 多線程技術在VC++串口通信程序中的應用研究 用VC6實現串行通信的三種方法 在基于單文檔程序中應用MSCOMM串口通訊控件
上傳時間: 2014-01-13
上傳用戶:youke111
一個C#加上flowchart控件的例程,可以實現OA等系統里的流程可視化定義,非常又用
上傳時間: 2015-06-21
上傳用戶:cainaifa
Delphi和C Builder的控件,在WINDOWS 95/98和WINDOWS NT/2000下提供串口通訊。可以與MODEM或其它與串口相連的設備進行通訊。通過多線程和覆蓋來獲得最佳性能。功能部分受限制。
上傳時間: 2014-01-07
上傳用戶:libinxny
鄰接矩陣類的根是A d j a c e n c y W D i g r a p h,因此從這個類開始。程序1 2 - 1給出了類的描述。程 序中,先用程序1 - 1 3中函數Make2DArray 為二組數組a 分配空間,然后對數組a 初始化,以描述 一個n 頂點、沒有邊的圖的鄰接矩陣,其復雜性為( n2 )。該代碼沒有捕獲可能由M a k e 2 D A r r a y 引發的異常。在析構函數中調用了程序1 - 1 4中的二維數組釋放函數D e l e t e 2 D
標簽: 矩陣
上傳時間: 2013-12-21
上傳用戶:lanjisu111
精選一個 uC/OS-II Porting 於一般業界使用之 MSP430F1132 開發板上任務調度的例程,於 app.c 內建構了一個可於此開發板上 Port 1.0 驅動 LED 閃爍任務工程,全例程於 IAR MSP430 V3.42A 下編譯,同時亦將此工程設好斷點可方便於 Simulator 內直接觀測 uC/OS 任務調度狀態.
上傳時間: 2015-12-14
上傳用戶:skfreeman
首先介紹了Visual C++開發環境及概要性地介紹了基于MFC 的應用程 序,然后詳細講解了圖形和文本輸出、對話框和Windows 標準控件、菜單、工具欄、狀態 欄、文檔視圖、數據庫、組件與ActiveX 控件、動態鏈接庫、多線程及網絡等編程技術。
上傳時間: 2014-11-27
上傳用戶:agent
用Java/C#開發手機程序及移動應用光盤代碼。J2ME核心類及MIDlet類;基于Java開發MIDlet程序;圖形處理及低級事件處理;多線程編程;即時消息傳送;I/O及網絡編程;數據庫編程;多媒體編程及游戲編程;基于C#開發ASP.NET移動控件以及適應不同設備的WAP應用;WebService及移動應用,包括:日程、天氣、股票、地圖、短信、IP等;其他高級編程技術應用等。
上傳時間: 2017-03-15
上傳用戶:dengzb84
TMS320F281X系列DSP的C語言頭文件和外設例程
上傳時間: 2013-07-16
上傳用戶:793212294
隨著計算機、通信、電子技術的進步,嵌入式系統和以太網技術的融合將成為嵌入式技術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由于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可以進行多任務操作等優點,在控制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本選題來自中山大學與北京航天五院合作研制的流體網絡系統地面原理樣機控制器設計項目。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基于ARM920T內核的嵌入式微處理器AT91RM9200融合多傳感器設計一種可以在地面實驗室環境中可靠運行的數據采集與溫度控制系統。 本文從嵌入式測控系統的硬件實現和軟件設計兩方面進行分析。在硬件設計上,主控制板以Atmel公司生產的AT91RM9200 CPU為核心,主要包括串口模塊、存儲模塊、以太網接口模塊、基于SPI串行接口設計的數據采集模塊(A/D)、基于I2C接口設計的PID控制信號輸出模塊(D/A)和采用PIO接口設計的開關控制輸出模塊等電路,其中后三個模塊承擔了流體網絡回路的傳感器數據采集,關鍵點的溫度控制和多路電磁閥的開關控制等任務,后文將重點介紹。在軟件設計方面,主要分兩個方面進行討論,分別為主控制器上基于嵌入式Linux系統的軟件和上位機采用Visual C++編寫的監控軟件。主控制器軟件采用多線程進行設計,包括主線程、服務器子線程和數據采集子線程,三個線程同時運行,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效率。上位機和主控制器通過接入以太網中,然后由服務器線程和上位機客戶端利用socket套接字實現通信。同時上位機軟件也提供形象美觀的圖形用戶界面,配合主控制器實現特定的溫度、流量和壓力監控。 本論文設計的嵌入式測控系統充分利用了AT91RM9200內嵌的的強大功能模塊,包括SPI接口模塊和I2C接口模塊等,可廣泛應用于控制領域。對該系統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設計方法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良好的實用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上傳時間: 2013-06-30
上傳用戶:hmy2st